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新宋英烈 >

第250部分

新宋英烈-第250部分

小说: 新宋英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正是有了上面这些安排和便利条件,吾等兄弟才能将‘飞龙军’迅速面秘密的组建起来。不知小婿的这番言语,是否能解答岳父大人和大哥心中的疑问、消除岳父大人和大哥心中的顾虑。”

    听完王峰这番详细的解说,钟有朋虽然心中疑虑大减,但正所谓“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就算王峰说得天花乱坠,那也只是他的一面之辞。在真正看到对方这份实力之前,钟有朋是不会轻易答应对方请他帮忙的要求的——更何况直到现在,王峰也没有告诉他到底需要帮什么忙。

    因此,在沉默片刻后,钟有朋决定先搞清楚对方想请自己帮什么忙,然后再考虑要如何让对方证实刚才所说的那些情况。他说道:“既然贤婿及贤婿的那些兄弟已经拥有如此强悍的实力,大可在周军北伐时趁势而起。老夫相信,以汝等的能为和实力,不要说是建功立业、封妻荫子,就是想要独占幽云、割据一方,也不是不可能的。老夫如今不过是一无权无势的平民百姓,汝等又会有什么事情非要请老夫出马去办呢?换言之,老夫这布衣之身又能为汝等出什么力呢?”

    王峰闻言连连摆手,说道:“岳父大人太过自谦了。您或许没有吾等兄弟有钱、没有吾等兄弟有势、没有吾等兄弟有兵,但岳父大人您有一样吾等兄弟所没有,却在将来的幽云之战中致关重要的东西——人脉。”

    王峰“人脉”二字一说出口,钟有朋旋即便明白对方要请自己帮什么忙了。不过,他并没有马上点破,而是一脸平静的听王峰把话说完。

    王峰则继续说道:“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虽说小婿及小婿的兄弟们定下了暗蓄实力、趁势而起的方略,但周军北伐的结果却是谁也无法预料的。毕竟小婿及众兄弟是打算在周军挥军北上之后便开始行动的,届时如果周军大获全胜,自然没得说。可如果周军与辽军打成平手,更有甚者周军大败而归呢,那时候吾等兄弟又当如何?是吐出所有已经到手的好处,向契丹朝廷乞降,还是退兵霞云岭,凭借深沟高垒与契丹大军对峙?只怕,无论是选择哪一条,都会使吾等兄弟一蹶不振,很难再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那不知贤婿及贤婿的一众兄弟打算如何做为?”钟有朋追问了一句。

    “吾等兄弟既已起事,便没有再回头的道理”王峰坚定的说道,“无论周军能否在幽云大战中获胜,吾等兄弟都会将反辽的大旗举下去。只是,到那时,吾等兄弟就要独自面对契丹大军的攻击。尽管吾等兄弟对‘飞龙军’的实力有足够信心,相信自己最终一定能战胜契丹人。但毕竟敌我双方在兵力上可能会非常悬殊,‘飞龙军’要想消灭契丹大军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办到。而得到幽云十六州士绅百姓的支持与帮助,乃是‘飞龙军’击败契丹大军,使幽云十六州士绅百姓摆脱契丹人盘剥欺压的唯一出路。

    岳父大人在幽云十六州交友广泛,无论是在官场还是在民间,都有许多至交好友,人脉极广。而且,岳父大人刚才也曾说过,曾经与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歃血为盟,以使幽云百姓脱离契丹人的统治为己任。因此,小婿及小婿的兄弟们想请岳父大人帮忙做的,便是联络幽云之地所有与岳父大人、与吾等兄弟有着同样心思的官吏军将、士绅百姓,大家一起共谋大事、共襄壮举,将契丹人赶出幽云之地,复我汉人河山。”

第三十七章 相约会晤() 
一番慷慨陈词说完,王峰起身离座,向钟有朋一躬到地,深施一礼。/beijingaishu。/(请记住我们的网址。)(**'小说**手打)钟有朋见状,连忙伸手虚扶道:“贤婿不必如此,快快请起,快快请起。”

    说完,他又向钟世文一挥手,示意道:“世文,还不快将你妹夫扶起来。”

    钟世文此时已经被自己妹夫及其一班兄弟要独力对抗契丹人,拯幽云百姓于水火的勇气所折服,想着自己也有可能会参与其中,心情不由得有些激动。听到自己的父亲让自己把王峰扶起,自然不会怠慢,赶忙站起身,来到王峰身旁,伸手相扶道:“妹夫快快请起,咱们都是一家人,该帮的、能帮的父亲大人一定会帮汝及汝的那些兄弟们。”

