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新宋英烈 >

第76部分

新宋英烈-第76部分

小说: 新宋英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商量已毕,穿越众们纷纷回去干自己的工作,而委员会的四位委员则一起来到了扶摇子的住处,将这个决定禀报给了太师父。扶摇子对他们的决定很赞同,对他们希望与玉虚子一起结拜的想法很支持,表示自己会让清尘上玉虚宫去给玉虚子传话,让他下山来参加结拜仪式。随后,扶摇子又教导了四人一番,希望他们结拜之后能像亲兄弟一样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千万不可将结拜之事当成儿戏。对太师父的教诲,四个人自然是轰然应诺。他们又陪扶摇子聊了会儿天,才退出了房间。

    玉虚子于四月初七下午随清尘回到“清园”后,便被委员会的四位委员拉到了小会议室,向他请教关于结拜了一些细节问题。

    古人虽然对结拜这事看得比较重,但对具体仪式的要求其实并没有太多的硬xing规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如果条件好,可以办得复杂一些,摆香案、斩鸡头、烧黄纸、喝血酒、盟誓言,等等不一而足。如果条件不好,或者环境不允许,也可以堆土为炉、插草为香,最主要的还在结拜的人身上。

    虽然结拜不太看重形式,但既然“清园”有这个条件,委员会决定该准备的一些用品还是要尽量的准备齐。于是,当天下午,管家邓安便拿着玉虚子给开列的单子将一干应用之物准备好了,只等第二天举行仪式。

    应历四年yin历四月初八一大早,三十五名穿越者和玉虚子一共三十六人穿戴整齐,来到后进院里,在正房的台阶下分六排站好,神情严肃的等待着仪式的进行。

    以台阶上,邓安已经派人摆放好了桌案,香炉、蜡烛、三牲祭品等物也已经码放整齐,扶摇子以及韩青雯和钟子淇也来到现场,在一旁观看。

    时间到了上午九点,三十六人中年龄最长的李俊武李高工点燃了三支香,恭恭敬敬的插入香炉之内。随后,邓安带人搬来一坛好酒,三十六人都用刀将手指刺破,将自己的鲜血滴入酒中,然后每人倒了一碗酒,一起跪倒在地,由李俊武带头,按照前一天定好的内容共同宣读誓言:

    “吾等三十六人,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姐妹,则生死相托,吉凶相救,福祸相依,患难相扶,同心协力,共创辉煌。不求同年同月同ri生,只愿同年同月同ri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

    读完誓言,三十六人将碗中酒一饮而尽,向着北方拜了八拜,然后才起身,按照年龄大小排定了长幼顺序。年龄最大,已经五十二岁的李俊武自然是大哥。周磊、于文德、张飞云(玉虚子的俗家名字)三人都是四十八岁,按出生月份的早晚排在了二到四位。

    其他兄弟的次序为:王崤峻、尤远、张维信、徐绍安、刘文东、赵大伟、钱远山、黄海、谢天、范吾成、傅广生、袁爱国、洪妍、林小雨、孙阳阳、何强、黄山、宋飞扬、朱晓媛、唐cháo、杨新、曾志林、王峰、梁子岳、程飞、鲁悦、吴鹏、方国强、胡雪莹、钟涛、穆特尔、高军。

    长幼已定,大家便开始一边叫着哥哥、兄弟,一边相互见礼。因为排行在后的要向排行在自己前面的兄长行礼,所以除了李俊武施施然的站在那里一一还礼,动作比较轻松外,其他人都既要行礼,又要还礼,还不能记错了次序,一时间院子里是热闹非常。

    所有三十六个人中,最辛苦的要属高军了。这小家伙年龄最小,只有他恭身向兄长们行礼的份,没有他直起身子向别人还礼的份。结果一圈礼行下来,搞得头晕眼花,腰都快直不起来了。

    仪式结束后,已经是将近中午,一个早上忙活下来,大家也都有些饿了,负责团队ri常生活的尤远赶忙吩咐管家邓安预备宴席,并要他将“清园”中的所有仆人、家丁都召集在一起,由王崤峻向所有下人传达了主人们结拜的事情,并要求他们务必牢记主人们的排行,以便今后通传时不会出错。众仆役自然是轰然应喏,并尽最大努力去记忆主人们的长幼顺序。而且,不知道是从哪一个下人开始的,从此之后,穿越众所有的宅院、产业里的所有的管家、仆人、掌柜、伙计等等,以及飞龙寨所有大小头目和喽兵,对穿越团队的称呼便不再叫主人或者头领什么的了,全都变成了诸如大爷、五爷、十七nǎinǎi之类的了。对这样的称呼男士们倒还没什么不适应,觉得叫什么都无所谓。而那几位女士对此则有些不满,对于被人称为nǎinǎi很有意见,认为这么叫会把自己叫老,因此曾花了不少jing力去纠正下人,要求他们称呼自己为姑娘或者夫人,结果却收效甚微,最终她们也只能放弃抵抗,接受自己辈份大长的现实。

