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极品帝王 >

第140部分

极品帝王-第140部分

小说: 极品帝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燕宋换地,导致宋国迅速把势力扩展到北赵眼皮底下,兄弟之国南赵又不分是非,联合宋国,兄弟阋于墙,不懂外御其侮,反发兵北上,准备与北赵刀兵相见。

    赵宋两国暗中互斗数十年,互相不服气,只因相隔数千里,难以攻伐,避免刀兵之祸。

    此番异地,宋国势力延伸之赵国传统势力范围内,南赵不仅不晓的自己大祸临头,反而助纣为虐,开始蚕食北赵。

    赵柯不清楚二哥赵帆何意,但他清楚,五国伐宋,燕国彻底置身事外了,任凭六国互相争斗,消耗实力。

    这会,他想起六叔由燕国返回,掷地有声,异常严肃的话语,才晓得自己发动五国伐宋,实乃意气之争,眼前北赵要做的不是争强好胜,而是像燕国那般蒙生发大财。

    可惜,五国伐宋势在必行,北赵若因为战略问题退出,势必影响北赵在诸侯国声威,再想让各诸侯把北赵当作北方霸主,难免遭人诽谤。

    同时宋国势力延伸到北赵面前,若不发动战争,宋国在毫无对手的情况下,自然出兵南赵,那么,南赵必亡,北赵也会岌岌可危。

第223章 嫡系部队() 
赵柯发现,他登基来,北方局势变的错综复杂,从前诸侯国互相制衡的局面全然被打破,在赵国分裂后,整个北方失去约束,又一波诸侯国混战,即将开始了。

    目前,摆在他与北赵面前仅有一条路,即发动战争,在战争中谋求安稳,抱枕北赵处于不败之地,同时迅速在北赵国内进行变革,两者双管齐下。

    短时间内,北赵会处境危难,长远来看,却还算有效果,北赵强大了,北方局势再变化,亦不会有损北赵实力。

    何况,北赵幸得兵家柳灼崖,鬼谷顾希文两位贤者,两人文武双全,对北赵军事朝堂进行大刀阔斧改革,势在必行,北赵终有复兴之日。

    真正让赵柯高兴不起来的,归根结底依旧是林枫,燕国兴起,林枫逞强,北方似乎就在没有安宁过。

    目前,五国伐宋,燕国却巧妙周旋,置身事外,把注意力转移晋西,专心经营晋西,数十万兵力,开始猛攻晋国。

    一方兵强马壮,数十万虎狼之师,一方兵多将寡,数十年不曾出征。

    想到燕晋两国处境,赵柯心中隐隐担忧,晋国徒有序表,看似大国,实则早没有大国之威,东胡欺负它,宋国亦欺负它,今天,连燕国也把晋国当作崛起的垫脚石。

    这个国家若不幸被燕国所灭,或着吞并大半,对北方局势将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旦燕国拥有晋东之地,那么,燕国崛起,将势不可挡,终有一日,燕国会取代晋国成为北方大国。

    相对与燕国,赵柯更在乎徒有虚表的晋国,晋国处于晋东地区,对北赵毫无威胁,但燕国强大,对北赵威胁显而易见。

    何况,昔日燕国有三百年鼎盛时期,远超晋国和赵国称霸时间,说的不好听,燕国是死灰复燃,说好听点,人家有贵族血统,当年燕国称霸,赵国还是人家小弟。

    这会儿,燕国强势崛起,他心中惶恐,奈何,宋国搅局,明知燕国会成为大患,却必须先解决掉燕国,眼下大家唯有眼睁睁看着燕国,闷声大发财,却无可奈何。

    晋国,晋阳城,晋阳宫!

    北辰穹连日来,心中郁闷之气减少,本来这个年关,让他饱受怒气,特别晋阳城被焚烧大半,朝中重臣被刺杀,目前燕国悬赏令尚未扯去,晋东各地时有官员被刺杀,可谓祸事不断。

    然而,今天北辰穹觉的自己总算否极泰来,可扬眉吐气了,总有有复仇机会了。

    若说李钊,赵柯,因为燕宋异地而恼火,晋国君王北辰穹,却因为此事而感到高兴,或许,异地之地带来的影响,也唯有他高兴的起来。

    宋国人走了,燕国人来了,北辰穹觉的,晋国作为受气包,该雄起,该展现出大国怒火了!

