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恐怖悬拟电子书 > 野鬼升仙 >

第483部分

野鬼升仙-第483部分

小说: 野鬼升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似这等器物,绝对不可以示人。

    邓安先是演练了一番,便传授了邓瑞的使用之法,然后,他将一杆囚有结丹主魂的百魂幡,留在洞穴最深处,布置下严密的封印,并告诫邓瑞,只可以在遇到灭族之祸时,才可以作用。

    至于另一杆百魂幡,邓安只留了一个纳阴主魂。

    由于邓瑞此前已经得了几件灵器,所以,这件百魂幡,是他留给族中最有潜力的年轻人,至于选择谁,由邓瑞等自行决定。

    另外,根据以前得到的传送阵纹,邓安又在洞中布置了一型小型传送阵,因为是冥修使用的阵法,对于凡人与低阶修士,有着极大的伤害,所以,它与百魂幡一样,只可在最危急时使用。

    考虑到族中不是所有人有修炼潜质,且吃穿用度多依赖于外界,他暗中将云鬼圣放出了腰冥豆,让它协助自己,在青华谷的向阳坡地,为族人开辟出一大片可供耕种的田地,如此以来,那些无法修炼的族人,也可以专心耕作,不必再纠结修炼之事。

    由于是在夜中施法,邓安与云鬼圣又未引起太大动静,当不知情的族人醒来后,忽然发现谷中巨大变化,一个个惊为天兆,纷纷向族长邓瑞汇报。9;2;K;s;.;C;o;m;邓瑞按照想好的说辞,只说祖先显灵。不过,真实的原因没能隐瞒太久,就因谷中人少,而迅速传遍。

    到了晚间,邓安与阿芸分别在邓瑞安排的房间内休息,忽然,一道强大的神识,包含着一丝惊怒之意,从谷中迅速扫过。

    “是哪位道友在谷中做客。”

    片刻后,一个中年女子清冷的声音,响彻了青华谷。

    不过,在女子发现邓安之前,他就知道了对方的到来,从其依稀年轻的面容判断,正是秦红菱,不过,她并不是一人来到谷中,在她的身旁,还跟随着一个五旬女子,其修为与邓瑞相仿。

    根据邓瑞此前的介绍,邓安立刻想了起来,这是秦红菱早年收下的一名女弟子,名叫黄翠翠。她原本是一名打杂的宫女,因为具有一定修仙的潜质,被秦红菱发现后,就留在了身边。

    “大嫂,多年不见,你不认识邓安了?”邓安担心引起误会,连忙飞出房间。阿芸见状,知其担忧,也紧随其后飞了出来。

    这时候,谷中的邓家族人,均已经被惊醒,当他们听出是秦红菱的声音后,还以为有外敌外侵,几个修士不假思索,纷纷飞向谷口。而那些普通人,也连忙取出了刀剑,跑向谷口方向。

    邓瑞对此十分清楚,连忙喝退了众族人。

    很快,秦红菱就发现了邓安与阿芸的存在,顿时露出一丝惊容,不过,看到邓瑞等并无危险,且谷中除了地形有巨大变化之外,到也没有其它的破坏之处,于是仔细打量起了邓安。

    邓安的容貌,与离开时并无变化,因此,她立刻相信了眼前看到的一切,带着又惊又喜的神情迎了上来。只不过,在飞遁途中,她似是想起了伤心事,眉宇间渐渐升起一丝淡淡的悲伤。

    邓安发觉之后,便知道与大哥邓宏有关。

    此刻的秦红菱,的确已经筑基,只不过,她的容貌却是发生了一些改变,看上去约为三旬年纪,神态之中带着沧桑之感。

    “邓安,这么多年了,你一直没有回来,我们以为……”说到此处,秦红菱的眼圈微微一红,略带硬咽的说道:“你大哥临死之际还念念不忘,说是没能尽到兄长的责任,最想见你一面。”

    邓安闻言,纵然对已经生死十分漠然,心中也微微泛起了一丝酸楚,见秦红菱情绪低落,忙又安慰道:“大嫂,此事说来话长,我去了另一个地方,若非发生了些变故,恐怕也不可能回来。”

    “是嫂子不对,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你能回来,我们都应高兴才是。”闻言,秦红菱意识到自己的失态,遂转悲为喜,当她看到一旁的阿芸时,目不自禁流露出了一丝异彩,尽管阿芸是冥修,没有肉身,但容貌气质卓尔不凡,于是问道:“这位道友是?”