    结拜完毕后,众兄弟又在“清园”热闹了几天后,到了四月十二,玉虚子又来向大家告辞,表示必须得回玉虚宫去了。众兄弟虽然不舍,但也知道玉虚宫里大事小情的都需要这位四哥(四弟)去主持,也就没有执意挽留,只是希望他能常过来看看。玉虚子对众兄弟的要求自然是满口答应,他表示,玉虚宫与良乡城不过半ri路程,ri后只要得了空,必会来与众兄弟相聚,并希望众兄弟们没事的时候也要经常去玉虚宫坐坐,对此穿越众们也表示一定会去。

    玉虚子离开后的第二天一大早,飞龙寨留守组的成员和刘万宝也来向委员会辞行。虽然钱远山、曾志林等人都希望能多留些时间,好跟太师父好好学一学太极功。但是,一来现在飞龙寨上只有刘小六等几名副中队长在管理,没有一个头领级的人物节制他们总是不妥,二来亲兵小队虽然已经选拔出来的,但留过小组还要对其进行一系列的培训,以便其能更好的履行安保任务。而且,王崤峻结婚后也单独占据了一座跨院,使原本数量比较宽裕的住房显得多少有些拥挤了,穿越团队分散居住的计划已经被提上了ri程,对新安保力量的需求将越来越迫切。所以,无论飞龙寨留守组愿不愿意,都得尽快返回飞龙寨。

    这些人当中,最恋恋不舍的就要数刘万宝了。来的时候,他是带着妻女一起来的,走的时候却只有他一个人走。望着妻子眼中的挽留,女儿眼中的不舍,刘万宝心中很不是个滋味。但是,为了家人的未来着想,他不得不割舍下这份亲情,狠心将她们留下。

    对于他们的请求,委员会自然是予以的批准,并鼓励他们再接再厉,争取早ri完成亲兵小队的培训工作,以便团队其他职能小组能够全力投入自己的工作。随后,王崤峻又提醒留守小组的成员,很快就要到团队穿越一周年的纪念ri了,届时所有团队成员都要到玉虚宫举行相关纪念仪式,留守小组在安排培训计划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时间上不要有冲突。

    钱远山、曾志林等人将这些都一一记下,并表示一定会合理安排,绝对不会误了穿越纪念ri的活动。随后,留守小组和刘万宝就离开“清园”,返回飞龙寨去了。穿越团队的其他人一直把他们送到“清园”大门口,才挥手告别。

第二十二章 团聚(上)() 
留守小组走后,“清园”中重新回复到王崤峻婚礼之前的状态,按部就班的开展各项工作,一切基本归于平静。

    为了将四月十八穿越纪念ri的活动办得隆重、热烈,委员会扩大会议做出决议,决定纪念活动将依照这个时代祭祖的方式进行。纪念活动由张维信具体负责活动的准备工作,商贸组、物管组以及财务组予以协助。

    张维信领受任务后,便根据自己对这类活动的了解,在咨询了扶摇子和管家邓安之后,拟定了一份祭祖所需各种物品的清单,交给三个职能小组,由他们安排人手,负责采购。

    采购工作进行的很顺利,在纪念ri前两天,也就是yin历四月十六,所有的祭祀用品就已经准备妥当,只等着四月十八了。

    作为此次活动的直接负责人,张维信是不敢出一点差错的。因此,虽然东西已经都备齐了,他依然不太放心。这天下午,估摸着太师父扶摇子已经睡过午觉了――自从到了幽州后,老神仙基本是按照一般人的作息时间来生活的,没有一睡多ri不起――张维信前往太师父的住处,准备再和老神仙就祭祖的事情进行一次详细的梳理,以防出现什么纰漏。

    扶摇子来到“清园”后,便住在后进院原来王崤峻住的那两间正房里。张维信原本是住在后进院的西跨院,后来西跨院成了王崤峻的新房,张维信便搬到了中进院的西跨院中。因此,他出了自己的住处,便通过西侧的回廊过道,进了后进院。

    就在张维信穿廊过院的时候,管家邓安正引领着两位身穿道袍的女道士穿过东侧的回廊过道,也往扶摇子的住处而去,双方的速度基本一样,张维信略快了一点点。

    张维信从回廊穿出来,进到后进院后,下意识的停住脚步,向扶摇子住的房间张望了一下,就见清尘正站在门外,似乎是在等候什么人。张维信见状,判断太师父应该已经醒了,自己现在过去并不会打扰老神仙休息,至于清尘在等谁,他并未放在心上。

    就在张维信准备继续往前走的时候,邓安也已经领着两位女道士穿出了另一侧的回廊,并伸手相请道:“两位女道长,这边请。”

