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夫贵妻闲 >

第24部分

夫贵妻闲-第24部分

小说: 夫贵妻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突然想到,也许,秦靖野当初下令时已经考虑到了这一点。还有,他让哥哥去羌州从军应该也有别的用意。只是他当初什么不直接说明呢?想到这里,宜竹多少有些懊悔自己的冲动和鲁莽,但下一刻,她的耳畔又响起了秦靖野那高高在上、毫不留情的批评她全家的话语,且不管他的心思如何,单他这种态度着实让人恼怒。她赶紧撇掉杂念,继续读信。
    父亲在信的末尾说,他不日就会升迁,有可能会到蓟州治下的一个下县去做县尉,俸禄虽比不上从前,倒也够一家人勉强度日。如果他们不嫌弃西北苦寒,可与天凉之后上路去蓟州和他团聚。
    这一封信让宜竹一家人跟炸了锅似的,平氏又是哭又是笑的。接着全家坐下来商量到底要不要去西北。杨镇伊和宜兰多少有些不情愿,他们一个怕苦一个舍不得情郎,宜竹倒是愿意去,她总觉得京城不是久呆之地,按她的想法,回益州老家才好呢,可惜没人赞同。平氏是左右为难,她既放心不下丈夫,又顾及儿女的意愿,问来问去,一时也没个定见。
    最后她决定去问问婆婆的意见。赵氏听到宜竹给她念完信后,也是喜忧参半,唉声叹气。
    宜兰生怕祖母同意他们一家去西北忙出言委婉劝阻,她不好意思拿自己说事,便拿祖母和宜竹为借口:“祖母年纪大了,父亲不在身边,我们应该服侍你老左右。还有就是二妹的婚事,西北那是苦寒之地,哪有什么合适的人家,若是一去几年,岂不是都耽误了。”她这么一说,赵氏也跟着犹豫起来。最后大伯母出来劝了几句,说若是担心宜兰的婚事有变,可以和章家商议将婚期提前,反正宜兰已满十五岁也可以出嫁了。当然,这话不能由女主明说,只需拿话暗示便可,章家若有心,岂有不明白的。宜兰听到王氏的话,脸现飞红,羞涩不语。平氏也觉得此话甚为有理。
    过了几日,平氏跟章文生的姑妈章氏相见时,就委婉地表示自家可能去西北与丈夫团聚,这一去不知要呆多久,宜兰年纪也不小了云云。话已说到,平氏和宜兰就耐心地等着章家的动静。
    不知章家打的什么主意,竟是揣着明白装糊涂,黑不提白不提。平氏心里直犯嘀咕,但他们家又不好主动再问。事情就这么僵持了下来。
    宜竹本能地觉得不妙,自从父亲被贬后,章文生明显地与他们家疏远了。特别是那次他劝宜竹对秦靖野投怀送抱被她“请”出家门后,他愤愤然说,他们这一家根本没什么前途,老的不自量力,小的不知好歹。硬生生地把大把机会给错过了。她将这话说给平氏听,平氏愤声怒骂,但念及两家已经定亲,只好暂且忍下来。
    转眼间就到了九月,章文生却收到了郑靖朗的一封急信,让他护送她的妹妹去肃州。章文生因为贵人的另眼相看,分外高兴,自然欣然从命。宜竹再次趁机劝家人去跟西北,并撺掇伯父一家同去。杨明功当然不肯同意,他们两家若是一起去,将以何为生?
