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极品帝王 >

第502部分

极品帝王-第502部分

小说: 极品帝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不仅支撑大燕各地财政,还维护当地安全,若不分青红皂白,部分敌我好坏,随意全部镇压,一旦引起世家反弹,必然形成大规模叛乱。

    严重影响大燕地方稳固,及经济发展,使得皇上一统天下步伐减缓,因此,微臣觉得对待世家,决不可儿戏。”

    文季师作为世家子弟,有曾经铺国,对世家非常了解。

    世家利益,有些地方偶尔与燕国政策相违背,可很多时候,世家支撑当地经济,维护地方安危,乃大燕商人除外,纳税最多的群体,若不分好坏,采取一刀切。

    世家不叛乱,也会因生存环境艰难,举族迁移,给大燕带来非常沉重伤害。

    伤筋动骨,也不是不可能。

    “尚书大人建议不错,皇上,末将建议,对待世家态度,该区别对待,支持柳玄远的世家,铁血手段镇压,抄家灭族,发配边疆,对待没有支持柳玄远叛乱的世家,必须宽大处理,甚至为平静燕东秩序,朝堂要主动安抚。”赵鸿儒也提出自己想法,补充文季师建议中不足。

    一下子,有两人反驳自身提议,林枭神情变得难看起来,冷眸来回瞪着赵鸿儒,文季师。

    抱拳,厉声道:“皇兄,乱世用重典,此乃大燕长期贯穿政策,绝对不可动摇,而今,天下尚未一统,大燕骑兵依然需要南征北战,为保证国内安定,绝对不能安抚世家,何况,这与大燕长期来推行的政策相违背。”

    言毕,不等文季师,赵鸿儒反驳,继续道:“纵观北方被我大燕灭掉的诸侯,其灭亡原因,均与世家有千丝万缕联系,皇上,对世家不能不防!”

    龙椅上,听到文季师三人提议,林枫清楚他们各自想法,也预估过每种提议为大燕带来的祸与福。

    这时候,放下手中茶杯,面色古井不波,摆摆手,示意林枭保持冷静。

    柳玄远叛乱,燕东许多世家必须严肃处理,抄家灭门,流放千里在所不惜,也会很镇压那些蠢蠢欲动的世家。

    告诉他们,任何人敢图谋不轨,燕东世家下场,将会是他们的结局。

    没有支持柳玄远叛乱的世家,的确需要从长计议,不可一概而乱。

    更重要,大燕几次叛乱,背后均有世家门阀影子,究其缘由,与燕国政策有密切关系。

    目前,门阀多处于南方,门阀不灭,世家不会亡,对南方门阀鞭长莫及时,林枫打算吸收对方,为我所用。

    毕竟,燕国迅速崛起,带来丰厚利益,却因推行政策,导致世家门阀不能参与,面对巨大利益诱惑,他们肯定会心怀不轨,铤而走险。

    与其门阀世家蛊惑,大燕内乱迭起,不如向门阀世家分享利益,稳住对方,待天下一统,再着手铲除。

    因此,他的想法是,逐渐减少政策对世家门阀限制,让对方也享受到燕国壮大带来的利益,从而平息世家门阀对燕国的态度。

    所以,林枭负气的建议,不禁不可取,还与他的想法彻底相违背。

    这时候,林枫没有安抚林枭,相反选择国家利益,朗声道:“燕国强大了,却不能自满,柳玄远叛乱,朕明白一件事,满招损,谦受益,国之强大,必须包容开放,吸收各方人才,财富。

    俗话说的好,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所以,对待世家门阀,朕提议,开放南方区域,形成类似骡马市的商业区,安抚南方世家门阀。”

    “皇兄,放纵门阀世家,只会让对方力量不断变得强大,将来肯定难以根除,即便皇上一统江山,这股力量也会限制和影响皇兄手中权力,皇兄千万不能糊涂啊!”

    林枭对林枫不重罚世家门阀,相反,与对方分享利益,非常不满,并且表示出深深担忧。

    此时,柳玄远又针锋相对,语气温和,却不容辩驳的道:“晋国公,皇上做法,乃长远之计,一旦世家门阀与大燕利益相融合,将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那时,没有人会主动损害大燕。”

    文季师着实不曾料到,皇上态度转变这么快,且这么有魄力。

    他可预料,一旦南方地区变成类似骡马市的商业重地,商人税赋大大减少,江南商人,世家门阀,定会趋之若鹜,渡船北上。

    那时,大燕利益不仅不会损失,相反,南方战乱地区,会快速发展,不出几年,定会再次崛起。

    这会儿,林枭欲再次反驳,林枫直接道:“二弟,此事关乎大燕长治久安,你切勿意气用事!就这么定了,季师迅速草拟诏书,燕东叛乱,对各地世家必须恩怨分明,南方之地,快速传旨各郡府,对南方商人,世家门阀减税。”

