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极品帝王 >

第353部分

极品帝王-第353部分

小说: 极品帝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起初若能够预料发生今日之事,他绝对不会杀掉赵帆,更不会算计赵士德,争着抢着,爬上帝位。

    闻言,许文豪面色冷凝起来,他没有丁点主意,于千航舔了舔嘴,也不晓得该说什么,在绝对实力面前,任何阴谋诡计都变得空洞。

    要化解当前燃眉之急,必须拥有强悍的军队,能够成功阻挡燕军。

    否则,一切计划全部是空谈!

    瞧见自己的左膀右臂没有言语,赵穆有气无力坐在椅子上,深深叹口气,许文豪两人没有主意,他同样没有丁点主意。

    灭国,难道赵国真的难逃此劫吗?

    他不甘心,死也不甘心,猛地站起来,道:“难道真的没有阻挡燕军的方法吗?”

    沉默,毫无悬念的沉默!

    赵穆面色越来越难看,仿佛随时有杀人的冲动。

    许文豪与于千航瞧着对方神情,隐隐约约中,感到淡淡杀气。

    赵穆当初为皇位杀了赵帆,算计了赵士德,当前,赵国又面临灭顶之灾,盛怒之下,赵穆未必不会宰了两人。

    顶不住赵穆怒火,于千航站出来,诺诺的道:“皇上,要解决来自宋军的压力,也不是没有方法,不过,不过赵国可能会付出惨重代价。”

    “不过什么,只要能保证赵国不灭国,付出多大代价也值得!”听闻于千航有破敌之策,赵穆红着脸,双眸直勾勾盯着于千航问道。

    不管什么手段,什么方法,只要能够保住赵国不灭国,即使再次割地,他也能够接受,试问,难道还有比割地,让赵国付出更多代价的方法吗?

    于千航轻轻咳嗽两声,直言道:“皇上,目前北方最大的诸侯国唯有陈宋燕三国了,李牧率领虎贲军投降宋国,导致宋****力暴增,一跃成为北方头号强国。

    所以,微臣建议,赵国主动向宋国称臣,寻求宋国保护,燕帝狼子野心,却也不敢在赵国向宋国称臣后,继续进攻赵国吧。”

    称臣?此举简直是赤果果的打脸,两年前,赵国与宋国争夺北方霸主地位,现在却要向宋国称臣,亏于千航好意思说出口。

    赵穆暴怒,正欲发作,许文豪也站出来,直言道:“称臣之事,断然不可行,且不说李牧刚刚率领军队投靠宋国,单单宋燕两国盟约,宋国都不会轻而易举进攻燕国。

    再者,年关之前,老夫曾经前往宋国游说女帝,企图联合宋国共同对付燕国,却依然无功而返。

    老臣估摸着,在没有解决北方战事之前,宋燕两国为各自利益,不会轻易开战。

    而今陈宋联军猛攻郑国,宋国更不会为赵国,选择两线作战,与燕国撕破脸皮。

    老臣觉得,当前唯有自救,皇上发动赵国百姓,对燕军进行层层叠叠防御,这般才有机会将燕国困在赵北地区。

    企图依靠诸侯国力量,不现实,也花费时间,到头来,赵国付出惨重代价不说,面对危机时,赵国可能还会被当做出卖。”

    许文豪之言,毫不留情揭穿诸侯国之间的本质,意在告诉赵穆,赵国要化解危机,从此刻起,唯有自救,即使再艰难,也不能依靠其他诸侯国了。

    赵穆闻声,情绪稍稍好转,赵国不能再退了,也没有可退的地方,若失去邯郸城,众人皆死。

    没有丁点犹豫和踌躇,赵穆语气急躁的道:“许文豪,询问传令,昭告赵北地区百姓,但凡斩杀燕军,皆有功,待秋收之后,朝堂会按照人头,论功行赏。”

    赵穆深知,联合百姓力量,未必不会阻挡不足燕军,倘若进行重赏,更会点燃大家杀敌积极性,可惜,赵国既没有余粮,又没有钱粮。

    纵然他有重赏之心,却心有余而力不足!

    不过,当前也顾不了许多,即使昭告是不能履行,也必须狠狠教训燕军。

    扫了眼于千航,赵穆道:“于大人,迅速派人整顿军马,这次,朕要御驾亲征,朕在什么地方,赵国朝堂将在什么地方。”

    “什么,皇上,万万不可啊!”于千航闻言,神情大骇,赵穆御驾亲征,说句没规矩话的,他这不是自找死路吗?

第562章 山穷水尽(第三更)() 
御驾亲征?彻底吓呆了。

    赵穆有城府,有谋略,阴谋诡计也许擅长。战场杀敌,决胜千里之外,他却没有这般手段。

    一个武不能提的帝王御驾亲征,简直在找死,更重要吗,面对的敌人,还是驰骋北方的燕国骑兵。

    于千航和许文豪忍不住为赵穆捏了把汗,希望对方深思熟虑,不要意气用事。

    否则,帝王死,赵国灭,臣子伤的事情,肯定会发生在赵国身上。

    然而,赵穆或许心意已决,准备孤注一掷,前往北方与燕军玉石俱焚。

    面对于千航好心劝阻,他厉声道:“征战之事,事关重大,此次,燕军虎视眈眈而来,剑指邯郸城,若朕不亲自御驾亲征,百姓岂会听从朝堂号召,奋勇杀敌呢?

