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妻折红杏妾偷欢 >

第18部分

妻折红杏妾偷欢-第18部分

小说: 妻折红杏妾偷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鲜卑语才逐渐消亡,连北魏皇家的拓跋氏这个姓氏都改了元姓。
  当年老爹杜老幺差点儿送她去美国,就是因为摆不平鬼子话,最后行程作罢,现在自己穿越过来,依然有言语不通的危险,看来浪迹天涯随心所欲又恐怕成为一个奢侈的梦想,杜十七的心,开始拔凉拔凉的。
  杜十七的沮丧,让沈七城始料不及,心里暗觉不忍,此时的杜十七,神情暗淡,和小狗老妖有几分相似,他笑着拍拍杜十七的肩头:“有我在,怕什么?反正在你离开沈家之前,还有一段时间,我可以教会你说鲜卑语。”
  愣了一下,杜十七愕然地问:“离开沈家?我?”
  沉默了一会儿,沈七城的神色有点儿抑郁,他的眼中,映着杯中浅碧茵茵的酒色:“难道你会留下做我的元妾?”
  被沈七城彻底弄懵了,杜十七已经忘了苏望天的事儿,死死盯着沈七城:“那我现在是什么?”
  眼眸中抑郁更浓,仿佛冰封雪冻的寒意,让沈七城看上去无限落寞,他似乎苦笑一下,而不回
  答。
  愣了一会儿,杜十七一把抓住沈七城的胳膊,情急之下,她冲口道:“喂?沈七城,你毛意思?莫名其妙就弄了我去你们家,当这个见鬼的小老婆,现在你娶了大老婆,就迫不及待地让我下堂?我告诉……”
  沈七城眼中的抑郁被温柔代替,他轻轻推开杜十七抓着自己的手,淡淡一笑:“豆卢汀也会离开,我欠了你的一定会偿还。”
  说着话,浅淡的笑容换成一声黯然叹息,沈七城满脸倦意。
  尽管满心疑窦,可是杜十七还是不忍再追问下去,从沈七城的疲倦中,杜十七隐隐约约感觉到他内心的孤寂和痛楚,因为不知道各种原因,杜十七的心,也跟着悸动,微痛的悸动着。
  只是片刻之后,沈七城眼中的倦意倏然不见,依旧阳光灿烂,微笑着:“聪明如你,一定猜到今天要求你的事儿,和豆卢汀有关,而且这个忙,也许别人不会帮,你,一定会。”
  说不清楚心里是什么滋味,杜十七声音在喉咙里边打转儿:“好像胸有成竹,凭什么就断定我会帮忙?”
  沈七城的笑意,炙热而滚烫,让人心慌:“因为你是你。”他稍微停了一下“我也不会白让你帮忙,等你离开沈家的时候,我不会让你为衣食而忧,一定重金相酬今日援手之情。”
  前边那句让杜十七砰然心动,后边那句让她愠怒微生,难道她肯帮忙,图的是他的谢礼?
  眉头微蹙,沈七城没有留意到杜十七眼神变化:“沈家的家规,沈家正妻都要通情达理,文武兼修,而且在新婚三日后,还要经过族长考试,她的身份地位才能得到承认……”
  杜十七的神色愈发难看:“你是要我比武故意输给她?”
  沈七城道:“这个倒简单,关键是你要帮着她写一篇文章,而且……”他忽然住了口,因为杜十七的怒火,简直可以点燃七窍了。
  四目相对,杜十七的怒,慢慢消融,换了一副笑容:“小侯爷,奴家连话都听不明白,您觉得奴家能够为豆腐丁捉刀,写出一篇文采斐然的文章来?”
  佳人
  平城的北苑,以千树梅花而名著于世。
  可惜,现在是暮春时分,连杏花梨花都随风逐逝水,零落委芳尘,何况凌霜傲雪的梅花?
