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极品帝王 >

第703部分

极品帝王-第703部分

小说: 极品帝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姬兄,北伐之事,休要再起,熊某建议,趁燕军休养生息,尚未南下,我等在沿江地区,修建防御,把燕军阻挡江北。“楚帝忌惮燕军,转攻为守,期盼聚集实力再战。

    “这“兵主面色危难,燕军凯旋,尚需休整,若放弃良机,南方诸侯谁也逃不掉。

    “姬兄,联盟尚在,韩某支持北伐。“越君韩晏熙道。

    “没错,该主动攻击,切勿给燕军喘息机会。“吴君亦斩钉截铁道,旋即又道:“不过,楚帝建议亦不错,该双管齐下,联合执行。“

第1088章 一人犯法,全家连坐() 
南方诸君争吵中,确定出兵北伐,趁燕军连年征战中,重创燕宋,夺取燕宋广袤领土。

    北方,燕宋帝君臣子,此刻,未曾意识到灾祸降临。

    林枫押送俘虏,钱粮,遣探子侦查路线,班师回朝,尚在前往燕京城途中。

    赵鸿儒,赵俊,白易生,李霖,照君令留守宋国,兼并宋国领土,捕捉女帝,彻底解决宋国造成地隐患。

    此时,白易生,李霖,率军留守开封城。

    照林枫离开前,留给他们命令,此时,他们该修建河阳浮桥,领兵前往河阳城,生擒女帝,宋起。

    可惜,连续数日过去,他们依旧留守开封内,尚未离去。

    非他们不肯征战四方,非他们偷奸耍滑,皆因宋国百姓,聚众反抗,破坏燕军攻势,给燕军造成严重伤害。

    白易生,李霖,唯有留守开封,率先稳固开封城。

    他们采取刚柔并济策略,派遣兵卒,抓捕城内作乱。散布谣言者,采取强硬手段,格杀勿论,对城内百姓。采取怀柔策略,分发粮食,修葺毁于战火房屋。

    另外,提拔开封城内有声望者,协助治理城郭,争取稳住城内百姓。防止百姓产生反叛之心。揭竿而起。

    可惜,事情远远没有他们想象中那么简单。

    城内世家大族,被林枫派人抄家,全部押送燕京城。不过,城内中层家族,却依然在搞事情。

    这些中层家族,可能受到女帝指使,可能有忠君报国之心,暗中挑拨百姓,与燕军敌对。

    这些无辜百姓,对燕军充满仇恨,城内断绝饮水时,不少百姓因缺水丧命。

    加之,对外敌。常死战到底。

    当初,身体虚弱不曾协助朝堂保卫开封,现今,众人身体逐渐康复,城内出现燕军。

    受到商贾地主蛊惑,城内反抗之人,比比皆是。

    是故,尽管白易生,李霖为平息城内祸乱,推行刚柔并济政策,选拔宋国有名望之人,治理燕军占领地区。

    可惜,燕军主力逐渐撤去,留下少数驻兵,很难震慑心怀敌意的宋国百姓。

    各处燕军占领区域,百姓抗争不断。

    李霖,白易生派兵卒修建河阳浮桥,欲前往河阳城,生擒女帝,宋起,简烨等人,彻底兼并宋国,各地驻军长官,频频传回百姓抗争军报,大大牵制白易生,李霖征战南方。

    与此,燕骑在开封附近,扩大巡逻范围,连续抓获女帝派遣江北的密探。

    那些,未曾被抓获,前往河阳北方渗透在燕军占领之地,鼓动百姓反抗,驱逐燕军,收复燕军占领之地。

    一时,燕军驻兵之处,宋国百姓起兵对抗如火如荼。不像正规军作战,能牵制燕军主力,这样小打小闹,依然给燕军惨重不小威胁。

    那些商贾地主,以村庄,山寨,家族为核心,选择地势陡峭之处,修建堡垒,寨子,组建严密防御,形成独立小王国。不受燕军控制。

