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穿越之宠上天 >

第12部分

穿越之宠上天-第12部分

小说: 穿越之宠上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愦邮榉扛阏伊思副尽!彼迩迳ぷ樱澳闳羰窍氚賬万小!说,以后可以去我的书房拿,事后告诉我一声,只要别乱动东西就好,乱七八糟的东西就不要看了……”

    虽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大部分女人就算百~万小!说也多是《女诫》《女训》这类教化心性的书,但郑远池却觉得女人多读些书总是好的,不论是哪种书,男人女人都一样,读的多了才不会成为一个浅薄狭隘的人。

    陈芸红了脸,听得出他说的“乱七八糟”指的是什么,不过还是打心眼里感激他,她的丈夫虽然不一定心里有她,但是对她是很好的。

    ~~

    晚膳是在老太太那里用的。

    老太爷是远近闻名的私塾教师,有的时候甚至会被请到外地人家传道授业,尤其是老太爷培养出郑远池这个状元儿子,在天朝教师业的威望更高了,不过陈芸却觉得老太爷并不是沾了郑远池的光,凭她对老太爷并不深刻的了解,其实郑远池和老太爷很像,不论是长相还是才学品德,还是骨子里的和善谦逊,郑远池能这么优秀绝对是托了老子的福。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不过老太爷虽然不是龙,生的四个儿子也是性格各异。

    郑远池是最像老太爷的,二爷只有长相遗传了老太爷的清和风雅,性格却有些怪异。听郑远池说,二爷才学绝不在他之下,只是坚持不走仕途,也不像大爷一样在外面找一份差事做,只喜欢坐在小院和王氏对酒当歌、吟风弄月,什么事都放在心里不争不抢,平时也鲜少露面,可谓是完全窝在自己的小院子里过小日子。陈芸又想起王氏那张清冷疏离的面孔,不由得感叹,这样的性子凑在一起这是绝配了。

    大爷和二爷相比更善于交际,他从小功课就不好,由于是家中长子,老太太老太爷在他身上倾注的心血是最多的,回报也是最少的。如果说二爷同样不上进,但好歹会念书,能卖字画为自己那房赚点零花钱,那么大爷就是什么都不会,只会跟在老太爷身边和那些出身士绅子弟的学生结交。他脾气极好,整日是笑眯眯的,和任何人都处的来,但谁都不拿他当回事,他自己也自得其乐。陈芸觉得,大爷只是生错了年代,若是在二十一世纪,他这样的性格肯定会成为一个很出色的创业者。

    大爷二爷已经是反面教材了,郑远池已经成才,老太爷和老太太就剩下老四这个指望了。好在老四天资聪颖,又没什么太叛逆的思想,正在循规蹈矩的走科举仕途的这条路,不过他的心里更向往的却是考武状元,之后随璋王征战沙场威震天下,不过天朝重文轻武,老四的向往是注定落空了。

    老太爷这几日又被请到清平一个大户人家做西席了,每日就留下老太太自己用饭,其实老太太已经习惯了,但郑远池很孝顺,只要有时间他都会陪着老太太一起用餐,陈芸也就跟着过来了,恰好老四也下学回来,四人便一桌用膳。

    “池儿,你前些日子说给老四找老师,找的怎么样了”老太太放下筷子,忽然问道。

    郑远池淡淡笑道,“母亲放心,我前几日联系到清平镇的卢先生,他已经答应前来授徒了。”

    老太太一听,面上也有了喜色。这卢先生也是远近闻名的私塾师父,年轻时和老太爷有些交情,后来老太爷上了京,卢先生就留在清平,但是一直没断绝书信往来。

    陈芸见老太太高兴,就多嘴问了一句,“母亲,父亲就是先生,为何不让父亲教授四弟呢?”

    老四斜睨了陈芸一眼,低头扒饭,老太太笑道,“你父亲向来严厉,对自己的儿子更甚,他们两父子只要在一块讨论功课,老四肯定要吃板子。”

    陈芸不禁想起郑远池常备的金疮药,看来老太爷动不动就家法伺候啊!想来老太太也是心疼自己的儿子,才从外面请先生回来,只是不知道老太爷会做何感想。

    果然,老太爷不知道这事,从清平风尘仆仆的回来,听说老太太和郑远池瞒着他给老四从外面请了先生,不由得大动肝火,但听说对方是卢先生,老太爷想到老友重逢,气也就消了一大半。

    罗氏听说卢先生来给老四传课授业,便动了心思想让自己儿子去旁听,老太太也没什么不应的道理,这就让人把客房收拾好,静待卢先生来到。

    不过,老太爷从清平回来倒带来了另一个消息,清平的知县——也就是初月的爹,他将初月许配给了清平臭名昭著的纨绔子弟。

    听到这个消息,老四就先跳了起来,“我就知道姨夫把初月姐接回家没安好心!”

    郑远池紧紧攥着拳头,不发一语,陈芸注意到郑远池脸色不好,不由得侧眸问他,“初月姑娘是谁?”

