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极品帝王 >

第817部分

极品帝王-第817部分

小说: 极品帝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穆将军,姬天命在墨城归降燕国吗,你们兵家臣子追随姬天命步伐吗?

    若将军与姬天命分道扬镳,本将相信诸侯国君王中,没有人愿意相信你们兵家弟子,包括将军。

    六百年,周国亡国六百年,兵家子弟在姬家带领下,像毒蛇似得长期潜伏,只等时机成熟,振臂一呼复立周国。

    目前,吴越楚支持姬家,支持兵家,因江北燕国强大,与燕国需有缓冲地带,是故兵家趁机复国。

    若不然,吴越楚决不让允许兵家强大,成为自己威胁。

    兵家子弟过往举动,相信定不真心实意为吴越楚效力,所以,除非兵家存在,不然这朗朗乾坤,仍容不下兵家弟子。”王政文言语激昂,面容坚定,

    “没错,姬天命野心太大,隐忍能力太强,且不说姬天命在吴越楚三国君王威胁下,敢不敢归降燕国,单单燕帝会不会接受姬天命亦难以预料,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道理,燕帝作为一代雄主,肯定心似明镜!”岳云山提醒。

    不相信姬天命敢放肆,敢领兵降燕,也不相信燕帝接纳姬天命,任凭这条毒蛇隐藏自己身边。

    穆安旭深受打击,神情黯然。

    拳头猛砸在书案,朗声喝道“王将军,岳将军,干吧,领兵与燕军死战到底。”

    兵家欲苟且偷生,唯有归降燕国,吴越楚三国,似王政文,岳云山所言,没有君王信任。

    不降燕,兵家四分五裂,万里山河,江南江北,无兵家容身之处,欲苟延残喘,唯有改名换姓,生活在荒野群山角落中。

    这次,王政文没有附和,警惕相望,询问:“穆将军,你的问题,是否有迹象证明姬天命降燕,将军向谋退路?”

    “没错,穆将军,本将能相信你吗?”岳云山询问。

    之前,他怀疑穆安旭,仔细想想,姬天命降燕几率微乎其微。

    两国交战,凶险万分,未雨绸缪,有备无患。

    穆安旭面容浮现尴尬苦涩笑容,一副惆怅之态道:“王将军,岳将军,你们已说,皇上不敢倒戈,纵然倒戈燕帝亦不接受。

    况且,若皇上降燕,穆某岂敢留在越江城。与二位商议军政,这不自寻死路吗?”

    王,岳二将仍旧微微怀疑,这种事儿,谁敢有十全保证!

    兵家降燕,关乎数十万吴越楚精锐,谁轻敌大意,谁就惨死燕军冰冷利刃下。

    这时,穆安旭表现出果断,决绝之态,朗声道:“若二位不相信穆某,或怀疑皇上与燕帝暗结珠胎,不妨直接持剑斩杀穆某,或让穆某领兵与燕军搏杀,证明兵家与穆某清白。”

    言罢,自怀疑抽出佩剑,刺在案台,前行两步伸出脖子,任由王,岳二将处置。

    目睹穆安旭刚烈举动,岳云山深知对方处境尴尬,靠近搀扶,拍拍对方肩膀道:“穆将军无需介怀,抗燕大事关乎南方三国生死存亡,本将与王将军不敢不谨慎,既然将军以死明志,王某信将军。”

    “没错,吴越楚周在燕国锋芒下,是一条绳上蚂蚱,决不能内讧!”王政文颔首,又冷声提醒道:“穆将军,你该清楚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与覆巢之下安有完卵道理!”

