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恐怖悬拟电子书 > 幽冥鬼眼 >

第43部分

幽冥鬼眼-第43部分

小说: 幽冥鬼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邵雍叹息道:“第三件事……才是至关重要的……我死后千万不要陪葬任何东西,只要在我头下枕个辘轳就好。别花钱去买什么寿袍,给我身穿粗布黑衣再往衣服要抹上油就好了……”

    伯温吃惊的骇道:“爹,您这是做什么啊?我们家还不至于买不起寿袍吧,儿子岂能是让您……”

    邵雍摇头道:“这是……这是你不知道罢了,等过些年你自然会懂了?记住入殓时要把李家的小秃闺女找来,让她看着我下葬……切记切记啊,在我死后将院子里的白龟放入洛水之中……”邵雍说完了这句话后就闭上双眼离开了人世。邵雍的魂魄出窍找到了院子里饲养着的白龟,那白龟知道邵雍这是魂入黄泉最后一次交待了……

    邵雍飘飘悠悠着到了白龟身前道:“白龟啊,如今我能安排的事都已经是妥当了。你快南下去湖州府迟则就晚了,几年之后我有个故人的儿子有到那里我只求你一事……”邵雍刚说完天际便传来仙乐飘飘声,邵雍的魂魄随之被阴司的崔钰判官请去了……

    邵雍死了整个洛阳城的人都来凭吊他,邵雍的家人就按照邵雍的遗嘱,入殓的时候把李家的小秃闺女找了来让她在看着。李家小秃闺女还尚不懂事,在旁边大人们的照看下亲眼目睹了给邵雍入殓。看到了邵雍穿上粗布黑衣,还在衣服上抹上油然后装进棺材里。

    邵雍的棺材里空空荡荡的只有一个辘轳,也没有什么金银财宝。在众人都看清楚后,才钉好棺盖送往伊川墓地。送葬的路上两边站着许多人洛阳城里的男女老少一个个哭天抹泪,不住地念叨着邵先生的种种好处。

    邵雍的棺材是由八个年青力壮的小伙子抬着,起初他们觉着重得很肩膀压得生疼所以走得特别慢。可是出去十来里地以后,越往前走越轻巧,抬着一点也不费劲大家伙心里都觉得很奇怪可谁也没敢声张。到后来随行送丧的人们发现遇到上坡的时候,里边咕噜咕噜地响声音由前往后滚。下坡的时候,里边也咕噜咕噜地响声音由后往前滚……

    这时候有人就害怕起来了,自言自语地说道:“你们有没有听到棺材里好像是有啥在响啊?”

    抬着棺材的小伙子蹙眉道:“像是那辘轳头在来回滚动,那辘轳头不是枕在邵先生的头下面吗?怎么会滚动了啊?”

    洛阳送丧的人群里也有着高人,有老人连声斥喝着:“都闭嘴啊,那是邵夫子得道升天了肉身已然是羽化了。现在的棺材里没人了,空荡荡的只剩下辘轳头了。你们是沾了邵夫子的仙气,还在这里嘀嘀咕咕啊……”

    被老人这么一说大家都明白了,感情这不是送葬啊?这是邵先生死后得道升仙了啊,消息传出后众人是纷纷抢着来抬棺材。说是邵先生死了都不忘恩泽百姓,让大家都沾一沾仙气。棺材就这样在人们的簇拥下抬到了伊川墓地,在人们眼里邵雍就是个神仙……

    邵雍的儿子始终是不明白父亲为什么要如此苛刻慢待自己,多年过去了邵雍的儿子才恍然大悟。那个小秃闺女嫁人生了儿子,儿子又娶了媳妇生了孙子。可是她的这个孙子长大以后不成器,专干那些偷棺劫墓的勾当。

    有一天那不成器的孙子正和别人嘀咕着要去偷邵雍的坟墓,恰巧被小秃闺女听见了,赶忙阻拦说:“你们可千万别去啊,邵先生入殓的时候,我看得清楚,里面什么东西也没装,衣裳也不是好的还抹了油。棺材里就只有个辘轳头,你们干嘛去偷邵先生的墓啊?”

