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极品帝王 >

第344部分

极品帝王-第344部分

小说: 极品帝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起初,燕宋两国准备坑害南方诸侯国家,岂料,赵国却主动换粮。

    赵穆不清楚,于千航,许文豪两人同样不清楚,此事,趁着战事不曾开启,他们整日在田间与百姓劳作。

    冰雪解冻,北方雨水极好,土壤湿润,恰好是耕种的好时节。

    十余天劳碌,春耕总算按时完成,倘若夏季雨水合适,不出所料,今年将会是丰收年。

    种子播到地里,七天,十天,正常情况下,也该冒出新苗了,奈何在百姓期盼中,田头却不曾出现想象中,绿油油的景象。

    很快,于千航与许文豪意识到事情出现意外,倘若某片地区出现意外,或许播种方式,土地好坏有关。

    但是,邯郸城四面大片郡州均出现,种子播下去,却没有出苗的迹象。

    于千航两人皆是聪明人,意识到问题出现在种子上,否则,大片区域不可能发生不出苗的事情。

第548章 计中计(上)() 
重复章节已修改,大家放心订阅,明天找编辑修改名字。

    宋国毫不犹豫割去赵国半郡土地,却没有给赵国像样的粮食,此乃奇耻大辱。

    奈何春耕之事重于泰山,赵国朝堂记恨宋国,却没有时间,没有心思与宋国争论。

    当务之急必须积极重新恢复春耕,或许,已经错过春耕时节,却必须依旧进行春耕,能够恢复多少是多少。

    没有安全的种子来源途径,赵穆唯有吩咐大臣,将府库中余下的熟粮,以双倍换取赵国百姓手里的种子,从而弥补亏欠,争取将损失降到最低。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月前朝堂派出军队抢夺百姓手中粮食,春耕之时,送给百姓煮熟的粮食,却没有出苗迹象。

    朝堂来不及着手处理,邯郸城西面,距离较近的地方发生暴乱,数百百姓自主集中起来,反抗朝堂****。

    不反抗迟早会被饿死,反抗赵国朝堂也是死,左右是死,自赵柯死后半年多时间,百姓多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抢粮之事将百姓简直火上浇油。

    目前,赖以为生的种子,又种不出粮食,数月来积攒的怒气,终于,因为种子问题全部喷发出来。

    当地郡州官员很快镇压了数百人起义,起义部队却像星星之火,数天内,许多村寨发生起义。

    声势不大,却以野火燎原之势迅速发展,官府平息起义的速度,远远不足起义部队出现数量。

    邯郸宫内,赵穆获悉西面百姓****,急忙派出许文豪,企图用柔和手段游说,将叛乱抹杀在萌芽状态,然而许文豪不曾抵达西面,越发恶化的消息传来。

    揭竿而起的百姓,数千人汇聚后,怒气冲冲之下,杀死当地州县官吏,占领府衙,与此同时,州县府兵也加入百姓暴乱中,数千人队伍,大肆掠夺州内世家后,浩浩荡荡着邯郸城而来。

    同时,随着春耕事件不断酝酿,起义部队越接近邯郸城数量越多,短短数日,起义军人数达到三万。

    一时间,赵穆彻底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这些人手无寸铁,没有像样装备,表面看,形成不了多少威胁。

    不及时平息,起义部队数量增加,将会发生养虎为患的现象。

    赵穆与朝中大臣彻底慌了,根本没有预料到起义部队行军速度,及人数集聚速度,几日之内,暴增至三万。

    这么庞大的数量,即使暂时不能与邯郸城京师卫队数量相提并论了,任由继续蔓延下去,起义军队肯定会包围邯郸城。

    平息,平息,强行镇压,要解决起义带来的威胁,为保住帝位,唯有凭借铁血手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碾压起义部队,不等抵达邯郸城,就将全部歼灭。

