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民国之钢铁狂潮 >

第149部分

民国之钢铁狂潮-第149部分

小说: 民国之钢铁狂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听这个,大管家张国枢的脸当时就是一黑,却又说不出什么来。

    他是个公认的老好人,性子偏软,当初在义勇军里面连个居心叵测的先锋队长都管不了,后来军事力量越搞越大,就越发力不从心,如今干脆转了后勤,包括招兵和训练也都归他管,论手下权利和人数是最多的,也是最苦最累的。

    截止到目前,他要负责的远洋货轮和训练管理就涉及到了一万多人,五六十条大船;古镇口建设期间扩大了一万多的工程兵,且建设且训练,更是麻烦多多;如今要扩展到十万……这活儿不得累死人啊!

    不过想一想,也觉得满足。当初参加义勇军,可没想过有朝一日能管十万人,论重要性,他在集团中屈指可数,比最初受到打击时好的多得多。想想整个特遣舰队的海军、陆军小子们都是从自己手底下选出来走出去的,那是相当有成就感啊!

    好在作战部队的后勤已经给陈留青分出去了,以后他就要偏重生产装备和基地建设,不用东跑西颠那么辛苦了。嘿嘿,也算是好事一桩。

    朱斌远远地冲他笑笑表示安慰,又道:“军医大学和医疗队伍的建设,上不封顶,在对外的建制中,仅拿出战地医院和设立在连排中的医务兵,要求单人战场急救水平达到考核及格线以上,2年后,我希望特遣舰队的医生数量能达到基地所在区域总人口的百分之一,即至少要有两千名合格医生。需要的培养条件司令部会全力满足,这方面,没有任何借口去拖沓。”

    姜鹏仍旧一副冰山脸,神色不动目光幽冷的在后排淡淡点头。两年来,军医体系的培养和建设已经足够给力了,西医方面有他带队,中医方面有陈撄宁和王子平参谋,请来的许多圣手名家坐镇,上海的中西医学校培养出的预科生各个专业上千号,如今也开始陆续往古镇口转。

    不过,朱斌说得两千名医生,那是纯粹的战地医生啊,平常医院的内科、影像科、药剂科、中医科、护理科、妇幼科、检验科等等相关专业都不包含在内,而两年后,这里会崛起一座光学生就十万人的大城,医院起码要有十所八所才撑得起来,学医的……怎么得有个万八千的才够。

    姜鹏心中却笃定能完的成。虚拟训练场让他明白什么叫科技增速,更知道了日常必需细分再细分的专科,和军队主体战场急救需要的差别。

    另一方面,不用几个月,军医大学和外面的医学院将出台一系列的教材和教学用设备、新药,绝对是世界最领先的,到时候,来自各国的教授、医学生必定成千上万的涌过来,到底留下多少,那还得自己慢慢挑选呢。

    “最后,也是当前必须要公诸于众的海军陆战队编制,将打破以往的缓慢和因陋就简建设方式,要面向2年后我们必须面对的险恶境地而提前调整。我们的计划是,将建设一支拥有3个步兵团、1个装甲团、1个直属炮兵团、1个工兵营、1个后勤营、1个医疗营、以及通信、侦查、宪兵、特务等连级单位,总数18个营、1万8千人的战队!”

第230章 超大编制() 
一秒记住【阅读。

    “我的娘!竟然要搞这么大的编制啊!老大这是要发狠哪!”与会的青年军官们登时一片惊呼!

    年初的时候,他们才一个营,被人坑爹的送上长城战场,临时扩编一个团,打完一仗要扩充两个团,老大朱斌的临时上校军衔到现在都不给落实了,出门别人都“朱中校”的叫,好歹手下六七千号弟兄啊,给个少将那么难?。

    现在倒好,他老人家直接耐不住心烦,扩军一个师!还是几乎跟日本常设师团差不多的一万八千人大师,足足顶的上中央军两个师的人数了!这是要闹哪样啊!

    这个数目字,除了余报国和胡一波等少数人以外别的都不知道,骤然一听顿时觉得脑袋发懵,两年后,哥们都是一个超编师的武力了,眼下就是个小连长的,也必须要混到营长,或者少校级别啊,否则都支撑不起来军官队伍,可这么个疯狂搞法,真的没问题么?

    在场的军官要么是两年来打仗出来的,要么是正式军官学校回来的,要么就是内部军校培养了超过一年的,总之没有一个菜鸟,很清楚自己这支队伍的特殊性。

    单纯是一万八千人的大头兵并不惊人,中国现在加起来几百万的兵,韩复榘守着一个山东,其第3路军都有5师1旅六万多人,若加上民团和其他编外人马,七八万人都有这还是个小军阀啊。

    但问题在于,特战队完全不是那么回事。火力装备都比别人高几倍不说,全员实现机械化运输,车船飞机都刨除在外,光坦克装甲一个团就有一百五六十辆坦克。炮兵一个团,10坦克、防空等其他家伙,拉出去不知道要吓死多少人!