    孙子惊骇问:“什么?那个邵家那么有钱,是真的是埋了个空棺材吗?”

    小秃闺女喝道:“千真万确,我亲眼看到的。你们不信自己去洛阳城里去打听打听啊……”就这样,邵雍的坟墓便没有遭劫。原来邵雍死前就料到,小秃闺女的孙子是个偷棺劫墓之人,所以一定要儿子把她请去看着自己入殓……

    且说白龟在邵雍死后的第二天就沿着洛水一路南游,历经了三个多月终于是到了湖州府。白龟还没来的及喘口气,就看到了太湖之滨有个年轻貌美的姑娘正哭哭啼啼要跳河轻生。白龟在水底透水而出喝道:“苏姑娘切莫糊涂啊!你的陆公子并非是负心人啊!”

    就这么一句话把人家姑娘吓的呆若木鸡,姑娘半天才缓过神来哭道:“你……你怎么知道我姓苏?你说陆公子不是个负心人啊?你到底是个什么妖精?”

    白龟叹道:“我本是洛阳桥下的白龟,我不知道什么陆公子。只是受了邵雍临终所托,让我赶着到湖州府救你。邵雍先生告诉我陆家公子不是负心人,至于其他的事我就不知道了。”

    “啊?你说的可是洛阳城中的邵雍先生吗?他竟然会知道我的事?这……这真乃是活神仙啊!”姑娘惊恐的看了看四周,擦了擦眼泪悸声说道。

    白龟也是茫然不知的说道:“姑娘,你还是快快回家去吧。邵雍先生还说了什么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什么的,说你自己就不该这般啊!”那姑娘的脸色顿时成了绯红色,皓齿咬着嘴唇久久不语……

    隔了片刻之后,太湖水畔来了一个光头大和尚。那和尚年纪差不多有二十来岁眉清目秀的倒是长的是一表人才,和尚跑的是满头大汗看到了姑娘重重的缓了口气。

    姑娘扭头对和尚说道:“原来是我错怪了你,若不是得到灵龟的提点。恐怕我这会都已经是成了枉死之人,是灵龟救了我啊!”

    大和尚顺着姑娘的目光看去就见到了水里的白龟,大和尚双手合十施礼道:“阿弥陀佛,贫僧不戒谢过灵龟的救命之恩……”

    “什么?你就是不戒和尚?我只算是找到了你啊,邵雍先生真的是料事如神啊!他让我一直往南游就会找到不戒和尚,原来邵雍先生早已经是预料了这场生死之变啊?”白龟在水里惊声大叫道。

    岸上的两个人都被白龟的话惊愕了……

第六十六章 落花流水() 
在湖州府的西北面环临着八百里太湖,这里水道纵横连通着四面八方。想要跳河轻生的姑娘姓苏,就住在太湖沿岸的村子里。早年间湖州府的大户潜园陆家与苏姑娘家有着通家之好,苏陆两家是因为是一榜同进士又同是湖州府学子就有了指腹为婚的约定……

    潜园陆家老爷名为陆子琪,是湖州府书香门第之家。娶妻薛氏也是个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唯有一个独子唤名宝儿。太湖苏家是当地的富户,苏家人丁兴旺少爷小姐共有五人。苏家少爷名叫苏汉青比陆子琪要年轻八岁,两个人是同为进士更是一见如故成了莫逆之交。

    苏汉青还尚未娶妻经常的会到陆家潜园中游玩,陆子琪有个儿子年方七岁长的虎头虎脑的煞是惹人喜欢。每次看见他总是在像模像样的看书阅典,苏汉青是十分的喜欢此子……

    陆子琪对苏汉青就像是自己的兄弟一样,有一日苏汉青在陆家潜园里偶遇一个年轻貌美女子便向陆子琪打听了此女。陆子琪听后连连点头称赞,说那是自己的表妹姜莹莹年方二八待字闺中。陆子琪亲自替苏汉青说媒,两个都是进士用不了多久就是一方的父母官。姜家自然是应允了这门亲事,姜氏嫁给了苏汉青两家人就成了通家之好,转过年来姜氏有了身孕。

    年关时分陆家夫妇到了苏家吃饭,苏汉青对陆子琪在席间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陆兄啊,小弟能有今日之美事全赖兄长当日说媒之功啊。兄弟我有个不情之请,要是我家娘子日后生个男孩那就让他们结拜兄弟。要是一男一女就让他们结为夫妻,不知道陆兄意下如何啊?”

