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烽火起三国 >

第31部分

烽火起三国-第31部分

小说: 烽火起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鲍信这次执行大将军布置的任务,却是全军覆没而归,这下别说是升官了,只怕还要遭到大将军的责罚,就算是保住性命,将来的官运也要大大受损了!

    而在众人当中,唯有与鲍信关系最亲密的曹操的表情与其他人不同,眯着那细长的双眼,一直盯着鲍信看,似乎从鲍信那略带不自然的表情中看出了什么。

    寒暄了几句之后,袁绍等人自然也不可能一直在这城门口待着,很快便是纷纷告辞,而见到袁绍等人走了,鲍信这才是长长地舒了口气,只是又看到身边一直盯着自己看的曹操,鲍信的脸上又是红了一下,连忙低头说道:“孟德!听说你这次受封济南相,为兄在这里也是恭喜了!”

    “允诚兄!”曹操却是没有回应鲍信的祝贺,而是继续眯着眼看着鲍信,片刻之后,突然开口说道:“到底是出了什么事?眼下他们都走了,难道允诚兄还不肯对我直言吗?莫非是,信不过曹操?”

    “呃!”鲍信倒是没有想到自己竟是被曹操给看穿了,一时间脸上的表情更是尴尬,却又不知道如何掩饰,犹豫了好半天之后,鲍信终于是长叹了口气,一脸苦笑着说道:“孟德,此处不是谈话之所,不如,我们到城外的长亭内再来细谈!”

    这里人来人往的,好面子的鲍信还真不好意思把自己这次的难堪说出来,要是被人听了去,到处宣扬,鲍信在这洛阳城可就混不下去了!

    曹操倒也是知道鲍信的性格,点了点头,便是招呼了自己手下的随从,跟着鲍信又是朝着城外行去。很快,几人便是来到了城外的长亭,曹操安排了随从守在长亭外,便是和鲍信一同进了长亭。

    到了长亭内坐下,鲍信这才将自己这次在陈郡受挫的经过说了一遍,最后说道:“唉!我本是听闻那陈王刘宠犯了谋逆之罪,被押解入朝,就寻思着陈郡此刻无主,必定空虚!正好可以在那里捞点好处!却没想到,竟是阴沟里翻了船!非但好处没捞到,我辛辛苦苦几个月所招募的兵马也都是全军覆没!偏偏我又有把柄落在对方手上,这件事就算是想要上告朝廷都行不通!这个哑巴亏,我只能是吃定了!”

    马甲身体不舒服,今天只有一更了,实在抱歉,明天补上~~

    (本章完)

第49章 治理陈郡() 
“陈郡?赵青?”听完鲍信的话,曹操也是眉头微皱,眼中闪过了一道精光。

    “怎么?孟德!你知道此人?”见到曹操的模样,鲍信也是不由得一愣,连忙问道。

    “呃,的确是听说过几次!听闻,此人在广宗之战立下奇功,杀死了贼酋张角、张梁二人,所以得到卢大人的提携,直接任命为陈郡太守一职!”上次在颍川书院,本来要引荐给曹操的戏志才最后却是被赵青抢先一步挖走了,所以曹操也是打听了一些有关赵青的信息。

    “卢大人?”卢植的大名,鲍信自然是听说过的,鲍信也是一愣,随即脸色也是变得更加难看了,说道:“也就是说,这小子是卢大人的人?那岂不是我也不能奈何他了?”

    “应该是吧!”曹操微微点了点头,既然是卢植举荐、任命的,那应该就是卢植的亲信了,他们虽然也算是洛阳城内的俊杰,可与卢植相比,那可是差了不止一点半点。

    鲍信的脸色已经是变得一片铁青,却又无可奈何,如果对方真的有卢植撑腰的话,本来就是理亏的他,还真拿对方没办法,这个亏他是吃定了。

    “允诚兄,那你接下来当如何?”曹操也是明白这个道理,也不知道该如何劝慰鲍信,只能是跟着叹了口气,轻轻拍了拍鲍信的肩膀,问了一句。

    “还能如何!”鲍信也是一脸没好气的样子,撇嘴说道:“这件事也只能是自认倒霉了!我会上禀大将军,就用之前的那个借口!估摸这次大将军也会恼怒,到时候肯定会降我的官职!不过应该还能保住这条性命吧!”

    鲍信那是显得垂头丧气的,本来正是春风得意、平步青云的时候,现在却是急转直下,前途一片黯淡,换做是谁,心情都不会好。

    曹操也只能是劝慰他几句,而且他也不能一直留在这里,毕竟他还要上路去济南赴任。最后曹操只能是对鲍信说道:“允诚兄!且放宽心,你在大将军那里还是很被看重的,这次摔了一跤,下次再找回来就是了!别忘了,将来咱们兄弟还要干出一番大事业呢!”

