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民国之钢铁狂潮 >

第363部分

民国之钢铁狂潮-第363部分

小说: 民国之钢铁狂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民国之钢铁狂潮546_民国之钢铁狂潮全文免费阅读_第546章 诺门坎拉锯战(二)更新完毕!

第547章 诺门坎拉锯战(三)次声波() 
一秒记住【阅读。

    苏俄大肃反大清洗的恶果很直观的反映在战场上!作为20年代至关重要的战争武器飞机,全世界有能力的国家都在拼命发明制造越来越快、火力越来越大的战机时,他们却因为政治问题而导致了大量起点非常好的项目被严重耽搁。如雅克1、苏1、米格1等创始型号,从设计上就数据就非常的惊人,然而多数都在1938年才开始启动,到现在,样机都还在生产线上没下来。

    结果就导致了,横跨欧亚大陆的世界第一大领土红色帝国的天空中,只有i153和i16这些不上不下的落后机型在保护,得亏是整个欧洲被希特勒牵制着,而与中国又隔着数百万平方公里的蒙古,乌拉尔地区、秋明油田等工业核心离着更有几千公里,地利上获得天然的安全。否则的话,他们的领空只怕早已被中日两国的先进战机给蹂躏的体无完肤!

    这样的巨大差距要说他们完全不知道,那是撒谎。对于中日两国情报的搜集,老毛子们一向是不遗余力的,但是否能被重视起来,就两说了。

    特别是近几年,中日两国连番交战,世界各国的观察员和武官、军人们从各种渠道了解了大量珍贵军事资料,反馈到他们的装备改良上,可谓获益良多。苏俄虽然一直被排斥在外,可他们毕竟跟国府中央关系还不错。一些二手的资料获得没问题。

    然而,态度决定结果,他们同样的误判了日军的真实战斗力和装备性能,尤其是被干掉一代人的飞行员,同样散漫和藐视的情绪,在远东苏军里蔓延的也不是一般的利害!在极擅长隐忍的石原莞尔策划下,这几年来关东军都没对苏军亮出真正的爪牙,这次,日本突然发难,他们便悲催了!

    蒙古高原的上空中。日军的高速战机欢快的宰杀着比他们慢了足足一百多公里的对手,强大的火力输出和超出对方好几倍的航程,直接把可怜的i16收拾的一塌糊涂,也只有少数挂在了副油箱、换装了12。子集体发射下,才干掉几架日机。

    而就是这些偷袭得手的家伙,也难以逃脱日军ki43战机的追杀。他们加挂油箱后不过1200公里的航程。仍旧比不上ki43的改进型。

    跟中国空军对砍多年后终于吃亏吃出经验的日军在火力上不再吝啬,7。6。加的那几百马力都为承担这些额外重量而消耗掉了。不过带来的,就是火力的加大和重点部位防护能力的提升虽然面对清一色的海军版“飞鲨”机关炮仍旧毫无还手之力。

    战斗从一开始就呈现出一边倒的姿态。第一轮不到半个小时,首批出发的近五十架苏军战机全部被干掉,跑都跑不掉!日军损失总数不过五架!

    这样悬殊的战果把苏军给吓了一大跳!而满以为空军不会有任何问题的装甲部队同时进攻时悲催了!不但t26为首的坦克群无法洞穿日军至少也是九五改、九七改等18吨以上中战车的前装甲,面对几乎清一色7的1圾到家的炮弹照样能轻松打穿,一炮炸成废铁!

    比t26稍有改进的bt7也好不到哪里去。除了换装450马力发动机带来了高达60公里的时速以外,其同样的4那46倍身管提供的穿甲能力比日军早期的7在中国战场硬生生被废掉了整整两代装甲战车后,现在作为主力的一系列型号全都是加强版的。焊接技术成功后,换掉铆接普通渗碳钢的前装甲带来的防护能力的不小提高,至少5r /》

    质量,数量,全方位的落后;空中掩护更是没有。初次上阵的第11坦克旅信心十足的开上高原上那小土包高地,随即遭到日军在1000米以外的定点精确打击,一直贯彻精确远程射击的日本陆军就连装甲兵都不放过,有超过五成的坦克在这样遥远的距离上。居然实现了命中!

    这在没有火控辅助系统的条件下,简直是奇迹一般,最离谱的有一个竟然在1500米外就打中了目标,锯断后仍旧有32倍身管的九零式7发挥出令人惊叹叫绝的巨大威力!

    一战完成,苏军整个坦克旅被打废了大半,若不是有强大的远程大炮成群的往日军那边狂轰乱炸,勉强掩护着剩余的力量撤退,搞不好真可能被日军陆空合伙一口给彻底吞掉!

    巨大的失败让57军上下一片兵荒马乱的状态,从军长到每个师的师长人人脸色惨白,大清洗的阴云似乎已经笼罩到了他们的头顶上,不知道什么时候,来自莫斯科的特派员就要幽灵似的冒出来,把他们逮捕、枪毙!钢铁同志对于败军之将,向来是没有怜悯和容忍的!