    薛氏落落大方道:“好啊!我看这个主意不错啊,汉青和莹莹都不是外人。咱们两家的孩子若是成了兄弟夫妻,那我们就是亲上加亲了啊!”

    陆子琪却长叹道:“唉,我那个儿子也不知道是怎么了?自打从娘胎里落生就不喜多言,现在更是迷上佛家经书。我就怕这小子会迷了性子,变成个书呆子耽误了苏家啊……”

    苏汉青大笑道:“兄长,你真是杞人忧天了啊。宝儿才八岁哪里会懂那些佛理啊?再说你我也都是书呆子啊,若是如兄所言那宝儿以后前程必然是不可限量啊!”

    陆子琪被苏汉青这么一说,倒是也略略的宽心了。当即就约定了陆苏两家的孩儿亲,姜氏虽说是有点担心可是自己的表哥陆子琪家算的上湖州府的好人家了。往后不论所生男女能够和陆家有亲也是种福份,姜氏稍吃了些许饭菜就回房休息去了……

    大半年后,朝廷选派官员去各地上任。苏汉青被选去福州当县尹,姜氏已经是怀胎**个月远去福州唯恐不便就留在了家中。陆子琪是被选派去了江宁府做监察使,虽然官阶相同但是苏汉青是管一方地界的县令多多少少有着些实权。

    苏汉青到了福州后,才知道此地因出黄石而闻名。但黄石是种十分稀有的天然玉石,因为色泽艳丽而成为了皇家宫廷中的贡品。可是这种玉石深藏在福州石林山脉之中,每年为了挖此玉都会死不少采石匠啊。

    苏汉青新官上任就遇到了宫廷里督派了御史大夫来催促福州进贡黄石,北宋年间重文轻武谁敢得罪了御史啊。只要御史回朝说一句话就能定你的生死,苏汉青在太湖也是个响当当的富家公子哪里看见过采石匠挖石的辛苦啊……

    在峭壁的山崖上开凿出条只能容纳一个人爬进去的隧道,稍有不惧采石匠就被塌陷的山石压成肉泥。运气好的话或许是能够挖到黄玉石,而整块的黄玉石重逾千斤要运出来才可以剖石取玉。福州府是历年被朝廷选送黄玉的地方,采石匠是半条腿踏在棺材里在赌命啊!

    苏汉青亲临采石场在崇山崚岭中望见了腰缠绳索的采石匠正在开凿山石,御使不顾采石匠的死活要他们日夜赶工。苏汉青是敢怒而不敢言,福州的盛夏暴雨常常会引发出山石流坡。苏汉青为采石匠请命停工却被御使断然拒绝,苏汉青只能是向天祈祷千万不要山石滑流……

    斗转星移数月后总算是有惊无险的开采出来了黄玉石,御使大夫只轻描淡写的说道:“苏县尹啊,本官可实话告诉你。朝廷之中的后宫对这黄玉需求很大,你若是能年年增产加量前途是不可限量的啊。你要是惹恼了本官,那你项上的人头就没了。”

    苏汉青是明白了自己福州县尹这官位不好做,取石之难全凭天意。挖出的玉石只会是越来越少,想要增产加量那无疑是把采石匠们往死路上逼啊。苏汉青真的是辞官回家的心都有了,但是看到面黄肌瘦的采石匠们苏汉青又犹豫不决了。若是换来个狠心的县官,那采石匠的命可就悬了……