    鲍信也知道曹操的话只是安慰自己,不过心情总算是好了一些,两人寒暄了几句过后,便是相互告辞,鲍信直接离开长亭,翻身上马就是直奔洛阳而去了。

    在长亭内,曹操眯着眼睛看着鲍信离去的背影,眼神中却是透过道道精芒,自言自语道:“赵信吗?将来有机会,倒是要亲自会上一会!”

    陈县。

    经过了上次那突如其来的一战,赵青也是展现出了他的实力,以至于整个陈县的百姓对赵青的信心也是变得跟充足起来。

    这个年代的百姓,其实要求并不高,谁能让他们过上安稳的日子,那他们就愿意在谁的治理下生活。毕竟,在这样一个年代,平稳的生活才是最大的幸福。

    很快,赵青的威名也是传遍了整个陈郡,甚至有扩散到周边郡县的趋势,这样的情况所带来的效果,就是周边大量的百姓开始涌入陈郡,并且主要向陈县涌入。这一两个月来,陈县的人口早已经超过了黄巾之乱前,甚至有翻倍的趋势!

    “太多人口拥堵在陈县,也不是什么好事!不能及时作出妥善处理的话,那反倒会滋生不少的麻烦!眼下最重要的,应该是将陈县内多余的人口分流到其他城池去!”

    在太守府的议事厅内,陈郡的高层齐聚一堂,赵青自然是坐在主席位,而坐在赵青左手位置的,正是被赵青任命为郡丞的智囊戏志才。只是,现在站起身对着赵青侃侃而谈的却并非是戏志才,而是陈郡的长史,阎象。

    之前赵青曾经跟戏志才抱怨过,阎象不肯为他效忠的事情,而戏志才当时立马就是对赵青下了保证,说能够让阎象回心转意,向赵青效忠。

    当时赵青倒也没有想太多,只是把这件事交给了戏志才,可万万没想到,半个月都不到,戏志才竟然真的让阎象真心实意地开始为赵青效力。虽然阎象还没有像戏志才那样向赵青认主,但看他现在做事的态度,比起以前那种敷衍的模样,可是要积极得多了!

    “嗯!”赵青按下心头的好奇,先是将心思放在正事上,点头说道:“这个分流又该是如何分法?”

    听得赵青发问,阎象却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稍稍沉思了片刻,这才说道:“陈郡领九县,但最为重要的只有六城,除开陈县之外,还有长平、扶乐、拓县、武平和阳夏!属下以为,其中以阳夏最为重要,陈王宠也以阳夏为根据!所以,这分流人口的主要方向,当为阳夏!”

    “阳夏?”听得阎象这么一说,赵青也是不由得眯起了眼睛,思索了片刻,说道:“当初陈王宠将陈县百姓都迁移至阳夏,如今你又提起这阳夏,莫非这阳夏有什么特殊之处?”

    这才阎象却是没有停顿,而是很快便回答道:“阳夏之地本就为兵家必争之地,古时成为夏帝太康都城,后太康更是死后葬于此地,故而阳夏也被称为太康!若阳夏稳固,则可守陈郡四方之地,实乃必守之所!所以,属下以为,若是能着重发展阳夏,对于大人经营陈郡,必定大有益处!”

    “嗯!”经过阎象这么一番解释,赵青也总算是初步了解了阳夏的重要性,当即便是皱着眉头、低头磨蹭起自己的下巴,思索了片刻之后,又是抬头说道:“既然阳夏如此重要,那,我们何不仿照陈王宠,将这陈郡治所,迁往阳夏?”

    赵青突然蹦出这么一个想法,顿时就是让阎象大吃一惊,脸色一变,惊呼道:“大人!万万不可!此事万万不可!”

    赵青也只是突发奇想,随口一提罢了,却没想到阎象竟是如此大的反应,也是不由得一愣,再望向旁边的戏志才,却是见到戏志才也是同样的表情,似乎对赵青的这个提议并不赞同。

    “咳咳!”或许是察觉到自己刚刚有些失态了,阎象也是不由得嫩脸一红,轻咳了几声,这才是对赵青一礼,说道:“大人!属下失礼了!只是大人千万不可动迁治府于阳夏的想法!此事大大的不妥!”

    “嗯?”见到阎象虽然态度好了不少,但还是极力反对,这反倒是让赵青越发觉得奇怪了,眉毛一挑,问道:“这是何故?”

    “大人!”阎象深吸了口气,一脸严肃地说道:“太康荒淫无度,于阳夏失国,可见这阳夏之地不祥!大人可将阳夏着重发展,却不能将其作为治府,若不然,则大人必为阳夏之不祥所累!还请大人三思!”

    “呃!”听得阎象给出了这么一番解释,却是让赵青有些不知道如何回应了。说来说去,竟是弄出了一个迷信的不祥说法!夏帝太康失国的故事,以前赵青也倒是听过一些,却是没想到太康是在这阳夏失国的,只不过,这太康失国是因为太康自己不争气,与阳夏这座城池有什么关系?