    “大嫂,我是邓安的朋友,你叫我阿芸便是。”未等邓安回答,阿芸却是抢先一步,十分大方的回答道。只是,她如此称呼秦红菱,难免会包含着其它意味在内,使邓安顿时有些尴尬。

    “阿芸,呵呵……”秦红菱见状,忽得微微一笑,说道:“既是邓安的朋友,你把青华谷当是自己家好了,不要跟我们客气。”

    见话中的含义越来越多,邓安无奈,有心解释一番,可一旦解释起来,恐怕会弄巧成拙,反而不如装傻,在一旁耐心的听。

    之后,秦红菱将邓安与阿芸,带到了自己的居所。待宾主落座之后,她似乎才想起了弟子黄翠翠,将她向他们一一引见。

    当黄翠翠得以近距离观看阿芸时,忽然间神色微微一变。然而,她对于自己的判断,似乎不是很肯定,随后又恢复正常。

    “黄道友,你认识我?”对此,阿芸看在眼中。

    “前辈误会了,晚辈并不认识前辈。”黄翠翠闻言,慌忙恭敬的解释道:“刚才,是晚辈认错了,因为您长得很像我认识的一位故人,只不过,您不是安国人,自然没有可能是她。”

    “故人?”阿芸听后,沉吟了一句。

    “阿芸失去了生前记忆,你不妨讲一讲那位故人。”见状,邓安连忙说道。既然绿莹城有到达玄黄界的跨界传送阵,且其位置很可能在百月湖附近,那么,阿芸便有很大可能也是莒国人。

    闻言,秦红菱同情的看了眼阿芸,并示意黄翠翠继续。

    黄翠翠得知原因之后,神色随之变得激动起来,不过,她没有立刻讲述,而是取出了一幅有些陈旧的卷轴,将其缓缓展开。

    邓安、秦红菱、邓瑞等,无不好奇的望了过去。

    当他们看到卷轴上的人物时,下意识的一起看向阿芸。因为在那个卷轴上,有一个少女的画像,其容貌竟与她一模一样。

    “太像了,根本就是一个人。”邓瑞在仔细对比一番后,忍不住好奇的问道:“黄道友,你怎么会有阿芸前辈的画像?”

    “当年,我进入莒国皇宫不久,就得到了这幅画像。”黄翠翠又看了眼阿芸,怅然若失,轻声叹道:“送我画像的是莒国明芸公主,也就是画中人,至于阿芸前辈是否是她,我就不清楚了。”

    “明芸公主……”

    无论是邓安,还是秦红菱,在听到之后,便露出若有所思之色,对于前朝皇室成员,他们经历过那个年代,因此有所了解。

    片刻后,秦红菱依然没有丝毫印象,然而,当她隐约觉察到邓安情绪上的变化后,遂郑重的道:“莒国灭亡之后,叛臣囚禁的大部分皇室人员,被我们解救了出来,而其中女眷,是由我一手安排,好象并没有明芸公主。翠翠,此事牵扯极大,你能确认?”

    黄翠翠听后,因没有反应过来,一时不知如何回答。

    “大嫂,她说得没有错,莒国的确有个明芸公主。”邓安见状,看了看茫然的阿芸,脸上露出了一丝复杂之色,随后,他深吸了一口气,缓缓的说道:“明芸公主是前朝皇帝沈朗最宠爱的小女儿,当初为了她,那个昏君还听从王昌顺的建议,打算挪用赈灾款修建一座行宫,最后,被父亲联合其它正直的大臣阻止了。”

    说到此处,他顿了一下,以平复脸部升起的一层阴云。

    尽管阿芸一知半解,但当邓安提到沈朗及王昌顺时,情绪上发生了激烈变化,她随即听出了弦外之音,不禁露出一丝忧色。

    秦红菱有所了解,知道报仇是邓安的执念,虽然王昌顺已经束手,但是在这件上事,前朝皇帝沈朗也付有一定责任。若非邓中枢被罢黜回乡,王昌顺就不会得到截杀的机会。如果阿芸生前真得是沈朗之女,那么,邓安与阿芸之间,将会产生一丝芥蒂。

    秦红菱并不想如此,可事情复杂,又无法劝解。

第735章 可疑之地() 
过了稍许,邓安似是才想到了阿芸的感受,忙又解释道:“我听父亲说过,明芸公主本性善良,但涉世不深,从未离开过宫门半步,不知民间疾苦,而且,对于修建行宫,她也持反对意见。”

    只是,邓安的这番解释,反而如同画蛇添足,使阿芸本就愈发低落的心情,立刻降了冰点。虽然还不能确定,她就是明芸公主,但如此模样的人,如果说是巧合,又未免太过匪夷所思。

    “明芸公主虽然久居深宫之中,但与几个官宦世家的女孩子交往甚密,对宫外之事并非毫不知情,她一样痛恨王昌顺,曾暗示过沈朗不要偏听偏信,只是,沈朗对王昌顺十分信任,根本听不进去。”随着气氛变得沉重,黄翠翠才恍然大悟,连忙补充道。

    “沈朗犯下的错,与明芸公主何干?有些人,总喜欢将国家兴亡推到无关的女子头上。”秦红菱语带双关,趁机做出结论。

    邓安听出话中有话,神情遂变得有些不自然。

    秦红菱见状,不想纠缠此话题,又问道:“翠翠,这幅画像是出自谁人之后?明芸公主后来去了哪里?为何会不在宫中?”

