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极品帝王 >

第722部分

极品帝王-第722部分

小说: 极品帝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蜀国不像北方列国,一马平川,也不像吴越楚周,水域众多。

    蜀国外围,山地层连叠嶂,内为平原,多出郡州不利骑兵作战,水域中,又会成为蜀军天然屏障,燕国灭蜀,蜀国非将燕国拖进泥潭中,

    何况,长江天险,斩断燕蜀,燕军无船渡江,唯有屈居北方。

    不管北方战事无论多凶悍,战火也在燕国领土中燃烧,若燕军敢强渡长江,蜀军必在江面重创燕军。

    所以,无论燕军多气势汹汹,有长江天下,蜀军照样立于不败之地。

    旁边,梁若初也思绪游离,心不在焉。

    暗叹世事无常,唯有强权改变命运。

    起初,家族分别把与妹妹梁若熏许配给太子与二皇子永王,然不知何故,皇上偏偏钟意她,却将宫之女许配太子,

    家父梁铭源身为军中宿将,照样无法决定她命运。

    今她双九年华,却守在已过天命之年的皇上身边,虽得帝王宠幸,却郁郁寡欢。

    对此,梁若初耿耿于怀,却无法奈何。

    此刻,听皇上所言,这印象中好色帝王,连堪称完美的三皇子,竟不及万一,裂果君王,难以匹敌。

    梁若初不禁内心好奇,这燕帝是何方神圣,让被称为蜀国百年难遇雄主的柳武牧心存忌惮。

    抬起螓首,望向柳武牧,一脸皱纹入眼,梁若初不禁催促道:“皇上,你召集百官议事,勿在臣妾宫中逗留,免遭百官非议。”

    柳武牧起身整理衣衫,瞟了眼梁若初,道:“爱妃,近日军政要务多需朕处理,怕不能常来玉湘宫,爱妃照顾好自己。”

    “谢皇上牵挂。”目送柳武牧离开,梁若初召集宫女进殿,吩咐其寻找林枫画像,她倒要瞧瞧,林枫究竟是有三头六臂,还是牛头马面,让皇上称赞,列国君王忌惮。

    金銮殿内,百官入朝,位列两排。

    目睹柳武牧入殿,太子,永王,梁王,镇国将军冉冥渊,铺国将军梁铭源,骠骑将军张晟,镇南王柳武威与文臣温箴言等七八人,急忙行礼。

    “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诸位爱卿平身!”

    百官行礼起身,太子柳浦琊移步出列,走到殿中央,率先询问:”父皇,匆匆召集儿臣与百官入宫,究竟发生何事?”

    “父皇,可是燕军开始动兵?”永王柳浦淳挺身而出,朗声直问。

    此刻,太子当真不知燕军来犯,不过,永王却通过铺国将军梁铭源之口,得知燕军来犯,一番商议,已经有御敌策略。

    照梁铭源所言,让他领兵前往江北,建功立业,再谋夺嫡之事。故而,永王对领兵出征,前往江北作战,势在必得。

    柳武牧不禁朗声道:“林枫小二率野心勃勃,率百万雄兵挥师南下,帐下名将皆出。目前,在燕川郡内重创温知明,收复隆阳郡,上河郡,疾行前往泗州郡。”

    百万雄兵?

    燕帝亲领?

    名将皆出?

    闻声,殿内百官似遭惊雷,惊目结舌,轻声议论。

    燕帝,没有他这么快集结百万雄兵,雷霆之势出动,目前连克三郡。

    照燕军兵力,十有八九,欲收复失地,吞并蜀国。

    目睹百官神态,柳武牧捋着通白胡须,朗声道:“诸位爱卿不必惊慌,依朕来看,燕国所谓百万雄兵,多故意壮大声势,骗得了他人,却骗不了朕。”

    这时,镇国将军冉冥渊站出来,拱手提醒:“皇上,纵然如此,燕帝领兵数量照样不少,何况其意昭然若揭。末将提议务必早作安排,提前防备。”

    “没错,兵贵神速,务必派遣军队。前往江北,阻挡燕军。”铺国将军梁铭源附和,旋即厉声道。:”燕帝领兵来势汹汹,照温知明实力,恐难防御。”

    镇南王,永王,及其他官员,皆劝柳武牧提前出兵。

    唯有温箴言,张晟臣,及坐在担架的梁王柳浦筠不曾言语,似有所思。

    柳武牧视线转移三人身,询问道:”梁王,温大人,张将军,现今局势,你们怎么看?”

