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宛若一梦 >

第13部分

宛若一梦-第13部分

小说: 宛若一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边上岳氏道:
  
  “我这么瞧着倒更像咱们家娘娘的脸盘儿。”
  
  老太太笑了:
  
  “嫡亲的姨娘来着,怎会不像,说起来我生的这俩闺女,眉眼原也是像的,只这二丫头的命不济了一些,早知如此,当初我倒宁愿她不出门子,就在家里头养着,也好过受别人的气”
  
  边上的婆子扑哧一声笑了:
  
  “这话老太太说的可不在理儿了,哪有闺女大了不出门子嫁人的,漫说咱们这样的大家,便是我们那样的小门小户,丫头小子到了年纪,也的忙着操持嫁娶事宜,这是正理儿,哪有在家里养一辈子道理”
  
  那边岳氏打趣道:
  
  “福润家这说的在理儿,再说姑奶奶若不出门子,如今老太太可哪有这样体面的外孙女儿,跟前磕头呢”
  
  老太太倒是笑了起来,搂着宛若心肝肉的很疼了一会儿,宛若忽而觑眼那边远远立着的承安,遂抬手指了指他:
  
  “外祖母,那是我弟弟承安,也等着给您磕头请安呢”
  
  她一句话出来,把屋里人的目光都引到承安身上,承安倒也大方,几步过来跪下,规规矩矩磕了一个头:
  
  “外孙承安给外祖母请安”
  
  声音清脆不卑不亢,老太太自是知道,这是那二房周氏所出庶子,养在嫡母身边的,先头一开始,老太太念着他娘和他亲姐姐的不是,故意冷着他,这时候到了近处,仔细一瞅心里也不禁暗赞了一声。
  
  眉清目秀,好个干净的孩子,最难得是小小年纪进退有度,一行一动都颇有章法,略耳闻说聪明处常人难及,与一奶同胞的亲姐姐反而远着,却与宛若亲近非常。
  
  老太太悄悄扫了眼女儿,顿时明白了些许,想是虑着以后,想把这孩子捐在身边教养,指望着养恩比生恩大,将来若无嫡子,这也是个法子。
  
  想明白其中关节,老太太让丫头扶着他起来,招招手:
  
  “这是承安?才几年功夫,都长这么大了,来,近些,我仔细瞧瞧”
  
  宛若抿着嘴冲承安使眼色,承安眼里闪过一丝笑意,上前,老太太拉着他的手,从上到下打量一遭,不禁笑道:
  
  “我这么瞧着,倒是跟宫里娘娘身边的十一爷不相上下呢,倒是个俊秀明白的孩子。”
  
  忽而想起一事道:
  
  “也是赶的巧了,宫里十一爷的生辰只比咱们宛若大一个月,和承安也算般般大,那日娘娘说也要进学,可就是少了个可心的伴读,挑来选去没个中意的,我瞧着承安到恰好合适,回头我跟娘娘知会一声,过过眼,若是成了,也不用再令请先生教学问,跟着一起进太学念书,倒也便宜。”
  
20、宛若进宫 。。。 
 
 
  王氏这边心里正愁着,不知道想个什么妥当的法子,隔开承安和他亲娘,这会儿听老太太的话,便知道,定是老太太瞧出了她的心思,有意相助,到底是自己亲生的娘,与别人不同。
  
  遂忙过来道:
  
  “我这里先谢过老太太了,若是这事儿成了,再让承安给您老好好磕几个头。”
  
  边上岳氏掩着嘴笑了起来:
  
  “姑奶奶这话说的在理儿,咱们家老太太呀!最是入得太后老佛爷的眼的,老太太美言几句,可不比什么都强。”
  
  宛若侧头去瞧承安,却见虽脸上颜色未变,那眼里却有些暗淡,不禁大为讶异,宛若听说那太学里天下名师大儒汇集,进了那里,这辈子的仕途便顺了一半了,加上又是皇子伴读,将来至不济,也能熬个体面的官儿当,可是连那仕宦之族的子弟们,都削尖脑袋钻营的好差事呢,怎么瞧承安这眼色反而不大乐意呢。
  
  花厅摆饭,陪着老太太吃了晌午饭,又说了会儿子话,便要告辞回去,王氏这边一起身,那边老太太又抹起了眼泪,王氏心里酸涩难言,岳氏忙着劝:
  
  “如今都在京里头了,也隔得不远,说到头,也不过一刻钟的脚程,这隔三差五的,还不是常来常往的容易,便是姑奶奶那边事忙,脱不开身子,您遣了我去拘也能把她拘来的”
  
  老太太扑哧一声笑了,伸手揽过宛若在怀里:
  
  “你这去便去了,横竖出了门子便是人家的人,我也拦不住,我这外孙女儿可要留下来,好好陪我些日子。”
  
  王氏扫了眼宛若,想来是这丫头勾起了老太太的念想,本来也打算寻个因由,把宛若放到这边来,这下倒正如意,侧头却见承安微微皱起眉,不禁暗暗失笑,这两个小儿女,这一年来日夜都在一处,这时候扎一分开,想来必然不适。
  