    旋即,抱拳向穆安旭,岳云山道:“穆将军,王将军,既然三方定下出征伐燕计划,王某需回营安排。若有消息,必提醒两位将军,告辞。”

    没有犹豫。转身离去。

    岳云山也未久留,拱手告辞,匆匆离去。

    空荡荡客厅内。穆安旭抬手狠抽自己嘴上,只怪自己嘴欠,对吴越楚报有希望,认为兵家落败,三国收留兵家弟子,给大家容身之处,岂料,人家根本没有把兵家子弟当回事儿。

    兵主选择服燕,乃明智之举。

    方才询问岳云山,王政文态度,有可能不经意打草惊蛇,今后与刑伊柯联系该小心谨慎,不然自己暴露,被推进熊熊烈火中。

    官署外!

    王政文返回策马内,没有让车夫回营,在官署不远处静心等候岳云山。

    少时,岳云山阔步而出,车夫匆匆靠近,深深鞠上一躬,道:“将军,我家将军邀请,烦请将军同车而行!”

    岳云山神色诧异,暗自嘀咕,与车夫同行,钻进马车内。

    未启齿询问,王政文动身靠近,轻声提醒:“岳将军,穆安旭与姬天命不可信,有降燕嫌疑。”

    “王将军,你非常信任穆安旭,怎突然怀疑对方,莫非因穆安旭言语,将军小题大做了,他姬天命降燕,该考虑能否承受吴越楚三国君王怒火?

    他降燕,休想返回藏兵谷,休想保全兵家实力,让姬天命放弃复立周国念头,难,相信燕帝亦不接受。”岳云山不相信姬天命领兵家降燕。

    王政文神情冷冽,道:“岳将军,说句不该说的话,将军在楚国受楚帝排斥时,尚且弃楚投越,在生命危险与虚无缥缈皇帝梦前,将军觉得在姬天命选择什么?

    何况,将军不要忘了,姬天命降燕,会让吴越楚三国数十万精锐,顷刻间灰飞烟灭。

    燕帝乃雄主,其远在诸侯君王之上,谁敢保证他不接受姬天命!”

    嘶。。。

    岳云山长长吸口气,浑身冷冽恶寒,神情阴鹜惊悚,照王政文所言,姬天命极有可能降燕。

    不禁惊讶询问:“王将军,姬天命降燕,穆安旭定效仿归降,你我务必谨慎,提放遭穆安旭与燕军算计。”

    “没错,岳将军放心,本将已有良策,你我何不静观其变,将计就计!“王政文暗自窃笑。

    “将军有何良策,不妨直言。”

    “本将遣心腹监视穆安旭,若他降燕,必与燕军联系,只需截获穆安旭传出书信,改变信中内容,再传递给燕将,燕军所作所为,恰好按我们安排行事,届时任由你我摆布拿捏。”王政文语气冷冽,神情满是阴险之态,道出自己诡计。

    岳云山拍掌相庆,面容渐露微笑,赞不绝口道:“妙计,此乃妙计,有将军良策,打击燕军指日可待。”

    王政文笑容满面,特别向岳云山这般名将奉承,越发让他内心爽快。提醒道:“岳将军,近日你我暗中通信,警惕穆安旭,等待良机。争取击败燕军。”