    对白易生,李霖颁布政策,拒绝执行。

    反而,派青壮劳力,携带简易兵戈,趁夜袭击燕军营盘。

    甚至有商贾花费金银,招募转战各地游侠,暗杀驻兵长官,杀伐兵勇。

    那些青壮劳力奇袭成功,又迅雷不及掩耳,迅速撤回堡垒,寨子中。

    燕军除追杀中,能斩杀反抗者外,平叛中,常因叛军山寨,堡垒,地势陡峭,对方借助严密防御,坚守不出,常常无功而返。

    如此,宋国百姓在破坏燕军营盘中,付出惨重代价,也给燕军造成不小问题,时常有燕军被杀,粮草被焚,长官被诛事件发生。

    一时,燕军控制区域内,人心惶惶,纷纷自保,昔日战场百战百胜兵勇,逐渐沦为惊弓之鸟。

    开封城内,白易生。李霖陆续收到各处驻军长官传来消息,意识到前期执行策略,未曾得到百姓认可,反而让处境越发凶险。

    作为开封最高长官,白易生负责军务,李霖负责政务,他们深知,若无法平息百姓反抗。各城驻军,斗志渐渐会消亡,伤亡亦会增加。甚至折损过半。

    白易生。李霖,心中含怒,为解决百姓反抗,不得不认真对待此事。

    作为将领,白易生提出借助铁血手段,一人犯法,全家连坐,对反抗者,杀无赦,以杀止杀,以血之血。

    凭借恐怖气氛,震慑宋国百姓,力保开封。

    然而,李霖认为,宋国百姓之所以反抗,除妄图复国外,恐怕同样忌惮燕军,生怕对燕军无辜百姓杀戮。

    若当前采取冷血无情手段,不禁不能平息宋国百姓反叛,还会逼迫宋国百姓拿起武器造反。

    假若各地百姓,大规模起兵造反,对抗燕军,非但不利在宋国统治,更中女帝阴谋。

    根据宋国国策,李霖提出,女帝重商,重农,全力以赴壮大商业,与大地主实力,提升宋国国力外,同样增强豪强商贾实力,因财阀豪门占有良田多,轻徭薄赋政策让他们获利丰厚。

    导致豪强巨商日益剧增,垄断商业,豪门地主,占领无数土地。

    一时,宋国内,战功赫赫的军事贵族,桀骜不驯的巨族土霸,与财力雄厚的商贾财阀,快速崛起,形成三股重要势力。

    这些豪富占有大量财富,土地,豢养众多成群奴婢,生活侈靡。严重影响农业。

    与此,疯狂兼并土地。逼迫众多百姓破产流亡。

    造成严重贫富差距,虽然宋国朝堂,力争平息宋国内部矛盾,也仅仅暂时平息矛盾。李霖向白易生提出,采取政策,保护百姓权益。力主公平正义,抑制豪强,反对豪强淫侈,重农抑商,

    同时,将皇上抓捕得豪门财富,巨族土霸,所圈占良田,重新划分,分封给丧失良田的百姓。

    力争吸收贫瘠百姓,孤立反抗燕军者,如此,既能轻松抓捕反抗者,也会渐渐消除燕宋之矛盾。

    思前想后,白易生认可李霖所提建议,没有犹豫,按李霖策略推广,重新分封土地,改变宋国百姓反抗。

    白易生,李霖暂停征战,专心平叛时。

    与此,远在千里之外,蒙阔,郭万军率机械军团,浩浩荡荡前往燕京。

    途中,不断受到燕国城邦驻兵阻挡,兵力不断消耗。

    同时,蒙阔,郭万军收到密探传来军报,,得知开封保卫战结束,皇都在燕军猛攻中易主。

    女帝,宋起,简烨侥幸死里逃生,蒙阔,郭万军扬天长叹,情不自禁向东方叩拜。

    另外,皇城丢失,皇帝逃往,宋国前途迷茫,蒙阔不知所措,难以决断,不知该继续领兵千万燕京,还是快速折返,领兵前往河阳城,与女帝等人汇合。

    燕京,张羽军团被宋军重创,燕军主力在外,趁燕京空虚,他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也攻陷燕京。