  没有了如此明显的标志,在偌大的平城找到北,实在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怀中揣了银子,骑着一匹洁白如雪的骏马,一身公子装束的杜十七在城中逛了半天,终于在晌午将至的时候,摸到了北苑。
  饥肠辘辘,可是杜十七满心怒气,没有胃口。
  昨天在杏花阁上,听沈七城和自己提到了日后的报酬,杜十七就是一肚子火气,这个该死的花花大少,居然把自己当成唯利是图的女人,真是岂有此理。
  本来是想很帅气洒脱地掀翻桌子,然后断然拒绝,不知道怎么的,话到了嘴边,居然口不应心,变成了完全相反的意思。
  最可气的是,这张嘴不听使唤也就算了,连面部的表情都身不由己地与之配合着,眉飞色舞,言下之意是狠狠地敲了沈七城一笔竹杠。
  没有想到沈七城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当时杜十七有种想撞墙的行动,看到一丝轻蔑不屑掠过沈七城的眼眸,杜十七毅然决然地放弃了解释,她本来想说她并不在乎赚到沈七城的钱,她答应帮忙也不是看在孔方兄的份上,可是这样一解释,感觉在气势上就输给了沈七城。
  士可杀不可辱,她杜十七可以不要这条命,却不能在沈七城的面前,跌这个份。
  答应了沈七城的要求后,沈七城还哂笑着告诉她,如果不会写文章的话,可以到平城北苑,那里有一处叫做嚼梅园的地方,很多人在哪儿帮人代写文书,赚取润格,只要她能找对人,谈得拢价钱,要弄来什么样的文章都不难。更重要的是,嚼梅园里边还有女子以此为业,只是这类女子轻易不以真面目示人,求文的人都要隔着帘栊与之商洽。
  写文也能赚钱?
  杜十七听得有些酸溜溜的感觉,难看历朝历代大都重文轻武,她就知道现代的人可以用文字换钱,还听过那些文坛大腕们,最牛叉的人,书还没过个影毛毛呢,稿酬就可以拿到上百万,不管是讹传还是真的,杜十七那次想起来,都忍不住心生感慨。
  只是没有想到,在千百年前,玩笔杆子的人,也能玩出银子钱。
  想想自己小时候为了练功,真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吃了多少苦,挨了多少打,还骨折过两次,最后脱臼抻筋变得平常了,只要不严重的脱臼,自己捏吧捏吧都可以接驳上,可是吃了如此多的苦楚,一身功夫也没有登峰造极,也不能给自己赚到几毛钱,也就是被老爹杜老幺的仇家追杀时能够起到些作用,相助自己化险为夷。
  最可气的是,到了古代,身上的功夫貌似也没有虾米用处。
  前些天,杜十七还猛地想起来在古装剧集里边常常看到的打把势卖艺,下定决心想尝试下,看看能不能为自己在千年以前的北魏谋个生路。
  梦想太美丽,现实太冰冷。
  那天早上,杜十七拎着长枪来到街上时,还没等开刷呢,就差点被巡城的禁卫军当成心怀不轨者给拿下了,多亏了小针够机灵,她早上起来发现姨奶奶不见了,就匆匆忙忙地跑出来,正巧遇到杜十七和那些禁卫军纠缠不清,连忙上去为杜十七解了围,并且抬出了昌安侯沈思的名头,才将杜十七安然无恙地带回去。
  回到沈府之后,在小针的软磨硬泡下,终于弄明白杜十七的真正用意,当时小针差点儿抽搐了,连呼好险,颇有后怕之意,因为朝中有严令,不许黎民诸众在熙攘之地携兵械舞,若不是她去得早些,杜十七就被禁卫军带走,关入大牢了,到时候再去援救,恐怕要费些周折。
  小针也知道她们这位杜姨奶奶性情古怪,行事乖张,只是不明白她明明不愁衣食,为何还要没事找事地去赚什么银子,还差点儿摊了官司,难道杜姨奶奶有这口瘾?