    “一切按将军计划行事!“岳云山点头。

    王政文,岳云山密谋一番,返回营盘中,快速各自命帐下亲信,接近官署附近,日夜监视官署内进出行人,希望找出穆安旭与燕军勾结证据,保全吴越军队。

    寻良机打击燕军,彻底改变燕军咄咄逼人优势。

    使吴越楚燕四国战斗,拨开愁云见明月,吴越楚精锐,无需处处被动。

    几日里,穆安旭防止降燕之事泄露,做事谨慎圆滑,暗中授意信使,取消与刑伊柯书信往来,提防引起不必要问题。

    王,岳二将遣亲信监视,数日来一无所获,这让他们怀疑当初是否误解穆安旭。

    第五日时,却有亲信汇报,有暗剑秘密闯进城,前往官署。

    获悉消息,王,岳二将,只谈穆安旭狡诈,终于露出狐狸尾巴。

    命亲信继续秘密监视,准备生擒燕国暗剑,查明穆安旭与燕军究竟有何不可告人秘密。

    穆安旭做事亦谨慎,恐出披露,祸害降燕要事,给兵家造成祸端。

    暗剑入府,带来刑伊柯询问,穆安旭得知近日来取消与刑伊柯联系,引起刑伊柯不快,怀疑他归降燕国诚意。

    意识自己举动有失偏颇,穆安旭统筹局势做出决定。

    却未命暗剑传回消息,反让官署中丫鬟,携带书信,把消息带给刑伊柯。

    王政文亲信,在官署外等待半日,日落晚霞漫天,仍未察觉暗剑自官署离去,不禁怀疑对方采取移花接木之术,避开众人监视出城。

    无计可施时返回营盘,向王政文汇报情况,打算从长计议。

    燕军帅帐内,丫鬟带来穆安旭密信,亲自交给刑伊柯。

    得到穆安旭送来信件,刑伊柯详细浏览,亲自晋王林枭汇报。

    信中,穆安旭回报。接下来两日兵家将领镇守南门。这将是燕军夺城良机,那时越江城定然易主。

    林枭获悉军情,命全军按兵不动,兵家换防,将是燕军攻城之时。

    吴军帅帐内,王政文,岳云山内心忐忑。

    岳云山来回度步,少时,转身盯向坐在软榻,愁眉不展的王政文。急促相问:“王将军,当夜,你我是否太谨慎了,还是你的亲信走眼,若有暗剑向穆安旭传信,早该离开官署。

    今半日过去,迟迟不见暗剑踪迹,明日清晨,越军换防,该兵家独立镇守东门,你说,本将该不该把权力交给穆安旭?“

    起初,岳云山怀疑穆安旭,担心穆安旭与燕军暗结珠胎,祸害吴越军队,怎奈长期未能掌握两方勾结证据,战事越来越紧迫,他不希望征战前联军内讧。

    亲者痛,仇者快,又便宜燕军!

    王政文却非常怀疑穆安旭举动,宁愿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策略,解除联军内部隐患,再领兵御敌。

    内部隐患潜藏,突然爆发会让联军猝不提防,顷刻间内部瓦解。

    “岳将军,决不小觑,局势扑朔迷离,本将不敢相信穆安旭,不妨告诉将军,这越江城恐怕守不住,将军早作打算,不管穆安旭是否降燕,你我该趁燕军尚未攻城,与王某领兵杀出突围,向越国边境转移!“王政文神秘兮兮道。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若他麾下精锐葬身越江城,必引起南方形势巨变。

    “王将军,你清楚自己这样做的后果吗?”岳云山不爽的询问。

    有不少吴越楚精锐,为守护越江城命丧此地,突然撤离,势必改变吴越两国防御。

    “将军,不论什么后果必须撤,数日来,燕军围而不攻,这是本将怀疑穆安旭最直接证据,岳将军,你信不信,穆安旭与你换防,明日,燕军肯定攻城,今夜是杀出越江城最后机会!”王政文咬牙道。

    “既然将军有撤军打算,岳某自己不再越江城久留!“吴越结盟,双方同进同退,携手对抗燕军,不会扔下任何一方。

    “好!“王政文颔首,轻声道:“你我盘算盘算,入夜选择突围。“

    天苍苍,夜茫茫。

    夏日夜晚风轻云淡,丝丝凉意让人神清气爽。

    恒邦昌屹立营盘不远处,观望不远处越江城,再有一宿时间,东门换防,这越江城将落在燕军手里。

    内心盘算时,东门门洞处,忽然闪现一抹亮光,接着,门洞又彻底黑暗,

    瞬时,恒邦昌神情愕然,不禁向身边护卫询问:“你们有没有察觉,西悦城东门有动静?“

    “将军,小人前去查探!“护卫不敢确定,旋即,快速策马返回。

    恒邦昌亦不敢犹豫,快速策马返回军营中。

    眨眼中,越江城,一场大战迫在眉睫,

    记住网址:

第1322章楚国之忧() 
楚国,郢城!

