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新宋英烈 >

第248部分

新宋英烈-第248部分

小说: 新宋英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所有参与祭祖的兄弟们中,只有王峰和他的老婆孩子没有直接回自己的住处,而是跟着黄海——考虑到已经临近新年,在委员会的关照下,黄海在解决完“向博通叛乱”的相关问题后,并没有马上返回海边,而是留了下来,待到正月十五之后再走——和杨新一起去了“静园”,这样第二天去钟家拜年时能少走些路,节省些时间。

    应历八年正月初二一大早,王峰与黄、杨二人告别,带着老婆孩子,以及一份丰厚的礼品离开“静园”,去给自己的岳父、岳母拜年。

    “静园”与钟家所在的范阳县城——时值寒冬,钟家并不住在黄山店村的避暑别院中——相距约八十里,所以尽管王峰一家三口以及仆从、下人等一早就从“静园”出发,而且乘坐的还是团队特有的四轮双马的马车,可还是在天快黑的时候才赶到了范阳县的钟宅。

    听说是女儿、女婿来拜年,钟家上下自然是高兴异常。钟子淇的哥哥钟世文亲自到大门口迎接,将王峰一家子让进了宅子里。

    进了钟宅的中厅,钟有朋夫妇二人已经等在那里。王峰一家三口赶紧上前给钟员外和钟夫人行礼、拜年,而后才在椅子上坐了。

    在与王峰略微寒暄了几句后,钟有朋便命人在中厅摆下酒宴,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吃了一顿团圆饭。

    席间,第一次出现在钟家的小王珂才一(露)面,便成为了钟家所有人的最爱,连以往一直是家中最受宠的钟世文的儿子都不得不退居二线。钟夫人更是喜欢得不得了,吃晚饭的时候一直把这个可爱的外孙女抱在怀里。吃完晚饭后,便在女儿的陪同下,回后堂去继续逗弄小外孙女儿了。

    钟夫人既离了席,钟世文的妻子夏氏自然也就不方便继续留在厅堂之上,也找了个借口,带着自己的儿子回了自家的院子。中厅之内,只剩下钟家父子和王峰三人。

    在与钟家父子随意聊了几句闲天儿后,王峰觉得时机到了,该转入此行的目的了。于是,他略微组织了一下语言,趁着三个人说话的空档,把话锋一转,对钟有朋说道:“小婿此来除了给二老拜年外,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与岳父大人商议。”

第三十四章 翁婿对话(上)() 
钟有朋见王峰突然非常郑重的提出有重要的事情和自己商量,当即也收了闲聊的心思,正sè问道:“不知贤婿有何事要与老夫商议?”

    王峰闻言并没有马上说话,而是看了看屋子里伺候的下人。钟有朋自然明白他的意思,向下人们挥挥手,说道:“这里不用尔等服侍了,都下去吧。”

    下人们知道主人要谈私密的事情,哪里还敢磨蹭,连忙施礼退了出去。坐在旁边的钟世文虽然不知道自己这个妹夫想说什么,但也能猜出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因此在下人们退出中厅之后,他还起身来到门外看了看,确认所有下人都已经远离,这才返回屋内,听自己妹夫到底想要说些什么。

    见下人们都退了出去,钟有朋向王峰做了个请的手势,说道:“此间没有外人,贤婿有什么话尽管直说。”

    王峰又起身向钟有朋施了一礼,这才坐下说道:“说起来,并不是小婿要与岳父大人商量什么事情,而是小婿的堂兄王崤峻有件大事希望岳父大人能够出手帮忙,要小婿来做个说客,说服岳父大人答允。”

    听说是王崤峻有事要自己帮忙,派王峰来当说客,钟有朋的兴趣当即便被吸引了起来。他不动声sè的问道:“噢,原来是朝议郎有事找老夫帮忙。不知朝议郎何事需要老夫帮忙?”

    因为王崤峻曾被辽国皇帝封为朝议郎,所以钟有朋在提到他时,用了这个称呼。这一方面是对对方的尊重,另一方面也是看到王峰说的郑重,他用这个称呼也算是把刚才双方一家人的闲聊变成了一种正式的交谈。

    对此,王峰也没有太在意,他依然按照自己之前设想好的方案说道:“想必岳父大人也知道,小婿的八哥徐绍安现如今是在南边的周国为官。”

    见王峰并没有直接说王崤峻要自己帮什么忙,而是扯到了那位已经多ri不见的徐绍安身上,钟有朋心中很是不解。但他面上并没有表现出来,而是顺着王峰的话头答道:“这个老夫自然知道。听淇儿说,贤婿的八哥因在周国南征淮南时屡立战功,很受周国皇帝的器重,如今已经是周国蔡州防御使、禁军神机军都虞候使,并赐了从四品宣威将军的武散官。徐将军年纪轻轻,就已经有了如此的地位,将来前途必是不可限量呀!”