    机会!活下去的机会,就是击败当面的日军。

    但从这次的战斗可以清晰的看出,日军不是以往那种小规模的摩擦,他们这是卯足了劲要干一场大的,不管是给国民看,还是给盟友德国人看,甚至是给正在迅速膨胀的中国人以威胁。总之,关东军要把这场战争往大里搞。而他们,毫无退路!

    “必须要想办法干掉他们!”苏军远东方面的指挥官们迅速达成一致意见,在暂时退却以稳定局势的同时,玩了命的从各地往这边调集各种飞机。仅仅三天时间,就凑齐了150架各色飞行物,其中甚至包括20架四引擎的tb3重型轰炸机!

    稍作准备后,在4月7日凌晨时分,出动了半个装甲旅、一个摩托化步兵师和一个骑兵师组成的庞大阵容,分别从哈拉哈河上下游几个地方呈半包围姿态攻击过去的同时。一百多架战机分别从三个机场起飞,朝着日军重兵集结的甘珠尔、将军庙、以及海拉尔几个地方蜂拥而去!

    “报告!‘月光’侦察机发现苏俄空军有极大异动,判断可能将对我军重要目标发起轰炸!”

    一声干脆有力的吆喝打断了板垣征四郎的思绪。作为此次“北进计划”具体执行者和方面军司令官的他,已经连续半个月没怎么睡好觉了,尽管每次接到的战报都是成功进取的好消息,他仍旧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毕竟,能否翻身并继续在陆军中不断升级,直至成为陆军大臣这一巅峰要职。关键就看这一战能否达成战略目标。

    就像今天一样,越是到了凌晨时分他的精神头越是清醒,因为一般这都是战斗开始的紧要关头。果不其然,前方的报告,来了。

    沉着的点点头,板垣征四郎命作战参谋迅速将电文重复一遍。随即来到巨大的地图前紧盯着夜间侦察机找出的几个目标,略微思忖一下,抓起铅笔在上面用力的划了几条弧线,并在“海拉尔”上使劲圈了三次,最后重重一戳。断然道:“不是将要,是一定会!命令海拉尔的‘x’机关,他们可以准备行动了!”

    “‘x机关’?!”几个作战参谋满脸的茫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第一师团长冈部直三郎却猛地抬起头,惊讶的叫道。“板垣司令官,你确定现在就要暴露他们的存在吗?要知道,大本营那边可是明确是要作为决战武器使用的!”

    板垣征四郎嘴角一抽,露出个阴森森的笑容,低沉的道:“再强大的武器,也要经过实战的考验才能确定到底行不行。现在正是好机会,否则一旦战事扩大了,那时候要出点什么问题。都不好办!”

    “明白了!”冈部直三郎拧着眉头不再言语了。事实上论资格他也不如板垣这一带少壮派核心,更清楚这次战斗的意义所在,不愿意因为争执而影响了总体的战略,再说,那些东西,他也不是很明白,随他们怎么搞吧。

    等参谋把命令发出后,板垣征四郎又补充道:“让飞行团全部做好动员准备,天亮之前必须全部出发,这一次,我们要一举消灭整个远东的苏俄军,占据绝对的主动权!”

    几分钟后,海拉尔北面不远的安班敖包一处被重兵把守的军事基地内,一座高达四五十米的钢铁框架结构体撕掉伪装外皮,在暗淡的光芒照耀下,其巨人一般横跨整个夯土高地的骨架显得尤为雄伟。

    在铁架的顶部,是宽度达三十余米的轻质合金龙骨构成的巨型掌面,略微内凹的矩形骨架上,镶嵌着一层灰色的铝合金皮层,上面一簇簇的镶嵌着足有三十来组数量不一的长管子,从各个角度指向中央位置。而正中间尖锐突起的四角架子伸向前方足足二十米的半空,汇聚成一个顶着锅盖型锐角的奇特结构。

    一根根手臂粗的电缆从每一簇管子的后面垂下来,在地面生汇聚成足有一搂粗的大堆,好似扭曲的巨蛇般缠绕着向远方伸展,直至几公里外一座半埋在地下的变电站,在那里,有十几台德国进口的大功率柴油发电机以最大功率发出沉闷的吼声。

    凌晨4点40分,苏俄空军三十多架战斗机护卫着10架tb3四引擎重型轰炸机飞抵二十公里外,前方警报传来的同时,巨大的铁架子“咯吱吱”缓慢的摆动调整好位置,躲在地下掩体中身穿白大褂的指挥官一脸狰狞的用力按下红色开关,一道肉眼不可见的波动骤然爆发,冲天而起!