    然而他们一家还没成行,时局便突然发生了变故。先是杨明忠因为与康节度使不合,在陛下面前屡进谗言说他要造反。陛下见怪不怪,他自认为待康拓利有天高地厚之恩,再加上康拓利屡表忠心,他对此人是深信不疑。但是杨明忠的再三刁难彻底惹恼了康拓利,他最终以“清君侧”为名提前发难。
    康拓利于圣元四十四年的九月底起兵范阳,一路烧杀抢掠,兵峰直接洛阳长安。此时国家太孤日久,百姓士兵久不作战,骤闻叛乱,惊惶失措,河东诸郡纷纷望风而降。贼兵一路势如果破竹,如入无人之境。
    京城百姓既惶恐害怕又觉得有所依仗,京城也许才是最安全的。宜竹知道这场战乱迟早会来,但没料到竟会这么快。她尽量保持镇定,带着全家将贵重些的家什全部搬到地窖,为数不多的首饰也收拾好随身带着。大伯一家也跟着如果如此照办。他们悄悄地将店铺关闭,剩下的货物全部藏到地库。两家人赶制了许多四麻袋干粮。
    时局一天坏似一天,十月初,洛阳失陷。不久,皇上听信监军谗言,冤杀驻守潼关的两员大将。宜竹觉得不能再拖下去了,她坚决地要出城去西北投奔父亲。平氏此时也没了主意,杨明功这次没反对,弟弟不在,他理所当然地成了两家的主心骨。两家人用了两天时间草草地把房子店铺安排好,茶楼自然也开不下去了,她给几个伙计多发了几个月的工钱,打发他们回去。
    次日黎明,城门一开,他们两家就随着潮水般的人流涌出了城。此时,前线战局虽然屡次失利,但潼关尚未失守,长安城中还有不少百姓仍在观望。有部分人则按捺不住,开始悄悄逃亡。这毕竟是个具有百万人口的大都市,即便只是部分逃亡,城外仍是人流如海,官道上人人争先,车流抢道。那些富商大户商着人多势众,马匹健壮更是肆无忌惮地横冲直压,时不时地撞车翻车事故发生。两家人一路心惊胆战,小心避行。
    头几天尚算平稳,到了第四天,一个惊人的消息传来了:潼关已经失守,贼兵即将杀入长安,陛下携贵妃、皇子公主们及杨家众人逃往西南去了。消息一出,众人哗然,有的担忧有的庆幸。
    过了兴平镇后再往西,道路越来越窄,难民却越来越多,路上拥挤不堪。有人传言胡兵在后紧追,这一消息搅得人群惊恐不安,上路时愈发拼了命的往前挤。
    到了午饭时,宜竹一家人缩在马车中啃着干粮,为了出行方便,她们姐妹四人全部换上了半旧的男装,一头青丝也用青蓝幞头裹了起来。他们稍作休息,便接着打马上路。
    就在这时,从东北方向驶来数辆华贵耀眼的马车,众人一看这派头,纷纷避让。杨镇伊也将自家马车给往道边挪了挪,哪知这家人跋扈异常,明知道路不宽,仍大摇大摆地齐头并行,硬生生地
    将几辆百姓的牛车撞翻在地,宜竹家也被殃及池鱼,倒霉的是,他们恰好正停在沟边,两辆马车侧翻在地,平氏碰得鼻血直流,镇飞疼得哇哇大哭,杨镇伊气得破口大骂。车中的东西撒了出来,有部分干粮还掉到了濠沟里,幸好沟是干的。宜竹让宜兰照料母亲和弟弟,自己跟小麦他们跳下去捡东西。干粮在逃难时可是至关重要,一点也不能丢下。
    宜竹和小麦刚将东西捡完,就听见后面传来一阵喧哗声:“快走啊——胡兵真来了——”
    众人惊得脸色煞白,大伯杨明成在前边大声催促道:“快,快上来,不要捡了!”杨镇伊和小冬跳上了马车,控着缰绳,只等着两人上车。宜竹和小麦两人正要跃出濠沟,不想事情再度生变,不知是哪个惊慌失措的难民,一鞭错抽在宜竹家本就惊惶不堪的马身上,那马嘶鸣一声,立即发足狂奔。杨镇伊赶的那辆马车在前,也被身不由己地裹挟而去。