    邓安、阿芸等闻言,便立刻醒悟过来,画像不过是个“死物”,无法传递更多信息,只有知道了明芸公主的下落,才有可能推断出阿芸与她的联系,因此,他们略有些紧张的望向了黄翠翠。

    “明芸公主多才多艺,尤其擅长绘画,晚辈手中画像,就是明芸公主亲自手所绘。”黄翠翠轻叹一声,脸上的悲意更浓,追忆道:“晚辈刚刚进宫时,年龄尚小,经常被欺负,是公主见我可怜,便召到了自己身边。然而,王昌顺同伙做乱的那一夜,她就从宫中失散了。后来,我听一位宫女姐姐私下说,是叛军的一个将领,看到公主长得美貌,将她掠出宫外,不料途中遇上另一伙叛军,双方因各为其主,发生了激战,公主不幸死于乱军之中……”

    尽管过去了许多年,黄翠翠讲到此处,仍忍不住老泪纵横。邓安、秦红菱、邓瑞等听闻,无不心情沉重,感叹红颜薄命。

    只不过,阿芸与明芸公主的线索,也就此中止。

    另外,阿芸仍然没有丝毫相关记忆,虽然这一切,好象就是她的亲身经历,然而,仅凭样貌的相似,就得出最终结论,仍有些不妥。或许,在她的内心深处,并不愿接受这样的决定。

    “阿芸是否为明芸公主,在她彻底恢复记忆之前,只是一种可能,当不得真。”看到阿芸痛苦的模样,秦红菱忙又安慰道。

    邓安、黄翠翠也想安慰几句,却不知如何出口。

    秦红菱不愿看到邓安与阿芸因为过往恩怨,影响到了现在的关系,便继续淡化这一问题,并顺便问起他们下一步的打算。得知他们的目的地,是在百月湖附近时,她立刻提供了一个小湖泊的位置,早些年,她曾与同门到过那里,并目睹过一些异常。

    邓安与阿芸逗留时间不长,便结伴离开了青华谷。

    一路之上,他们虽然都没有再提明芸公主一事,但是,双方之间的气氛却发生了一些细微变化,好象忽然变得陌生许多。

    沿着莒国边缘,他们一刻未停,便来到百月湖的中部。根据秦红菱的提示,很快就找到一个形如井口的小湖泊。它位于一个山岗的背阴处,周围长满了高大树木,环境相对阴暗一些。刚一接近,他们均感受到了一股清凉,分明是久违了的精纯阴气。

    能在灵气聚积之地发现阴气,这令他们无不精神大振。

    在标记了这一处地点之后,他们又分头在百月湖及其周边查看一番,然而,再没有其它发现,由于跨界传送阵启动,需要消耗极大的冥力,也只有这处小湖附近,才可能存在接应阵法。

    只是,小湖泊周围一目了然,不存在可疑之处。

    经过再次确认,那些阴气原是湖水之中渗出。如此的话,湖底就成了唯一值得怀疑之处,他们交换一下意见,便潜入水中。

    这处湖泊虽小,但是极深。

    两鬼一直下潜了数千米,才看到了底部。

    当他们距离底部只有十数米时,忽然发现,湖水之中的阴气浓重,瞬间增大了百倍不至,一个巨大的浅浅阵纹,从湖水中浮现出来。正是它的存在,使得阴气被限制在湖底的小片区域。

    至来这些阴气的来源,他们很快就找到了答案。

    只不过,这个结果太过匪夷所思,使他们感到难以置信。因为这个小湖泊的底部,是一块完整的巨大阴石。在它的表面,刻画着无数细密纹路,从它们的作用判断,多是与空间之力有关。

    很显然,这里应该就是跨界传送阵的一个结点。

    可是,他们又无法最终确定,它是否真得联通着绿莹城的那一座传送阵,因为他们在百湖泊周围,没有发出一个冥修行踪。而且,以琼苜与陈书伦、阿达的修为,完全可以发现他们。

    离开湖底后,邓安与阿芸又小湖泊周围找寻一番。

    因为有了一定心理准备与目的性,阿芸不久后就发现了一处斗法痕迹,从其造成的破坏力判断,双方的修为至少为结丹期。

    见状,他们不禁变得担忧起来。

    假如琼苜等真得会在这里等候,那么,会不会是遇上了修士,从而引起了争斗,琼苜、陈书伦、阿达的修为虽然不弱,但是,与修士比缺少一定的地利,受阳气影响极大,很可能会吃亏。

    不过,这也给邓安提供了另外一条线索。

    随即,他带着阿芸飞向百月湖的东南方向。

    转眼过后,在邓安眼前,出现了一片熟悉的水域。

    这里曾是水云宗与镇鬼门的势力分界线,百余年前的那场大战,就发生在此。只不过,当镇鬼门被灭之后,水云宗便彻底接管百月湖。以百月湖的重要性,水云宗一定还留有修士驻守。

    如果琼苜等与修士发生冲突,对手很可能来自水云宗。

    随着距离接近,浓郁的灵气使邓安与阿芸,均感到了一些不适应,而且,他们很快就从湖水之中,发觉到一股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