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战之铁血兵锋 >

第335部分

抗战之铁血兵锋-第335部分

小说: 抗战之铁血兵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赤鬼红山眼睛一亮,道:“哟西,不打,十二名勇士就穿过埋伏,寻找机会,转到他们身后。如此一来,不但左右包抄,而且是前后夹击。”

    大松小泉点点头:“他们本想埋伏我们,没想到,反而被我们包围了。”

    商议完毕,大松小泉选定十二名敢死队员,全是最厉害的精兵,扛上三挺轻机枪,放弃滑雪板,步行而去。

    “长蛇阵”远远吊在后面,赤鬼红山、大松小泉带领一队人马,落在最后面。

    另外二十四人分成两组,悄悄从左右两侧出发,进行两翼包抄。

    不得不说,赤鬼红山、大松小泉的战术非常完美,与日军正面吸引,两翼迂回的战法吻合。

    这种战法在这里的唯一的缺点是,两翼包抄较长的需要时间。

    赤鬼红山相信必胜,对方再有计谋,也比不过他。

    可惜,他永远低估华夏人的智慧。

    刘大山与陈剑华在隐蔽处,举着望远镜盯着鬼子的动静,准备随时发出命令。

    两人发现,鬼子派出十二名侦察队在前,而“长蛇阵”远远地吊在后方,而“长蛇阵”后面,又有一队人马,不由一怔。

    陈剑华头脑灵活,道:“不妙啊,鬼子怀疑有埋伏。”

    刘大山道:“坏了,我忘了顾问的一句话了。”

    陈剑华忙问:“什么话?”

    刘大山道:“顾问说,不要在完美的地形设伏。”

    陈剑华恍然大悟:“对啊,我们知道地形完美,鬼子也一样知道。他们知道后,就会变阵。”

    刘大山为难道:“该死,为什么偏偏忘记顾问这句话?都怪我,怪我啊!”

    陈剑华沉吟道:“这十二人的侦察队打不打?打吧,鬼子就知道有埋伏;不打,他们就穿过埋伏圈,万一绕到后面打我们怎么办?”

    刘大山吓了一跳,道:“绕到后在面,这还了得?岂不是包我们饺子?”

    陈剑华眼睛猛地一睁,道:“不对呀。”

    刘大山问:“哪里不对?”

    陈剑华说:“乐山大哥说过,伏击敌人,一定要点清楚敌人的人数,这是最基本要求。我数了数,差了二十四人。你说,这二十四人,到哪了?”

    刘大山一惊,迅速数了数,道:“王八蛋,真的少了二十几人。这还用说吗,肯定憋着坏。”

    陈剑华道:“顾问说,鬼子最喜欢两翼包抄。毫无疑问,他们悄悄地迂回了。果然如乐山大哥所说,鬼子远比我们想象的更狡猾。”

    刘大山问:“那打不打?”

    陈剑华沉思一下,果断地建议道:“乐山大哥说,无法打时,不打;可打可不打时,坚决不打。”

    刘大山愕然:“为什么可打可不打,态度比无法打时更坚决?”

    陈剑华严肃地说:“顾问是怕我们在可打可不打时犹豫,以致莽撞行事。我建议,马上撤退。乐山大哥说了,不会撤退的游击队,不是好的游击队。”

    刘大山死死盯着鬼子,十分不舍,想了想,他狠狠地说:“打,消灭十二名侦察队,再撤退。”

    别看他粗鲁,其实粗中有细。

    他看出来了,侦察队与后面的队伍拉得长,消灭他们之后,再滑下山坡,完全能撤退。

    陈剑华很诧异刘大山能提出这种策略,看来,乐山大哥让刘大山任大队长,是有道理的。

    他稍为一想,觉得可行,道:“行,速战速决。同时,命令掷弹筒队轰击‘长蛇阵’,阻止他们冲锋。”

    刘大山果断地说:“行,就这么干。”

    这时,侦察小队进入“倒三角形阵地”,他们趾高气扬,十分傲慢,拿定埋伏的人不敢开枪。

    他们大摇大摆地走,几个会汉语的故意叫嚷起来。

    “喂,有埋伏吗,出来喘口气。”

    “开枪吧,朝我们胸口打。”

    “哈哈,不敢开枪的就是懦夫,孬种!”

    山坡上,刘大山冷笑地端起面前的轻机枪,仔细瞄准,断然扫射。

    枪声就是命令。

    顿时,倒三角形阵地之中,十二挺轻机枪同时开火。

    等于一挺轻机枪对付一人,距离虽然远,但这是扫射。

    顿时,一脸傲然的十二名侦察鬼子,纷纷中弹倒下,尽数死亡,有的还身中数枪。

    憋屈啊,他们至死都想不到,对方居然敢开枪,难道不想伏击后面的大部队了吗?

    愚蠢的支那人啊!

    你们为什么因小失大呢?

    这一切都与他们无关了,因为他们死得不能再死!