    平氏和宜竹高声尖叫:“不能走,还有人哪——”杨镇伊和小冬试了无数次根本停不下来,后面的车流如滚滚波涛一样。一层一层地盲目地向前涌动,人群中时不时传来孩子和女人的哭叫声。
    小麦看着马车远去,一时欲哭无泪。宜竹从惊骇和慌乱中渐渐冷静下来,她们两个跃出濠沟,尚着荒芜的农田追随着车流的方向而去。
                  
第三十六章逃难路上
    宜竹和小麦尚着尘土飞扬的官道直往前走;天气阴沉沉的;两人的心情比这天气还压抑。她们虽然身着男装,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女子。她们若是长时间落单;一旦引起歹人的注意后果不堪设想。她们一定要尽快在天黑之前赶上家人。两人约摸走了十多里路;遇到了第一个岔路口;此路分为三条,但不知他们家人走的是哪一条?宜竹颇费踌躇,最后她一咬牙选了一条车辙最多的小路。
    两人相互鼓励着走了二里多路,这时宜竹一看清前面的地势心里后悔不迭。这条路的两旁尽是树林和荒野,骑马坐车的走这条路是为了抄近道。可是步行行走其中;让人不禁心惊胆战。
    “咱们折回去吧。”小麦直觉不妙,压低声音说劝道。
    宜竹点头;两人掉头发足狂奔。她们没跑多远;就听见不远方传来一阵男子不怀好意的嬉笑声,两人吓得面色发白,立即机警的捂着嘴,免得自己叫出声来,引来了那些人的注意。
    宜竹拉着小麦藏到一处枯草堆中,她们刚藏好,就听见了马匹的嘶鸣声和车轮驶过的辘辘声,紧接着是男人的狂笑声和急促杂乱的脚步声。
    “拦住,拦住,车上有美人儿——”
    “快,刘伯,快点——”这是一个年轻女人紧张发颤的声音。宜竹比那车上的人还紧张,她们好歹还有帮手和马车,而她们……
    她默然无声地掐掐小麦,让她一定不能发出声音。
    两人缩成一团,仔细听着外面的声音。
    那脚步声和吓人的笑声越来越近了,马车上传来了一个老者气极败坏的声音:“小姐,马太累了,路难走……”
    接下来是一阵短暂的沉默,但这股沉默很快便被一阵令人恶心的□声打破了:“美人儿,走不了吧,哥哥来帮你。”
    宜竹紧张得心几乎提到了嗓子眼,她既为自己担心,也为马车上的那个女子担心。
    就在千钧一发的时刻,突然一声绝望而愤怒的哭喊声几乎刺破了宜竹和小麦的耳膜:“表姐,你——你能这么对我——表姐——”
    “驾——”马车辘辘而去。
    “哈哈,果然最毒不过妇人心……好好,来,咱们分了这包金银和这两个小美人儿。”
    宜竹和小麦全身的血液快要冷却了,背上刷地起了一股寒流。
    “你们去死!你们知道我是谁吗?我爹是霍州刺史,你们敢动我——”
    宜竹心头震撼,怪不得她觉得这个女人的声音那么熟悉,原来她竟是王绮!
    接下来的事情让人不忍闻听,女人的尖叫声,男人的狞笑声,布帛的撕裂声,一声声刺激着宜竹的耳膜和良心。她十分矛盾和惊恐,若是贸然出去,营救不成,说不定连她们两人都得搭上;若是不救,她真要眼睁睁地看着两个如花少女惨遭歹徒的蹂躏吗?她今日见死不救,来日自己遇到危险,谁又帮她?