    说到这儿,钟有朋略顿了顿,这才故作不解的道:“贤婿原说是朝议郎有事要老夫帮忙,这会儿又提起了徐将军,难不成,朝议郎要老夫帮忙的事情还与徐将军有关?”

    王峰点点头,说道:“岳父大人猜得不错,堂兄他之所以要请岳父大人帮忙,就是因为小婿的八哥从开封捎来了一封信,信里透露出了一个重要消息。”

    “是何重要消息?”钟有朋关切的问道。

    “小婿的八哥在信中说,周国的皇帝柴荣对当初后晋那个“儿皇帝”石敬瑭将幽云十六州之地割让给契丹人一直耿耿于怀,对于受到契丹人盘剥的幽云汉人百姓更是时刻挂心。因此,在平定淮南后,他便把所有心思都放在了北边,意yu起兵北伐,收复汉家故土,解救幽云百姓于水火之中。”王峰按部就班的执行着自己的说服方案。

    听王峰说周国的皇帝要北伐幽云,钟有朋心神不由得一震。不过,这种震动只是一闪而过,随即便恢复了之前的平静与谈定。

    只是,钟有朋这个老于世故的人jing可以泰然处之,他的儿子钟世文却远没有他的城府高,听到王峰所讲后,当即脱口问道:“周国皇帝要北伐幽云?妹夫可知那柴皇帝会在什么时候北伐?”

    王峰见状,一边感叹自己岳父的沉稳,一边向钟世文答道:“具体的时间小弟却是说不好。不但小弟不知道,小弟的八哥也不知道。不过,按照小弟的八哥在信中所讲,柴荣南征淮南回到开封后,便积蓄粮草、制备器具、调集人马、训练兵士,开始全力为北伐幽云做着准备。小弟八哥所率的神机军由于被柴荣当成自己手中的攻坚利器,更是不敢有丝毫的懈怠,ri夜cāo练不停。

    小弟的八哥虽只是神机军都虞候使,但因其熟知火器cāo练、作战之法,所以经常会被柴荣叫去问对。是以,其对柴荣心中所想颇为了解。因此,其虽然并不知道柴荣率军北伐的确切时间,但以现在周国朝廷及禁军备战的情形来推测,周军北上的时间应该在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

    “今年年底,明年年初,那就是还要等一年左右”钟世文念叨了一句,有些失望的说道,“这时间可是不算短,柴皇帝就不能早些北伐吗?”

    “糊涂”钟有朋斥责道,“幽云之地虽是后晋割与契丹人的,但此地无论是上缴的赋税还是收成的粮食,皆要占到契丹全国的半数以上。如此紧要之地,怎可能轻易拱手让人。可以说,周军北伐幽云,对于契丹人来讲便几乎等同于国战。契丹皇帝虽然被人称为‘睡王’,一向不理朝政,只知饮酒打猎,但这是关系到其国本的大战,他就是再昏聩、再无道,也不会坐视不理。以为父看来,其不但会发大兵来援,甚至还很可能会御驾亲征,与同样喜欢亲上战场的柴皇帝决一死战。”

    钟世文被自己父亲教训一顿,自然是连连点头称是,不敢再多嘴说话。而王峰听罢却对自己的岳父又高看了几分,因为对方的分析与张维信向他讲述的,前世史书上所记载的情况基本相同。按照史书上所写,在得知周军北伐后,那位向来只知道喝酒、打猎的“睡王”,一面命令南京留守萧思温率军抗敌,一面御驾亲征,率大军前来救援。只不过因为柴荣突生重病,周军南撤,两位皇帝才没能在战场上面对面一决高下。

    王峰对此战有这样的认识完全来源于张维信所教的前世史书,基本属于照搬书本,而钟有朋有这样的认识却是基于其对时事的了解,以及自己的分析判断。其对天下大势的把握以及对辽国朝廷和辽国皇帝的了解要比王峰高了不至一个档次。

    不过,佩服是佩服,该说的话还是要话。于是,王峰在对钟有朋的分析表示完全赞同后,继续说道:“小婿的几位兄长也是如岳父大人这般想法。吾等兄弟虽然此前一直居住在海外,重返中土不过四、五年时间。但吾等身上流着的却依然是汉人的血脉,心中向往的依然是我汉家江山。特别是这几年耳闻目睹乃至亲身经历契丹人对汉人的欺压与盘剥,对契丹人的贪婪与蛮横早已深恶痛绝。

    因此,在得到小弟八哥送来的消息后,吾等兄弟经过商议,觉得柴荣北伐既是幽云汉人百姓之福,亦是吾等出人头地、建功立业的好机会。吾等兄弟yu在周军到来时,以手中的实力助其一臂之力,立下不世功勋,在幽云之地为自己创下一片基业。既救幽云汉人百姓于水火,也圆自己光宗耀祖、荣华富贵之愿望。”