    何况,前往燕京城,乃女帝命令。

    不过,时过境迁,开封城被迫,若燕帝率领燕军继续南下,追击女帝,单凭河阳城守军,很难确保女帝无忧。

    即使燕帝领兵撤离,派遣少数兵勇追击,依然给女帝造成非常严重祸患。

    不过,沉思良久,宋起依然决定前往燕京。

    按照书信中内容,女帝逃往河阳城,已有时日,却迟迟没有传来前往河阳城勤王命令/

    另外,燕军攻陷开封,相当于灭掉宋国,他若不领兵猛攻燕京城,给燕军造成沉重打击,如何打消燕军嚣张气焰。

    几乎未曾犹豫,蒙阔,郭万山领兵继续前往。

    急行军两日,探子再次飞马来报,燕帝领兵自开封城班师回朝,似乎已经清楚宋军猛攻欲攻取燕京城。

    得知燕帝动向。蒙阔当真紧张起来,燕帝领兵归来,留给他时间不多了。

    若不能抢在燕军归来前,敢去燕京城,攻陷乃至重创,势必引起宋军危机。

    副将郭万军得知燕军动静,突然心惊胆战,生怕燕军抢在宋军前面,提前赶回燕京城。

    沉默少时,郭万军对蒙阔道:”将军,燕军自东方归来,疾行回京,即使我们提前抵达燕京城,发动攻击,若攻陷燕京城还好,若不能攻陷燕京城,唯有匆匆撤离,末将提议,由末将寻找雄关,暂时阻挡燕军,大帅亲自领兵前往燕京城,力争攻克燕京,报血海深仇。”

    闻声,宋起思绪陷入沉思中,他麾下兵卒八万有余,与数十万燕军对抗,已经显得捉襟见肘,若兵分两路,对抗燕军,进攻燕京,阻挡燕军,怕难以执行。

    沉默许久,蒙阔依然思绪坚定,欲领兵前往燕京,道:”无需分兵两路,我们前往燕京,蜀军同样前往燕京,只要蜀宋军队抵达燕京城,纵然燕帝领兵凯旋归来,我们照样有机会攻陷燕京城。”

    然而,郭万军面色疑虑,疑惑询问道:大帅,蜀国喜欢恃强凌弱,若得知燕军凯旋归来,蜀帝必命令部队撤离,如此,我们领兵前往燕京城,与飞蛾扑火自取灭亡,没有什么区别。”

