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新宋英烈 >

第70部分

新宋英烈-第70部分

小说: 新宋英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邢夫人的这个要求可是大大出乎王崤峻的意料,不但是他,在场的其他穿越者也很错愕。他们这些来自现代的人,对于收义子的事情都很陌生。虽然从电视、小说,或者史书中看到过这种情节,但对其中的规矩、忌讳等等事情可是一窍不通。

    从内心来讲,王崤峻对收义子这种事情是一点兴趣也没有。不过,看到邢夫人跪在那里,满脸的期许,同时态度又非常的坚决,怕她真的长跪不起。于是,便看向旁边的刘万宝,希望这位山寨老人能帮忙说句话,好歹让邢夫人起来再说。

    此时刘万宝也有些愣神,显然邢夫人的这个想法事先并没和他说过,他也很意外。不过,以他的头脑,很快就明白他这位弟媳妇的用意了。自从玉虚宫兼并了五虎寨,并改名为飞龙寨之后,山寨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山寨的决策者变了,喽兵的编制变了,大小头目全都进行了调整,邢布德虽然还顶着个当家的头衔,但已经不再拥有任何实权了。

    邢布德在的时候,即便已无权利,新头领们出于安抚喽兵的目的,对他也还算客气,只要是他需要的,都尽量给予满足,使他在生活上不但没有下降,反而还有所提高。现在邢布德已经不在了,尽管王崤峻等人向弟媳妇一再保证会一如既往的供养,但弟媳妇的心里肯定不会踏实。这会儿趁着这么个机会,要求王崤峻收自己的儿子做义子,应该也是为了他们这孤儿寡母的今后能有个依靠。

    想明白了这些,刘万宝心中也就了然了。见王崤峻看向自己,知道是希望自己这个老人儿能够出面,劝一劝邢夫人。作为邢布德的好兄弟,自然要为弟媳妇和大侄子着想,于是一面让在灵堂中帮忙的自己的妻子上前将邢夫人扶起。一面上前一步,向王崤峻一拱手,说道:“大头领,在下觉得我这弟媳妇也是一片诚心,而且小孩子幼年丧父也怪可怜的。再说,正男这孩子也很聪明懂事,大头领收为义子,ri后等他长大chéng rén,也能成为您的一个有力的臂助。依在下看,大头领就成全了我这弟媳妇吧。”

    原指望刘万宝来给自己解围,没想到对方却是赞同此事的。王崤峻正在委决不下的时候,徐绍安在旁边建议道:“崤峻,既然邢夫人如此诚恳,你不妨就答应下来吧,也好令邢夫人及刘当家的安心。这种事在中土也是司空见惯的,很正常的。况且你无论是在海外,还是在中土,都没有过子女,现在能有这么一个大儿子,何乐而不为呀。”

    见徐绍安也赞同自己收义子,王崤峻还真有些动心了,不过他还是有些顾虑,于是问道:“话是这么说,可是,我听说在中土收义子是要孩子改姓的,而正男是邢兄弟的唯一骨血,若是做了我的义子,那岂不是要让邢兄弟绝后了吗?”

    旁边的刘万宝感到王崤峻虽然没有直接答应,但显然态度已经有了松动,忙解释道:“此事大头领不必顾虑,中土收义子并非一定要改姓。这义子与养子不同,养子因为可能会继承养父的家业,所以需要改随养父的姓氏。义子更多的是名义上的关系,如果义父没有明确表示的话,是不能继承义父的家业的。所以,大头领大可收下这个义子,却不必要他改姓。正男依然姓邢,布德兄弟血脉的延续不会有任何问题。”

    听刘万宝这么一说,王崤峻心中的顾虑也就去了,于是向拒绝刘万宝妻子搀扶,仍跪在地上的邢夫人说道:“既然邢夫人态度如此恳切,那王某就答应下这件事了,认下正男这个义子。今后王某会好好教育正男,定不会辜负邢夫人的一片苦心。”

    听到王崤峻答应做儿子的义父,邢夫人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了地,这才在刘万宝妻子的搀扶下站起身,向王崤峻连连致谢,并让儿子重新整理好衣衫,向王崤峻行大礼,算是确定了二人的父子关系。

    直到此时,王崤峻才有机会仔细打量了一番自己这个便宜儿子。这小家伙也就十岁左右,长得倒是挺招人爱的。他亲爹邢布德长的就不难看,他的母亲更是个美人,想来这孩子将来的相貌绝对差不了。而且,从他的行为举止来看,也是个很聪明、很有教养的小孩,估计邢布德平时对他的教育很上心。

    之前还没觉得怎样,这会儿一旦确认了两人的父子关系,王崤峻看着这小家伙是越看越喜欢,觉得自己收义子的这个决定很是英明。当即把自己腰上挂的一块玉佩――这也是为了入乡随俗,在拿了第一笔薪水后去方记买的――解了下来,送给邢正男当见面礼。他抚了抚这小家伙的头,向邢夫人说道:“既然我已认下正男做义子,而我ri后又不会在山寨中常住。不如,今后邢夫人就和正男一起搬进良乡城里住吧,那里的条件要比山寨好得多,我也能经常教导,不知邢夫人意在如何?”