    “父皇,梁将军所言不假,燕帝卑鄙,各色低略手段层次不穷,让人防不胜防,朝廷必须派遣军队前往北方,另外,儿臣提议,在长江一线组建防御,切不可轻敌大意。”梁王柳浦筠斩钉截铁道。

    对在江北惨遭神秘人刺杀,他始终耿耿于怀,虽说不曾找到凶手,然猜测不假,对方必然来自燕国。

    “皇上,末将支持梁王提议。”张晟臣附和,

    “皇上,蜀国兵强马壮,钱粮充足,有实力,也有能力,与燕军长期作战。”温箴言斩钉截铁道,身为蜀国财政大臣,加之族弟身困江北,他全力支持北伐。

    了解文臣武将心思,柳武牧沉默少时,询问:“当务之急,组建防御不容耽搁,按理而言,梁王该前往江北封地御敌,奈何梁王伤势未愈,暂时不易前往江北作战,尔等何人为将,领兵前往江北?”

    闻声,一众官员纷纷沉默,

    他们这些将领清楚,依照燕国兵峰,绝对有能力在短时间内,聚集百万雄兵。

    现今,号称百万雄兵作战,数量不少,蜀国将领南征北战,却没有将领遭遇百万规模大战。

    在场将领,谁也没有把握,领兵前往北方,挡住燕军兵峰。

    金銮殿内,官员沉默良久,太子柳浦琊挺身而出,主动请缨,道:”父皇,若无将请战,儿臣愿领兵前往江北,抵抗燕军。”

    嘴上这没说,太子却不敢行动,这么做,无非希望博取皇上好感。

    他也清楚,若无意外,皇上定不派他前往江北,毕竟,他精通文治,却不擅长军事。

    关乎国家存亡,皇上绝不敢把所有希望,全寄托在他身上。

    “皇上,太子乃蜀国传承,岂能以身犯险。”冉冥渊出列,急忙阻挡,若让太子领兵,蜀国有多雄厚家底,也会被他败光。

    眼见左右同僚无动于衷,冉冥渊拱手道:”皇上,当此之际,末将愿领兵前往江北,协助温将军阻挡燕军。”

    “冉将军,燕军来犯,你务必留守蜀国,快速招兵买马,扩张军队,抵御外敌。”柳武牧朗声道,拒绝冉冥渊提议。

    另行安排道:”冉将军,燕帝亲自领兵亲征,必剑指蜀国,这场战争必耗时长久,将军须亲自派将领前往南方,西陲,召集蛮兵与羌兵,组建三十万精兵,防止落败,蜀国无兵可调。”

    “末将遵旨!”

    冉冥渊乃蜀国依仗,不到万不得已,柳武牧不希望他远离朝堂。

    这时,镇南王,铺国将军,骠骑将军,永王心似明镜,皇上拒绝冉冥渊领兵出战,那么,必然在他们中挑选将领前往。

    虽未开口,其意却再明显不过。

    然镇南王柳武威,骠骑将军张晟臣无动于衷,不敢冒然请战。生怕一战落败,盛名全无。

    铺国将军梁铭源倒想主动请缨,奈何与永王提前有约,唯有按兵不动。

    这时,永王柳浦淳紧抓机会,阔步出列,道:”父皇,儿臣愿携家带口,亲自领兵前往江北,不挡住燕军,儿臣宁愿战死沙场,马革裹尸,绝不归朝。”