    宜竹矛盾着,犹豫着,手不由自主的伸向了鹿皮靴中,这里头装着一把匕首,他们逃难前每人都备了一把。
    小麦喘着气,极小声地说道:“小姐,只有两人。”宜竹的心情大定,只有两个男人,她们有四个女人,很有胜算。
    两人悄悄掀开枯草,浑身颤抖着向下看去,眼前的情景令人作呕,那两个贼兵衣裤半退,正撅着屁股欲要行凶,王绮和另一名女孩仍在死命反抗。两名贼人并没注意身后的异样。
    宜竹和小麦对视一眼,她紧握着雪亮的短刀,咬紧牙关冲了上去,对准那个贼兵的后门,用尽全身的力气使劲一捅,暗红的血溅了她一身。
    “啊——啊”旷野中响起了两声令人毛骨悚然的惨叫声,宜竹是第一次动手伤人,方才是凭着愤怒和血气之勇,此时却吓得连连后退。贼兵身下的王绮此时终于挣脱了他的钳制,她腾出手来飞快拔掉头上的金钗,像一头发怒的母兽一般,恶狠狠地对着施暴者的脸部、眼睛狠戳一气。那贼人鬼哭狼嚎地惨叫着跳着。
    宜竹猛然回过神来,从地上捡起石头对着那人没头没脑的乱砸一通。四个女人像发了疯一样,又戳又砸又踢又打,过了很久很久,小麦带着哭腔喊道:“小姐,他们早死了,省省力气吧。”
    王绮惨白着脸转向宜竹,突然放声大笑起来:“是你救了我——哈哈——我曾经讨厌的人救了我,我的表姐却将我推下马车,真可笑。”宜竹以为她是受到刺激疯癫了,连忙好声安慰。
    王绮笑着笑着,突然哭了起来。那名丫环模样的女孩披头散发地扑上来,主仆两人抱头痛哭。
    宜竹渐渐冷静下来,小麦走过来,将那柄匕首从死人身上拔将出来,在他衣服上擦净,然后再递给宜竹:“小姐,收好后,以后说不定用得着。”宜竹不禁对她刮目相看,她以前只觉得她是个本份能干的女孩,没想到她遇到危险却如此冷静勇敢。
    小麦不好意思地笑笑:“我的生父是个屠夫……”宜竹惨然一笑,主仆两人忍着恶心将两名死人身上的东西搜刮一空,包括崔玉姗丢下的那包金银。她们做完这一切,王绮主仆两人已勉强镇定下来,此地不可久留,四人搀扶着继续往前,这条路是断不敢再走了,她们决定折回官道。
    天色越来越暗,四人的心也越来越焦急。
    宜竹安慰王绮的同时也在安慰自己:“天无绝人之路,我们一定会有办法的。”
    王绮惊魂稍定,便拉着青衣丫头对着宜竹一躬到底:“杨姑娘,大恩不言谢,此后但凡有用得着我的地方,我一定会尽力而为。”
    宜竹连忙扶起她说道:“此事就此放下吧,我们虽是帮你其实也是帮已。乱世人不如太平犬,我们女子的处境尤其艰难,若有余力理当相帮。”
    两人边走边说,她们这才发现,原来她们对彼此都有着根深蒂固的成见。如今成了患难之交,不禁唏嘘感慨,相视一笑,将往昔那不大不小的恩怨尽皆泯去。
    四人折回官道时,已是暮色四合。路上行人稀少,偶或有马车驰过,四人也不敢轻易抬手相拦。天气越来越冷,她们搓着手跺着脚,引颈悬望。
    宜竹道:“咱们不能再等了,一会儿再来辆马车咱们就去阻拦,先看主人如何,那觉得可行,咱们再许以重金请他帮咱们带到前方的驿站。”
    王绮沉吟片刻,果断答应:“就这么办。”
    说来也巧,她们这厢刚下定决心,没多久,就从东北方传来了得得的马蹄声。为首的是两个壮年男子,后面跟着两辆马车。他们的速度很快,根本容不得两人迟疑,宜竹和王绮一齐出声:“两位壮士,请停一停!”
    为首的两人闻言放慢了速度,缓络而行。
    两人趋前一步,简明扼要地提出了请求,王绮生怕对方不肯相帮,又搬出了自己的家世:“我父亲是霍州刺史,壮士若能搭救,将来必有重谢。”
    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