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极品帝王 >

第726部分

极品帝王-第726部分

小说: 极品帝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旦燕军渡过清源河,江北领土尽丧长江将会是蜀国最后一道防线。

    若燕军完全占领江北郡州,渡江作战,长驱直入,像强盗似得,闯进蜀国中。

    那时,江山破碎,百姓流亡,生灵涂炭,蜀国先贤,数百年努力付之东流。

    永王不隐瞒自己策略,全盘道出,温知明,贺俊雄闻声,不禁思量起来。

    这时,倪晨君站出来,道:“温将军,不必担忧,永王提议,朝廷诸将推演过,取胜把握很大。“

    如此,温知明照样反复推演,,吃一堑长一智,不敢轻敌大意,免得重蹈覆辙,引来蜀军伤亡。

    确定永王策略,具有非常高可行性,温知明毫不犹豫道:“殿下,兵贵神速,防止燕军渡河,必须快速前往清源河布防,避免燕军强渡清源河。“

    水军乃燕国软肋,此番征战,燕军中照样没有水师,故而,欲渡过清源河,难度非常大。

    但是,燕军向来狡诈,不得不防。

    燕帝更卑鄙无耻,若轻敌大意,或延误战机,必有祸端!

    永王颔首道:“温将军,你且休养半日,明日在清源河布阵,主动出兵,重创燕军。“

    “殿下,末将无碍,只求立刻前往清源河!“

    温知明太了解燕军了,这群亡命之徒,可是什么都能做的出来。

    占领优势,不主动出击,转眼中,优势会化为乌有。

    可惜,永王摆摆手,朗声道:“温将军,燕军没有船只,休想渡河,何况,清源河水流湍急,除非燕军长了翅膀,再者军械入夜抵达,,没有军械配合,主动出击,费力不讨好。“

    为驰援温知明,永王率领兵卒星夜兼程,提前抵达汉坤城,然战车,长弩,等重要作战军械,尚在转移路上。

    若准备妥当,为建功立业,他肯定早领兵出征,向益州传回捷报。

    温知明,贺俊雄面含无奈,暗暗担心永王拖延,会让燕军做出准备,轻松渡过清源河。

    若是寻常将领,永王根本解释,奈何温知明来自温家,温氏控制蜀国众多钱粮,温知明在军中为将,军职颇高。

    权财结合,让温氏成为蜀国仅次皇族得家族。

    他欲夺嫡,必须获得温氏支持,若开罪温知明,不利将来夺嫡。

    “温将军,稍安勿躁,本将已命重兵把守清源河附近,河内有战船巡逻,燕军根本没法渡河,“倪晨君提及蜀军部署。

    清源河极宽,足有半里左右,河流还算深,约莫两三丈,

    倪晨实在想不出,燕军没有战船支持,纵然强行召集河阳城附近渔船,林枫何敢强行渡河。

    只要蜀军养精蓄锐,修整完毕,军械抵达,主动出击迎战,清源河必是燕军折戟之地,

    “王爷,虽说清源河水流湍急,我们也不该轻敌大意。“贺俊雄朗声提醒,防患未然,有备无患。

    这时,外面突然阵阵杀声,永王,倪晨君,温知明,浑身一紧,大吃一惊。

    此刻,汉坤城附近,怎会突然传来杀声。

    倪晨君阔步移动,转身向书房外喝道:“究竟发生何事?“

    瞬时门外侍卫跑进来,气喘吁吁道:“殿下,大事不好,清源河对面,燕骑浩浩荡荡杀来,似乎收集众多船只,欲渡江作战。“

    燕军?