  念头刚至此,就听宛若清脆的声音道:
  
  “外祖母,您不是说要让承安去当什么伴读吗?迟早要进宫去,不若现在也留他在这里,也不用再费心安置,我在哪儿,便让他也跟着就是了”
  
  承安眼里闪过一丝晶亮,老太太倒是笑了,伸手摸摸她的小脸蛋:
  
  “瞧瞧我们宛若丫头这张小嘴,说出来的话儿透着那么股子可人劲儿,得了,把你那小心肝儿好好放进肚子里吧,外祖母这里别的没有,房子有的是,别说承安,就是再来十个八个也住得下,何必和你挤在一处,这些日子,你便跟着我安置吧,也给外祖母说说你们冀州的稀罕故事儿,我这里也有几个比你大些的姐妹,日常一起读书绣花,比在你家里孤清的呆着强。”
  
  说到这里,吩咐那边上的婆子:
  
  “福润家的,承安就安置在西厢房里头吧!多点上几个炭盆子,好好熏熏那屋子,倒是有些日子没人住了,恐夜了冷的慌”
  
  边冲着王氏挥手:
  
  “既是宛若留下,你就快回去吧,知道你惦记你府里头的事儿呢,回头闲了,便过来和我说话儿,别等着我巴巴的找人去叫,那时候即便来了,也是一顿捶”
  
  边上丫头婆子都笑了起来。宛若放在这边远比在那边府里令王是放心,便笑着蹲身行礼,告辞回去了。
  
  不大会儿功夫,婆子过来回话,说西厢房已然收拾妥当,宛若见外祖母精神有些乏困起来,想来是到了歇晌儿的时辰,便忙蹲身道:
  
  “外孙女儿和承安过去他屋里坐会儿,待老太太歇了晌午觉儿,外孙女再来陪着说话儿。”
  
  老太太笑了:
  
  “你这小人立了这半天规矩,难道不困?”
  
  宛若摇摇头:
  
  “想是昨日睡得多了,这时候精神还好。”
  
  老太太怜爱的摸摸她的头,让跟着的丫头婆子们精心着点,便进里屋歇午觉去了。
  
  承安牵起宛若的手,沿着抄手游廊进了西厢,一明两暗,两边各垮了一个小耳房,收拾的干净规整,想来原是谁的书房,书架案几一应俱全,颇有几分书香气。
  
  进了里屋,扑脸儿的热,正中间的地上放着一个珐琅彩的熏炉,上面盖着黄铜笼盖子,笼盖子上熏着一床簇新的锦被,想来是新拿出来,怕有潮气。
  
  炕上放着一个紫檀雕花炕几,对面翘头案上置着一个鎏金香炉,角落的紫檀花几上,摆着一盆玉石盆景,白玉枝干翡翠叶子玛瑙花,颇为富贵稀罕。
  
  两人坐在炕上,下面丫头捧了热茶上来,春梅接过来,亲手递给两个小主子,一边小声道:
  
  “前些年,跟着咱们太太回来过一次的,不过只待了三两日光景,那时姑娘还小呢,才两岁多一点大,我也是个不成气候的小丫头,就记着咱们王府里哪个大啊!走来走去竟是连园子都没走出,惹的太太屋里的王嬷嬷,点着我的额头数落我,白长了个聪明机灵相,实际却是个半傻子”
  
  她这话说的宛若和承安都笑了起来,那边奶娘过来点点她的额头:
  
  “你当你现在就精了,什么咱们王府,说到底儿,这是咱们姑娘的外家,根儿还是苏府,你这话可不糊涂了”
  
  春梅咯咯笑了两声:
  
  “您老才糊涂呢,谁不知道咱们家太太是这府里头正经姑奶奶,便是刚头老太太那样子,您老也瞧见了,说咱们姑娘是亲孙女也不为过的”
  
  说着把那点心盒子放在炕几上,宛若抿嘴笑了笑,打开,寻了快玫瑰糕递给承安:
  
  “先吃些点心,午饭瞧见你总愣神了,倒没进多少,恐现在肚里头早空了”
  
  春梅几个瞧她姐俩这意思,便知道有体己私密话要说,便识趣的退了出去,宛若这才凑近承安低声道:
  
  “你是不乐意去太学念书吗?还是不想当哪个什么十一爷的伴读?”
  
  承安手里剩下的小块玫瑰糕,抬手塞进她嘴里,小脸沉了沉,好半天才有些闷闷的说:
  
  “太学里不收女学生的,若若去不了,我一人去了有什么意思?”
  
  宛若不禁笑了:
  
  “你可不也半傻了,听娘说,以后我便常待在外租母这里的,我两个表哥都进了太学,以后你跟着他们过来,咋们难道还能见不着面儿,只是像现在这样,整日在一起便不能了”
  
  忽然想起一事,忙着拽着他的袖子摇了摇:
  
  “便是你去了那太学,我的功课你也要帮着做的,回头我让春梅悄悄交给跟着你的小六儿,让他给你送去,等你做完了,再神不知鬼不觉的传回来,就好了”
  
  承安不禁被她逗笑了,觉得积压满腹的愁闷心事,瞬间散去不少,撑着下巴看着她,促狭的道:
  
  “那你可要想好给我什么好处才行,你说过的,天下没有白吃的饭。”
  
  宛若瞪了他一眼,又想了想,打着商量的口气道:
  
  “那回头我给你绣个荷包如何?”
  
