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妻凭夫贵 >

第158部分

妻凭夫贵-第158部分

小说: 妻凭夫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瞧着太后颇有些松动,萧瑱往后一倒,慢悠悠的道:“母后怕是不知,当年柳小姐与宋爱卿之间所谓的纠葛,儿臣却是目睹了全程的,当年宋爱卿初到京城,租了屋子就在太傅家附近,太傅夫人毫无预兆上门,要宋夫人退位让贤,宋爱卿震怒,当即拒绝,甚至顾不上宋夫人临产在即,迅速租了别的屋子,却不想良辰满月那日,太傅夫人还派人送了湘妃竹去宋家,宋爱卿交由柳太傅,太傅震怒,这才将柳小姐送去寺庙,并非母后以为的为母祈福。”
  太后已是满脸震惊,这个事实完全超出了她的认知:“皇儿会不会误会了,珍儿是好孩子,温婉孝顺,以前只是默默爱慕宋子恒,并未逾矩半步,如今会生出这样的心思,也不过是误会苏氏贪生怕死,关键时刻抛弃丈夫,恐其不是宋子恒之良人,这才……”
  萧瑱却笑:“若真未逾矩,昨日宋夫人进宫,她也不会趁母后不在单独去见了,且也不是第一次,母后若不信,可以唤昨日在旁的宫人来问。”
  “不用……”太后摆摆手,毕竟是自己一手带大的孩子,如何能为了个外人而怀疑他,且他已是九五之尊,也没必要为了臣下之妻哄骗于她。
  “儿臣深知母后因着与太傅夫人从小的情谊,又怜惜柳小姐,对她的话自来深信不疑,便一直未曾开口,可如今母后懿旨若真的下去了,以宋爱卿的秉性,恐怕明日就要辞官回乡了,若弄得满朝皆知,不提我皇家颜面,柳小姐又有何脸面?”
  太后脸上闪过一抹愧疚:“是哀家思虑不周……”
  “皇上。”身后的嬷嬷福身道,“娘娘也是因为一时怒气,昨儿宋夫人一出宫就病倒,请了太医也没传出什么病症,只让静养,娘娘这才……”
  “太医诊断宋夫人已有半月身孕,因着回京奔波,身子不稳,宋家想养过头三个月才公布,皇后以为不是大事,这才让太医禁言。”萧瑱顿了顿,道,“索性儿臣及时拦了母后懿旨,可宋夫人险些流产,也是因柳小姐之故,儿臣念在她曾救母后的份上,不忍苛刻,不若认她做义妹,享郡主之尊,允她一生不嫁。”
  太后迟疑:“这……”
  萧瑱似笑非笑的看她:“一生不嫁,本就是柳小姐的心愿,母后为何迟疑?”
  太后还想说什么,被身后的嬷嬷不着痕迹的拉了拉袖子,这才将话都吞了回去,母子商议完,萧瑱离去,太后拉着嬷嬷叹气:“你刚刚为何拉着哀家,女子哪有一生不嫁的,珍儿只是一时想不开,可皇儿这么说,日后珍儿如何能嫁人?”
  嬷嬷也叹气:“娘娘为柳小姐做的,已经仁至义尽了,且不提她误导娘娘的那些话,她确实虽救过娘娘,娘娘如今认她做义女,保她半生尊荣,说句大逆不道的,以圣人的秉性,便是娘娘不在了,也不会为难柳小姐。”
  “且宋大人坚决不娶柳小姐,柳小姐又此生非他不嫁,圣人如此旨意,岂不是正合她意?”