    “本帅清楚蜀帝性格,所以,郭将军,你务必前往蜀国,争取游说蜀帝,联合出兵。”蒙阔冷语道。

第1089章 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 
燕京城。

    城墙防御严密,所有兵卒全神贯注,神情紧绷,死死观望四面,

    南门守军,尤为谨慎,守城兵卒,巡逻兵卒,数量皆远远超过东西北三处城门。

    近期,张羽领兵,在燕京南方,郑国旧地中,与蜀军作战,暂时阻挡蜀军前进步伐。

    与此,东方赵鸿儒派遣信使,传回消息,蒙阔八万兵卒,直奔燕京城。

    连日来,有关蜀军,宋军消息,源源不断传回燕京城,摆放龙案。

    城中百姓人心惶惶,占精竭虑,既担心张羽无法在南方阻挡蜀军,又担心蒙阔领兵杀来,更担心,蜀军,宋军,双双不约而同,兵临城下。

    此刻,燕京城内留守军队仅有两万余人,且皆为雷杰英训练的新兵,空有满腔热血,缺乏战斗经验。

    面对时刻到来的危机,让皇城内,上至达官贵人,下至黎民百姓。内心中,潜藏深深危机感。

    这时,一匹快马,自燕京城东门闯进来,手中抓着捷报,飞马疾驰,高声狂喝道:“捷报,捷报,开封城大捷!“

    信使策马向兵部而去,战马所过,捷报之音,传遍街道中,提心吊胆百姓,闻声,心存疑惑,却口口相传。

    飞马抵达兵部,信使沿路狂喝,思绪紧绷,在商讨燕京城防御的兵部官员,纷纷放下手中事儿,目光集中在信使身上。

    兵部侍郎自信使手中接过军报,不敢拆信,不敢犹豫,匆匆忙前往兵部办公处。

    兵部深处,文季师在详细研究燕京城防御策略,欲在不影响远征军队,提防蜀军,宋军。

    沉思中,侍郎步伐踉跄,小跑进来,顾不得文季师思考,朗声道:“大人,捷报,开封城捷报。“

    闻声,文季师思绪游离,尚未听清楚,不禁询问:“什么,什么地方捷报?“

    “大人,皇上派遣信使,传回消息,开封城大捷,皇上领兵凯旋回归。“侍郎神情激动道。把自己所知道的,全盘道出。

    “大捷,开封城大捷。“获悉开封大捷,皇上正领兵凯旋归来,文季师内心狂喜,自侍郎手里接过军报,朗声道:“马上通知司徒大人,苏大人,本官需马上进宫,把消息告诉皇后,晋妃。“

    开封城大捷,皇上领兵凯旋归来,定能彻底消除燕京城危机。

    文季师坐马车进宫时,途中,与苏秦,司徒相遇,三人匆匆入宫。

    等待御前太监安恒向皇后通报后,皇后,王纶玥,慕容柒嫣,携带太子,在暖阁会见文季师,司徒,苏秦三人。

    此刻,三女内狂喜,燕京城发生危机时,皇上领兵凯旋归来,不但宋国再无后顾之忧,而且能够震慑对燕京城虎视眈眈的蜀军,及领兵逐渐逼近的宋军。

    暖阁内,文季师向皇后汇报。不久,皇后心情平复,娇声道:“文大人,皇上凯旋归来,一扫燕京城内阴霾,迅速以太子林朝阳名义,派官员在燕京城内张贴告示,宣布皇上归来消息。“

    皇上领兵凯旋归来,安抚人心,让人心浮躁的燕京城百姓,渐渐消除内心恐慌,平息下来。

    而且,燕军夺取宋国大量土地,成功占领开封城,逼得女帝弃城而逃,理论上,宋国已经灭亡。

    北方一统,对燕国,对北方,对天下百姓,有至关重要意义。

    意味着北方结束诸侯争霸格局,向大一统迈进,从此燕国将把视线由北方转移南方,北方再也没有任何诸侯国,牵制燕军南下。

    天下归一,越来越近,越来有希望,未来数年,轻松实现。

    司徒得令,皇后继续道:“司徒大人,皇上领兵夺取开封城,对燕国影响深远,待皇上归来之日,在东门举行盛大欢迎,这些,全有劳司徒大人。“

    “尊令。“司徒深知,如此大事,肯定需迎接圣驾归来。

    然而,皇后身边,慕容柒嫣浏览过军报,娇美面容中,参杂少许担忧,向文季师,苏秦道:“文大人,苏大人,皇上归期未定,且军报中记录,大军押送俘虏金银一起归来,势必行军速度缓慢,高兴之余,不能放松对蜀军,宋军监视,防止对方铤而走险,仍旧坚持出兵燕京城,

    文大人继续与兵部同僚商议防御燕京城之事,苏大人,派遣暗剑精锐,时刻监视蜀军,宋军动向,不得有误。“

    乐极生悲,甜中生苦,来自蜀军,宋军的危机,依然尚未解除,皇上未曾领兵归来前,务必谨小慎微,提防两军。

    “尊令!“文季师,苏秦抱拳道。

    三人离开皇宫,司徒回到吏部,快速派官员撰写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