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极品帝王 >

第127部分

极品帝王-第127部分

小说: 极品帝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枫挪了挪身子,痛的咧嘴,厉声道:“朕还没死,谁敢造次,冯石虎,明日你带领麾下五万骑兵返京,与雷杰英共守燕京,谁敢造次,杀无赦!”

    众人感受到林枫身上怒意,神色顿时严谨起来,把林枫抱在怀里的佟颜玉,更是惊吓不已,花容失色。

    受伤的老虎,还是老虎。几个跳梁小丑若以为老虎不发威,把他当作病猫,趁机挑战老虎尊严,恐怕会被这只受伤的猛虎,吃的连骨头渣也不剩。

    “是!冯石虎抱拳厉声道。

    吩咐后,林枫收敛身上戾气,温声道:“这个年,朕还是想回燕京,这南湖虽好,锁不住朕的心思啊,阅兵,与李氏,北赵会谈,这些事儿,一件一件,还要好好处理。”

    听闻他有意返回燕京,众人马上又紧张起来,冬冷寒天,舟车劳顿,重伤之体返回,恐怕不利于伤势恢复。

    “皇上,你万万不能着急,李先生说,三月内,你不可大动,南湖距离燕京数百里之遥,长途跋涉,恐会影响病情。”侯铭封急忙说道。

    “是啊,国事重要,但皇上伤情更重要,皇上安心在南湖养伤,末将返京,定会与雷将军控制燕京形势,绝对不会出半点插翅。”冯石虎也是阻挠道,担心舟车劳顿,加重伤势。

    “皇上,阅兵,与李氏,北赵会谈,臣与简大人,楚大人均可代劳,你安心养兵吧,距离年关,还有七天,可从容解决这些事情。”文季师也安抚林枫心情,免得他质疑返回燕京,挪腾中,影响伤势。“只是,臣听闻,皇上与司徒大人,商议拟定年号,年初宣布,这其中祭天拜神,告慰先祖,这事情均需要皇上亲自处理,皇上以为该怎么办?”

    “也罢,这段时间,辛苦大家了,阅兵之事不能废,新政也不能废,这些全是朕的心血,不能毁于一旦,夫晏,明日你与冯将军同行,燕国大事靠你了。对了,告诉司徒,与宋国异地换地之事,燕国底线至少保留四郡,毕竟,邙山三道土地肥沃,面积极广,相当于晋西五郡之多,宋国很划算,还有可能趁机吞下南赵。

    季师,你说的祭天拜神告慰先祖,这事儿,今年唯有先放下了,等朕伤愈,会亲自前往祖灵拜祭,年号,你就代替朕宣布吧。”

    年末,有多事情要处理,可惜,他却无法挪动,唯有草草了之了。

    “是”

    年末之事安排,林枫转而朝文季师三人问道,“季师,玉彦,夫晏,你们对来年五国联盟,出兵伐宋有何看法?”

    当前,五国伐宋尚未开始,燕国先在南北两个方向掀起战争,何况,刚定下长期方针,燕国策略恐怕会有所改变了。

    “大周分裂六百年,各国诸侯多次联军攻打他国,奈何多失败告终,无非表面联合,实则暗地心怀鬼胎,心不往一处想,竟不往一处使,最终被逐个击破,或者击中要害,其他联军分崩离析。这次,五国伐宋,胜算仍不高,不过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北赵为雪耻,肯定会小心谨慎,何况名将李牧亲自领兵,五国伐宋胜出也不是没可能。”文季师淡淡说道。

    简玉彦接过文季师的话,说道:“宋国处中原东南之地,是诸侯列国中,存在时间最久的国家,就算始皇帝建立大夏,之后的大周,宋国均处于自治状态,这个建立在中原东南的诸侯国。乃是诸侯列国中,至今延续时间最长的国度。

    经历两个王朝威压后,在大周灭国时,宋国率先跳出来,夺取龙腾九鼎,可惜被当时北方霸主燕国击败,宋国蛰伏数百年,又准备骑兵谋取中原,结果不幸又被晋国击败,且几乎被灭国。

    那以后,宋国著名君主林昭临,也就是宋昭临,苦苦蛰伏十年,终于让宋国缓过劲来,那时之后,宋国与郑国,晋国,燕国成为死敌,后来数百年,不断与三家征战,燕国示弱,两国逐渐重归于好,但宋郑晋三国依然敌对,此后百年,宋国连续消灭不少城邦,更是吞并了与陈国之间的吴国,势力范围东濒东海,西达邙山,成为中原东部一霸,至今百年,不曾衰落,吞并中原,谋取天下的野心,也不曾遗忘过。

    皇上需知,宋国建国,几乎早于大夏,经历始皇帝,昊天武帝时代,延续至今,有一千五多年,是存在时间最长的诸侯国之一,也是强盛时间最长的东方大国,这么一个国家,在无数次战乱中延续,生存,并且壮大,定然有过人之处。

    今宋国神机营,陷阵营,连弩营,更胜从前,五国伐宋,若胜,宋国不灭。若败,长则三年,短则一年,宋国肯定会取代北赵,成为北方霸主,开始实施吞并北方,统一天下的千年夙愿。所以,臣觉的宋国获胜几率极大,那时,北方怕要不得安生了。”