  太后已经有些被说动了,却还是放心不下,毕竟是真心疼爱的孩子,只是嬷嬷又道:“娘娘,圣人自来与宋大人交好,方才提起宋大人之子时,语气比一干子侄还要亲热些,皇后那日说的恐怕并非虚言,如此一来,便是不为皇家颜面,圣人也是不喜娘娘过于插手此事的。”
  太后一怔,最后还是点了点头,她不是圣人母妃,圣人登基后仍尊她为太后,孝心不减当年,自然不只是因为一手养大他的情谊,若是有一个整日对自己指手画脚的养母,只怕圣人再孝顺,也封了个贵太妃便顶天了,哪还能让她享生母之尊荣。
  ************************
  宋家,虚惊一场的苏太太拉着宋小芬宋小妹两人,不停的骂柳珍儿恬不知耻,自来不爱听这些话的苏老爹宋有福他们都在一旁点头,李氏正好带着孩子们回来休假,立即附和道:“真不知这些名门闺秀如何想的,放着正妻不做,偏要跑来做妾,小叔,不是嫂子我多话,这些女人可要不得,迎进门一准儿乱套,就像咱们隔壁那谁家,整日闹得鸡飞狗跳。”
  李氏自然不是为苏婉好,她不过以己度人,自家丈夫如今有钱,又有个得势的亲弟弟,不知道外边多少狐狸精盯着呢,不过丈夫素来以小叔为榜样,小叔一直被苏氏拿捏着才好,这样丈夫也不会生起养狐狸精的心思了。
  宋老爹他们到京的那日,正好圣人封柳小姐为义妹的消息传出来,苏太太还不忿了一番:“这么个恬不知耻的女人,竟然成了郡主!”
  宋子恒却笑道:“太傅夫人病重,太傅已经请圣人准许郡主回家侍奉母亲了。”
  宋小妹来京城几年,交好了几个也陪夫赶考的举人娘子,平日听她们说得多,也明白些规矩,道:“虽是郡主,没有封地,只领个俸禄,也只是面上好看而已,圣人此举怕只是为了给太后交代,允她一生不嫁的旨意,倒是给三哥三嫂出了口气呢。”
  苏太太这才重新高兴起来:“你说得对,是郡主又如何,空有个名头,都没人敢娶她了。”
  这个时候不添进来踩一脚,就不是李氏的风格了,她恨恨道:“这才是狐狸精的下场!”说着还意味深长的看了宋有福一眼,哪知道宋有福根本没接收到她的目光。
  此时,门外来报:“大老爷陪着老太爷和老夫人进京了,船已在码头靠岸了。”
  宋子恒立刻站起身:“这么快?”拉了宋有福道,“二哥,咱们骑马去码头迎接。”?

☆、第一百五十三章

?  宋家人一家团圆,正合家欢喜,柳家却一派乌云密布,柳夫人拉着柳太傅的手,风韵犹存的脸上写满哀求:“老爷,珍儿知错了,你别送她去尼姑庵,那种地儿,她如何受得住……”
  “知错?她要知错就不会闹出这么多事来!”柳太傅拂袖,“还留着在家,以后我柳家女子还要不要说亲了!”
  “如今圣人金口玉言,封了珍儿为郡主,怎……”
  “郡主又怎么了,郡主就不是爹娘生养的?”柳太傅道,“为母祈福,本就是子女该做之事,圣人仁孝,定能理解。”
  翌日,一顶青尼小轿,抬着圣人亲封的明惠郡主从太傅府侧门而出,低调往山上的方向走去。
  慈宁宫内,太后看着宫门的方向,叹了口气:“这柳太傅委实不讲情面了些。”
  嬷嬷细声劝道:“可他毕竟是明惠郡主的亲爹,娘娘归位太后之尊,也不好插手太傅家事。”
  “你说得对,只怕皇儿早就不满了,若无皇儿暗示,柳太傅又如何能舍得送亲生女儿去那地方受苦。”
  自圣人封了柳珍儿为郡主,并特许其终生不嫁之后,宋家人便没再关注她的事,此时众人一颗心都被苏婉的肚子提着。