第548章 降临后遗症的初发() 
一秒记住【阅读。

    凌晨四十五分,正是醒来前睡得最舒服的时候,突然一阵急促的铃声在卧室中响起。瑟琳娜跟正常人一般慵懒的张开眼淡淡的瞥了一下,而后翘起食指姿态优雅的朝着侧身呼呼大睡的朱斌胳膊放出一道幽蓝的电光。

    朱斌惨叫一声整个人弹起来一米多高,半空中一个大翻身脸朝下pia的拍在地上,好半晌才哼哼唧唧的爬起来,揉着被电的发红的地方不爽的叫道:“瑟琳娜,你这个毛病能不能改改?半夜三更放电会死人的!”

    瑟琳娜懒得搭理他,指头遥遥一指正在疯狂振铃的红色话机,而后直起身慢条斯理的开始穿衣服,活似傲娇的贵妇人,那绝美的仪态却有刺激的朱斌一双牛眼灼灼放光,本来就撑起老高的四角裤干脆绷紧的几乎要裂开掉。

    “叮铃铃”的电话振铃一声比一声大,跟催命鬼似的干扰着朱斌的神经,把他的心情破坏殆尽。他烦躁的一步越过去吵起来,冲着话筒吼道:“哪个混蛋半夜五更的打电话?!你最好有十万火急的大事,否则老子把你丢到东太平洋去守深海实验室!”

    能够直通他卧室的红色电话,是紧急军情状况下才能使用的,知道的人寥寥无几,密级绝对够高,都是身边熟悉的人,所以他那么个吼法儿。

    而东太平洋深海实验室,则是一群疯子科学家们在深达两千米的海底火山旁建立的一座大型研究机构。里面放了一堆由智能系统管理的实验设备,其中就包括培养提炼活性物质的项目,另有研究微生物、海洋科学、地球物理等学科的项目。

    如此重要的一个实验室自然不可能完全没有人,而呆在两千米下的地方值班,精神压力和苦闷程度,除了疯子一样的科学家们,普通人是绝对熬不住的。因此,被发配到这里值班,就成了收入最高、但最难受的差事,效果仅次于小黑屋关禁闭。

    能够打通朱斌卧室红色电话的人。自然了解这些。

    电话那头的人显然很清楚这时候骚扰大老板的后果,因此绝对不浪费时间,立刻回答:“报告老板!我们的卫星刚刚检测到一股异常强大的能量释放!地点在海拉尔,类型判断为高能次声波!释放者,应该是日本关东军!”

    “什么!?次声波?!”

    朱斌当场蹦起来,“喀嚓”一下没控制住手劲,硬生生把话筒捏成了碎渣。瑟琳娜嘴角微微一翘,随即启动了自身的系统把电话接过去。询问道:“可以确定无误吗?”发出的声音,跟朱斌一模一样。

    那头的人自然分辨不出来,回答道:“已经通过了中央系统的各项特征对比,结果相似率超过百分之九十九!”

    “发出的功率有多大,持续时间多久?”

    对面马上把数据报过来,瑟琳娜淡淡的道:“知道了。继续监控,随时汇报新的变化。”

    挂断电话,转头对朱斌嫣然一笑:“现在你终于明白,自己对整个世界到底造成了多么大的影响了吗?”

    朱斌居然急出来一头大汗,给她揶揄的面红耳赤。恼火的一挥手叫道:“我怎么知道这么落后的土著人,居然有能力去做逆向工程研究超过几百年的科技产物?再说那些太空垃圾散落的到处都是,我也找不回来!”

    瑟琳娜幽幽的道:“千万不要小看20世纪初的科学家们。以后几百年的科技成就,全都建立在他们创造的基础理论之上!很多人即使放到我们那个时代,也会迅速成为最顶尖的大师!只要有一点机会,他们会创造出无数的奇迹。比如。特斯拉先生,爱因斯坦他们。以及现在的光明之城。”

    朱斌砸吧砸吧嘴,无话可说。

    瑟琳娜说得一点都没错,这年头的科学家简直太变态了。没有计算机辅助的情况下,他们都能完成各项伟大的猜想和理论计算,有了无限的计算条件之后,这些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无穷的发挥。几年来,哪怕没有他提供的科技树引导。完成初步科技理论学习和融会贯通的大师们,已经创造出无数不可思议的成就。

    不说别的,光是特斯拉一个人带动了上百个实验室和研究小组,研究的内容涵盖电磁、空间物理、机械、大气物理、核能源等几乎所有的实用物理学科,以及鱼雷、导弹、火箭、喷气式战斗机,甚至还有原子弹!

    一专多能的人才太多了,数以万计这种人凑在一起思想碰撞的结果,导致光明之城的科技水准领先这时代已经超过三十年!并且走出一条朱斌那时代都不曾实现的电磁科技领域新路,到底能把科技树歪到什么地步,谁也说不清!

    他这里尚且如此,那么有着整个国家力量支撑的列强再差也不可能一无所得。就说日本,也有能够**建造直线粒子加速器的高才存在,人家好歹搞了半个多世纪的维新,追赶世界科技那么多年,聪明程度还是很可观的。而次声波,又不是多么难以理解的科技产物,有了样品后,仿造不出来,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