    (本章完)

第644章 暴风骤雨(3更)() 
    赤鬼红山、大松小泉目瞪口呆,他们笃定对方不敢开枪,万万没有想到,对方果断射击,而且一出击就是所有重武器。

    十二挺轻机枪,一起扫射,就为了杀十二人!

    接着,十七颗榴弹呼啸飞来,砸在“长蛇阵”上,炸死三人。

    “长蛇阵”的鬼子急忙卧倒,惊慌之下,胡乱开枪。

    陈剑华从怀中取出一面小红旗,站了起来,挥舞着小红旗,连挥三下,示意撤退。

    三个阵地上的兄弟们一看,马上带起武器后撤,套上滑雪板,顺着山坡,飞快地滑下去。

    赤鬼红山端起望远镜观察,发现对方果断撤退,气得几乎吐血,咆哮道:“八嘎,又逃了,又逃了,追,追!”

    大松小泉劝道:“大佐,不能再追了。”

    赤鬼红山给他一巴掌,道:“八嘎,为什么?”

    大松小泉摸了摸脸,道:“第一,他们似乎采用新式滑雪板,速度比我们快得多,我们实在是追不上。第二,他们的地形远比我们熟悉,铁了心要逃的话,真的追不了。”

    赤鬼红山冷哼一声,道:“你懂什么?我们一定追得上。”

    大松小泉愕然:“为什么?”

    赤鬼红山哈哈大笑:“你的鬼点子多,但毕竟只是小计谋。我之所以断定一定能追得上,是因为他们让我们追上。”

    大松小泉瞪得眼睛:“还请赐教。”

    赤鬼红山得意地说:“因为他们想消灭我们,所以,一定还会选择合适的地方埋伏,等着我们。”

    大松小泉恍然大悟,第一次对赤鬼红山产生一点佩服之意。

    他鞠躬道:“大佐说得对。这些人不知天高地厚,狂妄之极,一定会再伏击。我们只要小心谨慎,就一定能反包围。这一次,绝对不能让他们再跑。”

    赤鬼红山抽出指挥刀,叫道:“追,追!”

    这次,大松小泉带头,带着一众鬼子兵向前冲去。

    鬼子一看,换了个带头的军官,勇气恢复。

    赤鬼红山傲然一笑,派两名士兵去通知二十四名迂回的日兵,而他,则带着其他士兵向前滑去。

    二十四名日兵接到通知,十分失望,这等于走了许多冤枉路,浪费精力。

    但命令就是命令,只能执行。

    等他们气喘吁吁走回大路之时,正好被飞奔而来的岳锋看到。

    岳锋一见二十六名鬼子,距离自己六十多米,马上停下,闪电般取下背袋,取出手雷,拉保险栓,往滑雪板上重磕,延时两秒,使劲抛出去。

    二十六名鬼子听到身后有声音,回头一看,却见一颗手雷飞射而来,顿时吓得脸色大变,猛地卧倒在地。

    手雷在空中爆炸,弹片四射。

    三名鬼子惨叫一声,被弹片射中,死于非命。

    其他鬼子有些懵懂,手雷居然在空中爆炸,这是什么事啊。

    没有等他们回过神,第二、第三颗手雷又被掷到头顶上空。

    他们吓呆了,躲也不是,不躲也不是。

    两颗手雷空爆,弹射激情四射,五名鬼子被射中,嚎叫不已。

    岳锋手不留情,闪电般将剩下的十几颗手雷全部扔过来。

    他非常担心刘大山、陈剑华的安危,担心迟到一秒都会出事,所以,这一轮攻进有如狂风暴雨,快如闪电,将所有的力量都发挥出来。

    十几颗手雷呼啸而去,连续不断地在空中爆炸。

    剩下的鬼子被手雷罩住,恐惧得哇哇大叫,有的跳起来跑,有的在地上爬,有的则胡乱翻滚,希望运气眷顾自己。

    一片惨嚎之后,有三位鬼子惊讶地发现,自己毫发无损。

    正应了那句话,无论多么剧烈的爆炸,总有漏网之鱼。

    可惜,他们拼命拉动枪栓,要举枪射击。

    岳锋划着滑雪板,呼啸而至,王八盒子连响三枪,快如疾风般,将三位鬼子打死。

    随即,连甩几枪,将疑似未死的家伙击毙。

    他迅速收取尸体上的手雷,共取二十五颗,放进背袋,更不停留,撑雪杆一划,行云流水般向前飞奔。

    他心中暗叶:兄弟们,挺住,千万挺住,我岳锋来了。

    很快,他冲到“三山夹一路”之处。

    停了下来,他观察一下,发现十几处榴弹坑,还有十二名鬼子的尸体。

    岳锋很快得出结论:十二名鬼子被机枪扫射而死,证明伏击有一定效果。榴弹坑只有十几处,说明刘大山他们只发射一轮榴弹。

    为什么只发射一轮?