    晋军强攻宋国,面对宋国神机营,陷阵营,连弩营,他还心有余悸,认为攻宋没有任何胜算。

    然而,异地换地之后,面对燕国,北辰穹以为晋国土地五倍于燕国,晋国人口十倍于燕国,晋国兵锋也远远超过燕国,对付燕国,就像老鹰抓小鸡般容易。

    他起初还觉得燕晋相隔宋国,晋国恐无力报复燕国,谁知燕国就像迷途的羔羊,自己送****来。

    机会千载难逢,晋国正好出兵,一扫晋国数十年来怨气,彻底扭转改变晋国颓废局面。

    何况,目前北方诸侯国,纷纷开始变法,晋国若击败燕国,也必须顺应历史潮流,必须开始变法。他承认自己不是开拓之君,但做个守成之君,应该不难。

    不得不说,北辰穹冷静起来,对自己认识还是很正确的。

    在前线传回的军报中,获悉燕军与晋军在少阳郡攻伐,互有胜算,北辰穹并不意外,晋**械陈旧,晋东之兵,又百年没有参与大战,难免生疏。

    燕军频频出兵,正气势如虎,势不可挡,晋军凭借老旧器械,与燕军互有胜败,以算难能可贵了。

    他相信,只要战事燃起,燕晋两军几次交锋下来,晋人血腥肯定会被激发,再曾经更换陈旧军械,燕军再强,再气势如虹,也阻挡不少昔日横扫北方的晋国铁骑。

    想起夺妻之恨,想起晋阳城之怒,北辰穹觉的,自己该做点什么了,往年诸侯国会盟,大战停歇,今年,他不想停歇,希望晋军在会盟期间,夺回晋西十郡。

    何况去年秋末燕国在东胡人手中夺取了浑河三郡,若晋军夺回晋西十郡,恰好挥师北上,收复晋国故土,一举两得。

    晋国不能实现称王霸业,也会再度中兴,拥有昔日霸王之气!

    北辰穹如意算盘打得很好,好似已经看到晋国重新崛起,在北方呼风唤雨了,心中暗暗笃定,必须向王氏求助,希望王氏游说晋地各大世家,在钱粮上支持自己,支持晋国复兴。

    南湖!

    几日来,邙山军队纷纷返回,前往晋西七郡驻防,林枫面临的大事不少,琐事更多,根本不清楚李钊,赵柯,北辰穹心思,也不想知晓三人心思。

    他只晓得,临行前往郑国太姥山会盟前,燕国必须点齐兵马,安排好三军将士,不然,数十万将士,蜂拥至少阳郡,群龙无首,乱打一通,必然事倍功半。

    况且,随即文季师前来南湖的李氏族人中,有不少贤良之人,文功武治,多具备,以前在赵国均受到重用,眼前,来南湖,林枫恰好把对方安排在各郡,各州,及军中,争取物尽其用。

    为解决燕军在少凉郡群龙无首局面,林枫吸纳张羽把燕军分为三部建议,同时结合目前隆林郡,燕晋两国局势。

    把数十万燕军,划归为四部分,中军,亦张羽,侯铭封麾下军团,及柳玄远,恒邦昌,拓拔羽麾下军团,组成中军,三十多万骑兵,全力对付王纶钥率领的燕国禁卫军。

    林枭,白易生,率领二十多万东胡骑兵,形成左翼,力战沐啸天,争取击败对方,穿插过隆林郡,直击晋阳城,同时收割晋东北方地区。

    赵鸿儒,赵俊,率领十四万步兵,形成右翼,穿插过隆林郡,步骑合并,迅速收割晋东南方地区,切断晋阳城与晋南富庶地区联系。

    至于,晋西七郡各郡防御,也唯有暂时借助各地郡兵了,燕国数十万大军集结少阳郡,对方也不敢翻天。

    何况,燕国重新夺回晋西七郡,对当地人来,不过是返回故国,不再经历晋国涂炭,许多地方,对燕军带来保持欢迎态度。

    另一方面,对待李氏族人,林枫全盘接收,但在李氏族人没有表现出彻底忠心前,他会用,亦会重用,但也会防备。

    李氏经营赵国时间极长,根深蒂固,俨然影响到赵国王位传承,不然赵国亦不会分裂。面对门阀世家拥有的惊人能量,林枫始终保持惊醒态度,他不想燕国强大后,重蹈覆辙,被门阀世家,搞的分崩离析。

    在燕国,一家独大,也唯有皇室,除此之外,任何家族休想成为门阀世家,休想威胁皇室安危,危机燕国国本。

    好在目前燕国在推行新政前,及推行新政中,没有滋生门阀世家的土壤,燕国本土不会形成世家,像李氏这般超级巨大家族,燕国会接纳,也是看重对方手中巨资和人才。

    经过与文季师,简玉彦商议,林枫最终决定,把李氏族人中文臣,分散派遣各地,多为州府长官,避免对方为郡守,成为封疆大吏,在地方形成势力。

    对于李霖,杨飞,李斛,李葆之类的武将,林枫亦没有完全信任,暂时全部委以副职,李霖派给定国侯林枭,与白易生形成左右副将,互相协助林枭。

    杨飞派给柳玄远,与李奎互相协助柳玄远。李斛,李葆两人,派给赵鸿儒,与赵俊形成三足鼎立之态,统领十四万步兵,剩余李氏族人,也派往各军。

    林枫安排妥妥当当,他的四个嫡系部队,燕国目前最精锐的四支部队,刀锋战士,张羽麾下轻骑兵,侯铭封麾下铁甲骑兵,及冯石虎的混合骑兵中,没有安排任何李氏族人。

    若非李氏族人较多,李霖,杨飞,李斛,李葆,多有将才,林枫甚至不会把对方派给赵鸿儒,柳玄远。

    因为苍岩山练兵经历,燕国部队以此为根基,不断壮大,不断强盛,无论已经能够独当一面的张羽,侯铭封,或冯石虎,赵鸿儒,还是屈居副将,或者暂时为被重用的白易生,恒邦昌,赵俊,黄浦玄,这八人全死忠与他,被他视为嫡系部队。

