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驾着威龙战机去抗日 >

第116部分

驾着威龙战机去抗日-第116部分

小说: 驾着威龙战机去抗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井省三可不是个省油的灯,此人最是狡猾,善于以奇制胜。第三十三师团有四个步兵联队,还有数个辅助兵种联队,人数达到了三万多人!尽管这次第三十三师团在之前同古保卫战中遭到我远征军的痛击,但是绝对不能轻视!”

    李宗人的话一出口,众人都不由得点了点头,这些日军的确不是好对付的!之前200师也只是占了地利和武器的优势,并且在雷霆的空军新一师支援下,才取得了不错的战绩。

    现在412团和413团可是要协助英缅军作战,这和同古保卫战不同。英缅军在缅甸战场上的表现,所有的人都知道,有这样的队友,能不被拖累就算不错。

第257章 仁安羌之战(四)() 
莫德宏想了想道:“我想是不是请雷霆兄弟的空军在需要的时候对我们的412团和413团进行空中火力支援,这次我们面对的日军很强大,如果有空中火力支援的话,我想这仗打起来就更有把握了。”

    雷霆点了点头道:“莫师长说得没错,我完全同意!我们要充分发挥空地联合的优势,扬己之长,同时这样的联合作战能够加深空军和陆军的配合。空地一体化联合作战,不单单是战法的改变,而是从作战指导思想,到作战理论与实践的全方位变革。在作战指导思想上,要彻底摒弃大陆军的思想,打通军兵种间的壁垒,强调空地一体。在作战理论上,在速度与火力,和结构与效能,用系统的观点来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进行空地一体化联合作战理论的创新。将来我们的歼甲喷气式战斗机和翼龙远程轰炸机装备空军之后,更要发挥其强大的空中突防作用,打击敌人的纵深目标。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加强空军和陆军的联合指挥与通信系统!这次联合作战又是我们空军和陆军一次联合战法的最好实战训练机会!”

    李宗人听得频频点头,等到雷霆话一说话,他猛地一拍桌子,大声道:“说得好!雷霆,你的空地联合作战理论太精辟了!在空地联合作战的强大威力之下,我想日本军队也是不堪一击的,在同古保卫战中,你的空一师表现太抢眼了!而且跟200师配合得也非常好!我认为这种作战模式必须要推广开来,这是将来我们战胜日本人的看家法宝!”

    苏祖馨也抚掌道:“长官说得对!我四十八军愿意全力配合!还好这次委员长和林蔚都没有反对长官你提出的派兵建议,否则我们还没有这样的机会!”

    苏祖馨这么一说,雷霆也觉得有些奇怪,这次委员长居然同意了李宗人的派兵建议,没有强行插手,这倒是有点不符合委员长的风格,但是这究竟是为什么,雷霆一时也想不到,也许是因为远征军的三个军都不是委员长的嫡系部队吧,派哪支部队去,对他来说都是一样。

    李惜月在一边急道:“别忘了还有我们暗刃特种大队!要说空地联合作战,我们暗刃特种大队可是最好的试验品!现在他们就在东部的山区当中,前面的日军随时都可能发起进攻,这也是试验空军在山地和丛林作战当中,如何实现对地打击的最好战场吧!”

    雷霆微微点头道:“惜月说得不错!这次我们就让日军好好尝尝我们新战法的厉害!”

    莫德宏和他的412团和413团与雷霆的空一师也初步制定了联合作战的战法,主要是建立双方通信指挥体系,实现空军战机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目的。

    日军的行动很快,到4月16日,第三十三师团的第二一四联队,也就是所谓的作间部队,在联队长作间乔宜少将的率领下,用最快的速度扑向仁安羌油田。日军这样做的目的也是想保住油田,同时把英缅军给困在那里,然后等待第三十三师团的后续部队跟上来,集中优势兵力消灭英缅军第一军团。

    实际上早在4月13日英军就开始破坏仁安羌油田。英缅军总司令亚历山大上将请求中国军队接替西线英军防务,以掩护英军大规模撤退。14日下午,英缅军第1师、英印军第17师和装甲第7旅放弃马圭外围防线,甩开行动迟缓的荒木部队,沿公路向北悠然撤退。但是由于之前由原田栋少将率领的二一五联队也即是原田部队的牵制,英军未能发现作间部队的穿插。4月16日,英缅军第1师首先到达仁安羌,英印军第17师和装甲第7旅集结在仁安羌以东的汪可丙、东敦枝以北至那卯地区。

    15日中午,亚历山大下令全面爆破仁安羌油田,并电告委员长请求华夏远征军增援。因油田爆破直到16日中午才能完成,需要华夏远征军的协助。17日,远征军长官部命令412团和413团驰援英缅军第一军团。