    难道朕是贪生拍死之徒,难道要眼睁睁瞧着照过灭亡吗?”

    赵穆有能力,有城府,若在和平年代,多半会是个好皇上,可惜当今天下战乱纷争。

    沦落今日处境,生不逢时外,也怪时运不济。

    他夺取帝位前,赵国府库空虚,登基后,燕军咄咄逼人,百姓起义不断,钱粮问题始终困扰着他。

    另外,封子修,李牧两位将军领兵在外,不断伸手向朝堂索要钱粮,却各怀鬼胎,至今,他没有成功控制两位将军,掌握军权。

    而今,燕国四面围攻,他疲于应付各方面,即使有好策略,也没有时间实施,将赵国拉上历史正轨。

    一句话,心有余而力不足,来不及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

    这次,李牧背叛,赵国到了生死存亡之际,他不御驾亲征,为虎贲军及百姓树立起榜样,提升士气,面对燕国虎狼之势,恐难阻挡燕军南下。

    作为皇帝,他是失败者,但宁愿战死沙场,给燕军造成伤亡,也不会待在邯郸宫内等死。

    许文豪担心赵穆安危,再次劝道:“皇上,你乃赵国之君,龙体重要,切不可冒险御驾亲征,倘若伤及龙体,简直是赵国的灾难。”

    “亲征之时,朕意义决,无需阻挠。”赵穆毫不犹豫的道。

    闻言,察觉赵穆决心已定,许文豪与于千航纵然担心赵穆安危,却也不在反驳。

    两人佩服赵穆胆识,此事,倘若发生在赵帆身上,他多半主动缴械投降了。

    赵穆却能够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实在难能可贵。

    此次,赵穆言语不错,要想自救,唯有以身作则,做出表率作用,不然,想要点燃百姓积极性,完全是纸上谈兵。

    既然赵穆亲征之事定下来,两人必须迅速发动群众,调兵遣将,为赵穆亲征做好准备。

    然而,不等两人走出书房,筹备接下来的事情时,外面有侍卫匆匆跑进来,火急火燎的道:“皇上,大事不妙了。。。”

    闻声,许文豪,于千航两人忍不住想要骂娘,当前处境已经够糟糕了,还有什么事情发生。

    难道赵国这次真的过不了这个坎吗?

    真的要被燕国铁骑践踏吗?

    赵穆却一副毫不在意的样子,嘴角露出苦笑,燕军南下,随时抵达邯郸城,目前有什么事情,比燕军南下更危险,语气淡淡的道:“不必惊慌,无需着急,什么事情慢慢道来。”

    在赵穆看来,除非北方燕军直接兵临成下,将邯郸城围得水泄不通,否则,没有什么事情,会让他再次陷入恐慌之中。

    侍卫稍稍喘口气,盯着赵穆,心中自叹,燕军都要打到家门口了,竟然还不着急,莫非皇上事先或许燕军举动。

    心中怀疑归怀疑,侍卫依然忐忑不安的汇报道:“皇上,青阳郡探子传来消息,两日前,青阳郡郡驻扎的虎贲军全部消失,白家子弟多半捆绑在军营内,更糟糕是,燕军似乎事先获悉青阳郡内虎贲军消失,昨日,林枭军团一鼓作气势如虎,成功攻陷青阳郡,此刻,大军正向邯郸城方面转移。”