    邢夫人闻言却摇摇头,说道:“非是妾身不领王大头领这个情,只是布德既已去世,妾身自当为他守节。待布德过了七七,妾身便让人将正男送到大头领身边。至于妾身自己,原来的宅院已经住习惯了,却不想再换了。所以,王大头领的好意,妾身只有心领了。”

    王崤峻原本是一片好心,怕孩子离不开自己的母亲,所以想让这母子俩进城居住。不过,听这邢夫人的口气,显然是会错意了,以为自己对她有什么非份之想了。不过,这也不能怪她,谁让自己说得不清楚。只是,此时也不便过多的解释,因此,王崤峻想了想,说道:“既如此,不如这样。正男现在年纪还小,离开母亲只怕不适应。而我又不可能在山寨常住,所以不如让正男暂时先不下山,由我在山上的几位兄弟负责教育他。待过两年,正男长大一些,再到我身边来,邢夫人以为如何?”

    邢夫人刚才确实是以为王崤峻对她有了什么想法,因此才会提出只让自己的儿子进城。这会儿听王崤峻这么一说,知道是自己冤枉对方了。不过,事已至此,她也不好再改变自己的说辞,也就顺着王崤峻的意思,答应下来。

    了结了这件大事,穿越众的吊唁活动继续进行。等到所有人都吊唁完毕,王崤峻又让刘万宝把邢正男找了来,向他介绍了各位叔伯。邢正男年纪不大,但教养很好。随着王崤峻的介绍,一一向众人见礼,做的有模有样,令穿越众们都很喜欢,直说王崤峻拣了个大便宜,不费吹灰之力,就得了这么个好儿子。

    得到众人的赞扬,王崤峻心情大好。当即表示,等邢正男七七四十九天孝期满了,一定会将他接到良乡城里住几天,届时他会在“天福楼”宴请在场的所有人。众人一听,自然是一致赞同。若不是考虑到旁边就是灵堂,恐怕会有人大声欢呼的。当天晚上,穿越众们又在飞龙寨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才离开山寨,回返良乡城。

第十七章 特殊的客人() 
穿越众们回到“清园”的时候,已经是三月初五的午后了。下了马车,进得府来,就见管家邓安带着几个下人跑过来,满脸堆笑的向他们问安。

    一边往里面走,王崤峻一边问道:“邓管家,这几ri府里有什么事吗?”

    邓安一边在旁边低头哈腰的引路,一边回答道:“回主人的话,这几ri府时一切都好,杨、吴二位主人对各种事情处理的都很好。”

    听到府里安然无事,王崤峻等人也就放心了。过了头进院子之后,几个人便散了伙,各自回各自的房间去休息了,毕竟这几天虽然没干什么体力活,但也算是舟车劳顿,这会儿谁都想回到自己的床上好好睡一觉。而王崤峻和徐绍安却不能立即去休息,他们回到房间略微洗漱了一下,就又来到委员会的小会议室,与已经在那里等候的张维信和李俊武碰面,好了解一下这几天“清园”里的大小事情。

    碰头会开的很简短,因为大队离开不过几天,没什么重大事件发生――如果有大事,早就通过电台报告了,也不用等到现在。唯一能引起兴趣的,就是“天福楼”的陈老板托团队派驻在那里的账房先生带回来的话,一是说现在天气慢慢要变热了,再过些时间火锅也不太适合吃了,希望“清园”这边的孙阳阳能够再给提供些新鲜的菜式。二是对早些时候“清园”这边给送过去的“鲜味粉”――也就是“海肠粉”――很好用,给菜肴和汤水的提味效果颇佳,就是数量太少,希望能有更多的“鲜味粉”供应。

    陈老板讲的到是实情,现在是yin历三月,也就是阳历的四月了。再过一个来月,就要入夏了,这里不是南方,吃火锅是有点不太合时宜。而他对“海肠粉”的称赞也在意料之中,如果这东西不好使,范吾成他们也就不会大老远跑海边去找了。委员会对陈老板的要求很重视,“海肠粉”一时半会儿是不会有新货了,因此他们将孙阳阳找来,将“天福楼”的要求跟他说明了,让他与商贸组的人进行协商,尽快拿出一些合适菜式或者切实可行的商业动作方法,以便在天气变热之后,依然能使酒楼拥有良好的经营业绩。

    对此,孙阳阳表示没有问题,明天他就会去和商贸组的人进行讨论,将一些现代酒楼的经营手段应用到“天福楼”,以保障酒楼的业绩。委员会对孙阳阳及商贸组的能力还是有信心的,又鼓励了孙阳阳几句,便让他去休息了。