  哎。
  走进嚼梅园的时候,看着长廊亭榭间,很多书生打扮的人坐在桌子后边,桌子周围笼着很多求文代书的人,安静固然安静,另有一番熙攘热闹在里边,更让杜十七心生感慨。
  牵着马走了一程,鲜衣怒马让杜十七显得风度翩翩,平日里并没有自恋倾向的杜十七,此时也有点儿喜欢上如今这副冰肌玉骨、姿容绰约的皮囊,走到池水边,忍不住顾影微叹。
  可惜,如此浊世佳公子般的杜十七,居然没有引起园中之人的注意,她忍不住低头看看自己不染纤尘的靴子,叹了口气,果然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在啊。
  又走了一段路,已经穿过好几处亭台,那里边的桌子和人,都被人围得厉害,杜十七就奇了怪了,难道求文代书也有集市?就像乡镇上逢日大集,有逢三六九,也有逢一四七,到了日子,十里八村的人,都担着自己要卖的东西凑热闹。
  拉住一个人打听一下,今儿还真的是集日,嚼梅园是逢初一十五的集,平日里边,这里很是清静,园子的主人会紧闭园门,只有到了初一十五才会容外人进入。
  不过,始终没有人知道,这个嚼梅园的主人究竟是谁。
  写文难,求人写文也难啊。
  杜十七从心里感慨一声,又向拦住的人打听了女子代书的具体地方,因为是要帮着豆卢汀写,文笔口气,自然要婉约些好,女子天性中的细腻纤敏,恐怕就是心思再细密的男子也无法模仿出来。
  女子代书的地方,在园子的最里边,一片森然生凉的竹林中。
  竹林前边,一湾流水,一座小桥,将世间的尘嚣繁华隔阻在外边。
  桥上,站着一个紫衣小鬟,生的肤若凝脂,眉眼如画,虽是婢女打扮,却在举手投足间流露出脱俗的一段清婉来。
  看到杜十七牵着马过来,那紫衣小鬟下了小桥,迎了上来,弯腰施礼,衣袂飘飘,自有一股飘逸之气,令杜十七也不由得驻足,被这个紫衣小鬟的仪容气度所吸引。
  只见这紫衣小鬟微微一笑:“公子请留步,竹林之内,乃是女眷,公子若是求文代书,请将题目要求告之,青烟为公子传话就是。”
  青烟。
  杜十七心里赞叹了一声,这个紫衣小鬟人如其名,袅娜娉婷,真如青烟一缕,带着不食烟火的飘逸,丫鬟尚且如此,不知道她家小姐又是何等出尘脱俗、玉骨仙姿的绝代佳人呢。
  心中赞叹着,就将怀中的一张纸条取出来,上边写着题目,是沈七城从昌安侯沈思的书房里边偷出来交给杜十七。
  杜十七偷偷看过,不过一个字她也不认识。
  叫做青烟的紫衣小鬟接过来,展开一看,微微笑道:“不知道公子这篇赋要用鲜卑文来写,还是要用汉文来写?”
  杜十七愣了一下,她还真的忘记问沈七城这个问题。
  青烟又是敛眉一礼:“或者,公子是求北凉文?柔然文?”
  啊?居然会四国语言?
  杜十七有些悻悻,忽然间有了个主意,听沈七城说,那个豆腐丁乃是马贩子,应该也没有读过多少书,认不得几个字,自己何不让青烟的小姐用汉文写上一篇文章来,豆卢汀,这个名字就不像是汉人,估计她也未必认识汉字,于是非常有涵养地一笑:“不敢烦劳你家小姐如此麻烦,只要用汉文写来就好。”
  青烟说了润格的价钱,杜十七点头应允。
  并没有急着拿钱,青烟在一旁的一张用竹根抠成的小桌子,放上一只精致的香炉,焚上一支极细的梦甜香,并告诉杜十七,香未燃尽,文必成章,否则文章白送,分文不收。
  看着青烟袅娜而去的背影,又看看那支梦甜香,杜十七半信半疑,这香连二十分钟都烧不到,文章就写得了,难道她们家小姐当真是锦心绣口,满腹经纶?