    林枫不晓的宋国延续多少年,近清楚宋国久居河东平原,那里至今存在不少山野蛮人,被统称为狂夷族。对狂夷族的人,宋国朝臣似乎并不反对,相反,世世代代拉拢,令其为宋国征战。

    自林昭临蛰伏十年,开始带领宋国开疆辟土时,那狂夷族的山野蛮人,逐步参加宋军中,在数次大战中,脱颖而出,逐渐成为宋军中劲旅。

    狂夷族随着宋军四处征战,同时也开始迁移出山野,逐步迁到了山东平川,宋国朝臣亦不吝啬,把山东平原北部全部让给了狂夷族定居,两百多年来,北部狂夷族始终没有发生任何大事。

    反而越战越狂,似不辱没狂夷族称呼,逐渐成为宋**中主力不少,狂夷族也成为宋国阻击北方晋国主意军队。

    这些长期生活在山里的人,有着大山的厚重和不屈斗志,尽管常常面对晋国骑兵,却是每每以步克骑,屡战屡胜,成为晋国南面心腹大患。

    若燕国换回晋西四郡,首当其冲与驻扎在晋南的狂夷族部队接触,那时双方不可避免会有摩擦。

    不过,林枫也听出来,无论文季师,还是简玉彦,竟不担心五国联军有名将李牧,却齐齐看好宋国。

第203章 否极泰来() 
燕国寒冬,烈风如刀,刺骨冻肉,燕人却情绪高涨,热情似火。

    燕京,热火朝天的气氛,不为严冬所掩盖,相反,仿佛要冲破冬日严寒,打造个温暖世界。

    年关前,朝堂上,颁布赏令,为犒劳燕国人,一年来对新政支持,对南北战事支持。朝廷特意在年关时,普天同庆,奖赏京城四面百姓,每户人家一坛酒,半斤肉,十斤米面。

    不论何人,不论身份,连在燕京从商的外国人,游侠剑客,流民难民也人人有份,新年尚未开始,燕京大地却已经充满了年味。

    京城百姓,无不对朝堂举措啧啧称赞,对皇上,皇后感恩戴德,上了年纪的人,深深体会到,这两年来,燕国朝堂对百姓的变化,似乎随着燕国征战,经济繁荣,朝廷是越来越重视百姓了。

    百姓单纯善良,年关时,收到朝廷免费发放的东西,自是感恩戴德,特别那些因为战乱,水患,流落燕京的难民,自是越发高兴,对燕国产生一种寄托,一种向往。

    对皇上,对皇后的赞美之词,也随之传开,什么雄才大略,爱民如子,迅速在百姓心中传开来。

    朝堂率先表率,慷慨解囊,这一年来,因为新政,及骡马市建立,轻徭薄役政策推行,从而受益的商人,也纷纷回馈,不少商户在年关几日,平价买卖,或者减价买卖,每年该提价的时间,商人却做出不少让步,着实让不少其他诸侯列国商人意外,却也纷纷效仿。

    一年来,走南闯北,年末,整理收益时,大家惊讶发现,燕国虽小,收益率却非常高,甚至有些东西价格极低,在诸侯列国中,算是贱卖了,根本没有丝毫收益,在燕国,却还有不少利润。

    归纳发现,与燕国相比,别的诸侯国税赋奇高,导致商品价格太高,看似高价卖出,实则收益率低,燕国却恰恰相反,税赋极低,价格看似贱卖,却有不少收益。

    这么比较下来,众人才发现,一年来,燕国商业气氛似乎越来越融洽,少了地痞流氓欺行霸市,少了奸商以次充好,做生意变的简单,遇到问题,只需与府衙汇报,有时,向骡马市中的巡逻兵诉说,竟也不费周折的解决。

    各国开始有意逗留在燕国,开始收敛在别的诸侯列国内的小心思,不久前,燕国朝堂,一视同仁,不论达官贵族,商人游侠,还是平民百姓,均受到新年贺礼。

    这些诸侯国商人,顿时有种家的感觉,心中对燕国所作所为越来越认可。渐渐的,朝野中开始议论,议论燕国潜移默化中,发生的变化,随着话题深入,不可避免说道当今皇上。说道皇上遇刺的事情,融洽气氛顿时变的有点冷,有点紧张,对晋国声讨之音,越发愤怒。

    甚至,不少诸侯国商人,游侠,士子也参与这个话题,起初对林枫是同情,渐渐的随着了解,便成佩服,仔细回忆燕国两年来变化,佩服之情,又变成了爱戴,仿佛本人也成了燕国子民似地。