    相反,像林枭,柳玄远,拓拔羽,虽然三人亦忠心耿耿,特别林枭千里深入东胡,救他于危难,实则难等可贵,双方有是兄弟。

    然而,终究没有朝夕相处,没有经历生死磨难,用起来还不顺手,不过,为表彰林枭忠勇,他还是把二十多万东胡降兵,交给林枭,由他执掌。

    因此,在对于嫡系或非嫡系部队的问题上,林枫认识的非常清楚。

第224章 不期而遇() 
目前,燕军中,有嫡系非嫡系之分,但林枫对林枭,柳玄远,拓拔羽极为信任,绝对不会让对方充当炮灰。

    相反,在他看来只要是燕国骑兵,无论嫡系,非嫡系,都必须相同对待,不可厚此薄彼,无论在装备,赏赐或提拔上,做到一视同仁。

    不然也不会调集柳玄远,拓拔羽部队,与张侯二人部队形成主力,专心对付王纶钥,更不会让林枭带领东胡骑兵,专门袭击晋国皇都晋阳城,这无不是天大功劳,他完全可派赵鸿儒,冯石虎等人前去。

    这么做,还不是希望灭晋之后,无论柳玄远,林枭,还是拓拔羽,全部变成燕国主力部队,这样一来,各部队之间相互较量,更容提升燕军战斗力,他亦不会手中仅有张羽,侯铭封等少数人可用。

    何况燕国吞下晋国,势必引起各国诸侯忌惮,若燕国内部不稳,又何以抵御外敌呢?

    最根本因素,还是他不想在燕国部队中形成派系,各自为阵,那样,他在世,还可以压制对方,若他不在时,可能尾大不掉,形成军阀势力,燕国数年努力,毁于一旦。

    旁边,文季师与简玉彦,静静的坐着,气息内敛,半点不着急,他丝毫不清楚,林枫思绪迅速旋转着,伴君如伴虎,君心更难猜测,林枫不简单,所以他想把自己变的简单,听到林枫吐口浑气,道:“皇上,诸侯国太姥山举行会盟,迫在眉睫,南湖距离太姥山极远,咱们势必提前出发。”

    目前距离二月二日,太姥山会盟,仅有十二天时间,若在平时,策马而去,不过两三天时间,目前启程,时间充足有余。

    依照李悬壶建议,林枫伤势三个月内经不起大动,所以,前往太姥山时,林枫必须依然静坐,希望勉强抵达太姥山,因此,长途跋涉,大军必须提前远行,路上脚程缓慢些,却还是可以抵达太姥山。

    “嗯,说的不错,此番会盟可能有人不欢迎咱们,但太姥山聚集天下风云,不会安宁,终究还必须去,季师,点齐一万刀锋战士,咱们明日出发。”林枫道,太姥山会盟,林枫想见见这个时代的人杰,譬如:赵柯,李钊,北辰穹,林疏影之流。

    这些人,举手投足之间,做出的任何决定,都有可能影响北方局势,改变北方面前格局。

    目前,北方风起云涌,半点也不平静,接下来,肯定面临洗牌,有些国家,甚至大国,都会在诸侯国争锋中消亡。

    燕国不得不小心谨慎,若无意外,会盟上,林枫还希望与北方各国互相交好,暂时安抚对方,让燕国有稳定的外部环境,有充足时间吃下晋国。

    看着林枫伤势,简玉彦有点担心,南湖距离郑国太姥山极远,舟车劳顿,林枫身体未必扛得住,但北方诸侯国会盟,要么不参与,要么必须由君王亲自参与,外人根本无法代替。

    燕国形势,北方局面,今年,燕国必须参与太姥山会盟,不然,很容易被外人敌视,或者,有诸侯国在会盟期间,暗中敌对燕国,这都是必须事先提防的事情。

    “皇上,太姥山会盟,百年来有规矩,包括盟主在内,除了宗主国部队,任何君王随行军队不得超过两千人,期间,在郑国会有郑国嫡系精锐部队,保护各国王上安危。”简玉彦提醒道,说出事实,他猜得出林枫心思,经过刺杀事件,林枫小心谨慎许多。

    何况,郑国对燕国敌视,在郑国期间未必会全心全意保护林枫安危,而且,就林枫目前状态,也是经受不起任何人身伤害了。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河梯,会盟规定各国随行军队不超过两千,但常常在会盟期间,各诸侯会有不少探子潜伏进郑国,保护各国王上安危。

    目前,文季师已经写信回京城,想必他们在南湖动身时,燕国血刺已前往郑国,在太姥山附近潜伏起来。

    “唉!”林枫叹息了声,道:“郑国终究是大周遗民,纵然诸侯国混战,郑国不为北方霸主,这数百年来,各诸侯还是去郑国,拜祭大周帝王,拜祭龙腾九鼎,可叹,可叹啊!”

    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