    闻声众人越发紧张,不过,想到燕军尚在江北,又纷纷缓缓口气。

    永王蹭的起身,倪晨君,温知明神情亦变得严肃,没有想到林枫这般急不可耐,不曾休整,大军直接扑来。

    永王不再言语,匆匆前行,冷语道:“郭啸闵,韫邵,你们马上前往河提,,照计划行事,准备迎战!“

    “殿下放心,燕军主动送死,末将会清源河,狠狠教训他们。“郭啸闵拱手,朗声道。

    韫邵不语,却战意浓浓,阔步与郭啸闵转身走出去。

    这时,温知明再次站出来,道:“王爷,末将提议,在清源河上游,下游,派遣众多探子,防止燕军故布疑阵。“

    “将军放心,本王早已安排,燕军休战渡河,“永王年轻面孔中,充满坚毅,一副胜券在握样子。

    闻声,温知明不再言语。

    众将出城,领兵前往清源河岸。

    这时,只见清源河对面,燕骑密密麻麻,仿佛北方而来洪流,惊涛骇浪似得,自北方而来,却被清源河这条利箭斩断。

    尽管燕骑尚未列阵,但是前锋燕骑,已经急不可耐,冲向河流中船只中。

    在河水中,不少渔民所用船只,仿佛鲤鱼跃进船只中,已经燕军准备强行渡河。

    与此,大军后方,烟尘滚滚,隐约能看到眼巨军械,在快速前行,似奔跑中巨人。

    永王观之,暗暗惊叹。不由得佩服燕军装备之精良,兵卒战力之强大。

    怎敢犹豫,急忙向身边得张臣洛吩咐:“张臣洛,命人擂鼓,命令郭啸闵,韫邵迅速出战,向河心靠近,燕军敢靠近,务必灭杀。“

    张臣洛得令,匆匆转身离去,不久,河岸旁,响起隆隆鼓声。

    河提旁,郭啸闵,韫邵率领兵卒疾行,陆续登上战船,不久,二十余艘战船,向清源河中而去。

    战船上,蜀军林立,船舷处,放满床弩,一个个仿佛巨人,自河面踏水而来。

    河流中,争先恐后抢先登船得燕骑,耳闻河流南方,传来隆隆鼓声,河中战船靠近,燕军匆匆折返,返回河岸。

    河岸上,林枫端坐马背,一双冷眸横扫河南蜀军部署,看到南方河提处,停留百艘战船,河提上,蜀军带甲而立。,

    清源河中,蜀军驱船浩荡而来,不禁轻叹,蜀军水师之强大。

    示意侯铭封鸣金收兵,与此,河岸上燕军,亦整齐后退。

    轻声向赵鸿儒询问道:“赵将军,飞行军,是否准备妥当,河流上游浮桥搭建如何?“

    赵鸿儒颔首,信心满满,道:“皇上放心,飞行军准备妥当,清源河上游对岸探子,全被斩杀,铁甲步兵在运送材料,入夜,即可搭建浮桥,午夜前,燕骑全转移河南。“

    闻声,林枫抬起头,望向天空,时值中午,距离入夜尚有时间。

    沉默少时,对赵鸿儒道:“传令蒙阔,利用投石器猛攻,猛攻蜀军战船,吸引对方注意力,切记,决不可让蜀军放松警惕“

    燕军不精通水师,又不曾携带战船,面对河流阻挡,望洋兴叹。

    不过,蜀军将领,若单纯意外,凭借这些河流,能阻挡燕军主力南下,就想的太简单了。

    赵鸿儒没有犹豫,派遣侍卫向蒙阔传达军营,不久,战场后方传来隆隆声音,燕军推动投石器,渐渐向河岸方向靠近。

    对河岸中蜀军战场猛击。

    一时,水流湍急清源河中,在巨石落下时,似沸腾起来,水浪四溅。

    蜀国战船遭遇投石器打击,传来隆隆巨声,战船内兵卒,东躲西藏,冒死向床弩填充长枪,向河岸对方燕军还击。

    这时,河岸南面,温知明看到燕军中,仅有投石器军队作战,其余军队按兵不动,不禁轻声向永王道:“殿下,这便是燕军攻城军械之一,威力非常强大,若非燕军有意控制,定然轻松射过清源河南面。