    此言一出,朝廷具惊。

    这永王在冬末被皇上消弱兵权,麾下战将要么罢免,要么流放,连与永王亲近得卫国将军倪晨君,都惨遭皇上囚禁。

    此刻,永王主动请缨,宁愿死守国门,着实超出百官预料。

    柳武牧一怔,非常惊讶。柳浦淳素有战功,在诸位皇子中,仅次三皇子,

    唯独近来年,垂涎东宫,不惜动兵与太子争锋相对。

    不料,国难当头,众将龟缩,永王挺身而出。

    柳武牧倍感欣慰,旋即冷眼扫过诸将,向永王询问道“永王,你可知道,燕军多年来南征北战,攻无不克,燕帝更是军中好手,此去江北凶险万分,稍有不慎,还有性命之忧!”

    柳浦淳面色坚定,毫不犹豫单膝跪地,厉声道:”父皇所言,儿臣了如指掌,不过,国难当头,儿臣身为皇子,有义务确保蜀国安危,即使身死命陨,战死沙场,也在所不惜。”

    他与太子夺嫡,在军中力量已经被消弱。诸多文臣支持太子,武将观势纷纷倒戈。

    这场争斗中,他几乎没有任何夺嫡希望。

    然而,燕军挥师南下,让他在绝望中看到希望,倘若领兵前往江北,牵制阻挡燕军南下,甚至击败燕军,凯旋回朝。

    展露才华,忠义尽显,定然改变皇上决定,顺便在军中培植嫡系,待燕国兵锋退去,他必有再次夺嫡实力。

    闻声,柳武牧心情大好,朗声询问:”永王,说说你的御敌策略!”

第1119章 蜀国北伐() 
永王主动请缨,携家带口前往江北,以命抵挡燕军。

    其魄力,其精神,难能可贵!

    身为帝王,作为父亲,柳武牧深感欣慰与骄傲。

    不过,战场杀伐,单凭凶悍魄力,不屈精神,恐难御敌,何况,今朝蜀国面临强敌,还是号称雄兵百万的燕骑。

    万万不可轻敌大意,不然,江北蜀军落败,战火蔓延江南,蜀国会陷阱水深火热中。

    沉默少时,永王前行半步,单膝跪地,拱手道:“父皇,燕军纵横沙场,无往不利,皆因依仗铁骑,铁甲步兵,与犬狼军团。

    然儿臣了解,犬狼驻守长江沿线,不曾参与伐蜀之战。

    此番伐蜀燕军,多为铁骑与铁甲步兵,铁甲步兵南方蛮兵能对抗,

    燕帝最为依仗的铁骑骑兵,绝非没有破绽!”

    “有何破绽?”柳武牧急切询问。

    多年来,铁甲骑兵罕有对手,即使有破绽铁骑巨大冲击力,弥补破绽与缺陷。

    此刻,他倒想听听,永王建议。

    “骄兵必败!”永王说出四个字。

    闻声,柳武牧不甚满意。

    燕军百战百胜,却从未轻敌,故而,永王言语,太过轻视燕帝率领的燕骑。

    柳武牧轻咳,询问道:“永王,说说你的破敌之策!”

    此刻,若永王没有妙计,克制燕军,即便永王主动请缨,柳武牧也不会把北伐重任交给他。

    永王闻声,朗声道:“父皇,儿臣建议,派遣藤甲兵前往江北,克制铁甲步兵。

    组建长刀精兵,专克制骑兵,

    另外,儿臣提议,不管江北战事能否取胜,必须派遣将领在长江沿线,修筑钢铁防御,有备无患,以防不测。

    另外,燕军占领宋国西方领土不久,民怨载道,儿臣以为,民意可用,儿臣抵达江北,秘密派遣军中兵卒,煽动百姓,抗击燕国。”

    获悉永王提议,柳武牧虽频频颔首,然内心依然不安。道:“二郎,还有什么主意?”