    “是!”林枭与文季师齐齐抱拳回应,态度却截然相反,林枭神色苦楚,失魂落魄,文季师却暗自欣喜,嘴角噙着笑意。

    议政厅内,沉默片刻,赵鸿儒站出来,道:“皇上,燕东叛乱结束,但燕东局势不曾稳定下来,东面尚有大楚玄甲兵存在,古乐枫率领少量水师,不清楚结局。”

    “嗯,目前不清楚牧君辰暗中受权的七万燕骑,是否抵达燕东,与古乐枫等人汇合,倘若汇合,不影响大局,不过,为谨慎起见,必须派出骑兵前往燕东!”古乐枫率军阻击玄甲兵,保护水师,超出林枫预料之外,让前期投入没有白白浪费。

    沉默片刻:“命令罗达率领两万刀锋战士前往燕东,平叛后回燕京城,另外,古乐枫,简玉彦,苏氏子弟,有功于大燕,全部提升一级,封赏钱粮,季师,你亲自去办!”

    对此,文季师也好,林枭也罢,对封赏之事,没有任何异议。

    毕竟,在危难时刻,他们坚守,保住水师,有功于社稷。

    这时,文季师站出来,神色古怪,有几分不自信,又有点惊慌,试探问道:“皇上,柳玄远叛乱,您打算怎么处置?”

    柳玄远变成大燕敏感人物,对他的处置,也异常敏感,稍稍不慎,会惹恼皇上,触及,他的逆鳞,文季师乃皇上宠臣,依然需要小心谨慎。

    “此事无需多谈,大燕律令,该杀就杀,该流放就流放,绝不姑息!”闻声,林枫面色忽然变得冷酷,毫不留情的说。

第795章 龙颜大怒() 
柳玄远背叛,一根毒刺狠狠刺在林枫心中,深深触及他逆鳞。

    按他往日性格,该杀无赦!

    绝不会让柳玄远活着回燕京城。

    此番,没有直接说杀无赦,反而选择按照大燕律令处置,多为控制思绪,避免一怒,大开杀戒,杀到起兴处,牵连无辜之人。

    文季师自找没趣,为柳玄远求情,若非看在他为兵部尚书份上,真想把他直接丢进牢房中。

    此刻,听闻皇上言语,观其愤怒举止,文季师神情微变,内心却汹涌澎湃,惊涛骇浪。

    他追随杨钺数量数年,极少有见皇上龙颜大怒,言及杀伐,着实让他内心诚惶诚恐。

    况且,一日中,皇上两次提及按照大燕法令,处置柳玄远叛乱,文季师是个聪明人,皇上强势言行,意味着要断绝朝堂官吏替柳玄远求情。

    神情惊愕,咽下一口苦水,硬着头皮,挡着被延误的风险,道:“皇上,柳玄远叛乱乃大罪,但他从前有功于社稷”

    不等文季师言语说完,林枫就不耐烦了,手掌重重砸在龙案上,啪一声,龙案震动,发出重响,站起来吼道:“功是功,过是过,朕向来赏罚分明,他有功,朕没有忘,他叛乱,朕亦没有忘,此事无需多言,谁敢求情,与柳玄远同罪。”

    林枫态度震怒,怒不可遏,对将领叛乱,零容忍!

    柳玄远在朝中地位甚高,其军中影响力,曾经为大燕对外一面旗帜,他却不思忠君报国,反而与世家门阀狼狈为奸。

    在大燕最困难时,选择在晋阳城发动叛乱,他是朝中表率啊,危机时刻,却背叛他。

    作为皇帝,他担心朝中官员,全权联合起来,为柳玄远求情,那时,势必会在朝廷引起一场风暴。

    何况,大燕军中,包括柳玄远在内,许多将领全是从那段峥嵘岁月过来的,大家有难同当,不畏艰险,开创而今霸业。

    然而,人心思变,能共患难,却不能同甘甜的道理,他不是不清楚,谁也不清楚,燕军中,其他将领内心想法。

    是否在权力,财富诱惑下,产生别的心思。

    因此,柳玄远叛乱,必须震慑军中官员,不然,他绝不亲自御驾亲征。

    文季师身为兵部尚书,他心腹谋士,常在朝中走动,发生柳玄远叛乱后,亲自跟他亲征晋阳城,该清楚他心中担心。

    奈何,却一而再,再而三,为柳玄远开释,心存何念,作为皇上,他心中不解。

    此时,不管朝中官员什么态度,他铁下心思,除掉柳玄远,防止在朝堂引起混乱。

    况且,震慑世家,难道不必震慑朝中将领吗?