    只是,燕军数量众多,仅凭借投石器攻击,似乎不符合燕军作战风格,末将担心,燕军此举,必有猫腻,会不会采取飞行军作战?“

    永王瞪了眼温知明,暗暗不悦,谁看不到燕军佯攻,试探蜀军虚实。温知明这般啰嗦,难道觉得军中,唯有他诚心抗击燕军吗。

    “不是没有这种可能!“倪晨君颔首道,旋即道:“不过,永王有安排,会尽可能减少飞行军对蜀军威胁。“

    “甚好!”温知明颔首,主动请缨:“殿下,末将请求领兵,在河岸上游与下游防御,提防燕军出其不意渡江成功。”

第1125章 燕骑克星() 
河提上,清风徐徐,河面内,杀伐不断。

    最终,永王还是答应温知明请求,相反命令对方领兵在原地备战。

    他自身对战事早有安排,不容任何人改变,连温知明也不行。

    与此,派遣蜀军前往战船中,在清源河内巡逻,提防燕军自上下游暗自渡河。

    今日之战,他信心满满。

    河岸北,林枫留意到蜀军举动,虽猜不出对方意图,但是,河中心战场数量越来越多,对方必有所图。

    几乎没有任何犹豫,林枫命令飞行军出动,

    随着和中心在战船数量越来越多,林枫派遣命令赵鸿儒出动飞行军。

    不管蜀军攻势再猛,务必牵制蜀军主力,给尚渡河得铁甲步兵,争取修建浮桥机会,

    只要燕军渡过清源河,此战,必胜。

    一时,河岸北方,空旷地带,三十热气球徐徐腾空,仿佛展开双翅雄鹰,向河中心而去。

    配合投石器,双方对河心蜀军猛攻,巨石砸落,河水沸腾,箭雨射杀,蜀军惨叫。

    作战燕军数量不多,照样给蜀军造成不小伤亡。

    永王目睹战船遭巨石重击,蜀军遭箭雨射杀,战船内蜀军冒死控制床弩还击,杀伤力有限。

    佩服燕军之余,面容铁青,额头几滴冷汗落在河提,印出铜钱大水渍。

    急忙命令温知明,在倪晨君原由布防上加强防御,在河提修建攻势,密切监视飞行器动向,提放燕军乘坐飞行器,趁乱渡河南下。

    温知明领命而去,带兵严加戒备,加固防御。

    万幸,整个下午,燕军仅派飞行军与投石器军队作战,参战数量有限,不曾露出强行渡河迹象,

    永王担心燕军使诈,特意派遣行军探子,与战船前往清源河上游,下游侦查,除查到之前派出的探子,被斩杀外。

    各方汇报,清源河上游,下游,均不见燕军迹象。

    永王深知,清源河南面已有燕军探子,不过,只要燕军不曾渡河,待入夜战车,长弩抵达汉坤城,他便可实施计划。

    中午至黄昏,清源河南北杀声为停,攻伐不断,燕军借助投石器击沉蜀军三艘战船,毁坏更多,飞行军,更给蜀军造成不小伤亡。

    蜀军床弩,难以奈何北岸燕军,不过,击落六架热气球,数十名燕军,落进涛涛河水中,多数溺水而亡。

    傍晚,蜀军押送战车,长弩抵达汉坤陈,永王亲自返回迎接,顺便抚慰梁若熏。

    万事俱备。永王对燕军忍耐整个下午,早恨之入骨,在汉坤城内不曾久留,派遣兵卒把战车,长弩运送河提。

    此刻,他欲部署战阵,成功与否,黎明便知结果。

    再次抵达前行,永王面含笑意,意气风发,与之前愁眉苦脸之态,仿佛换了个人。

    当即派遣韫邵,携带战车,长弩登船,,命令郭啸闵率领战船,向河岸北方逼近,迫使河岸北方燕军撤离。

    再不济,至少为蜀军争取立足之地

    蜀军各将,皆知永王策略,得知各类军械抵达,瞬时斗志昂扬,杀气腾腾!