  人家说怀孕都是头胎艰难,后面就顺畅了,偏偏宋子恒家的孩子格外不同,说起来反倒是苏婉怀宋良辰的时候最省事,闹腾什么的都是她自己作的,那些作当初看在苏太太眼里已经很出格了,没想到苏婉怀第三胎,更是作天作地,一会儿想吃酸,一会儿想吃甜,半夜爬起来说想吃盐酥鸡,灶房临时做了送上来,又没胃口了,想吃素的,心疼女婿的苏太太委实看不下去了,结果还没开口让苏婉收敛些呢,女婿一脸紧张的过来,“岳母,娘子只是怀孕难受,太医也说这胎不稳,您就别介意了,回头增加了娘子的心理负担,孩子还指不定怎么闹。”
  苏太太不懂心理负担是什么意思,却也拿宋子恒和苏婉无可奈何:“好,我不说,你们夫妻两自个儿折腾去罢。”
  出了门跟宋母抱怨:“良辰都八九岁了,他们还当自个儿是新婚夫妻呢,也不嫌腻歪。”
  宋母反倒笑了:“婉婉素来懂事,如今不过是孩子闹的,这胎本就苦了她,亲家母也别过多苛责。”
  苏太太这才露了笑脸,心头松了口气:“亲家如此体贴,也是婉婉的福气。”女儿平日有多娇气,她哪里不知道,女婿不在意,宠着捧着,她也就视而不见,可如今亲家公亲家母都在,瞧着儿子被媳妇这么使唤,谁知道心里会不会有想法。
  不过现在看来,亲家倒真是难得的大度明事理。
  事实上宋母高兴还来不及,宋家看着人丁兴旺,其实孙子还是太少了些,兄弟三个,加起来也就五个孙子,比起人家儿孙满堂还差得远,如今婆母的孝期刚过,苏婉就传来有孕的消息,给几年未添丁的宋家生儿育女,宋母恨不得把苏婉供起来,哪来的意见可言。
  怀胎十月,一朝分娩,宋家所有人被动员起来,几个稳婆在里面奋战,连着太医都在一旁坐镇,从子时生到天明十分,倒也比较迅速,宋大人终于迎来了他心心念念的小闺女。
  第一次抱闺女的时候,已有多年奶爸经验的宋子恒险些抱不住,手发抖的,宋母都看不下去了,头一回给心爱的三儿子一个白眼,熟练的将小孙女接过去:“瞧你这出息。”
  宋良辰兄弟两已经眨着眼睛围了过去,宋子恒却抿唇笑了笑,掀开帘子要往产房走,宋母本想喊住他,不知道想到什么,又看着怀中抿着唇的小孙女笑了笑,到底没吱声。
  产房内,刘妈正给脱力睡过去的苏婉擦汗,宋子恒快步走了过去:“我来罢。”
  刘妈也不多话,乖乖起身,将位置让出来,径直立到宋子恒身后。
  因为天明时分出生,宋小姑娘被宋大人取名晨曦,希望她像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温暖,无忧无虑,小姑娘也确实如同这个名字一般,从小便表现出乐天派的性格,整日乐呵呵的,喂奶时笑,被抱出去当展示品也笑,含着脚丫子的时候还在笑,最爱给孩子取贱名的宋老爹看了都舍不得,索性小名就叫了笑笑。
  时光飞逝,宋小姑娘很快要满周岁了,她是整个宋家的掌上明珠,保不齐就是这一辈中最小的孩子,瞧着宋子恒那有女万事足的架势,恐怕舍不得苏婉再生了,至于张氏李氏,最小的孩子都到了说亲的年纪,这么多年都没再有动静,只怕更不可能。
  又兼之宋家女儿小,除了张氏的小女儿,李氏两个都嫁人了,宋晨曦占着一个稀,受到的疼爱甚至比宋良奕都还要多,小姑娘满岁,素来低调的宋家人都劳动起来,预备办得盛大些。
  这日天气也好,前几日阴雨连绵,今日一早就忽然放晴了,府上下人都说四小姐是个有福的,得天独厚。