    若非他从建军开始,就防备今后跟随他的将领,建功立业,封侯拜相后,自我膨胀,特意留一手外,柳玄远叛乱,会真的酿成大祸。

    当初,大燕建军,所有将领,仅有统兵之权,却无调兵之权,不少将领对外作战意气风发,可返回京城,必须主动上交手中兵权,此举,严重消弱各位将领在军中影响力。

    柳玄远在晋阳城叛乱,恰恰验证了此举可行性。

    多亏柳玄远军职虽高,却没有调兵之权,使得他在晋阳城叛乱,产生诸多问题,导致叛乱无疾而终。

    此刻,被林枫愤怒震慑后,柳玄远依然冥顽不灵要挺身而出争辩,却被身旁赵鸿儒暗中拽住,避免他做蠢事。

    在对待世家问题上,他与柳玄远意见相符,然而,怎样处理柳玄远,他却与皇上想法一致。

    杀,铁血斩杀,绝不留情。

    自古叛乱祸国,且柳玄远乃军中魁首,被视为大军榜样,率先叛乱,简直糟糕务必。

    若不及时制止,扼杀军中将领异心,军心不稳,大燕坐拥北方,也是强弩之末。

    一时间,议政厅内静默,林枫转身向外走去,不耐烦道:“大军明日开拔,返回燕京城!”

    文季师,林枭,赵鸿儒没有言语,躬身回应。

    朝中事务让林枫心烦意乱,兴致不高,不过,这时,他依旧没有忘记,与他一起前来晋阳城的拓跋衍等人。

    当初,燕京城暗杀发生后,在流云宫震慑拓跋衍等人,力争让拓跋衍之辈,出身在百姓面前,潜移默化中,消弱他们这些人影响力。

    考虑这些昔日君主王侯可能不甘灭国,所以,才带他们来晋阳城,准备给对方二次震慑,打消对方不轨之心。

    此番,花费一日,平定晋阳城之乱,生擒柳玄远及少数幸存的叛军。

    平定叛乱中,又意外重创玄甲兵,生擒熊魁,及数万玄甲兵,此举超出林枫预料之外。

    却也彰显了大燕军事力量,若把消息透漏给拓跋衍等人,他倒想亲自瞧瞧对方震撼的神态。

    昨夜破城,林枫趁着雷电大雨,燕京城混乱弱化时,把拓跋衍交给牧君辰,秘密关押在曾经晋国门阀王氏老宅中。

    因王纶玥原因,王氏子弟逃往宋国后,王氏老宅仍然被保护的很好。

    六百年古宅,风雨飘摇,经历了王氏兴衰,与荣辱,变成晋阳城中,首屈一指的大宅。

    朱红大门透着古韵,青石阶铺到前堂客厅,彩色琉璃瓦,折射出绚烂光华,府中,亭台楼阁,鱼塘花园,小桥流水,错落有致,彰显王氏曾经的富庶与权势。

    曹阿蛮率领亲卫,密切保护林枫,抵达王氏老宅。

    跃下战马,一身黑衣劲装,颇有气势,林枫挺身站在王氏大宅前。

    红朱漆大门顶端,高高悬着黑色金丝楠木匾额,上面龙飞凤舞地题着两个大字——王氏。

    昔日,王氏乃八大门阀之一,权势,财富,足以撼动晋国皇室,所以,晋阳城内,王氏大宅,无论所处高度,面积,都是仅此皇宫的宅院。

    亲卫全部下马,持刀快速冲入敞开的大门中,在宅中侍卫带领下,保护着林枫,直奔后堂而去。

    入王宅,映入眼帘,一个约一人高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麒麟屏风,穿过屏风,王宅内豁然开朗景象,延绵远处。

    此刻,宅院内,平和,安静!

    昨夜,拓跋衍等人,全部被秘密安置在老宅中,他们没有亲眼见证城中平叛,却亲眼亲眼目睹,林枫率领燕骑抵达晋阳城,城中发生叛乱,城门由内部攻破,燕军杀入城中。

    一夜过去,城中不时传来喊杀声,中午时,杀戮声,才渐渐停息。

    身困王宅中,他们不清楚外面局势究竟怎样变化,不过,震撼佩服林枫领兵能力之余,孰胜孰败,他们有点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心思。

    晋阳城之战,乃大燕内部事务。

    若燕帝平叛成功,自会抵达王宅,有意在他们面前宣扬自己能耐。若柳玄远获胜,燕帝亡,他们这些昔日君主王侯,处境不禁不会好转,柳玄远收拢各地力量时,反而会秘密处置他们,肯定必死无疑。

    所以,被困入王宅,大家心思完全没有放在平叛事情上,相反,难道有机会在大宅院内活动。

    这些昔日为各国利益,争的剑拔弩张,头破血流的帝国君主,王侯,有人坐在花园内,享受午后阳光,有人待在凉亭下,触光交错,把酒当歌。

    和睦场景,让人错认为从前乃故人,好友!

    林枫入府,亲卫在前面开道,彻底打破府中平静。

    宅中侍卫通报后,拓跋衍,北辰格,塔丰,阿木尔等十余人,被快速从府中四面八方召回来。

    一路上,他们神情古井不波,似乎被燕帝召集,乃预料之中的事儿。

    后堂大厅内,林枫坐在中央家主位置,侍卫很快端上来热茶,他悠闲的品着香茶。

    不久,拓跋衍等人陆陆续续走进客厅中,一个个清楚林枫来意,躬身行礼,落座客厅两旁木椅上。

    然而,大家越清楚林枫来意,古井不波神情下,内心却越惊慌。

    柳玄远乃大燕悍将,军中第一人,按理而言,在燕军中有非常大影响力才对,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