    一时之间,堂下四静无声,除了老太爷和老太太,郑家的其他人齐齐的将目光望向郑远池。

    郑远池还没说话,老太太便发声了,她的眼眶有些湿润,想起了往日陪伴在自己身侧的孤女,心下一酸,险些掉下泪来,罗氏见状赶紧上前举着帕子给老太太擦泪,口中宽慰道,“初月姑娘是有福气的人,母亲别太操心。”

    老太太抹着泪,若不是当初老爷执意履行和陈家的那门亲事,说不定给她当儿媳妇的就是初月了,那么她的初月也不会被这样糟蹋,想着,好不容易对老爷平息的怨气不由得又被勾了起来,气的她声音都颤抖着,“可怜那孩子知书达理,明理知事,怎么竟遇上这些混账事!”这混账事不仅指的是初月自己的亲事,还有陈芸这档子亲事。

    陈芸还想安慰,却听耳边传来郑远池沉沉的声音,“我这就去清平,把初月接回来。”

    老太太这次没拦着,虽然不知道初月和郑远池遇上会出现什么幺蛾子,但是出什么事也比初月被知县卖了好。

    老太太吩咐梁嬷嬷,取出一袋银子,“多了咱们家也拿不出来,你把这个给你姨夫送去,也算对你姨夫有个交待。”

    对于清平知县这种拿女儿当交易品一样卖了的人,除非有同样丰厚的报偿,恐怕他是没那么容易放人的,但是郑家拿的出的现银没有多少,本来也不是富裕人家,老太太暂时拿出这么多,只是求个试一试的心态,就算失败了,也能心安。

    老太爷面色阴郁,一直没有说话,心中也是愧疚。陈芸不明所以,听众人对话似懂非懂,只是知道这个叫初月的女子身世际遇很可怜,一时心中悲悯,决定略尽绵薄之力帮上一帮。

第十九章

         第二日,郑远池便动身去清平。

    “三爷。”陈芸望着郑远池离去的背影喊了一声,对方身形顿住,良久才转过头去,等着她赶上来。

    此时,陈芸手里提了个大包裹,看起来沉甸甸的,可以明显看出她提着包裹的肩膀微微偏低,像是要把她整个身躯压垮似的。

    他走上去迎她,对上她澄澈的眼眸,心里浮起一丝愧疚,可即便如此,他还是要去清平,因为他此生的挚爱在清平等着他。

    “陈芸,我……”他正要说话,想要告诉她,他一定要去找初月,不管她同不同意。

    陈芸抽出郑远池的胳膊,将包裹挂在他的手腕上,对他微微一笑,“早去早回,注意安全。”

    他以为她是来拦着他的,可是她却说,“这些银子你拿着,就算不为了你自己,也为了初月姑娘。我不知道姨夫是个什么样的人,可是我听大嫂的形容,他恐怕不是那么好应付的人,你多带些银子傍身,救出初月姑娘的胜算也就更大些。”她顿了顿,“如果,你不想接受我的心意,那这些银子权当我借你的,将来你要还给我……”

    她的眼神殷切,似是诚心诚意,毫无私心。

    他更加不解,她是真的不懂还是在装傻?他帮初月是为了自己年少以来的那段情,可是她帮初月又是为了什么?“你可知道初月是我的……”

    郑远池想对陈芸解释,他有必要告诉她初月真正的身份以及在他心中的地位,那个时候,如果她还是愿意帮助初月,那么,他就愿意接受这笔银子。可是话还未说完,却赶上王氏送郑英上学,母子俩走过他们身边,郑英毕恭毕敬的向郑远池和陈芸行了个礼,叫了声,“三叔,三婶。”

    郑远池只得住了口,向郑英扯出丝微笑,陈芸早就俯下身摸了摸郑英的小脸蛋,“英儿,这是要上学去呢?”

    郑英瞪着双小鹿般的大眼睛,还有一丝小男孩的羞涩,往后退了退。

    罗氏一双凤目早就将眼前情形打量个遍,刚刚一个侧耳也听到了他们的对话,又敛目一扫郑远池胳膊上挂着的包裹,心里早就明白了几分,她故作不知的朝郑远池和陈芸笑笑,打趣道,“三弟和三弟妹真是好生恩爱,三弟不过去趟清平,四五天的功夫就回来了,还劳得弟妹亲自相送。”说着,掩唇一笑。

    陈芸脸上火辣辣的,抬头看了郑远池一眼,他的表情也是同样尴尬。

    “三爷,你放心走吧,我会料理好家中事务,照顾好父亲母亲,你也要将初月姑娘带回来啊。”陈芸向他保证,她是他的妻子,一定要成为他的后盾,让他心无旁骛的处理自己的事。她觉得,她好像越来越进入到“陈芸”这个角色了。

    由于罗氏和郑英在场,郑远池也没再好说什么,和陈芸匆匆告了别便转身离去,陈芸也不好再相送。

    之后,陈芸又陪着罗氏将郑英送到大门口,被嬷嬷拉着小手离去的郑英还频频回头望着自己的妈妈,眼神充满不舍,陈芸不由得感叹了一句,“真好。”

    罗氏看了陈芸一眼,唇角勾起一抹笑,“弟妹也是喜欢孩子的人?”