    钟有朋虽然还没有下最后的决心,但通过之前与王峰的这一番长谈,他已经对对方的情况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对对方请自己帮忙联络本地汉人官吏军将、士绅百姓的事已经同意了八、九分了,只等着找合适的机会与对方的几位领头人好好谈一谈,再亲眼见一见刚才王峰提到的那支“飞龙军”,便可以把整件事情定下来了。因此,他对自己儿子这么大包大揽的替自己答应事情并没有不满,而是借着这个话头说道:“世文说的没错。贤婿既已娶了老夫的女儿,那咱们就是一家人了。点正所谓‘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贤婿及贤婿的那班兄弟是为了咱幽云百姓谋福祉,老夫自然没有不支持汝等的道理。

    不过,此事重大,搞不好便是抄家灭门的大祸。所以,在着手实施之前,还需要周密筹划,以确保万无一失。以老夫看,不如这样,贤婿可先派人去给朝议郎送信,就说老夫已经明白汝等的意思,也很敬佩汝等以拯幽云士绅百姓于水火之中为己任的这个心胸,非常希望能与朝议郎等首领当面一晤,就这件大事好好攀谈一番。相谈的时间与地点,由朝议郎决定,老夫没有任何异议。贤婿以为如何?”

    见钟有朋虽然没有十分肯定的接受己方的请求,但言辞上却已经有了明显的松动,王峰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而对方提出要与王崤峻等人一晤,也是非常合理的要求。毕竟自己这边请对方干的是会抄家灭门的大事,光靠自己这么一个说客是不可能完全取信于对方的。于是,王峰没有任何迟疑的答道:“岳父大人谬赞了。岳父大人愿意与小婿的五哥、六哥他们谈一谈,正是吾等兄弟求之不得的事情,小婿明ri就派人赶回良乡城,给小婿的堂哥和其他几位兄弟送信。”

    “如此最好。”钟有朋点了点头道。随后他便把话题一转,又说道:“子淇自打生了孩子之后,一门心思都在珂儿的身上,一直也没回娘家看望她母亲,汝那岳母心里是着实想念的紧。这次既然带着孩子来了,那就在家里多住几天,不知贤婿意下如何?”

    “这是自然,这是自然”王峰答道,“在小婿来之前,小婿的堂哥及其他几位兄长就曾嘱咐过小婿,让小婿和子淇多在家里住几天,在岳父、岳母身边多尽一些孝道。**”

    钟有朋闻言心中自然高兴,点头说道。“如此甚好,如此甚好。”

    说完了正事,房间里的气氛也就轻松下来,不再像刚才那般正式,谈话的内容也变成了家人之间的闲聊,之前被打发出去的下人们也被钟世文叫了进来伺候。

    三个人闲聊了一会儿,就有钟夫人身边的小丫环来传话,说是钟夫人与女儿分别多ri,有许多梯己话要说,晚上留女儿与外孙女儿在身边陪她,请女婿自到客房安歇,怠慢之处还请女婿海涵。

    母亲留多ri不见的女儿说梯己话,这也是人之常情,王峰自然不会反对,连称没有问题。钟夫人的贴身侍女离开后,王峰又与钟家父子聊了一会儿闲天儿,便在钟家下人的引领下,来到客房休息。

    洗漱完毕,打发走了伺候的下人,王峰并没有马上休息,而是拿出纸笔开始给王崤峻、张维信等人写报告。在报告中王峰除了将之前与钟有朋的谈话仔细记录下来,并写明对方明确表示要与团队决策层进行会晤的意愿外,还加上了自己对钟有朋心思的判断。

    王峰在报告中表示,对方接受团队的请求已经没有什么问题,唯一还存在顾虚的,就是团队手中的军事力量是否像自己所说的那般强悍。因此,王峰建议委员会在与钟有朋进行会晤时,或者是在会晤之前,能够以某种方式向对方展示一下“飞龙军”的实力。这样,一来可以促使对方下决心与穿越团队进行全面合作,二来也可以使其在游说其他人时更有底气、更有信心。

    第二天天刚朦朦亮,王峰便早早起床,从随自己一起来的四名亲卫中挑出两人,让他们带着自己昨晚写好的报告即刻出发,赶回良乡城向王崤峻、张维信等人复命。两名亲卫接信后不敢怠慢,当即离开钟宅,出了范阳城,一路打马飞奔,往良乡城方向而去。

    两名亲卫去得快回来得也快,正月初三一早走的,当天傍晚,赶在关城门之前便又进了范阳城,回到了钟宅。

    进得钟宅,两名亲卫一刻也没有耽搁,第一时间找到王峰,将王崤峻授意、张维信亲笔写的一封书信交到了王峰手上。

    信中的内容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对王峰的说服工作给予肯定,二是说明委员会同意钟有朋提出的直接会晤的要求,三是告之了委员会最终决定与钟有朋进行会晤的时间和地点——正月初七,“凉园”。

    对于为什么会把会晤的地点选在对于穿越团队来说最为敏感的“凉园”,张维信在信里也做了解释。他表示,既然王峰通过与钟有朋的交谈,觉得对方接受团队的请求已经没有什么问题,唯一的顾虑就是团队手中的军事力量的强弱,那么穿越团队这边不妨大胆的展示一下自己的实力,让对方明白他到底是在跟怎样的一支力量合作。

