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新宋英烈 >

第342部分

新宋英烈-第342部分

小说: 新宋英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到此时,范小五、范小六才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一个大大的错误,自己只想着干净利落的办好十四爷交待的事情,却忘记了今ri北平城要在南边开阳门——也就是自己要进的这座城门——左近举行军队的大校阅,并且允许各处的百姓前来观看。而面对难得一见的军队校阅场面,特别是参与校阅的又是那支颇具传奇与神秘sè彩,在许多人口中被称为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以一己之力消灭掉契丹三十万大军的“清园”私兵——当然现在人家已经改称“飞龙军”和“保安军”了——北平城城内城外、十里八乡,以及许多从其他州县的士绅乡宦、平民百姓纷纷赶过来看热闹,希望能够见识一下这支神秘军队的风采,同时也希望能够一睹已然成为他们的父母官的“清园”兄弟们的真容。于是乎,原本宽阔平整的开阳门外方圆数里之内从今天一大早便已经被前来看热闹的人群占满,以至于刚刚被任命为北平府总兵官的曾志林不得不从城内调出大量的衙役和驻守的“保安军”出城维持秩序,并疏导那些无意观看阅兵式的行人、车马提前绕道东西两侧城门进出北平城。饶是如此,面对超过道路承载能力的人流和车马流,从南城通往东西两侧城门的官道还是处于了严重拥堵状态,无论是行人还是车马都只能以老牛拉破车的速度缓慢前行——由于已经离开原来后周军的扎营处,因此官道两侧不是村落便是树木、农田,行进速度想快也快不起来。面对如此局面,范小五和范小六除了暗自叫苦外,也只能遵循路边衙役或者“保安军”士兵的指挥,亦步亦趋的随着人流和车马流缓缓向东城的安东门移动——若是在平时,遇上这种情况,范小五和范小六早就把随时带在身上的那块紧急通行腰牌拿出来给自己开路了。可这次他们俩是出来干“私活”的,根本不敢掏那块牌子。

    就在范小五、范小六愁眉苦脸而又无可奈何的以龟速移动时,北平城开阳门之下,三千名参加阅兵式的北平军各部官兵正身着崭新的军服、以饱满的jing神状态、排列成一个个整齐的方队,在令人振奋的战鼓声中,接受着跨马而行的王崤峻的检阅,而北平军马步炮军都指挥使钱远山则在一旁陪同王崤峻一起检阅。

    由于今天是阅兵式,所以作为北平军最高指挥官的王崤峻并未穿着节度使的官袍,而是以一身崭新的、肩章上饰有金sè盾剑和一条盘龙的“飞龙军”元帅礼服,在自己的部下以及当地官员百姓面前亮相——当然,为了符合王崤峻的身份、为了避免引起后周朝廷不必要的猜疑,肩章上的盘龙采用的是郡王可以使用的四爪蟒。而在他身后陪同检阅的钱远山则是一身笔挺的、肩章上饰有金sè盾剑、松枝和三颗金sè梅花的“飞龙军”上将礼服。尽管王崤峻和钱远山身上的服装与本地百姓官员常见的节度使和上将军的官袍带冕完全不同,但一来剪裁得体、简洁明快的现代军装穿在因为常年习武而身形保持得不错的王、钱二人身上显得异常jing神;二来,在围观的人群看来,穿着这样一身服装校阅充满神秘感、穿着同样样式怪异却令受阅官兵显得jing气神实足的北平军各部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三千名参阅官兵、十二个受阅方队,对于跨马而过的王崤峻和钱远山来说并不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便能从头到尾走上一圈。因此,相对整个阅兵式来说,检阅的过程在其中所占的比重其实并不大。从王崤峻在钱远山的陪同下走下城头,到二人重新回到城头,前后不过花费了不过一盏多茶的工夫。

    待王崤峻在重新站在城头上之后,战鼓声音稍停,而原本立于开阳门外的受阅部队则随着各方队指挥员一声令下,齐齐向右转,往开阳门的东侧行去,为接下来即将开始的分列式做准备并让出场地。

    时间不大,各方队移动到位,随着战鼓声再起,阅兵式的第二项内容——分列式开始。

    当受阅部队官兵踩着数十百巨鼓敲出的铿锵节奏、随着两组十六具充当礼炮的号炮轮番发shè的轰鸣声、排着整齐划一的方阵队列、迈着坚实有力的步伐,从开阳门下经过时,城墙之上,包括穿越团队四位委员在内的三十余名穿越者与身边的本地官吏以及城下数万民众百姓一起,怀着兴奋与激动的心情,观看着这支威武之师、雄壮之师、强悍之师。

    对于在前世从电视、电影中看到过共和国或者其他国家各种类型阅兵式的穿越众来说,眼前的阅兵式或许没有前世那些阅兵式的规模宏大、或许没有前世那些阅兵式中所展示的武器装备先进、或许缺少庞大交响乐团演奏的进行曲,但面对这支由自己一手创建、一手发展、完全属于自己的武装力量,他们的心中依然激动、兴奋,充满了自豪与欣慰之情。