    永王察觉父皇不甚满意,为夺取领兵权,急忙道:“父皇,儿臣思过时,潜心推演出破解燕骑方法,若父皇愿意,儿臣愿当场推演给父皇与诸位大臣。”

    “好好好,看来父皇苦心没有白费。”柳武牧起身,朗声道:“永王,你且试试!”

    闻声,柳武牧走到地图前,道:“父皇,儿臣阵型是,在遭遇燕军时,蜀军形成圆形防御,其中安排战车,高盾,长弩,以身为饵,形成燕军主力,待燕骑杀来,蜀军自外围杀伐,内外连动,里应外合,斩杀燕骑。”

    “永王,你的战术,燕帝曾经在草原时采用过,名叫中心开花,这类战术,确实非常强大,不过,中心军团,必须非常强大。

    另外,燕军号称百万,数量何其多,王爷战术,恐难实施。”张晟臣道。

    “所以说,中军需战车,长盾,长弩,攻防兼备!”永王信心满满道:“何况,若遇江河,水师取代中军后方,形成新的阵型,威力暴增,定重创燕骑。”

    获悉永王提议,朝廷百官具惊,前往北方,此阵具有天时地利人和,似乎天生为克制燕骑。

    龙椅中,柳武牧对永王刮目相看,托腮反复思量永王建议,良久,视线转移诸将身上,询问道:“诸位爱卿,永王提议,你们以为如何?”

    “启禀皇上,战场形势多变,难以估量,不过,若永王计策顺利推行,发挥威力,定会以少胜多,给燕军造成不小危机。”冉冥渊挺身而出,手抱朝笏道。

    “没错,长江与清源河,皆是布阵好地方,可连番打击燕军!”张晟臣惊呼,赞不绝口。

    梁铭源亦站出来,盛赞道:“皇上,永王提议,变化多端,封水布阵,封山布阵,虽受地形限制,却灵活多样,必克制燕骑秘法。”

    闻声,柳武牧面色欣喜,连连拍手,道:“好,好,好!”

    旋即,猛地起身,意气风发道:“永王,你前往江北,有何要求,尽管提出。”

    “父皇,儿臣需要一万柄七尺长刀,一万副藤甲,五百战车,五千长弩,五千高盾,另外,希望父皇赦免护国将军倪晨君,与儿臣同行前往江北,剩余军队,任父皇安排。”柳浦淳语气谦卑得道,

    有御敌之法,柳武牧大喜,道:“可以,朕会赦免倪晨君罪过,另外,你帐下三名副将,停止流放。

    梁铭源,迅速给二皇子配备军械,将北大营军队,调往江北,任凭永王驱使,。”

    “谢父皇!”柳浦淳道。

    “末将遵旨!”梁铭源拱手道。

    这时,太子移步出列,冷眼剜了眼永王,拱手道:“父皇,倪晨君有反心,万万不敢赦免,不然,前往江北,放虎归山,终留后患。”

    倪晨君乃永王心腹,对永王忠心耿耿,此刻,永王提出破燕之策,若释放倪晨君,一旦在北方建功立业,凯旋归来,必威胁他东宫之位。

    永王欲出列争辩时,柳武牧冷眸扫过太子,怒喝道:“太子,倪晨君谋反,难道永王也谋反!你说,永王,倪晨君不前往江北,何人前往,你去吗?”

    一时,太子与永王先后跪在殿中央,太子战战兢兢道:“父皇,儿臣绝没有怀疑永王之意,请父皇明察。”

    “哼,别以为不知道你的心思。”柳武牧甩袖怒喝,警告:“燕军入侵,蜀国必须精诚团结,公御外敌,谁敢挑拨离间,心怀不轨,休怪朕不饶。”

    “父皇!”

    柳武牧没有理会欲争辩的太子,移步高台下,搀扶起永王,叮嘱道:“二郎,江北之事,关乎蜀国生死存亡,父皇希望你在江北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