    “什么,青阳郡内虎贲军也消失了!”闻言,赵穆神情巨变,惊骇的问道。

    他心思全部放在北方,根本没有想到青阳郡的事情。

    目前探子送回消息,似乎也在情理之中,毕竟,青阳郡驻扎的虎贲军,皆为李牧麾下部队,追随李牧南征北战十余年。

    这些人对李牧的忠诚,远远超过自己,不久前,李牧在北方叛变,想来他的计划中,肯定考虑到青阳郡的虎贲军。

    更严重的问题在于,青阳郡距离邯郸城不过两郡之隔,相较于宁武关距离邯郸城更近,林枭军团更容易抵达邯郸城。

    或许,两日之内,十万燕军就能把邯郸城围得水泄不通。

    北方军务尚未解决,青阳郡又被燕军兼并,简直是屋漏偏逢连夜雨,照着当前局势,燕军这是要把自己,把赵国逼上绝路。

    “李牧这混蛋,究竟做了什么?竟然丝毫不念往日交情,准备把赵国推向万劫不复之地啊!”示意侍卫退下后,赵穆咬牙切齿的道。

    李牧好歹受先帝重用,为赵国镇守北方国门,岂料撕破脸皮时,毫不留情痛下杀手。

    然而,赵穆岂会清楚,马武之死,触碰到李牧心中最脆弱的地方。

    宋国皇帝更替速度太快,手握重兵的武将不可避免成为皇帝的眼中钉,肉中刺,加之,两人从前在朝堂关系就不是很融洽。

    马武之死,俨然成为李牧脱离赵国,投靠宋国的导火索。

    既然要率军脱离赵国,李牧肯定会带走自己的军队,绝对不给赵穆留下任何帮手。

    此刻,赵穆意识到青阳郡守军莫名其妙消失,肯定与李牧有千丝万缕联系恨不得迅速抓住对方,把事情缘由询问清楚后,直接将对方凌迟处死。

    先前许文豪和于千航两人听到侍卫汇报时,就深深意识到赵国情况可能比想象中更糟糕,奈何两人终究小瞧了侍卫传回来的消息。

    闻言,两人双腿情不自禁颤栗,面色饱含浓重的忧郁之色,青阳郡失守,燕军三日之内肯定可抵达邯郸城下。

    此刻,即使赵穆御驾亲征,时间也来不及,更重要,赵国根本没有能力两线作战。

    许文豪扶着柱子,言语惊慌的道:“皇上,御驾亲征之事,恐怕要搁浅了,林枭军团距离邯郸城更近,微臣觉得必须先解决东面的燕军,否则,不等北方燕军南下,邯郸城可能就会易主。”

    此事赵穆不是不清楚,实在接受不了这双重打击,李牧背叛,燕军咄咄逼人,一下子将他推到风口浪尖。

    恼羞成怒咆哮道,:“御驾亲征之事暂时作罢,命令京师卫队迅速向青阳郡方面转移,不管付出多大代价,也要阻挡林枭军团北上。另外,马上告诉封子修,快速率军北上,以赵国大将军的名义,力争阻挡燕帝南下。”

    从前,赵国有数十万虎贲军,然而经过参与攻击梁国之战,及赵国数年来帝位变更,许多虎贲军成为政治牺牲品,导致数量锐减,赵穆手中控制到军队不多,唯有六七万京师卫队。

    不管再怎么不相信封子修,也不得不向封子修求情,当此危难之际,倘若封子修拒绝北上,将会是与李牧一丘之貉。

    “皇上,封子修远在南疆,又要阻挡冯异军团,倘若撤离,南疆皆失,冯异大军北上,邯郸城将遭遇三面围攻之态。”许文豪陈述实情。

    赵国四面被燕军围堵,牵一发而动全身,赵穆企图调集封子修进京,完全是在白日做梦。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难道要放任燕军长驱直入吗?

    赵穆语气动怒的道:“不调集封子修率军进京勤王,难道眼睁睁等待被燕军生擒不成?”

    此刻,赵穆只觉得赵国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根本没有丁点好主意,改变当前态势。

    “皇上,南下吧,南疆有封子修军团,事情还没有到走途无路的时候。”邯郸城随时有被包围的可能,单凭七万京师卫队根本坚持不了多久,况且,城中没有多少粮食,守城不出,简直自寻死路。

    “南逃,倘若封子修图谋不轨怎么办?”赵穆担心南下,被封子修控制,权力被架空不说,可能随时会失去自由,被封子修暗中杀害。

    于千航也急不可耐,直言道:“皇上,现在不是瞻前顾后的时候了,南下还有一线希望,继续待在邯郸城,唯有死路一条。”

    言语虽然犀利,却没有丁点隐瞒的意思,毕竟,待燕军两路大军合围,将没有逃离的机会了。

    赵穆神色依旧踌躇,他宁愿死,也不愿权力被架空。

    不然,他会成为赵国历史上最为窝囊的皇帝。

    许文豪两人没有继续询问,既然赵穆迟迟不肯撤离,为族人,两人唯有离开。

    毕竟,谁都清楚,南下还有希望,不南下,邯郸城将会成为众人坟墓。

    当初两人为获得权力,支持赵穆,但掌权以来,各种赵国内外各种事情,让两人心力交瘁。

    不但没有尝到权力的味道,反而时时时刻刻有生命威胁。

    而今,赵国覆灭在即,与其留陪赵穆自找死路,两人不如逃之夭夭。

    赵穆思绪踌躇时,许文豪两人悄然退出书房。

第563章 信心满满()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赵穆既想保全性命,又担心前往南疆权力被封子修架空,生死存亡之际,没有半点帝王坚毅与果敢。

    当此之际,该迅速决断,该做出决断,避免引起更大混乱。

    可惜,有些事情根本不受控制!

    赵穆左右为难之际,因为林枭率军逼近邯郸城的事情,在不经意中传开,邯郸城内人心涣散的百姓,越发变得人心惶惶。

    不久,邯郸城城内,掀起大规模迁移狂潮,大家拖家带口,纷纷涌出邯郸城。

    身在天子脚下,邯郸城百姓最清楚朝堂举动,同时,也清楚朝堂真实实力。

    不久前,赵穆下令强行征收百姓手中余粮,当做军饷运往北方,彻底证明朝堂到了穷途末路之际。

    现在青阳郡中燕国骑兵迅速逼近,北面又有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