    对于那些本地官吏和城下的百姓来说,他们在新奇于穿越团队武装身上的穿着、手中的武器、行进的步伐、别出一格的口号,并大声为步兵和骑兵方队喝彩的同时,也为这支军队严明的纪律、彪悍的气势、汹汹的杀气,以及那一门门需要双马、四马,甚至是六马、八马才能拖动的钢铁巨炮所震撼、所降服。以至于在“飞龙军”步兵方阵做正步劈枪动作时,面对“五五”式步枪上雪亮的枪刺所散发出来的凛凛寒光,不少站在前排的围观百姓下意识的闭上了眼睛。在5榴弹炮和攻城炮从他们面前隆隆驶过时,许多老百姓更是纷纷跪倒在地、顶礼膜拜。而当最后一排攻城炮驶过开阳门,并向远处的丹凤门驶走时,这种对凛然杀气的胆怯、对庞然巨物的膜拜之情也随之变成了对于依然站立于高大城墙之上,正俯视着他们的那些官员、特别是北平军的最高长官王崤峻以及他的那班兄弟的尊崇与敬畏。

    于是,在最后一排攻城炮已经消失在视野之外后,那些跪倒在钢铁巨炮威压之下的百姓并未就此起身,而是再次俯身,向着城墙之上的王崤峻及其一众兄弟大礼参拜。在他们的带动之下,那些依然站立的百姓也连忙跪倒行礼。一时间,北平城开阳门外,数万士绅百姓尽皆拜服于地,场面蔚为壮观。

第十六章 文官?武将!() 
ri落时分,热烈而宏大的阅兵式随着城头上的穿越众及本地官吏离开而宣告圆满结束。城外看热闹的士绅百姓们自然是带着既诚惶诚恐又激动不已的心情各回各家,而王崤峻等穿越众则在那些本地官吏的恭送中回返节度府。

    由于下午的阅兵式进行得非常顺利、非常成功,所以无论是王崤峻、张维信、徐绍安、李俊武等委员,还是其他穿越者心情都非常舒畅。众人有说有笑的进了节度府,准备着晚上好好庆祝一番。这既是对此番阅兵式成功举行的祝贺,也是对这几个月来众兄弟为打好幽云之战、完成“筑基一号行动”计划所付出的辛苦劳累的一种犒劳——从幽云之战结束到现在,由于有各种事情需要处理,所以穿越团队一直也没能举行一次像样的庆功宴来庆贺这次巨大的胜利,显德六年yin历七月初一这晚的宴会算是把这一点给补上了。

    当晚的宴会是相当热烈而畅快的,不但众兄弟们推杯换盏喝得非常痛快,就连王崤峻等几位委员也放松心情,被那些借着王崤峻那句“这次庆功宴上可以没大没小”的宣言,轮番上来敬酒的兄弟们灌了个“人仰马翻”,事后都是被下人们给抬回居室去的。

    虽说考虑到尚有少数兄弟因为驻守在外无法参加,特别是老十四范吾成以身体不适为由留在了“凉园”,不但没有参与庆功宴,甚至连阅兵式都错过了,众兄弟在开怀畅饮、放声大笑的同时,心中也都不免有些许遗憾。不过,正所谓“瑕不掩玉”,这点小遗憾与整个庆功宴上的喜庆气氛以及众兄弟愉悦的心情相比,还是可以忽略不记的。

    不过,一夜狂欢自然也要付出相应的代价。第二天早上一觉醒来,几乎所有男xing穿越者的反应都是一样的——头痛加胃痛。好在穿越众们的穿越体质给了他们一副好身板,虽然被宿醉搞得有些头昏脑胀,但还不至于真个影响到白天的工作——当然,众兄弟略微晚起一些也是可以理解的。

    yin历七月初二巳时正,好容易从宿醉中清醒过来的王崤峻揉着依然有些昏沉的脑袋走进了自家饭厅,一边吃着清淡爽口的早餐,一边和自己的老婆张晓菲闲聊——这几ri韩夫人身体欠佳,韩青雯每ri都会过府去问安、陪伴,故而在家吃早餐的只有王崤峻和张晓菲两个人。

    夫妻二人闲聊了一会儿昨晚的庆功宴后,话题便渐渐转到了义子邢正男的身上。王崤峻借机提起了委员会想让邢正男脱离情报部,转行学习政务的意见。他先是将前几ri委员会开会的相关内容向张晓菲大致讲说了一遍,然后提出自己的想法:“按照我当初在委员会会议上的想法,是希望正男这孩子要么继续留在你的身边从事情报工作,将来成为老二十八和知微兄弟的得力臂助。进而在若干年后,等你以及老二十八、知微兄弟退下来时,他可以独挡一面,成为情报部新的领军人物,以便将这一重要部门长久的掌握在咱们自己人手中;要么跟着老七、老钟同知等人去学习政务,将来外放为官,成为牧守一方的地方大员。”