    邓安的声音吸引了张维信的注意,他循声扭头向邓安的方向看去。结果,这一看之下,张维信整个人就定在了原地,脸上尽是难以置信的表情,原本打算往前迈的右脚也停在原地。他生怕是自己看花了眼,连忙使劲揉了揉眼睛,结果映入眼帘的依然是那熟悉的背影。因为怕认错了人,张维信并没有立即上前,而是小心的与前边三人保持了一定的距离,不露声sè跟在后面。

    估计在邓安领人进来之前已经通传过了,站在门外的清尘要等的客人正是这两位女道士。这会儿,他见到客人来了,赶忙上前施礼相迎,说道:“清尘见过静月师姐、静心师姐,祖师爷请师姐们进屋内叙话。”

    “好,有劳师弟了。”两位女道士异口同声的向清尘道了一声谢后,便与他一起进了屋子。

    此时,在后面不远处的张维信,通过女道士说话的声音更加确实了自己的判断,他放弃了去找太师父的打算,而是在清尘领着两位女道士进了房间后,一把拉住正要往回走的邓安,问道:“邓安,刚才那两位女道长是从哪里来的,她们找我太师父有什么事?”

    邓安见主人询问,自然没有隐瞒的道理,他恭敬的答道:“回七爷的话,这两位女道士分别叫静月和静心,是从大茂山玉清观来的。据她们说,是奉了师父之命,来给扶摇子老神仙请安来的。”

    “这两位道长可曾说过大茂山玉清观与太师父有什么关系,为何大老远的跑来请安?”张维信又追问道。

    邓安闻言却摇了摇头,答道:“这个小人就不知道了,那位叫静月道长在门口的时候只是告诉小人这么多,说是只要一报玉清观的名字,扶摇子老神仙就知道了。”

    “原来如此,这里没事了,你去吧。”张维信将邓安打发走后,便径直往旁边西跨院王崤峻的住处而去。

    张维信敲响王崤峻房门的时候,王崤峻正在屋里和韩青雯下跳棋。张维信见状连声表示不好意思,打扰小夫妻玩耍了。王崤峻对张维信的到来却是求之不得,这家伙已经输给自己老婆五、六盘了,正愁找不到机会脱身,张维信的到来给了他一个绝好的借口。韩青雯虽然正赢得兴起,但见张维信来找自己夫君,知道他们有事情要谈,在和张维信打了个招呼后,便很自觉的离开了客厅,回内室去了。

    韩青雯的这个举动正合张维信的意,要是韩青雯不主动离开,他也会想办法把她支开,或者把王崤峻拉到外面去谈。看着韩青雯的身影进了内室,张维信拦住要向自己表达谢意的王崤峻的话头,故意声音比较大的说道:“五哥,六哥刚才来找我,说是想和委员会的各位委员谈谈物管组的事,大哥让我来请你过去小会议室开会。”

    王崤峻从张维的表情和语气上已经看出这家伙是在睁着眼说瞎话,他虽然不知道对方这唱的是哪出,但既然张维信要演戏,他自然也得跟着配合。于是,他也故意大声说道:“这样啊,那咱们这就去吧。”说完,进内室和韩青雯打了个招呼后,便跟着张维信出了房间。

    两个人出了西跨院,张维信将王崤峻带到了小会议室,里面自然是没有其他人在等着他们。张维信先让王崤峻在桌旁坐下,然后又去将房门关好。看着他这鬼鬼祟祟的样子,王崤峻实在是有些忍不住了,不解的问道:“我说老七,你这是干什么,怎么好象做贼似的,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要搞得这么鬼鬼祟祟的?”

    张维信并没有在意王崤峻的调侃,他关好门回到桌边坐下,低声说道:“你还有心思和我开玩笑,我这么做可都是为了你。我告诉你,你现在可是大祸临头了,如果不是我发现的早,只怕一会儿你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见张维信说得这么严重,脸上也没有一点开玩笑的表情,王崤峻也开始重视起来,他赶紧问道:“到底出了什么大事?你小子就别跟我这兜圈子了,赶快把事情说清楚。”

    张维信略顿了顿,说道:“我把事情说出来容易,但在说之前,你一定要答应我,无论一会儿我告诉你什么,你都要保持冷静,千万别激动,更不要冲动,你能做到吗?”

    一番话说得王崤峻更加的迷惑不解,而且还有些不安起来,他点头道:“好,我答应你,一定保持冷静,一定不会冲动,你说吧。”

    张维信斟酌了一下用词,尽量显得比较轻松的说道:“事情是这样,刚才我本打算去找太师父,再向他老人家咨询一下关于祭祖的事。结果却在太师父的房门外,看到了一个你我都很熟悉的人,一个你ri思夜想的人,一个你一直以为再也见不到的人,一个……。”

    张维信的话还没有说完,王崤峻便伸手阻止了他再说下去。从张维信的描述当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