    对起义部队没有丁点怜惜,赵穆派出京师卫队成员,五万骑兵前往西线,强行镇压起义军。

    此时,赵穆身心疲惫,深深体会到做皇帝的难处。燕国环视,对赵国虎视眈眈,赵国内乱,迟早会在内忧外患中被燕国兼并。

    他恨,恨林疏影,割去赵国领土,更换种子,非但没有化解燃眉之急,反而引起赵国内乱,是他让赵国局面彻底恶化。

    他恨林枫,林枫步步紧逼,让赵国落入被兼并的状态。

    。。。。。。

    宋国与赵国进行商谈,答应赵国提出的割地换粮条件后,林疏影第一时间派人将详细传递给身在燕京城的林枫。

    林枫接到消息,大概在十余日后,阅览过消息,他郁郁不快好几日,对林疏影背信弃义举动怀恨在心。

    赵国无钱无粮,国力急剧衰弱,恰好是燕国落井下石,迅速兼并赵国的好时机。

    林疏影为得到赵国领土,暗中资助赵国,此举,俨然准备让赵燕两国血战,宋国坐收渔翁之利。

    岂料,数日后,潜伏赵国的血刺传回消息,数日前,邯郸城西面郡州。百姓揭竿而起,发动暴乱,数日间聚集三万人,浩浩荡荡直扑邯郸城。

    顿时,林枫想起林疏影举动,暗叹对方阴险,暗里坑骗赵国,明里却撩拨自己,明明帮助燕国算计赵国,却让自己对她怀恨在心。

    暂时放下林疏影戏弄自己的事情,林枫把注意力转移到赵国身上。

    百姓起义,初始大军风风火火,却不能长久,他相信赵国虎贲军有能力迅速平息起义。

    当前,最重要问题,赵国三位名将,何人平息起义,无论谁返回邯郸城平息起义军队,将是燕军进击赵国的好机会。

    即使身在边关的三位将军没有返回邯郸城评判,赵国发生内乱,实力只会被削弱几分,接下来,即使燕国不主动进军,只需与赵军耗下去,拼耐心,拼粮食,虎贲军也会不战而败。

    考虑到林疏影暗中算计燕国,他也必须迅速解决赵国,将部队转向郑国,所以,阻碍林枭军团前往邯郸城的名将马武必死。

    因此,他命令张羽,侯铭封两人网罗编造马武与赵士德来往的证据,力争铁证如山,利用赵穆之手借刀杀人。

    况且,依照血刺传回的消息,先前散布赵士德与马武联系的谣言,差不多引起赵国朝堂对马武怀疑。此番,捏造马武主动与赵士德联系的证据,定然会一击必中。

    二月大多时间,赵穆都把注意力放在平定叛乱的事情,起义军初始风风火火,浩浩荡荡,大有冲向邯郸城的迹象。

    可惜终究是群土鸡瓦狗,五万京师卫队杀出,起义军根本毫无招架之力,月余时间内,三万起义军大多被歼灭,少数义军退守山林顽固抵抗,却掀不起什么惊涛骇浪了。

    此刻,赵穆彻底松口气,面色中露出苦笑轩,起义军时间短,却消耗赵国许多钱粮,割地换回的粮食,多半被浪费,短短一月,赵国国力再次下降。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马武在东线两次击败新赵军队,把新赵军队与林枭麾下十万军团,死死阻挡在青阳郡,对方寸步难行。

    一时间,赵穆对马武的全部怀疑,转瞬之间消失的干干净净。

    三位将领在外,唯有马武获得胜利,赵穆准备全心全意支持马武。

    一旦马武有幸击败燕军在东线的军队,虎贲军将有机会依靠苍岩山小道闯入燕国,当前赵国燃眉之急似乎又可化解。

    三月初旬,赵穆始终沉浸在马武击败新赵军队,与林枭军团的幻想内,毕竟,经历艰难困苦后,赵国似乎又要否极泰来了。

    可惜,很快许文豪带来的消息,彻底摧毁了赵穆全部幻想。

    昨夜,有人将马武与赵士德勾结的消息,偷偷放在许文豪府邸外面,清晨,家丁捡到书信,迅速交给许文豪。

    浏览之后,许文豪觉得事情重大,派人通知于千航在邯郸城内抓捕燕国血刺成员的同时,他迅速进宫,准备把消息通知赵穆。

    依照书信中记载,马武两次击败新赵军队,皆因双方互相商议后,新赵军队佯装战败,实在准备诱敌深入全歼马武麾下虎贲军。

    同时,新赵军队装扮成虎贲军,随着马武返回邯郸城,趁着邯郸城京师卫队及赵穆等人毫无准备,出其不意夺取邯郸城,极少赵穆,迎接赵士德返京,赵国臣服燕国。

    初次获悉消息,许文豪彻底被震撼了,内心情不自禁颤抖,倘若书信中内容为真,马武与赵士德的野心实在太大了。

    一旦双方完美实施,邯郸城内众人会被全部生擒,等待他们的将是死路一条。

    赵穆浏览过信件,神色来回转换,忽然冷冷的问了句:“安插在马武身边的探子怎么说?”

    他内心不希望马武此刻倒戈,毕竟,不久之前,他热烈期盼马武击败新赵军队,击败马武,赵军闯入燕国,改变燕国两国局面呢?

    岂料,美梦没有成真,却接到马武背叛的消息,对他打击实在太大了。

    “暂时没有消息,不久前传回的消息,表明没有察觉马武有任何异动。”许文豪回答的道,却又神秘兮兮的道:“或许马武行事谨慎,安插在他身边的探子,没有察觉也不是不可能。”

    小心驶得万年船,许文豪不希望马武杀回邯郸城,赵士德返回,那时,他,一家老小肯定会全部死在赵士德手里,所以,宁可错杀,不过放过。

    赵穆点点头,认同许文豪的猜想,赵士德不是等闲之辈,马武被称为名将,定然也是心思缜密之人,两人若密谋,肯定轻易不会让外人发现。

    但是,他依旧不相信马武会叛变,毕竟,即使赵士德重新返回邯郸城,登记成为赵国皇帝,此刻,却臣服与燕国,根本没有实权。

    马武与他合谋,能够得到什么,难道处心积虑,扶持赵士德登上皇位,马武就为变成燕国俘虏吗,简直是没有依据的事情。

    “捷报,捷报东南战事捷报!”两人商议时,外面传来探子高亢的声音。

    赵穆内心最后的希冀被打破,与非但没有胜利的喜悦,还情不自禁打了个冷颤。

    没错,书信中叙述内容没错,马武获胜,该是准备返回邯郸城吧。

第549章 计中计(下)() 
成也马武,败也马武!