    很显然,他们快速攻击,快速撤退。

    岳锋稍为松一口气,暗忖:刘大山、陈剑华他们懂得进退,可喜可贺。不过,根据刘大山、陈剑华他们对鬼子的仇恨,绝对不会轻易放过这些鬼子,第二次设伏是必然的。

    狡诈的鬼子更不会放弃剿杀的机会,反伏击也是必然的。

    既然刘大山他们打一轮就撤退,证明鬼子的反伏击十分厉害,刚才被他消灭的二十六位鬼子,估计是两翼迂回的人马。

    能迂回“倒三角形阵地”,说明鬼子的指挥官十分强悍,估计刘大山与陈剑华要吃苦头。

    岳锋撑雪杆一点,风驰电掣而去。

    且说刘大山、陈剑华带着兄弟们撤退,心有不甘。

    刘大山恨恨地说:“鬼子杀了我们那么多兄弟,不报此仇,难消大恨。”

    陈剑华听话知音,问:“再干他一票?”

    刘大山喝道:“不干不甘心。参谋长,你鬼点子多,快想出一条主意。”

    陈剑华沉吟道:“最高明的伏击,就是倒三角阵地。只是,鬼子极其狡诈,不好设伏。”

    刘大山问:“顾问说,‘倒三角形阵地’最好在看似不能埋伏的地方设伏。”

    陈剑华道:“看似不可能,就是还有可能,而鬼子又不怀疑,这种地方难找。”

    刘大山哈哈大笑,道:“这里山是我们的,这里的树林是我们的,这里的一切我们比鬼子熟悉。”

    陈剑华连忙问:“哪里?”

    刘大山道:“二头沟。”

    陈剑华沉吟一下,道:“那个地方我知道,一片开阔地,没有遮挡,根本不适合伏击。”

    刘大山笑道:“夏天的时候,那里经常爆发山洪,冲出许多水沟,我们正好埋伏在沟中,形成倒三角,先不露头,等到我发出信号,才一起出击。”

    陈剑华眼睛一亮,也想起来了,道:“不错,双头沟的确水沟众多,利用它们构成‘倒三角形阵地’,完全可以。这,就是地利。”

    刘大山恨恨地说:“小鬼子,这片大地是我们的福地,却是你们的坟墓。”

    兄弟姐妹们,非常抱歉,今天有点事,更三章,明天继续五更的征程,不见不散!

    (本章完)

第645章 痛击(1更)() 
    双头沟,不止两条沟,至少有五十条沟。

    如今,沟被雪花填满一半,空出的地方半人高,正好埋伏。

    刘大山、陈剑华带领队员飞奔而来,停了下来。

    陈剑华一看,道:“这个地方,一片平坦,若非没有水沟,根本不适合埋伏。”

    刘大山笑道:“这是我打猎的场地,熟得不能再熟。你看,东边三百米,西边四百米,北边三百五十米的地方,各有一道水沟,适合埋伏。”

    陈剑华道:“距离近了些,比上次冒险。”

    刘大山断然道:“正因为近,才能更精准地打击敌人。”

    陈剑华一咬牙,道:“鬼子不杀不能泄恨,冒险也要干。”

    刘大山下达命令,高声道:“第一、第二小组制造向前痕迹,诱惑鬼子,三百米后迅速返回,进入伏击阵地。第三小组,消除埋伏的痕迹。兄弟们,行动,干死小鬼子。”

    弟兄们吼道:“干死小鬼子!”

    众人迅速行动,分工合作,很快进入阵地。

    刘大山接过陈剑华递过来的小红旗,带着十七名掷弹筒兄弟,向六百米处的一座山坡滑去。

    他要在那里设置观察阵地、掷弹筒阵地、临时指挥所。

    且说,赤鬼红山、大松小泉带领一百八十多名鬼子,拼命追赶。

    这个时候,他们是以正常的队列前进,不再是长蛇阵。因为这是正常行军,不是破阵。

    两人眼光一个像狼,一个像狐狸,不断观察着四周。

    只要怀疑有埋伏,就会恢复长蛇阵。

    很快,他们来到双头沟。

    两人一看,前面一片平坦,一片雪白,没有山坡,没有树林,连灌木都没有。

    大松小泉眉头一皱,问:“奇怪,为什么这个地方如此平坦,寸草不生呢?”

    赤鬼红山笑道:“这个你不就知道了吧。这种地方,应该是被山洪冲刷之地。每年都被洪水冲洗,所以植物都被冲跑了。”

    大松小泉思考着:“他们会不会在这里设伏?”

    赤鬼红山道:“在哪里设伏?一马平川,没有遮挡物,不适合埋伏。要是我,就在前面六百米处,那座小山上设伏。”

    大松小泉有点心神不定,狐狸一般的眼光扫射着四周。

    赤鬼红山笑问:“如果是你,在哪里设伏?”

    大松小泉摇摇头:“这个地方,确实不能打伏击。只是,不知为什么,我总感觉有点不妥。大佐,我还是建议不要再追。过几天之后,再带一个大队前来围剿。那个时候,不管他们在哪里伏击,都逃脱不了被消灭的厄运。”

    赤鬼红山没有发火,反而很理解,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