    听了王崤峻的提议,张晓菲放下自己手中的筷子,略一沉吟后摇了摇头,说道:“按理说,正男这两年一直在我身边帮忙,又跟着老二十八和知微兄弟学习了不少情报处理方面的知识,平ri里与情报部的那些主管、探子接触也很多,与大家相处非常融洽,大家对他的评价也不错,让他继续在情报部发展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可无论咱们的情报机构叫什么名字、施行什么样的情报政策、运用什么样的情报技巧,说到底情报部都是采取非常手段与方法刺探各方面消息的隐秘组织。无论是多阳光、多开朗的一个人,在这样的组织里干的时间长了,多少都会受到其中氛围的影响,心理变得有些yin暗、有些多疑,特别是像正男这样的青少年,其影响会更加明显一些。我当初之所以让正男到我身边来帮忙,主要是为了能够多些时间照顾他,让他不会因为离开自己的生母而感到孤单与寂寞,可从来没想过要让这孩子一辈子都干这种工作。”

    提议让邢正男继续其在情报部的发展不过是王崤峻从义子工作现状出发的一种惯xing思维,从本心来讲,他更愿意让邢正男走从政的道路,将来踏踏实实做个文官、光宗耀祖,也算兑现了自己当初对邢夫人的承诺。所以,听到张晓菲反对让邢正男长时间的在情报部发展,王崤峻并没有再坚持这一建议,而是转而强调自己的另一个发展建议,说道:“老婆大人说的有理,情报工作确实对人有些负面影响,让正男一辈子干这行确实不太妥当。既如此,那咱们就让他走仕途、当文官,将来牧守一方,成为封疆大吏,为他邢家光宗耀祖。毕竟,在前世的历史上,赵匡胤建立的那个大宋朝称得上是中国上下五千年对文人最为优待的朝代。

    即便这次柴荣没有死在北伐的路上,而是平平安安的踏上了返回开封的归途,那位在前世历史上创造“黄袍加身”传奇的赵老大今后还能不能在这一世重演这一经典桥段谁也说不好。不过,以为夫对历史的认识、对柴荣这个人的了解,还是能够确定这位在前世历史上有过很高评价的柴天子乃是一位有道明君,其志向必然是要统一天下、建立一个太平盛世。而一旦江山一统、天下太平,那么文官的地位必然会上升而武将的地位必然会有所下降。

    况且,就算ri后正男不去做后周朝廷的官,而只是在咱们自己的势力范围内做事,也是同样的道理。因为,无论穿越团队今后发展到何种地步,最终也都是要将工作重心从以武力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转移到以文治来巩固、发展自己的势力范围。所以,从内外两方面来讲,让正男从政都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原以为自己的第二个建议已然是最佳建议,自己的老婆应该不会有什么意见。可令王崤峻没有想到的是,对于他的这第二个建议张晓菲依然是缓缓的摇了摇头,说道:“从政固然是一个选择,但我觉得无论从眼下还是从长远考虑,让正男走仕途、当文官都不是最佳选择,只有弃文从武,当一员威震四方、所向披靡的大将军才是最有前途的。

    就眼下来说,咱们虽然占了北平军十六州,但这不过是将将为自己找到了一个落脚点。且不说长城外面的契丹人不会与咱们善罢甘休,只要其恢复了元气,必然还会来报那一箭之仇。单说南边那个后周朝廷,虽然现在暂时隐忍,将北平军十六州交到咱们手里。但我觉得无论是柴荣还是他的那些文臣武将,都不会让咱们踏踏实实的占据北平军、不会让你的舒舒服服当这个大权在握的节度使。可以肯定,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咱们与契丹或者后周朝廷之间必定会纷争不断。一旦双方的纷争无法用和平手段来解决,那么诉诸武力便是不可避免的。而在咱们的势力范围内,是施行军政分开的。行政官员在战时只负责为军队提供必要的后勤保障,而无权直接参与战斗,更无权指挥军队。一个文官想要有些政绩没个三年五载只怕是很难办到的,可一员武将一场大战下来就可能积功升个好几级。因此,一员统兵大将远比一名只能管政务的文官更容易立功、更容易升迁。

    从长远考虑,以穿越团队现在的实力和发展势头,任谁也能看得出来其今后的前途绝对是不可限量的。无论你这个带头大哥有没有那份雄心壮志,你的那些兄弟们也都不会甘心自己被局限于北平军十六州这狭小的空间之内。到时候,以‘飞龙军’和‘保安军’的强悍实力,兵锋所指必定是所向披靡、无人可挡。如此算来,只怕不出十年便可能会尘埃落定。到时候,正男不过二十六七岁年纪,若是一个文官,以他这样的年纪,就算能从几位前辈那里学到为官之道并做出一定的政绩,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