    山中不知岁月多,苏汉青体恤民疾常常是和石匠们一起勘察山石。大宋朝廷里对苏汉青每年进贡的黄玉是赞不绝口,就在大宋英宗皇帝登基大宝之年朝廷一下子提出了要苏汉青上贡往年三倍的玉石。苏汉青这下子是真的傻眼了,没日没夜的和石匠们同吃同住开采玉石。

    姜氏在湖州府望穿秋水等着苏汉青来接自己和女儿,除了半年能收到一封信外苏汉青几乎是音讯全无。女儿苏盼儿都已经是四岁了,也不知道苏汉青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好在是女儿苏盼儿能经常的去陆家的宝儿玩耍,陆家因为陆子琪在江宁府得罪了知府被贬回乡了。

    两个小孩子倒也是能玩在一块儿,只是陆宝儿随着年纪的增长而越发的对佛经情有独钟了。陆子琪和薛氏看在眼里是急在心里,就怕自己的儿子一念之差会出家做了和尚。薛氏几次都隐隐约约向姜氏提及当年指腹为婚的约定,姜氏看到陆宝儿潜心向佛也是心存担忧就怕女儿的终身幸福会尽毁在自己手上……

    姜氏写信把陆家提亲的事跟远在千里外的苏汉青说了,苏汉青此时正忙于山中采石哪有工夫去细想啊?回信给姜氏不可失信陆家,只要等女儿年满二八就让她嫁入陆家。姜氏有了苏汉青的意思就略略的宽下心来,四岁的苏盼儿对陆宝儿更是喜欢的不得了。陆家一直是把苏盼儿当作儿媳妇,每次家里有什么好吃的都会让陆宝儿给苏盼儿送去。

    谁也不曾想到英宗登基当年福州暴雨连连,苏汉青和几百个采石匠都惨死在了山洪之中。消息传回湖州府姜氏当场昏倒,不过几年间忧病之症就让姜氏撒手西去了。苏家上下都为了姜氏立碑树坊,可是苦了半大的苏盼儿成了无父无母的孤儿……

    按理说苏盼儿有着苏家几个叔伯姨娘可以照料,可是苏陆两家早有着婚约。陆子琪怕苏盼儿在苏家被人欺负,就提出了要带苏盼儿回潜园住几年,等到陆家明媒正娶时再把苏盼儿送回来。陆子琪的要求让苏家也无可奈何,苏盼儿早晚要做陆家的儿媳妇哪有不让公公带着未来的儿媳妇回家的道理啊?

    苏盼儿在陆家那真的是没有受过半点委屈,几年后黄毛小丫头慢慢的出落成了婷婷玉立的大姑娘了。苏盼儿满心都是对陆宝儿的喜爱,可是陆宝儿越大就越对苏盼儿疏远了,天天跑去道场山听和尚讲经说法还与和尚们住在了一起。

    很快就到了苏盼儿二八之年了,陆家带着三媒六证花红彩礼敲锣打鼓的去了苏家提亲。这是陆家给足了苏家的脸面,也是对苏盼儿日后的礼数。两家大人换了八字又定了成亲的大喜之日,苏陆两家都是高高兴兴的等着陆家来苏家迎娶盼儿了。苏盼儿又羞又喜的不知道该怎么是好,每日都会遭到姨娘们的打趣调笑……

    日子很快就到了苏盼儿成亲的吉时,苏盼儿心如撞鹿的在绣楼上托着红腮等着陆宝儿的花轿满心都是甜蜜的幸福。可是从天不亮都等到了日上三竿了还是没有看见陆宝儿的人影,连个吹鼓手的喜乐声都没有啊?

    苏家可是坐不住了,不管怎么说苏盼儿是苏家的姑娘啊?哪有陆家这么办事的啊,苏家的请柬喜酒都准备妥当了。陆家要是出了什么岔子那可叫苏盼儿怎么见人啊?苏家派出了小厮快马去陆家看看,眼瞅着都快晌午了他们陆家是想闹什么啊?

    不到半个时辰的光景,小厮飞马来报说是陆家乱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