    赵青心里泛起了嘀咕,可嘴上却没说,对于他来说,这些都是迷信,可对于这个年代的人们来说,这就是真理!赵青本来也只是随口一提,却从没想过当真要将治府迁移到阳夏去,自然也就没有必要和阎象争辩什么了。

    摆了摆手,赵青便是按下了这个话题,随口说道:“如此,就按照你的说法去处理吧!不过,首要一点,那就是一定要注意到民心,切不可强行迁移百姓,引起民愤!”

    “属下领命!”即使赵青不提,阎象也绝对会注意这一点,以前陈王刘宠就从来不注重民心这一点,最后兵败被擒,也和这个原因不无关联!如今换做阎象来处理此事,自然会格外注意。

    “于禁!如今陈县的兵马训练得如何?”处理完了一些政务,赵青又是扭过头,望向了右手边,那正襟危坐地坐在那里的,正是如今已经担任陈郡司马一职的年轻将领于禁!

    自从上次于禁以释放鲍信为条件,答应为赵青效力之后,赵青也是直接将陈郡长史之位,给了于禁。倒不是赵青装大方,而是之前赵青手下的将领就只有刘力、吴京和张柏三人,这三人则是不堪大用!

    之前没有其他人选也就没办法了,可现在有了于禁这个未来的五子良将,赵青自然不会放着好人才不用。借着任命于禁为司马一职的机会,将整个陈县的兵马都交给了于禁来打理!

    听得赵青开口发问,于禁这才是坐正了身子,对着赵青就是抱拳一礼,说道:“回禀大人!如今整个陈县的兵马已经裁减至四千人!末将已经按照大人的命令,将兵马分成三个队列,同时交给刘力将军、吴京将军和张柏将军三人打理!昨日末将刚刚检阅了三位将军所负责的兵马,将士们训练用心,士气可用!”

    (本章完)

第50章 武平李家() 
赵青的脸上露出了满意之色,之前戏志才提议将陈县兵马缩减为三千,其中的一个理由,就是刘力三将的能力不够,无法统领过多的兵马。而现在有了于禁,这个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别说三千,就算是原本的六千兵马都交给于禁,以于禁的本事,也能轻松应对!

    当然,最后赵青还是选择了裁减兵马,毕竟戏志才所说的缘由除了领兵将领不足之外,还有其他两个。只不过这裁减兵马的数量也是有了变化,一共留下了近四千兵马,也算是很不错了。

    于禁也没有让赵青失望,四千兵马,于禁并没有大包大揽,而是将兵马分派给了刘力三将,自己则是统筹规划,将这四千兵马的训练也是步入正轨。

    用力点了点头,赵青笑着说道:“大善!继续训练兵马,我要在一年之内见到一直可以在战场上敢打敢杀的军队!”

    “喏!”于禁应喝了一声,便是直接落座,而在他下手位置的刘力三将见到于禁如此受重用,则是露出了羡慕之色。不过他们倒是没有妒忌,毕竟于禁已经用他的能力表明了,他当得起赵青的重用。

    最后,赵青的目光则是转向了戏志才,问道:“志才,陈郡现在的发展如何?”

    自从赵青将整个陈郡的军政大权全都下放给了戏志才之后,这还是他第一次正式询问戏志才有关陈郡的事务。从这一点来看,赵青这个甩手掌柜做得还真是称职啊!

    不过戏志才倒也没有什么怨言,而是起身一礼,说道:“大人,这近两个月,属下已经查阅了过往所有陈郡的记录,按照这些记录,属下也归纳了这近二十年来,陈郡的军政情况!”

    戏志才说到这里的时候,旁边的阎象却是露出了一脸的感慨。当初戏志才提出要这些记录的时候,阎象还认为戏志才不过是做做样子,毕竟那么多陈年记录,要是换做他,别说了两个月了,两年都不见得能够看完,可偏偏戏志才就做到了!光是这一点,就令得阎象不得不佩服戏志才,甘心为其左右。

    不知道身旁阎象心里的想法,戏志才继续低头朝赵青说着:“不得不承认,陈郡这近二十年来的发展,远比其他郡县要好得多!陈王宠的强势,令得陈郡各个城池的官府都十分规矩,并没有太多其他地方的污秽之事,从这一点来看,陈王宠还是做了一件好事!”

    赵青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笑了起来,丝毫没有因为戏志才赞扬刘宠而不满。这有什么好不满的?刘宠做得再好,现在这桃子不是被赵青给摘下来了嘛!

    戏志才也只是顿了顿,便是继续说道:“只不过陈王宠离开后,陈郡各城都少了约制,几方士族也是蠢蠢欲动,属下以为,大人当小心处理为上。”

    士族!如此看来,这就是摆在赵青面前的第一个难题了!听完戏志才的话之后,赵青深吸了口气,士族之害,可以说从东汉光武中兴开始,就一直蚕食着大汉王朝,如今到了东汉末年,士族的危害更是到达了一个更高的程度!想要和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