    至于是否会因此泄露“飞龙军”的军事秘密,张维信则表示不必担心。他认为,钟有朋既然在与王峰交谈时明确说出自己此前也与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结为盟友,暗中发展力量,意图在合适的时候将契丹人赶出幽州,那么就算让他看到“飞龙军”的一些秘密武器,也不虞他会将看到的东西泄露出去。一方面“飞龙军”的强悍,会使其“反辽”的信心更加坚定,不可能去告密。另一方面,这种强悍的实力也会让其明白,就算他去向契丹人告密,契丹人也不能把“飞龙军”如何。

    在信的最后,张维信要求王峰暂时住在钟宅,待初七那天与钟有朋一起来“凉园”——这主要是为了让王峰给钟有朋带路,毕竟后者从来没去过“凉园”,霞云岭周围又被“飞龙军”封得如铁桶一般,没有内部人员带路,钟有朋钟员外是没可能找到的。

    看完信,王峰心中大定。他让两名亲卫下去休息,自己则找到钟有朋,向其转达了委员会的决定,并表示自己会一直在钟宅住到初七,到时候与岳父大人一起去往会晤地点。

    对此,钟有朋自然是没有任何异议,表示自己届时一定会和王峰一同前往。

    新宋英烈第三十七章相约会晤(正文)

第三十八章 “保安队”也是强军(上)() 
应历八年yin历正月初六一早,钟子淇在钟宅门口与自己的母亲告别后,便抱着自己的女儿,随着王峰一起返回良乡。**beijingaishu。不过,与来时不同的是,与他们一起走的除了随行的护卫和仆人外,还有钟有朋、钟世文父子。而且,他们的目的地也不是良乡城内的“清园”,而是距离良乡城数十里,霞云岭下的“凉园”——在那里,王崤峻等穿越团队决策者正在等着他们的到来,以便一起共商大事。

    原本穿越团队与钟有朋约定的是正月初七在“凉园”会晤,共商反辽大计。但考虑到从范阳城到霞云岭路途不算近,就算是一清早出发,几十里的路程也要快一天的时间才能抵达。因此,为了能在与王崤峻等人的会晤中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钟有朋便向王峰提出,希望能提早一天出发,先到离“凉园”比较近的“静园”暂歇一夜,第二天再上“凉园”与王崤峻等人会面。

    对于钟有朋的这个要求,王峰很干脆的答应了下来。在王峰看来,钟有朋的这个要求很正常,对方提出来是情理之中的事。一来,钟有朋已经快五十岁了。这个年纪在前世那个人均预期寿命达到七、八十岁的年代自然是不算什么,可在平均寿命只有三十多岁的古代却已经不算小了。以钟有朋的身体,乘坐马车——哪怕是由穿越团队制造的、带钢质减震弹簧的四轮马车——在坑洼不平的道路上走上好几十里,还真可能会有些吃不消。提早一天出发到“静园”歇息一晚,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二来,虽然王峰在之前送给委员会的报告中已经将他与钟有朋的对话详细复述了一遍,但有些事情由他直接向委员会汇报远比手写报告有用得多。可王峰这次来范阳给岳父、岳母拜年,随身并没有携带电台,在钟宅是无法与“清园”这边取得直接联系的。而在“静园”却是有常设电台的,王峰可以通过它很方便的与“清园”那边交流,向那边直接报告与钟有朋的谈话内容,并将自己这几天对钟有朋的观察也一并报告上去,以便委员会在与钟有朋会晤时能够尽可能的减小分歧、尽快的达成共识。(看小说就到叶子·悠~悠)

    王峰一行人出范阳城北门,一路往东北方向行进。在距离良乡城二十多里的地方离开宽阔的官道转向西,沿着蜿蜒的道路驶向了山区。尽管这里离着真正的山区还有段距离,但地势也已经开始出现起伏,再加上此路并非官道,所以路况较之官道要差了不少,马车开始出现些许颠簸。好在王峰一行人坐的是由穿越团队科技部打造的四轮马车,其在车厢与车轴之间加装了自制的减震弹簧,因此行进时的颠簸程度要比这个时代常见的两轮马车轻得多,也均匀得多,人坐在里面有一种水上行舟的起伏感。

    王峰在前世是经历过包括大型客船、飞机等各自现代交通工具考验的,对这种小颠簸完全免疫。钟子淇虽然没有自己夫君的这种经历,但四轮马车也是她出行ri常坐惯了的,自然也没有什么不适的感觉。只是这由穿越团队jing心打造的豪华四轮马车,对于钟家父子来说却是有些过于舒适了。之前在官道上时,因为道路比较平坦,马车行驶起来相对平稳,父子俩虽然有一些轻飘飘的感觉,但还能够接受。可这一离开官道走上山路,随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