    他们相信,只要在河岸北方布阵,不管燕军再强,在蜀军强势打击中,也休想南下,还要付出惨重代价。

    郭啸闵集聚河心战船,向北方移动,攻势渐猛,长枪似鲤鱼跃出河面,射向投石器左近燕军。

    尽管战船遭遇巨石打击,但战船前行速度不减,枪雨攻势渐增。

    蜀军作战风格变化,蒙阔担心生变,派信使把蜀军变化,通知林枫。

    燕军采取瞒山过海之策,蜀军僵持半日,突然猛攻,必有所图,轻易不得。

    探子汇报,林枫得知蜀军强攻,虽不清楚对方意图何在,却不放在心上。

    河岸北方,燕军聚集,纵然河岸南方蜀军全渡河而来,照样不敢撼动燕军。

    何况,照他猜测,蜀军霸道猛攻,多半清楚燕军没有战船,没有水师,在清源河中,除投石器猛攻,飞行军袭击,对他们奈何不得,才故意挑衅燕军。

    但是,赵鸿儒汇报,入夜,铁甲步兵在清源河上游抢班加点修建浮桥,只要浮桥搭建成功,燕骑浩浩荡荡渡河。

    蜀军拥有强大水师,又能怎样,照样被燕军杀鸡宰羊似得斩杀,

    清源河南方郡州,照样被燕军攻城拔寨,轻松收复

    向信使吩咐道:“告诉蒙阔,停止阻挡蜀军,兵卒推动投石器,向北方转移,瞧瞧蜀军真实意图。“

    河岸南方,永王目睹蜀军攻势渐猛,燕军不但没有派遣军队阻挡,相反,河对面防御燕军,推动投石器向北方转移。

    猜不出燕军目睹,却暗暗欣喜。

    他欲部署战阵,正担忧在燕军打击中,难以在清源河北方立足,燕军撤离,恰好方便蜀军北上登陆,部署战阵。

    内心狂喜,甚至激动,急忙派遣侍卫,命令通知倪晨君率五千藤甲兵,万名蜀军,渡船前往江北,陆续登陆,试探燕军态度。

    与此,命令郭啸闵带领战船,逐渐在清源河内一字排开,形成防御,以便用于打击燕军

    同时,命令韫邵,在藤甲兵携带高盾登陆后,立刻把战车,长弓,运往北岸,迅雷不及掩耳形成战阵。

    良机千载难逢,永王根本不敢有丁点犹豫,生怕错失良机,燕军去而复返,蜀军欲在河岸北方立足,需与燕军苦战。

    军令下达,各将雷动,催促兵卒,按永王要求行动。

    一时,清源河上,战船仿佛过江之鲫来回穿梭,尚未平静河面,再次热闹起来。

    作为执行永王战阵主将,倪晨君马不停蹄,风行雷动,率藤甲兵,蜀军,渡船靠近北方河岸。

    战船靠岸,倪晨君没有命令兵卒蜂拥而出,相反。仅仅吩咐五百藤甲兵,快速上岸,试探燕军。

    蒙阔命令投石器军队退后两里警惕蜀军,目睹蜀军上岸,虽有警惕,却没有主动上前,他也想瞧瞧,蜀军在数十万燕军眼皮底下,究竟准备做什么?。

    战船上,倪晨君观之,不禁暗暗攥紧拳头,当前,燕军竟按兵不动,如此再好不过。

    不敢耽搁,急忙命令战船内所有藤甲兵,蜀军全部登上河岸,这些藤甲兵手持高盾,长弩,抢渡北岸。

    所有蜀军手持长弓,紧抓六尺长刀,大军两头抱河,形成半月型防御。

    五千藤甲兵,万名蜀军列阵,尽管没有攻击,但是已经引起北方燕军注意,迅速向林枫汇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