    尽管王峰这几句话说得有些语焉不详,但钟有朋还是从中听出了王峰及他的那班兄弟们的打算――借柴荣北伐之机起事,在未来的幽云大战中凭借助战的功劳,从柴荣那里得到一份恩赏,在幽云十六州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从而坐拥荣华、安享富贵。

    对于钟有朋来说,王峰及他的兄弟们能有这份建功立业的心思自然是好的。如果他们的设想能够成功,那么不但可以赶跑甚至杀掉自己不共戴天的仇人萧思温,而且还能得到周国皇帝的赏识,创下一番功业。别的不说,单就从自己女儿今后将会拥有荣华富贵的生活着想,自己也应该支持女婿及他那班兄弟。

    只是,作为在官场沉浮多年,又经历过几年前被诬陷谋反的惊险,钟有朋做任何事都不会只凭一时冲动,而是会仔细斟酌、权衡利弊之后再行决定。更何况,这种事情也就等同于谋反,是抄家灭门的大罪,绝对不能轻易决断。因此,他迅速平静了自己因王峰一番言辞而略有些激动的心情,谨慎的问道:“贤婿及贤婿的兄弟们果然是有大志向的人,老夫当初确实没有看错汝等。只是,正如老夫刚才所言,幽云之战几同于国战。贤婿的兄长虽然有官身,但都只是一些既无职也无权的散官。以他们这样的身份,漫说是军兵,只怕连县城里的衙役都调动不了。如此一来,贤婿及贤婿的那班兄弟又拿什么来为自己博取功勋呢?”

第三十五章 翁婿对话(中)() 
钟有朋问得很直接,却也问到了点子上。虽说这个问题是在预料之中的,王峰在来之前也得到了委员会的指示,如果钟有朋问到这个问题,可以将团队的军事实力以实相告。但当对方真把这个问题提出来时,长期担任团队安保方面负责人之一的王峰,却因为长久以来形成的保密习惯,下意识的想要回避这个问题。尽管他马上就反应过来,自己这次来就是向自己岳父展示穿越团队实力,以促使对方同意为团队当说客的。但是,他这因为一转念而造成的短暂沉默,却使得钟有朋产生了误会,以为自己这位女婿和他的那些结义兄弟们要么是把造反想得太容易了,觉得自己振臂一呼,汉人士绅百姓就会群起响应。要么就是考虑不周,根本没有想到这么多,只看到了造反可能给自己带来的荣华富贵,忽视了其中巨大的风险。

    虽说历史上许多人,特别是平民百姓起事造反都是仓促而为,这些人手中既无权也无钱,甚至连饭都吃不饱,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身边都会有一批跟随者,或者说他们身边有一群愿意跟着他们拼命的勇者。从某种意义上说,造反者可以没权、可以没钱,但不可以没兵。

    在钟有朋看来,自己的女婿和他的那班兄弟虽然有丰厚的家资,虽然在良乡及附近几个县可以横着走,远比以前许多揭杆起义的农民强得多,但他们的这些财与势却是建立在他们与地方官府,特别是契丹高官相互勾联而织就的关系网之上的。而他们起事造反的目的,却正是要推翻官府,至少是其中那些拥有幽云十六州最大权势的契丹人——王峰及他的兄弟们现有权势的根本来源。也就是说,在他们兄弟起事的同时,他们也就失去了其权势的根基。到了那时候,那些以前与他们称兄道弟、阿谀奉承的地方官吏们,只怕会第一个跳出来反对他们,以示自己的清白。而他们之前赖以建立关系网的丰厚家产,则会变成他们的“催命符”,那些想要从中分一杯羹的契丹或者汉人官吏会把他们吃得连渣都不剩。

    尽管王峰他们也可以把万贯家资拿出来招兵买马,聚集起一支人马来与契丹人对抗,而且据钟有朋从自己女儿、从好友玉虚子,以及从自己妻兄韩德义那里得到的消息,王峰和他的兄弟们手中确实有一支收编自山贼强盗的队伍,但一来王峰他们手里的这支队伍似乎只有数百人,用来占山为王尚可,用来造反就远远不够了——幽云十六州虽然被外族统治,老百姓们心中多有不满,但并未到大多数人都活不下去的地步,不可能出现类似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天下群起响应的情况。二来,王峰他们虽有招兵买马的钱财,却未必会有招兵买马的时间。聚集起一支能够在未来的幽云大战中占有一席之地的队伍,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到的。不可能等到周军北上之后再有所行动,而是需要提前准备。可问题是,契丹人绝不会坐视他们壮大实力,只怕他们这边才有动作,契丹人围剿的大军也就跟着到了。

    当然,王峰他们也可以等周国大军北伐,并且在幽云大战中占据了上风之后,再趁势而起,为周军的胜利锦上添花,并从中分润一份功劳。但正所谓“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在周军大势已定的情况下再出手,就算有徐绍安这个周国皇帝宠臣为他们说好话,他们能得到的赏赐只怕也是非常有限的,远达不到他们现在所期望的,恐怕王峰和他的兄弟们是绝对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