    因此,再加上同样不在编制内的航空兵和特战队,以及海军支持登陆舰艇……这样的力量起码是沿海纵深200公里内的部队没人抗得住。

    如此的建制,不要说在中国,就是拉到全世界。起码得逼着人家动用十万大军来围剿才行啊!正经的这么大一支队伍,起码得半个山东半岛才放得下?绝不可能跟朱斌说得一样单纯立足在古镇口和大珠山为中心的几百平方公里,睁眼说瞎话呢这是!

    不由的暗暗替近在咫尺的沈鸿烈和济南的韩复榘叹息啊!碰上朱斌这么个邻居,绝对是人生一大悲剧。特别是割据称王的年头。兵马少的被兵马多的吞并是天经地义,早晚的事啊。

    朱斌早就料到大家伙儿会不理解,为什么扩张如此迅速,这等搞法必然刺激所有人当仇人一般对待,因此从军队作战特点的要求方面。和不知道什么时刻就要来临的威胁方面做了简单解释,最后又道:“退一万步讲,如今的国府内外,宁可拉着全国人一起烂掉。顶着全国人民的骂声当缩头乌龟,任凭列强日本欺凌蹂躏。也不会允许新的武装力量崛起。我们却正犯了大忌讳,且不可能后退。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此外,就从国家荣辱来说,你们觉得中央军什么时候能把日本赶出去?”

    “嗤!指望那帮混蛋,再过十年我看都够呛。”王文达最是瞧不起这帮人,上海1。28一战海军的拙劣表现,已经彻底让他失望透顶,有这样的同胞同行,深感耻辱。

    军人,关键不看你是不是有没有力量,够不够强大,而是在面对国家民族生死存亡之时,敢不敢挺身而出,勇敢的作战!这一条,总是吆喝受军政部勒令不得妄动的海军,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

    曹翰捋着山羊胡嘿嘿笑道:“起码在老蒋灭掉叛匪和福建19陆军政府之前是不要指望了。这跟他们有没有钱,有没有武器装备无关,观其‘攘外必先安内’的最高纲领可知,相对于日本的残食,直接威胁其统治地位的内敌更为重要。而那叛匪也不是三五年能拾掇的下的,赶走日本?呵呵,可得有日子等了。”

    特遣舰队上下的人跟中央军和国府体系还不一样,那帮人是担心被叛匪一方夺了权,直接革命掉他们存身立命之根,这绝对是破家的仇恨,不可和解。自己这边呢,自成一派体系,以朱斌为首从头开始建立起来的庞大体系渐渐自给自足,早晚能自成一个小世界,只要过了发展期,日子只会越过越好,所以没有切肤之痛。

    故而,也不认同“攘外必先安内”的纲领。

    朱斌更有不能说的一点是,他自己的终极目标,必须要有一片安定繁荣的环境为依托,对于中国国内这些人他不怎么害怕,有个三五年的建设,比如这一个师的力量建成了,配合其他力量足可自保。但日本不一样,从各个方面都需要直接干掉才能安心,那之后说不定还有列强……这是一个很艰难的任务,持续周期会很长,而他却没那个耐心等下去。

    “所以说,无论从自保角度看,还是为了打败日本彻底消除后患,乃至帮着整个国家**自主,我们都必须尽快的壮大力量。其实,我甚至怀疑,这次的军演之后,蒋委员长对我们的支持态度,极可能要转变为压制,这是可以预见的。”朱斌最后补充。

    满堂哈哈一笑之后,纷纷若有所思的点头,只怕真是这么回事啊。老蒋这次出动的是中央教导总队,代表着中央军最高水平和最强战斗力,而特战队却又是必胜的格局,军演完了之后,老蒋的脸色会多难看,可想而知。

    除非整支队伍拆散了给中央军吞并,最好朱斌奉上全盘家底儿,否则冲突必定发生。

    朱斌最后总结:“那么,各部的建设编成工作就要尽快展开,到明年3月份,除了步兵团1个团之外,装甲团1个营,炮团1个营是必须完成的,届时我们将以三个营的主力和其他各连级单位,组成一个加强团的军演阵容,配合海军和空军一个大队参加演习。”

    调子就如此定下,没有人问需要的坦克、装甲车、火炮等武器装备够不够,两年来的相处基本都摸清了,朱斌做事谋定后动,这些装备问题只会多不会少,耽误不了他们的工作。

    倒是征兵问题是个不小的麻烦,倒不是说一万八千人不好凑,其实眼下已经有了七千正兵,加上工程兵和其他已经有的单位,都已经上万人了。关键是要扩充的装甲兵、炮兵等,都是技术兵种,大部分人都还在学校里培训呢!军演队伍凑齐了没问题,可老巢就会被拉空,这显然是不允许出现的致命疏漏。

    此外,舟山基地至少要保留一个营的兵力守卫,而古镇口基地这么大,如今除了一千人的武装警察以外,军事基地守备力量至少需要一个团,且还都是绝对信得过经得起查忠诚度有保障的一个团,同样都是技术兵种他们跟多的是操作岸防炮、防空枪炮、巡逻艇和各种机械,这又是好几千人。

    林林总总加起来,实际上要补充的人手,起码要一万大几了!真要等到两年后才满编一个师?傻子才去等着!

