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民国之钢铁狂潮 >

第39部分

民国之钢铁狂潮-第39部分

小说: 民国之钢铁狂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斌的确没什么压力,经过瑟琳娜补完后的计划比当初可行性和安全性高了许多,两天里他偷空将两本厚厚的英文书稿给了等候在这里的慎昌洋行分部经理,让他们那些个股东先回去照着开始第一步的建设计划。

    整个“全球通”商业计划太过庞大,涉及面也太多,根本不是一两个月能启动起来的,那一亿美元的资金看着雄厚,真干起来根本扛不住。不说别的,一个专门的汽车厂,一个造船厂,一个运输飞机厂,一个工程机械厂差不多就能花光了。

    当然事情不是这么个顺序办,首先确定启动计划的样板地点和业务系统,包括集装箱货柜生产、轮船改造、码头改造、货站修造、车辆制造等等,多半借助现有条件以及各国的相关设备生产商进行。

    鉴于众所周之的利益,那个国家先动手就能先获利,朱斌已经自己投资在江南造船所改造货轮、制造集装箱了,其他股东们当然不想落于人后。但是,资金毕竟有限,让他们自己掏腰包额外搞又不肯,那么到底先从哪个国家那条航线开始干,就成了争论吵架的重点。

    朱斌估计,就这一条,股东们起码得折腾一个来月,这期间还得安排人员的培训和一系列的工作,等他们拿到完整图纸,找到厂家造出样品开始实验,没半年根本整不出个眉目来。这段时间,却足够他把一切窟窿都堵上,从容的将一本本书稿给他们拿出来。

    邮轮再次,直奔2100海里外的旧金山。

    经过两天时间调整和平复,苏慧馨终于从自己粗心之间搞出来的暧昧窘境当中解脱出来,对于开始就刻意推波助澜的老师赫尔女士很是抱怨一通,本来没影的事儿,让她和那些人这么一搅合,不知道的还真以为他们之间有什么呢。

    一开始,她领受的就是专访朱斌的任务。作为极有爱国心的《申报》老板兼总编史量才参加过招商会议之后,回到家反复思量觉得事情不那么简单,几天里又去拜访了一些关系极好的朋友,得知了一些晚间股东会议的内容后,心中豁然开朗,对于朱斌含糊不清的答案有了明悟---有些事,只能做不能说啊!

    对此,史量才是有些不以为然的。虽然他自己也是许多个跨行业实体的大老板,但一致认为,爱国这种事完全可以堂而皇之宣之于口,没人能拦住你,也不耽误做买卖,难不成因为你爱国,那些外国洋行老板就不跟你做生意了?两码事嘛!

    不过,他还是比较尊重朱斌的意思,另外也的确抓不住这小子,得知他跟随海军部访美团离开,便准备派人跟踪采访,争取把他的一系列计划都挖出来。一直跟着佩吉。赫尔学习的苏慧馨自告奋勇的站出来揽下这任务。

    一方面是因为一个行业新手的她,很想抓一次大事件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她也的确对朱斌这个突然崛起的抗日先锋感到好奇。不管什么年代,对于英俊高大文武全才的榜样式人物,刚刚涉世不深的小女生都是内心充满想象的。关于能够采访到朱斌作出一片好的报道,在她的同学们当中可是讨论了许久的话题。

    却不料,一开始见面到现在,两人加一块说了没几句话,却闹得如此尴尬。对此苏慧馨内心深处很是不忿,觉得责任都在朱斌身上。不管怎么说,你一个大男生兼大英雄,应该拿出绅士风度来嘛,哪有见了人就避如蛇蝎落荒而逃的?不知道的还以为自己多么让人生厌呢。

    对于这一点,苏慧馨也小小的郁闷,她的模样长得不差呀,学校里那么多的优秀男生都送花写情书的围着转,怎么朱斌这家伙却一点都不在乎的样子?难道在美国长大的他,只喜欢那种妖艳的大洋马?

    “呸呸!想到哪里去了!”