    此后几天,孙阳阳经过与商贸组的讨论,又为“天福楼”提供了几种新菜式,并开展了在前世酒楼经营中常用的消费返券活动,使酒楼的回头客大幅增加,看着营业额的步步攀升,陈老板乐的嘴都快咧到腮帮子上去了。

    两天后的yin历三月初八,王崤峻正在自己的房间里和张维信谈论着近来徐绍安和林小雨之间关系越来越冷淡的问题。自从上次在刘文东和洪妍的婚礼上,徐、林二人对梁子岳的结婚建议反应异常之后,两人之间的关系就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了,而原本并没太在意这事的梁子岳也开始对此事上了心。

    作为审核组的负责人,按说梁子岳并没有义务去关注团队内部人员之间的关系问题。但是,一来他和徐绍安关系也还不错,二来他这人比较善于观察,徐、林两人之间关系的微妙变化根本逃不过他的眼睛。因为此事可能会关系到团队内部的团结,所以他在看到两人之间似乎有冷战的意味后,便在前几天将情况报告给了王崤峻和张维信,希望他们能对徐、林二人的关系进行调解,以免出大问题。

    其实,在得到梁子岳的汇报之前,王、张二人已经对徐、林之间的问题有所察觉,只是他们都觉得这不过是小两口之间闹别扭,没想到有这么严重。因此,在忙过了这几天的事情后,两个人在王崤峻的房间里开始仔细讨论应该如何处理这个问题。

    俗话说的好“清官难断家务事”,这男女之间的问题,还真不是那么容易处理的,搞不好就会两头都得罪人。所以,两个大男人窝在房间里琢磨了半天,也没得出个切实可行的办法来,反而把自己搞得头大。

    就在他们俩人为这事头痛不已的时候,房间的门被敲响了,外面传来了王峰的声音:“哥,你在吗?我有事找你。”

    王崤峻听到是自己堂弟,便招呼他自己进来。王峰进了屋子后,来到王崤峻身边的椅子上坐下,然后神秘兮兮的问道:“哥,你猜,谁到咱们府里来了?”

    看着他那一脸欠揍的怪异表情,王崤峻就知道这里没好事,于是故意板起面孔,斥道:“你小子少在这儿装神弄鬼的,有话就说,有屁就放,再这么挤眉弄眼的,小心我揍你。”

    王峰一见堂哥没被自己忽悠住,赶忙端正了态度,说道:“我说,我说。这个……;是这样。刚才吧,门口的家丁来报,说是有亲戚来访,让我和我老婆出去确认一下。”

    “你们俩的亲戚,也就是钟员外一家,门口的家丁会不认识吗?”王崤峻奇怪的问道。

    “是啊,我和淇淇也觉得很奇怪,心说,咱们门口的家丁不可能连岳父他们一家人都不认识呀,为什么要我们俩去确认?于是,我们俩人就带着疑问到了大门口,结果发现来人确实是我们的亲戚,而门口的家丁确实不一定能认识她。”王峰话说半截就打住了,似乎是有意让堂哥和张维信猜。

    见王峰又要卖关子,王崤峻立即把眼一瞪,骂道:“你小子少卖关子,赶快说。”

    见堂哥瞪了眼,王峰不敢再吊对方胃口,忙接着说道:“是,是,我这马上就要说了,来的不是别人,正是淇淇的舅母和表姐,那位南京留守府韩推官韩大人的夫人和千金。她们只是在我结婚那天来过咱们府里一次,有家丁不认识她也是正常的。”

    “韩氏母女!”王崤峻和张维信几乎是异口同声的诧异道。

    “没错,就是她们。”王峰一脸认真的表情说道。

    “她们怎么到咱们这里来了,那韩大人有没有跟他们一起来?你小子净在这儿瞎耽误工夫,让韩大人在门口久等的话,岂不是失了礼数。?”张维信抢先问道。

    “来的只是韩氏母女俩,韩大人并没有跟来。”王峰立即的报告道。

    “她们来干什么?咱们和她们家虽然算是亲戚,但好象并不熟呀?”王崤峻不解的问道。

    “据那位韩家表姐说,是淇淇的母亲疼女儿,怕她在这里受了委屈,而那位韩大人参加完我那大舅哥的婚礼正好要回幽州城,从咱们这里路过,所以我丈母娘就请求自己的哥哥一家顺路过来看看,也好了解了解淇淇的婚后生活,看看我有没有欺负她。可巧韩大人临时得了留守府的传信,要他马上赶回幽州去处理一件急务,结果就只有韩氏母女俩到了咱们府上。而且,据淇淇说,她们因为这几ri舟车劳顿,身体比较疲乏,打算在咱们府里住上几天,修养一下再走。”王峰继续解释道。

    “啊?这算什么理由,女儿嫁人生活的好不好,还要舅母亲自登门来检察,还要住上几天,这个时代还有这个规矩?”王崤峻感觉这事有点难以理解,转头问张维信道。

    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