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新宋英烈 >

第391部分

新宋英烈-第391部分

小说: 新宋英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来,以某这段时间随兄长贾润安及北平军最重要领兵将领之一的曾志林参观了北平军多处军寨、堡垒,耳闻目睹的种种情形来看,北平军目下的战略重心是在长城之外的契丹,而非我大周朝廷;其麾下最强悍的‘游骑兵’营、‘狼牙’营,以及其他jing锐悉数驻扎于长城沿线,而非其辖境靠近京城的一侧;其麾下兵马ri常训练及战阵演练均以对抗骑兵为主,而非对抗步兵或者攻克坚城。

    况且,若是北平军一班人有意图谋天下,则必会把在禁军及朝堂中威望极高、雄才大略的副点检大人当成自己成就王霸之业的巨大阻碍,必会对咱们这两个出自副点检大人麾下的访客小心提防,又怎么会允许你我二人在北平军四处游览,甚至允许某参观其多处军寨与堡垒呢?是以,在某看来,北平军的目标是守住自己现有地盘、彻底击败长城之外的契丹蛮夷,而非逐鹿中原、争夺天下。”

    尽管对许新生有关诗词明志的解释并不十分认同,但一来赵安易一直将其当成自己人、认为对方与自己一样忠实于赵氏集团、忠实于赵匡胤,从未想到过面前这个与自己及自己的兄长共事多年、深得赵匡胤信赖、很快就要成为自己妹夫的家伙会背叛自己这方,投靠到北平军“清园”兄弟的麾下。对于许新生前面的这一系列言辞,只当是其在阐述自己的观点,而丝毫没有意识到对方是在为北平军一班人找理由、打掩护。二来,赵安易对身为大周最jing锐的“神机军”右军都指挥使的许新生的军事才能还是非常信服的。再加上此前许新生确实参观了北平军的多处军寨、堡垒,因此赵安易对于许新生有关北平军兵马主力部署的位置以及其战略重心所在的推断同样深信不疑。

    与赵安易仅仅凭借一首经由张维信转述、实际上根本无法确定究竟是不是王崤峻所作的词得出的结论相比,许新生以“事实为根据”、以“常理为基准”的论断显然更有说服力。于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仔细推敲,再加上许新生在旁边不停的“讲事实、摆道理”,赵安易终于还是放弃了自己那看来很是“草率”、很是“不成熟”的结论,认可了许新生对北平军未来走势的分析判断,决定回京之后,据此向副点检大人和自己的兄长禀报。

第九十六章 客人走了() 
更多jing彩小说;请前往亲亲;。更多jing彩小说;请前往亲亲;。尽管说服了赵安易;许生心里的一块石头算是落了地可在他看来;有关赵安易只通过那首伟人诗词;便得出北平军诸兄弟有逐鹿天下意图的推论的事情;还是需要向自己的兄长以及张维信、曾志林等人通报一声;以便对方在ri后与南边来的其他“客人”接触时能够有所注意毕竟自己不可能每次都在来访的名单上;也不可能每次都像这次一样说服同伴于是;在以自己酒劲未消;需要早些休息为由把赵安易打发回其自己的房间后;许生便急急赶到兄长贾润安的住处;将方才自己与赵安易的对话讲述了一遍;并在兄长陪同下;一起找到张维信;向对方通报了这件事的整个过程“小说”最快;全文字手打

    听完许生的介绍;张维信一面称赞对方沉稳冷静、随机应变、思维敏捷的表现;一面懊恼自己之前光顾着抒发感情;随口便吟出了那首伟人诗词;却没有意识到这首词所表达的意思同时;他也在心里暗暗告诫自己往后行事、说话还需加谨慎小心;切不可做事过于随xing

    其实;要说起来;张维信并不是一个大大咧咧、说话不经大脑的主儿恰恰相反;其在为人处事、工作生活中;一向都比较注意自己的言辞与行为今ri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因为触景生情;看着雄关险隘、北国风光;觉得心中踌、胸怀变得加宽广;这才随口吟出了那首比较应景的伟人诗词另一方面;在前世的时候;这首诗词作为中学课本的内容;为大部分中国人所熟知大家在谈论这首词的时候;所关注的是作者的文采、胸襟、气魄;是按照现代人的思维方式来理解这首词的所以在张维信的头脑里;只有对这首词本身的高度评价;以及从现代人的角度对其内容的分析;根本就没意识到在这个君权神授、君主**的时代;对帝王的贬低、特别是对在历史上鼎鼎大名、很有作为的若干帝王的逐一贬低;是一件很容易引起别人注意、引起别人联想的事情哪怕这首词中出现的都是前朝的帝王何况;张维信为了报当初“铁哥们儿”王崤峻与其他兄弟一道“陷害”自己;将《明月几时有》那首词的作者硬扣到自己头上;使得自己的“大名”随着那首词的逐渐流传;慢慢成了大江南北各个高档勾栏瓦肆中最为一众歌伎、客人所推崇的优秀“词人”之仇;还用非常肯定的语气;将这首伟人诗词的作者安到了王崤峻的身上;这也就难怪赵安易会产生诸多联想了“小说”看最章节