    长江南方,最繁华,最宏伟城郭。

    因地处南方,数百年来免遭战火涂炭,城池坚持城池,饱受岁月侵蚀,像垂垂老者,许多地方荒芜已久,碧绿色藤蔓像逶迤青蛇爬上去。

    当年,修筑城墙时,采用楚国地丰产僵硬岩石,在雨水碧草侵蚀下,有许多细密裂缝。

    此刻,成千上万劳役,自远处开采巨石,运送城墙下方,城池内外数百工匠,查探城池,准备翻修。

    北方战火越来越激烈,越来越凶险,身在楚国清晰嗅到战火味道,城内安居乐业百姓,感受丝丝紧张气息。

    数日前,熊魁领残兵,渡船沿海狼狈返回,郢城紧张气氛雪上加霜。

    百姓纷纷议论燕楚之战,议论北方征战。

    熊武亲自在太庙祭天后。不少百姓亦纷纷向上天祈祷,期许燕楚之战时,楚军阻挡燕军锋芒,屹立不败之地。

    与此,城内官员互相奔走,向回流得游鱼,穿梭在官署与皇宫之间。

    北方有任何风吹草动,即可前往皇宫向熊武汇报。

    这会儿,熊武,熊魁兄弟盘膝而坐,待在御书房内,从北方不断传回消息中,彼此皆感到危险气息。

    熊魁领兵前往北方抵抗燕军,被熊武寄予厚望,岂料,楚军先与吴越两军战败,熊魁像丧家之犬逃回。

    少时,熊魁把茶杯放在书案,抬头望向端坐龙椅熊武,抱拳询问:“皇上,若燕帝领兵结束北方战事,要么南征,要门东征,有自主选择权,楚国被迫应战,我们该怎么办?“

    熊武心乱如麻,亦没有好的良策,瞧燕军攻势,南北方普通精锐兵卒根本不能阻挡燕军锋芒。

    “你两次领兵北上与燕军激战,虽落得惨败局面,却有丰富作战经验,你最清楚燕军实力!“熊武双眸直视,又把问题推给熊魁。

    闻声,熊魁陷入沉思,思考御敌良策,沉默少时,他猛地抬头,语气坚定道:“皇上,燕骑强横,玄甲兵难挡骑兵锋芒,历次作战已经证明。

    燕军又配备机械军,飞行军,皆非等闲之辈,诸侯国寻常精锐难抗,臣弟提议,不惜一切代价,扩大象兵数量,若楚国有十万雄兵,千头巨象,战场与燕军相遇,肯定狠狠打击燕军,这是楚国唯一化解燕军锋芒手段!“

    在西岳城附近,数次与燕军战斗,单凭百头巨象与象兵,牵制十几万燕军精骑。

    西岳城之战,玄甲兵精锐死伤无数,他却在雄兵保护中,自燕军刀锋雄兵追击中,侥幸死里逃生。

    两次与燕军作战,无不证明象兵进可攻,退可守,攻防兼备,极其强大。

    熊魁相信,若楚国有十万雄兵,肯定牵制燕军数十万精骑,若把雄兵安排在北方钢铁防线处,百万燕军南下又怎样,休想闯进楚国。

    “除组建象兵,有更好方法吗?“熊武思索询问。

    楚国强化象兵训练,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然把楚国国运寄托在十万象兵身上,未免冒险!

    单单靠象兵,若战场征战取胜还好,若连战连败,必然给楚国带来不小烦恼。

    作为楚国之主,熊武相信要让楚国在征战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有两手准备。甚至更多准备。

    “皇上臣弟提议,能不能花费巨大代价,窃取燕国飞行军,机械军装备,得到燕军装备,楚国花费钱粮打造,定以牙还牙。

    况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