    一帮子二十郎当岁、最大三十出头的营连级军官们都不是初出茅庐,被刺激起野心之后,就再难扼住,若不是部队的达标硬杠杠在那里卡着,他们能一个月给拉满了,一个二个的都混个团长当当。

    特勤舰队上下全员,要求起码是小学以上文化,或者是在三个月扫盲训练班出来合格后,又在二级培训或远洋训练中呆过三个月到半年并考试合格的。到现在,这些人全加起来也才一万多人,一半是海军的,四分之一是海装所的技工,留给他们扩充军队的,真心不多。如果没有别的途径,单纯继续这条路线,得明年一年。

    当然,现在全国各地都在搞声势浩大的“新生活运动”,青年教育基金会到处设立的培训学校不断扩充,明年一年下来,估计能把合格人员培训速度提升三四倍,可要跟全国各大财团分蛋糕……能落在自己手里的还是不多。也只有大学城附属技工学校建成了,运行一年,才会保障源源不断朱斌算计的两年,绝无差错!

    整个体系已经过了磨合期,朱斌不担心细务工作,散会之后他往回走,曹翰却追上几步来主动谈话:“朱总队,嗯,看来不久之后要叫你朱司令了。你可有想过,当真国府和日本甚至洋人武力压制的话,做何种应对么?”

    他加入朱斌团队是看准了这条潜龙,说是没有跟准老师杨度一般捧出个新帝王,但辅佐一个能人爬上巅峰,等于是开国功臣了,萧何张良之辈的功勋,他是无比向往啊!

    前段时间还没弄得清楚,今天开会总算看明白了,朱斌绝对不是说的那么老实。心里头是非常之欣喜,更要认真谋划。

    朱斌扭头深深看了看他,不动声色的笑问:“自然有准备。不过,曹先生对此有什么良策建议么?不妨说说看。”

    这就开始问计了!曹翰精神为之一振,没有摆出需要对方不耻下问的架子,捻着山羊胡摇头晃脑的道:“此事首先需秉持一个态度,不管是何人来迫,先打回去再说!”

第231章 瓜分危机(一)() 
一秒记住【阅读。

    “哦?!”朱斌暗吃一惊,他一直以来觉得曹翰这种谋士出的招都比较阴柔,拐弯抹角的绕的人头昏,却不料今天一张嘴,竟如此刚猛,肃然道,“愿闻其详!”

    两个人就在靠近陡峭山崖的军港正上方站定,曹翰眼睛里精光闪烁,胸膛挺起,仿佛有千般计谋万种韬略要吞吐似的,昂头远望道:“我们如今所做的基业已有小成,再进一步,便能掌控全国之工业财政,此故为崛起之根本,然而也更糟众人之侧目。以中央国府各方面头脑们的度量,绝容不得这种事情发生,故而必要遏制,甚至夺为己用。一旦动手,便是要你死我活,此必战之一。”。

    朱斌点头表示认可。如今的重工业和军火都是他搞的,全国各大工业实业团体更千丝万缕的纠葛在一起,通过极大投资项目形成严密的网络,今年下半年已经开始发力,一个宝山工业区投产就让全国工业产值和税收翻番,出口盈利暴增。等明年下半年重庆基地投产,大桥开造,管道铁路公路沟通,古镇口基地开始出货,青岛、武汉、南京等基地开工……岂不是要全面的翻番啊!

    富可敌国,必然与国为敌,这是无解的死结。

    曹翰精神又振,右手捏着剑指当空点画:“再说日本。其抢夺东北侵略国土,一则扩张并掠夺资源,二则抢占中国之市场缓解大萧条之压力。而我们工业建设见了成效,又引入德美物产冲击,两下夹攻让其难能得逞。你与军队更被称为日军之克星。故必要遏制。此番审判丰田日产二日人,必引起日本国内强烈愤怒,以其豺狼秉性。必要出兵报复,此时或已在谋划之中。”

    朱斌嘿嘿笑起来,这可算是对他的夸奖了。能惹得一个国家把自己当敌人,该不该感到荣幸呢?但想想猥琐的日本人……算了。不过曹翰说得没错,其实也是他找事来的。

    “第三,便是列强,百年来,洋人尝到瓜分中国的甜头,更把这里和四万万五千万人当殖民地。以及商业倾销地、便宜资源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