    好在;不管怎么说;这件突发事件总算在许生的努力下得到了圆满解决所以;在从张维信那里得知此事后;王崤峻等委员除了鄙视了一下张维信“睚眦必报”的“劣行”、在只有自家兄弟参与的酒宴上罚了这家伙三杯酒外;并没有在这件事情上过多追究毕竟;在王崤峻等人看来;一方面这首伟人诗词确实能体现出穿越团队诸兄弟打算建立一番大功业的真实想法;赵安易那样理解、那样联想实际上是在情理之中的另一方面;虽说众兄弟不希望在自己这边做好万全准备之前;便将自己的真实意图毫无保留的展现在自己的对手面前;以免给自己实现理想增加不必要的阻碍与麻烦可作为拥有足以抗衡天下所有势力的强悍实力的一方;穿越团队诸兄弟却也不怕现在就与自己的对手进行硬碰硬的正面对抗因为;那样做虽然可能会花长的时间、造成大的破坏、死多的人;却并不会改变事情的结局

    显德八年yin历正月二十四;在路上颠簸了快两天的张维信一行人终于回到了北平城而从yin历正月初四不请自来的登门拜访到现在;作为意料之外的客人的许生和赵安易也已经在北平军待了整整二十天如今;该见的人都见了、该看的地方都看了、该得到的消息与答案都得到了、该说的不该说的话也都说了;离开开封已经一个半月、连大年三十和初一都是在路上过的许、赵二人也到了该辞行返回的时候了

    不过;考虑到走了一百多里山路;大家都有些劳累特别是作为文人的赵安易;是被累得不轻因此;自居庸关回来后;王崤峻便建议许生和赵安易在节度府中休整两ri;缓解一下连ri四处奔波有些疲乏的身体;而后再上路返京对于东道主的细心安排;许、赵二人自然没有什么异议

    而就在休整的这两天里;得到委员会指示的梁子岳;在贾润安的陪同下与许生进行了一次密谈在这次密谈中;梁子岳向许生详细说明了其在回到开封后;如何与北平城这边保持联系、如何传递各种重要消息;以及在遇到危机情况时如何示jing、如何撤离、如何获得北平军在开封城内力量的帮助与接应;等等与其所肩负任务相关的各种情况

    显德八年yin历正月二十七一早;在前一天晚上与北平军诸君痛快的喝了一顿饯行酒后;许生和赵安易辞别了一直将他们送到府门口的王崤峻、张维信和徐绍安;在贾润安的陪同下离开北平军节度府;往南边的开阳门缓缓行去

    虽说当初曾经因为志向问题而分道扬镳;可作为曾经同过生死、共过患难的兄弟;贾润安和许生两个人之间的兄弟情谊却并未因为当年的分歧和数年的分别而变淡因此;离开节度府后;兄弟二人便同乘一车

    出了开阳门;车队一路南行可原本此时就应该返回节度府的贾润安没有下车返回的意思;许生也没有催兄长回去的意思;两个人就这样从节度府大门口一直聊到城南十里亭;依然觉得还有许多话没说完、还有许多旧没叙够只是;正所谓“千里搭凉棚、没有不散的筵席”兄弟二人感情再深;贾润安也不可能一路把许生送回开封去因此;当事先得了吩咐的车把式们将车停在十里亭外时;许生虽然心中不舍;可最终还是不得不劝自己的兄长就此留步、不要再送而贾润安尽管很想张口让自己兄弟干脆留下不走;可一来有委员会对许生的安排决议在那里;自己不能为了一己之私而违反委员会决议二来;如果现在强留许生;势必会引起赵安易的质疑与阻碍;从而横生许多不必要的枝节;以至对穿越团队实现既定计划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挽留的话最终也没能从贾润安嘴里说出来兄弟二人在互道珍重后;洒泪而别

第九十七章 意外不断() 
更多jing彩小说;请前往亲亲;人;北平军众兄弟总算是松了一口气许、赵二人在北平军的这二十多天;北平军上至王崤峻、张维信、徐绍安等委员;下至可能与许、赵二人有所接触的普通一兵;都花了不少心思在应对这二人来访的事情上当然;这并不是说许、赵二人有多高的身份、有多大的能耐;而是因为穿越团队希望能够借此机会给这二人背后的领导者赵匡胤制造一种假象;使其相信北平军诸兄弟的心思只在北平军;对中原并无非分之想从而使对方在时机成熟时大胆进行那场在前世表演的非常jing彩的“黄袍加身”的大戏;为穿越团队顺利执行“建业一号行动”计划创造最佳条件如今目的已经达到;且又成功将许生这名穿越者招揽到麾下;大家松一口气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小说”最快;全文字手打