  一到巳时,便陆续有人上门贺喜了,宋家大院门口车马不停,管家大牛和管家娘子小绿忙得晕头转向,临近午时,上门的人身份越来越贵重了,王公贵族,皇亲国戚,朝廷重臣,各个都是举足轻重的人。
  苏婉亲自抱着女儿,小姑娘在她怀里吐着泡泡,一双眼睛笑弯弯,令人一看便心生喜爱,随着她一起开怀而笑。
  一入了花厅,原本各自聊着天的众夫人,纷纷停下说话声,目光转到苏婉身上,苏婉由刘妈扶着坐到上首,露齿一笑,三十多岁的女人了,笑起来还跟二八年华一样,那份活力和朝气,看得多少同龄人眼红。
  陈氏微微垂下头,心底微微复杂,她上月随丈夫回京述职,丈夫被圣人点为大理寺少卿,虽是平调,可是外放的正四品,如何能与手握实权的四品京官相提并论,且如今圣人爱启用有才华的年轻人,不像先皇事事看资历,真做得好,干出实事,三年后连升两级,为大理寺卿也有可能,毕竟她丈夫当年可是先皇钦点的探花,是公认的才子。
  才三十岁出头,就已经是朝中四品大员,当初父亲将她许给丈夫,也未曾想过他能升迁如此迅速,无疑她是家中姐妹最令人羡慕的存在,就连往年交好的那些夫人,如今也换了态度,一副恭敬、唯她马首是瞻的模样,可摆到眼前这人面前,她也算不得什么。
  当初与宋夫人交好,是因着丈夫与宋大人关系最为亲近,她虽出身书香世家,因着母亲淳淳教导,倒也没瞧不起商贾出身的宋夫人,初接触时便存了丝善意,相处更发现宋夫人虽出身不好,为人却知书达理,幽默风趣,豁达开朗,并不介意旁人鄙夷的眼光,委实比跟旁的夫人在一起有趣。
  一来二去便熟稔了,颇有些手帕交的意思,便是后来各自随夫外任,也经常保持书信联系。可无论如何,她也没想到,当年被人背地嘲笑的人,这才几年,如今连王公贵族都对她面带三分笑了。
  “这孩子长得真不错,老身一抱就舍不得放下了,若不是怕宋大人追杀,还真想抱回家呢。”
  说话的人是太后母亲,安远侯夫人,年过八十的老封君,出了名的福寿老人,安远侯夫人说着,话锋一转,开始说苏婉如何温婉大气,其余有分量的老夫人纷纷符合,看着她那慈爱的眼神,好像在看自个儿亲孙女一样。
  能不慈爱吗,本朝有史以来的最年轻的丞相,虽是上月才擢升的,可满朝谁不知宋大人身负皇宠,又兼之宋大人对夫人用情颇深,曾立誓永不纳妾,连想给他赐美人的太后都妥协了,特意为着当年之事赏下许多厚礼,安抚宋夫人,如今谁还看不清局势,若宋夫人愿意,只怕想让她喊声祖母的人都能排队排到城门口去。
  看着安远侯夫人拉着苏婉的手温声细语的样子,陈氏心头闪过四个字——妻凭夫贵。
  人生际遇就是如此奇妙,不过别人有别人的路,她自个儿也不差,陈氏打足精神,对旁边的夫人微微一笑,因着跟宋夫人关系好,对方特意将她的位置安排得靠前些,并不惹人注意,身旁却是她丈夫上峰的夫人,陈氏温婉的开口:“从蛮州回来,倒喝不惯这珍贵的大红袍了。”
  那夫人也微微一笑,应了一声,话题便打开了。
  所谓宴会,便是自个儿拉自个儿的人脉,碰上宋子恒这样已经挤进权贵之流的主家,三品开外的女眷是根本连奉承的机会都没有,自是搞好眼下的关系为准。
  一时间满厅欢声笑语,气氛热闹,正在此时,院外忽然传来尖细的声音:“圣旨到——”
  早些时候,接到圣旨宋家其他人还战战兢兢的,生怕像第一回那样惊心动魄,后来连天颜都见过,再没什么好怕的,习以为常的出去皆知,本以为只是为宋晨曦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