    随着林枫在百姓中地位越来越高,不少人开始关心他的病情,朝堂之上,专门在潇湘楼,林枫曾经问计于民的地方,偶尔有宫内太监,传出些南湖传来,有关皇上的消息。

    得知皇上病情在康复,康复时,照样忍着病痛,不辞辛苦处理朝政,渐渐的,有不少百姓,竟开始给林枫祈福。

    皇宫内,韩雪笺并不清楚百姓中的风传,但对百姓心思却偶尔会关注。

    林枫遇刺来,大小政务,压的他快喘不过气来,好在否极泰来,在朝臣共同努力下,事情总算出现转机。

    邙山地区战事,因为定国侯林枭率领二十万骑兵杀入,直奔上虞道,打的先发制人的刑伊柯措手不及,大军在山南道与赵鸿儒率领的铁甲步兵对战时,老巢却被二十万骑兵,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几乎不费吹灰之力解决。

    刑伊柯在山南道获悉消息时,彻底懵了,对林枭出现在上虞道,简直始料未及。却也理解林枭为何迅速攻上虞道大部分地区。

    主力军在前线作战,后防留守的老弱病残,及少量郡兵,根本没有实力挡住北方东胡骑兵,何况林枭出其不意一击。

    欲率兵回防,可赵鸿儒率领铁甲步兵,却像狗皮膏药似地,死死粘着他。

    何况,对方手底步兵,有数万铁甲步兵,有数万轻步兵,不少人还是曾经郑国的降兵,然而,对方作战却非常凶猛,铁甲步兵装备非常之好,正面冲击,郑国,中原这个步兵著称的国家,他麾下步兵,竟对抗不过铁甲步兵,反而多次吃亏。

    最令他恼火的,大战进行到紧咬关头,朝堂传来消息,招他回京。理由是,配合水师大军主帅韩先当,抵抗楚国与蜀国兵锋。

    接到诏书时,刑伊柯给予崩溃了,两次攻打燕国,郑国南面死敌蜀国总会蹦出来,牵制郑国。

    这次,蜀国来了,连南方霸主楚国也来了,刑伊柯脑袋像斗似地,一个弹丸之地,两个大国有必要兴师动众吗?

    可是,对方水师偏偏兵临城下,楚国更借道蔡国,直接由东南攻入,当前,玄甲兵已进入郑国领域。

    当即刑伊柯进也不是,退也不是,继续留在作战,首先就会违背王命,被按上抗旨不足的罪名,何况照着邙山地区形势,他麾下十万步兵,根本挡不住燕国三十万步骑,上虞道及山南道部分地区,终究,会被燕国逐步蚕食。

    撤退吧,赵鸿儒死缠烂打,粘着不放,况且,他带着军队撤走,意味着邙山地区,完全脱离郑国掌控,从此,郑国实力退出邙山北部,组建骑兵,成为梦想。

    刑伊柯很为难,韩雪笺却兴奋不已,邙山地区情况,她已经全部获悉了,确实没有想到,楚国竟派出玄甲兵攻郑,彻底结了燕国燃眉之急。

    同时,还有两件事儿,令她异常激动,林枫受伤的消息传回燕国,司徒在第一时间,调集雷杰英统领的禁卫军,增派皇宫防御的同时,还安排不少禁卫军,抓捕趁机闹事之人。

    两人雷霆手段,迅速抓捕数十人,有两位严重违法的人,经过刑部审讯,当天直接在午门斩首。

    顿时,那些暗中蠢蠢欲动的老贵族,直接安静了。

    新政推行,伤害到他们利益,但皇室也有补偿,短期来看,损失不大,长期损失,只是彻底丧失萌荫。但这些与项上脑袋比起来,又显得微不足道了,两位老牌贵族家族被午门斩首,血淋淋脑袋滚落在雪地上时,对那些活着老贵族来说,太震撼,皇室的强势,司徒的狠心,这一刻,谁也不想步后尘。

    因临近年关,发生流血之事,也的确为犒劳百姓一年来对朝廷的支持,韩雪笺,萧琳琅三人,在于司徒,余哲明,计穹商议后,决心在府库中,拨出数百万两纹银,表达朝堂善意,弱化新政推行方面的影响。

    第三件事儿,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林枫去南湖前,那段日子,距离年关还有十多天时,赵士德依照领命,在燕京内修建了黄金台,拥有招募天下贤才。

    同时,发布求贤令,希望消失传到各诸侯时,有文人士子,在年关之后,能够来燕国,为燕国效力。

    那时候,血刺还不叫血刺,叫做黑衣社,不少潜伏在各国的探子,接到命令后,开始暗中散布消息。

    燕国快马特使,像离弦的利箭,出燕京,奔向四面八方,越苍岩山,进北赵,越邙山,进郑国,向东入宋晋,向南,更深入南方各大国。

    一时间,天下诸侯闻之一惊,黄金台,求贤令,燕国,这是要弄啥赖?

    显然各国君主不是傻子,不会猜不出燕国举动,只是,燕国的做法,是不是太过招摇过市了,天下诸侯,郑梁两国变法,也没有像燕国这般大张旗鼓,何况大家听说,燕国仅是推行新政,还不是变法啊!

    只不过,燕国这么招摇过市,大张旗鼓的招募人才,还不足以让诸侯国君王震撼。

    何况燕国这般兴师动众,求贤令却很简单,仅仅附着一首诗,一句话。

    然而,诸侯国君王看到时,却震撼了,害怕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