    只是;老天爷似乎故意与北平军诸兄弟过不去他们这边才刚刚成功应对完一对意料之外的客人;yin历二月初二;远在陈桥驿“隐园”的郑知微便发来了一封加急电报在这封标有三个a的电报中;郑知微除了表示已按委员会和情报部的部署;将“暗羽”开封分堂与许生之间的联络通道建立完毕;只等许生回来后接上最后一环外;还向委员会报告了一条重要消息:自从贤妃林小雨生了儿子后;柴荣的病情便开始有了起sè一个月下来;已远比过年前的状况好上许多按照“暗羽”开封分堂宫内房安排在太医署中的线人的说法就是“官家病势渐轻;似有大好的迹象”对于这一意料之外、在绝大多数医生郎中看来根本不可能发生在病势沉重、病入膏肓的柴荣身上的情况;无论是太医署中的线人;还是北平军为分析从“暗羽”开封分堂宫内房得到的柴荣病例而专门召集来的本地名医;都无法给出一个医理上的合理解释;只能将其原因归结为柴官家因为林贤妃诞下麟儿而心情舒畅、愉快;病势被生子的喜气给冲掉了也有个别郎中认为可能是“回光返照”;但面对这种一返就一个月的情况;郎中在说出这个想法时;自己的底气都明显不足;不要说说服其他同行了“小说”看最章节

    尽管穿越众们不会相信所谓“冲喜”的说法;可对这个消息却丝毫不敢怠慢毕竟;一旦柴荣真的从这次大病中缓过来;恢复了健康;那么穿越团队此前依据前世的历史发展脉络、以柴荣病死、幼主即位、主幼国疑、赵匡胤趁机“黄袍加身”的推断为基础;所制定的“建业一号行动”计划就会失去实施的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前提面对柴荣这样一位英明神武、战功卓著的强势皇帝;无论是赵匡胤、张永德;还是其他觊觎那把龙椅的势力;都既没有谋朝篡位的胆量;也没有“黄袍加身”的实力只要柴荣在世一天;做一名忠君爱国的忠臣良将都将是他们的最佳选择

    因此;在得到郑知微发来的消息后;穿越团队立即召开了委员会扩大会议;就这一情况进行讨论由于事关重大;所以不但身在北平的有资格参会的兄弟无一缺席;而且就连人在外地的钱远山、李俊武、周磊、刘文东等人也都通过电台参与了讨论与表决

    经过近两个时辰的磋商、讨论;最终会议作出了几项决定:

    第一;在有确凿证据证明有关柴荣病势渐轻、身体慢慢恢复的消息不正确之前;暂时搁置“建业一号行动”计划的实施

    第二;发动情报部“暗羽”在开封城内、特别是在皇宫内所有用得上的力量;全力打探柴荣的病情发展和身体状况;并将“隐园”定期汇报柴荣病情的时间间隔由以往一周一次调整为一天一次

    第三;命令潜伏在张永德、赵匡胤以及其他朝堂势力头领人物身边的探员;时刻关注其监视、打探对象的一举一动;及时反馈这些人在得到柴荣病势渐轻、身体渐好的消息后有何反应、有何动作特别是对许生这条线是要善加利用;在保证其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要尽可能将赵匡胤的各种消息以最快的度传递出来;以防这些位高权重的家伙被对权力的渴望冲昏的头脑;在丧失理智的情况下强行发动政变、叛乱哪怕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xing很小;但未雨绸缪却是不能少的

    第四;加快组建“飞龙军”部队的度;为北平军的稳定与安全提逛足保障同时;为了避免过分刺激柴荣;以至过早打破北平军与朝廷之间现有的这种微妙的平衡与默契;甚至出现柴荣不顾一切、孤注一掷;以硬碰硬的方式与北平军展开正面对抗的情况军事部应高调行事;在确保北平军安全的前提下;大张旗鼓、声势浩大的对“保安军”进行一定数量的裁撤;以安柴荣之心

    第五;加快装备生产度、加快太原生产基地的建设度、加大各种物资与武器弹药储备量;以便能够为北平军各部提逛足的后勤保障;使其在与任何敌手的对抗中均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随着决议的作出;北平军诸兄弟便立即行动起来一方面来自后周皇宫里、朝堂上、权臣周围的消息如雪片般源源不断的汇集到了“隐园”;并在经郑知微的分析汇总后;通过无线电波送到北平军节度府、送到王崤峻等委员手中另一方面;军事部在暗中加紧训练兵、组建“飞龙军”第三合成步兵师的同时;拣选出少量战斗力较弱、建立时间较短的“保安军”部队;以各种高调、显眼的方式将其解散、撤消从而在团队其他部门、特别是全力以赴、夜以继ri、加班加点工作的科技部各生产基地的配合与支持下;使穿越团队武装虽然在数量上略有降低;在质量上却有一定的提高;做到了减量不减质、减人不减战斗力

    此外;在商贸部、后勤部、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