    陈芸点点头,罗氏便笑言,“那就快和三弟生一个,你们成亲已经快一个月了,说不定再等等就有动静了呢!”

    陈芸面色绯红,恐怕外人一定不知道,他们根本就没有圆过房,甚至连同床而寝都没有。她也不知道郑远池想干什么,他不喜欢她,却又待她不差,两个人最近熟络了起来,关系倒也没那么陌生了,可是郑远池依旧没有和她进一步发展关系的意思,是不是古代人都这么奇葩?

    不能够啊!古人不都是先结婚再恋爱的么,难道每个古人都大婚之日不洞房,新婚燕尔不同床?虽说她也喜欢慢慢来的模式,但是按照常理推断,郑远池的行为绝对不正常,难不成是那方面有问题?还是他不喜欢和女人身体接触,难不成他喜欢男人?

    这脑洞开的有点大,陈芸着力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能乱想。

    陈芸和罗氏说着话就回了后院,罗氏邀陈芸去自己的院子喝杯茶,看看郑梦,陈芸本想着郑家这两日愁云惨雾的,她还是不要乱串院子了,可是罗氏盛情难却,她只得随罗氏回了东院。

    “弟妹真是一副菩萨心肠,对素未谋面的初月都如此劳心劳力,想来初月回了京都一定会好好谢谢你。”罗氏亲手为陈芸倒了杯茶。

    这话倒说的陈芸不好意思,劳心劳力不敢说,菩萨心肠更是愧不敢当。她有心帮初月,不过是出于人性,毕竟,谁也不会平白无故的希望别人不好,而且,钱银这种东西对于现在的她来说实在不算什么,举手之劳能救人于水火,她何乐而不为。“既然初月是母亲的外甥女,那便是郑家的亲人,我嫁入了郑家,对初月姑娘伸出援手也是应该的。”

    蠢货,罗氏在心里骂道,这年头能怂恿夫君把相好的带回家的估计也就是面前这个蠢货了。

    罗氏笑而不语,两人又聊了些琐事,罗氏见时机成熟,便开口道,“弟妹,你一副好心肠,我第一眼见你就知道你性子好了。”

    陈芸一愣,忽然夸她干嘛?一阵不寒而栗。

    “你也知道,我娘家这些年来一直不好,否则我也不会一直被心墨嘲弄,我弟弟患了肺痨,娘家如今已经山穷水尽。”罗氏面目可怜,盈泪楚楚,自觉失态,从怀中掏出帕子抹抹泪,接着道,“弟妹,父母生养我一场,我不能在跟前尽孝……我与胞弟手足之情、血浓于水,如今却只能见死不救,我愧对罗氏……”说着,罗氏再也按捺不住,眼泪滚珠似的往下掉,肩膀也哭的一抽一抽的。

    陈芸忙起身安慰,心里不明所以,只能柔声问道,“嫂嫂,不知道芸儿有什么能帮到你的?”

    罗氏止住哭声,一脸无助的望着陈芸,“弟妹,按理说我是不应该伸手向你借银钱的,只是我们这一房的情况你也知道,大爷最是个不管事的,平时用钱多,赚钱少,母亲又是那精打细算的人,分毫都会计较,我根本没有私房钱去贴补娘家。这几日,我弟弟情况越发不好了,我本想豁了这脸面和母亲开口的,可又出了初月的事,想必母亲那里也没有周转的银钱了。如果不是万不得已,我怎么会向你开这个口?”

    陈芸算是明白了,这是向她借钱来着。

    罗氏平时那么趾高气扬的一个人精,此时也会哭的梨花带雨,想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软肋吧,罗氏的软肋是娘家,而她的软肋又是什么呢?

    不管是什么,如果有一天她走投无路,必然也是需要别人危难时刻搀扶一把的,所以陈芸很爽快的答应了罗氏,借给了她三百两银票,无息无限期,还和她约好借钱这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后来,青璇知道了罗氏借钱的事,因为陈芸的财产主要还是由青璇打理的,她心里有些狐疑,“夫人,奴婢心里一直搁着一件事,本来不想说出来惹是生非,只是大夫人向您借钱我忽然想起来这桩事。我记得您和老太太大夫人上香那日,我总觉得和大夫人同来的杨嬷嬷行为举止很奇怪,奴婢还看见她在后山别院偷偷摸摸将一大包东西交给一个男子,左顾右盼,生怕别人看见似的。”

    陈芸对这件事完全没放在心上,她一向如此,如果没到火烧眉毛的地步,太烦恼的事情不需要去想,尤其是乍一听和她没关系的事,她更没心思参与。

    她的心思都扑在了郑远池借给她的书里,书里自有黄金屋,书里又有颜如玉,有了这古代精装版的《史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