    苏慧馨啐了自己几口,收拾心情带好本子和相机,一本正经的展开对朱斌的采访工作。

    可惜的是,这一路给她的机会仍旧不太多,不是那个自始至终就没个笑脸的瑟琳娜挡着门不让进,就是朱斌趴在打字机前面手舞足蹈抽筋似的疯狂码字,除了午餐晚宴的短暂时间里能聊上几句外,根本不给她太多的机会。

    不知不觉时间一晃而过,3月底,邮轮到达旧金山。

    这一次前来迎接访问团的人更多,场面也更加的热烈!一直关心着国内战事的华侨们早就想见一见那位据说是出身南加州小渔村的英雄朱斌了,听夏威夷那边传来消息说他跟着陈少宽部长一起来了,顿时引起一阵轰动,成千上万的人涌到码头迎接,都想亲眼看看这位海外华人杰出代表到底是什么模样。

    如此盛大的场面可是把陈少宽一行吓的不轻,他们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眼见得在致公堂大佬黄三德为首的华人代表欢呼着涌上来,也只好随大流的热情招呼。朱斌自作自受,这回却无论如何也跑不了人,一路下来笑的腮帮子发酸,挥舞的手脖子差点断掉---亏这年头不流行签名,否则他肯定想直接跳海拉倒!

    好不容易捱到晚宴时间,这次必须按照计划行程来,一行人参加了加利福尼亚州长小詹姆斯·罗尔夫先生安排的欢迎宴会,州长先生礼数周到的对陈少宽部长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介绍一堆的社会各界精英名流,自然少不了好莱坞几大电影公司的老板和明星,这些人,倒有不少是冲着朱斌来的。

    因为朱斌编造的所谓出身的关系,加州华人对他和上海战事的关注陡增,连带的各家报纸也不得不多出些版面来刊登报道,虽然免不了一些冷嘲热讽尖酸刻薄,却依旧销量大涨,朱斌的名头也一时蜂起,他一个多月的曲折离奇遭遇,不少导演甚至想写成剧本来拍电影,想必一定很有票房---起码远东的中国肯定有的是人爱看。

    另一些人却因为提前得到了“全球通运物流”公司的消息,对于这个一手策划并成功组织了各国数十家公司和股东方,成立注册资金高达一亿美元的超大公司的年轻人,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对于他不知道多少的财富和汇聚资金的能力,提出来的那个空前庞大又确实可行的计划都怦然心动。---大萧条啊,谁不缺钱!

    甚至连州长先生也放下架子,在礼节性的过场告一段落后,特地在与朱斌碰杯时貌似亲热的嗔怪道:“亲爱的朱先生,您可是我们加州出来的杰出人物,有那么大的商业投资计划,可不要忘了支持一下老家的经济啊!”

    全球性的大萧条中,谁有能力解决失业问题,给陷入深渊的经济一点起色,给那些大财主资本家们带来财富,谁就能坐稳了位子,朱斌搞得那个大公司兜里,可是有一亿美元!这是很大一笔钱啊!

    朱斌举杯与州长先生轻轻一砰,轻描淡写的道:“州长先生,谢谢您的重视。不过说真的,我的确有一些商业计划要在美国本土实施。”

    州长先生两眼直冒绿光,一把抓住他的胳膊,紧张的叫道:“把它留在加州,我给你最优惠的政策!”

第七十二章 忽悠风暴(二)() 
一秒记住【阅读。

    小詹姆斯·罗尔夫的声音稍微大了点,周围正在彬彬有礼的交谈的绅士们不由侧目看来,发现他正拉着朱斌说着什么,州长先生的眼神和放光的肥脸充分证明,那事情一定很重要。

    对于一名权利极重的州长,抓着一个访问团里的小角色---尽管他现在比较有名,表现出这样的兴奋,绝不会因为他在抗日战场上的英雄事迹,只能因为他身上带着的不知道多厚的支票!财路!机会!