  承安眼睛一亮,转而刁钻的道:
  
  “我也不要那些寻常俗气花样的,也要和你这个一样的”
  
  说着把宛若腰上挂的荷包扯下来,上面是宛若画的两只卡通小猫,追着线球打闹,虽简单却颇为生动。
  
  宛若没辙的点点头,心里忽而有些感触,承安这小子越来越难糊弄了。
  
  晚上见了大舅和两位表哥,两位表哥和大舅很有几分像,大表哥长的端方俊美,却严肃稳重,二表哥倒是有些活泼,在大舅面前却也十分规矩,大气儿都不敢出一声,可见平日里管束极严的。
  
  另外还有三个姐妹,却都不是本家的,一个大舅母娘家哥哥的闺女,和宛如年纪一样大,过了年就十一了,听说是亲娘死了,娶了继母回来,却有些慢待,岳氏怜惜侄女便接来王府,生的不俗,且温顺可亲,得了外祖母的意,养在身边。
  
  宛若偷偷听见王嬷嬷和自己奶娘说过这位岳姐姐,说是打算着将来定给大表哥的,这一来,亲上做亲也分外妥当,另外两个却是外祖母娘家的侄孙女儿,比宛若大上两岁,过年就十岁了,家里头有点乱七八糟的龌龊事儿,便也接了来,却都是好性子的大家闺秀。
  
  外祖母家听说也是北辰的大族,若认真论起来,太后和外祖母还沾着拐弯的表亲呢,也因这个缘故,太后待外祖母比别人更亲热几分,这些都是奶娘悄悄说与她听得,总之牵七扯八,这些权贵大族,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宛若也搞不太明白。
  
  到了第二日,便是腊月二十,一早起来便又飘起了雪花,宫里忽然来了人,说娘娘等不及要见嫡亲的外甥女儿,这便让送进宫去。
  
  来的是贤妃身边的管事嬷嬷和两个大宫女,瞧架势立时便要接着去,皇家自有皇家的规矩,老太太便是不放心,也只来得及悄悄叮嘱宛若几句,便让她跟着宫里的马车去了。
  
  老太太立在仪门外,拢了拢身上的灰鼠披肩,不禁悄声埋怨:
  
  “娘娘可也是,怎的就这么急了,便是这些年没见着,可宫里毕竟规矩大,又不让大人跟着,宛若丫头小小的人儿,回头唬着,可怎生好?”
  
  边上福润家的忙道:
  
  “老太太这可真是多虑了,咱们这姑娘我做个端详了一天,那行动坐卧,处处都和着规矩,大气着呢,便是那宫里规矩大,想来也不妨事。”
  
  这边是这么说,宛若也是做梦都没想到,这初一进宫就惹上了平生的冤家对头。
  

21、遇上魔星 。。。 
 
 
  贤妃住的藏月宫就在御花园后头,来接宛若的是贤妃身边管事崔嬷嬷和得用的大宫女海棠,到了宫门,便引着宛若沿着一侧宫廊缓步前行。
  
  宛若现代时去过故宫,和这里的构造大致相同,一眼望去朱红宫墙,明黄琉璃瓦,檐角上瑞兽成行,彰显着不可亵渎的皇家威严。
  
  过了大影壁假山的内廷宫门,眼前豁然开朗,虽是深冬时节,却有冬青松柏挺直苍翠,也有那虬枝梅花凌寒绽放,幽幽淡淡传来一阵阵清香。
  
  宛若正盯着那边西湖石边上一株腊梅瞧,不知什么名品,乌骨黄花开满了枝桠,在一片缓缓落下的细雪中别有风韵。
  
  忽听前面有说话声,不禁好奇起来,顺着声音望过去,那边不远处倒有一片开阔地儿,拱廊雕花的搭着一个戏台子,想来是供后宫嫔妃们闲时听戏消磨的去处。
  
  现如今却顶风冒雪站着几个绿衣宫女,一个个哆哆嗦嗦靠着戏台子下面,齐整的站了一溜,每个人皆双手举高,拖着一个苹果放在头上,不远处一群小太监围着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儿,想是哪位金贵的小主子,穿着一身紫色云纹锦缎蟒袍,衣襟袖口都是毛绒绒的狐狸毛边,腰间玉带,头上一颗小小的紫金冠,手里举着一个弹弓,正瞄准着前面的宫女,啪的响过,就听一声惨叫。
  
  一个宫女捂着脸,扑腾一下跪在地上,其他宫女也纷纷跪下:
  
  “十一爷饶命,十一爷饶命……”
  
  那个小男孩,却冲上去一脚踹过去:
  
  “没用的奴才,叫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