    之前,赵穆对马武充满期待,希望对方击败燕军,穿过邙山,虎贲军闯进燕国,抢夺燕国财富,扭转赵国国库空虚的局面。

    奈何,转眼之间,所有美好东西全被打破,马武反而变成悬在头顶的利剑,稍稍不留意,随时会跌落下来,击毙自己。

    接过侍卫手中信件,迅速拆开后,赵穆急色浏览。

    他需要迅速确定马武寄回的书信内容,与浏览过的信件内容是否一致,是否有相似之处。

    从而找出马武背叛的端倪,提早做出防备。

    马武信中所言,先前之战,击败两万新赵军队,对方迅速逃离,数日来按兵不动,林枭率领军团也寸步未动,青阳郡危机解除。

    获悉邯郸城西面发生起义,请求率领两万虎贲军返回邯郸城平定叛乱。

    歼灭两万,率军两万,不约而同的巧合,赵穆忍不住深深吸口气,内心却依旧不平静。

    自与燕军交战,他日思夜想,盼望着前线传回捷报。

    甚至,不久前,内心仍然期待前线捷报,改变燕赵两国局面呢。

    这会儿,马武传回捷报,他没有丁点喜悦之色,相反变得非常恐慌,内心对马武产生深深忌惮。

    对方手里有七八万虎贲军,或许暂时不能全部控制,然若蛊惑虎贲军,杀回邯郸城,加之新赵军队的存在,京师卫队根本挡不住对方。

    什么捷报,瞒天过海,定是瞒天过海,马武征战消耗虎贲军,利用新赵军队取代,从而彻底取得军队控制权。

    信中提出准备率领两万虎贲军回京平定百姓起义,与先前收到的情报中,描写的一模一样,回京之后,该是铲除众人了。

    这混蛋,忘恩负义,早知对方不可信,就不该把七八万虎贲军交给他,当初就该直接宰了他。

    带着几分懊恼与追悔,把信件交给许文豪,赵穆神色冷凝,斩钉截铁的道:“不管凭借什么手段,绝对不可让马武返回邯郸城。”

    此时,赵穆认定马武会背叛赵国,背叛自己,倘若马武不能洗清嫌疑,按照马武心中所言,让他进京,或许与引狼入室没有区别。

    许文豪浏览过信件,也浑身战栗,又非常惋惜。

    纠结之余,希望找出马武背叛的直接证据,再解除马武军权,将他收监审判。

    毕竟,马武在东线取得胜利,若毫无证据,凭借流言蜚语就暗中铲除马武,不但会影响燕赵局势,好不容易有进军燕国的良机,因为马武之死,将会付之东流。

    另外,李牧封子修两位武将在外,铲除马武,势必会引起两名武将与朝堂离心离德,甚至对方为寻求自保,拒绝执行朝堂命令。

    所以,此事马虎不得,决不能随意处理。

    思前想后,许文豪稳住心情直言道:“皇上,马武之事,事关重大,依照两封信中内容,均证明马武取得胜利,微臣猜测有关马武的谣言,会不会是燕军故意散布,准备借刀杀人铲除马武。

    因此,微臣觉得,是否禁止马武入京,只需对方证明自身清白就行。”

    “你说说,有什么方法?”若不是威胁江山社稷,威胁自身性命,赵穆不会夸大马武背叛的嫌疑,目前许文豪提出建议,他不介意洗耳恭听。

    许文豪没有犹豫,捋着胡须道:“方法很简单,马武在东线击败新赵军队,皇上大可下令对方继续进攻燕军部队,倘若马武答应继续进军,则表明有人在陷害马武,谣言不攻自破,倘若马武拒绝与燕军交战,则证明马武与赵士德勾结,必须迅速铲除。”

    闻言,赵穆嘴角浮现苦笑,马武是否忠于赵国,目前似乎唯有这样做了。

    发自内心而言,马武在东线取得胜利,他不希望马武此时倒戈,不然,赵国又会错失良机。

    “拟旨,马武因击败新赵军队有功,特封为镇东将军,赏邯郸城外良田千亩,望将军再接再厉,争取早日全歼燕军,光复青阳郡。”赵穆道。

    。。。。。。,

    青阳郡,虎贲军大营。

    马武坐在帅帐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