    远征军参谋团团长林蔚4月18日自腊戌致蒋介石电,判断作间部队主力为数百人。但根据日军编制常识判断,一个步兵联队加上一个山炮兵大队,满编应该为3000多人。为此,林蔚还跟李宗人闹将起来!因为李宗人判断,作间部队主力至少有三千人,但是林蔚却不这么认为,他坚持自己的判断并向委员长电告。

    李宗人却是拿这个林蔚没有办法!他这个远征军司令长官,本来就是一个挂名的,没有多大的实际指挥权,军队的指挥调动都是由林蔚通过电台,向远在三千英里之外的委员长报告,待委员长同意后方能执行。

    早在1930年2月,林蔚就出任参谋第二厅厅长。这年10月,林蔚赴河南负责编遣战败投降的西北军。他按照“高官少兵”,即对投降的西北军将领,官可以给得很大,但兵编得很少的办法编遣部队,深得委员长的赞许。从此后,林蔚实际上成了委员长的高级待从幕僚。可算得上是委员长的心腹之一,并且也是陆军上将,级别并不比李宗人低。

    好在两人只是意见相左,本身却没有太大的矛盾,所以这事便这样了了。

    4月17日白天,作间部队以联队直属部队和214联队第2大队(杉浦大队)占据仁安羌东、北、南(诸道路的会合点),作为主抵抗线。另将山炮兵第3大队(中井大队)配置于仁安羌村落中心三岔路口附近作为前方据点。pinchong河北岸的英缅军13旅千余人向高延大队进攻,被很快击退。17日黄昏后,高延大队的夜袭请求被作间少将驳回,并命令留下第9中队掩护北侧,大队主力南进,入列山炮兵第3大队,归中井指挥!

    同日,412团抵达仁安羌外围的那卯。头天已抵达乔克巴党的413团在团长马立行率领下,于黄昏乘车赶到pinchong河北岸展开,午夜进入攻击位置。

第258章 仁安羌之战(五)() 
4月份的缅甸,差不多已经进入了旱季,这里地处东南亚热带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气温炎热,年平均气温27度,每年3~5月是缅甸最热的季节,曼德勒地区极端最高气温逾40度。4月是最热月,平均气温30度左右。特别是仁安羌,这里的温度比北面的曼德勒又高出好几度,算得上是缅甸最热的地方之一,而且这里的油井一直在不停地燃烧着,虽然说到了16日所有的油田都炸毁了,但是温度仍然高得吓人,到了中午阳光几乎是炽热到连看一眼都觉得全身冒汗,整个人仿佛在置身于火炉之中。

    印缅藉的士兵倒还好,他们本来就生长在这种南亚热带地区,对于这种高温已经习惯了,但是平时养尊处优惯了的英国本土官兵,他们本来就是在英伦三岛这种寒带生活的白人,又哪里受得了这种酷热!特别是这种热,还是一种非常潮湿和闷热,比之非洲都要难受得多!因为在这种气候下,汗水几乎就出不来,整个人会感觉特别闷。

    再加上在此前的战斗中,这些英缅军早就被日军打怕了,此时他们早就恨不得退回印度去,至于说大英帝国的利益又与他们有什么相干,他们只需要一个安稳的环境,不会受到生命的威胁就够了!等到日军打过来,上帝才知道究竟能不能逃得性命!

    日军作间部队在作间少将的带领下,快速地穿插并分割包围了英缅军第一军团第1师和澳大利亚第7装甲旅。虽说作间部队才三千人左右,他们只是一个步兵联队,并且没有什么重武器,他们只有一个山炮大队伴随,这些小口径的炮在大规模作战中实际上起不了太大的作用,因为这些山炮不但射程近,而且威力小,射速也慢。

    而作间部队包围的英缅军第一军团第1师和澳大利亚第7装甲旅有多少人呢?虽然在前面的战斗中损失惨重,但是这两支部队加起来也有一万人左右。并且他们还有三十多辆幸存下来的装甲车,这些装甲车虽然不比坦克,但是也有较强的突击能力,如果说这时候这两支部队全力突围的话,完全可以突破作间部队的防线。但是,英国人被日军打怕了,他们根本就没有跟日军正面对决的勇气,所以亚历山大才又急着电告委员长,希望远征军派出的援军能够尽快帮助第1师和澳大利亚第7装甲旅突围。

    这个时候413团已经到达作战位置,等待着作战命令,而且412团也将在一天后到达。所以委员长便回复亚历山大,让他稍安勿躁,远征军派出的两个团已经到达作间部队的外围,随时可以向作间部队发起突击,只要撕开一道口子,英军就可以趁机突围,并向曼德勒一线撤退,而远征军会替他们断后。

    作间部队为什么围而不打呢?那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兵力不够,虽然面对的是一支残兵,几乎没有什么抵抗意志的军队,但是作间部队的兵力太少了,只有对方的三分之一还不到,能够吓得英军不敢突围已经是非常大的成功了!如果说强行攻击的话,那些英军多半就会拼死突围,俗话说兔子急了还咬人呢!何况是一支有着重型作战装备的部队,真要打起来,作间部队能不能打得过还是个问号。所以作间少将便决定围而不打,同时向师团长樱井省三发出电报,希望师团主力能够忙赶到,尽早解决掉这些英澳联军,以免夜长梦多!