  好像只等了一会儿,周围的景色还没有欣赏够,香烧到三分之二的时候,青烟果然折身回来,手中捧着几张纸笺,上边的墨迹未干。
  杜十七对于诗词曲赋并不在行,看过的也就是读书时学过的那些,其中还有大半还给了岁月刀光,等她接过来那几张纸笺,立时先被纸上的字吸引住,这字写得太漂亮了,令杜十七不舍得将眼光移开,而且除了用漂亮两个字来形容,一时之间,她也找不到更内行中肯的评价。
  因为字的缘故,杜十七居然将这篇文章从头看下去,而且一字一句地读出来。
  太行闻于洪荒,晋风尚朴未泯。
  山之阿采日精,谷之渊聚月华,其泉铮淙涌出,冷冽寒神,清泠若鉴,以兹泉为浆,酿汾为底,佐广木之香暖,紫檀之香幽,公丁之香淡,零陵之香柔,复以当归、砂仁等十余味发香凝醇,养血舒气,和胃益脾,兼纳修篁之竹,披离之叶,浸而贮之。隔春夏,越秋冬,凭斗转,望星移,岁弥久而愈得滋味矣。
  启坛之时,香若迢迢春水,绵绵晴丝,弥漫回旋,经日不散。色似幽窗桐影,江南竹乡,澄碧晶莹,淡逸生凉,故名竹叶青也。
  若值芳春未歇,桃夭李媚之晨,携友呼朋,踏青陇蹈香尘,行至水流穷处,坐看云起漫时,以天为庐,铺地为席,素肴几味,罗列其间,以细精瓷盏盛斯酒也,仿佛三春之蓊郁,万木之青葱,
  山河之俊秀,乾坤之萌动皆凝集斯酒之中,雅谈间浅斟低酌,其乐陶陶,优哉若仙矣。
  亦或秋高气爽,四野垂云,丹枫流火,桂子烁金,聚故旧知音于峰峦之巅,松柏之下,流水之畔,举目万山木叶萧萧,千峰岚霭分和。添词联诗,对弈抚琴,以天地分吾喜乐哀忧,饮此琼浆,唇齿留香,沁人心脾,共松风菊韵饮下清秋,添诗情文趣泼墨挥毫,其文思如酒色青青,其襟怀亦无极也。
  斯酒者青青,蓝田之玉逊其色碧,和氏之璧失其剔凝。斯酒者幽幽,栀子之馥难抵其甘醇,兰蕙之馨何比其清隐?采三春九秋之色影,撷千葩百卉之芳魂,始得此仙酿竹叶青也。
  品斯酒哉,知味浅而愈浓,觉苦尽自甜来,叹孟德之慷慨诚不谬也。饮斯酒也,喜之助兴,愁则分忧,复有和肝脾,舒气血,养胃元,滋肾精之功,乃酒中仙风道骨之高隐,虚怀若谷之雅客。
  结高隐为朋,谁能如泥烂醉?识雅客为友,岂肯无状酩酊?
  谜无隐语,射覆何趣?宴无斯酒,聚之何欢?
  今繁杂尘世,滚滚红尘,春风得意或冯唐无闻,伤春悲秋怨天尤人不足取也!未若邀二、三知己,把竹叶青酒,烹时令鲜蔬,悟知足常乐,开豁达襟怀,得失不惊,穷通休论,惜芥末之未
  喜,弃须弥之奢欲,此世尚有何忧萦索?兔升乌坠,春花秋实,夜安高枕,日无远忧,夫复何求?
  一篇文读完了,里边还有些不大认识的字,杜十七固然对文中之意似懂非懂,也看得满纸翩然,口齿噙香,很欣然地付了润格,青烟复有敛襟而拜,拿着银子转身进去。
  忍不住端详着这几张纸笺,想着要把它送给豆腐丁,杜十七心又不甘,直觉豆腐丁那厮,未免亵渎了这篇文章,也蹂躏着这些漂亮的字,可惜自己不精于文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