    这一次还真是出现了意外,这是作间少将没有料到的。华夏远征军的两个团突然就出现在他们背后!当然,作间部队也是遭到413团的率先攻击才发现自己已经被远征军给盯上了。

    413团组织了一支先遣突击队,由暗刃特种大队派驻到413团的几名特战队员负责指挥,突击队是最危险的进攻部队,所有的硬骨头都靠他们自己啃。任天行等几名特战队员分到这样的任务,心里也是一阵激动,这倒是不413团马团长故意为难他们,谁叫他们是暗刃特种大队的队员呢!暗刃特种大队曾两次创造奇迹,打得日本人屁滚尿流。

    18早上413团的第一轮炮击就开始了,这次炮击一是为突击队创造快速穿插的条件,二是为了为给己方的部队打气,413团集中了自己所有的火炮在自己进攻的路段开始猛烈的炮击,无数爆炸产生的硝烟在宾河附近的作间部队阵地升起,无数的简易工事在炮击中变得支离破碎。尽管413团只有一些山炮和迫击炮,还是给作间部队造成了很大的麻烦,因为他们完全没有预警时间,突然就发现自己被炮火打击了。

    任天行作为突击队长,暂时指挥着413团抽调的一百人,还有五名暗刃特种大队队员组成的联合作战部队,这是莫德宏少将专门给予他的任命,按理说指挥这样的部队,至少需要一位连级指挥官,但因为暗刃特种大队和李宗人的关系,给予了任天行这个特例,因为任天行到现在只是一名少尉,一般来说连长至少都要中尉才能担任。

    任天行的突击队,所有的官兵都人手一支1941式龙舌突击步枪,每个人配了五支弹匣。此外,他们还携带了八具章兵火箭筒,每具备弹两发,所以他们的负重量也是很大,还好这些兵都是挑选出来的精兵,否则还真无法作战。

    炮击还没有停止的时候,任天行就已经把自己的突击队拉到了日军阵地前五百米处,这就是踏着炮击进攻,在炮击刚一停止后,任天行就让自己的队员开始突击,他们依托河边的崎岖地貌,躲在一些大石后面,架起了威力强大的单兵火箭筒。这些火箭筒配备的可都是云爆型弹头,任天行也很想亲眼看看这种新型弹头到底有多大威力,他可是听说这种弹在同古保卫战中,表现惊人,令日军闻之色变!

    这种弹头据说只要一枚就可以消灭数十名鬼子,而且那些死亡的鬼子也极为悲惨,这真是一种专门杀鬼子的好东西,世界上大概也只有那位暗刃特种大队的特别教官雷霆上校才能研制得出来,还好雷霆上校不是站在日本人一边的,所以日军就注定要倒霉了!

第259章 仁安羌之战(六)() 
这些云爆型火箭弹虽然直射时射程只有四百米不到,但是标尺射程却超过600米,也就是说当这种弹采用弹道式射击方式,射程就会增加三分之一,用来对付非装甲目标时就可以采用这种射击方式,从而提高射程!甚至,在工厂进行试射时,还达到过800米的最远射程。而且这种单兵火箭筒可在坑道、碉堡、掩体和建筑物等有限空间内发射,主要用于攻击600m内敌方堡垒和野战防御工事,或是敌军有生力量,为步兵开辟进攻通道,是步兵作战的强大武器装备。

    日军在对英缅军第一军团第一师和澳大利亚第7装甲旅的包围圈上构筑了一些简易的工事,不过都是些壕堑和石块垒起来的小型堡垒,而且主要是面对包围圈内,所以当他们遇到远征军的攻击时,这就碉堡了!

    413团的阵地上的一个坡顶,团长马立行正在用望远镜观察前方的状况,只见呈现在他眼里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已经被英缅军破坏的土地上一片狼藉,油管和油罐仍然在熊熊燃烧着,原本林立在这片油田上的井架大部分都已炸垮,只有少部分东倒西歪,并没有完全倒下去,不过这些井架显然是不能再用的了。而那些未被战火荼毒的土地上,看起来却是一片不错的景色。远远望去,山峰的轮廓和宾河边的城区隐约在一片朦胧的雾霭之中,乡村的茅草房与西方教堂都隐约可见,甚至河边上那些大大小小的卵石都可以看见,日军的简易工事就在河边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