    一堆人有意无意的委婉告别正在聊天的对象,装作漫不经心的溜溜达达靠过来,一个个直棱起耳朵注意听两人正在交流的内容。嗯,绅士风度还是要保持一点的,虽然大家都想发财,却不能表现的太失态。

    州长先生可谓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宴会中一点风吹草动都瞒不过他的耳目,马上果断的刹住话头,只用凶狠的眼神直勾勾盯着朱斌,大有你不回答我就不放手的意思。

    朱斌心中一阵恶寒,对于这世界这美国政客和商人们对于金钱如此直接而露骨的追捧,印象又加深了许多。自己这才含含糊糊漏点口风就引的他们这等模样,倘若他们知道自己的全盘计划,会不会当场把他扯成十七八块生吞了?!

    无奈的冲小詹姆斯·罗尔夫耸耸肩:“州长先生,我想眼下这环境恐怕不太适合谈论这么重要的话题,不如改天我们另约个时间?”

    小詹姆斯·罗尔夫迟疑了一下,猛地一摇头:“我们不能浪费太多时间,我看就宴会结束之后好了,我这里有一瓶珍藏了五十年的好酒,希望朱先生能赏脸一起品尝。”

    “不胜荣幸!”朱斌彬彬有礼的点头示意,仰头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冲着周围侧目注意的人微笑着打个招呼,从容的拿过另一杯酒,去见下一个目标。

    没听到什么实际内容,可是,朱斌要跟州长先生商谈投资计划的消息却立刻在宾客之中传开,接下来的时间里,朱斌身边走马灯似的不停换着交流对象。身材高大英语流利放松自然谈笑风生的他,给人的感觉一点也不像唐人街那些始终放不开手脚的华人同胞,风度仪态堪称优秀,却令一众美国佬啧啧称奇。

    到底朱斌也没轻易吐口说出点实质性的东西来,却已经把许多人的胃口吊的高高的,忙不迭的送出自己的名片,期待进一步的会谈。

    另一边,一袭黑色露肩晚礼服的瑟琳娜也成为了另一颗闪耀的明星,高挑完美的身材,细腻光润的皮肤,冷艳高贵的气质,顶级贵族一般完美无瑕的仪态谈吐,标准的伦敦腔英语,简直就是一名受过严格正统教育的公主,不但让满场好莱坞女星们黯然失色,也让一众自以为有点本钱的俊男老板们趋之若鹜。

    不过了解到的结果却让多数人大跌眼镜,这位让他们惊为天人的金发美女居然是朱斌那小子的助理!出身于据说至少几百年历史的英国琼斯家族,是个航海和探险传统的家庭,后来隐居于南加利福尼亚的海边,明显有着丰富的学识和强大的能力,却甘心给那个黄种人小子当助理,这是什么情况?!

    琼斯在英国是个大姓,全国排名第二,一千年来究竟产生过多少所谓的家族没人搞得清楚,做航海和探险事业的……貌似几百年来他们不是海盗就是殖民者,探险家也是有的,但实际上他们都是文明掠夺者,为后面的侵略大军探路寻宝的一群贪婪鬼!

    综合各种信息,许多脑子活的人突然得出一个结论,这个突然冒出来的朱斌或许根本不是什么小渔民出身---哪家渔民能培养出这样的人才?这丫根本就是古老的家族抬出来当作他们拓展事业的触角和工具,真正谋划操控的,是那个始终不知道躲在哪个角落里,富有且低调的琼斯家族。而这位美丽的瑟琳娜,极可能就是派出来监督他的嫡系!

    啊!一切似乎都说得通了!他们一定是发现了在古老东方中国的某些商业机会,才推出一个华裔的代言人参与到那里的事件当中,顺利建起自己的声誉和威望,整合各种力量爬到高层,再配合家族强大的金钱和潜伏力量,一举崛起。

    人类的想象力总是能创造出许多荒诞的奇迹,一如这样一个对朱斌的身份猜测,从一开始某个人随口说出来,可能只是个玩笑,但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满脑子都是大白人沙文主义的美国佬们骨子里都不相信一个黄种人,特别是出身于他们意识中仍旧留着难看的辫子面目呆滞不善言辞甚至拒绝跟文明世界交流的,肮脏的,落后的,愚昧的清国后裔,会作出只有白人精英才能做到的事情。

    所以他们想当然的对整个事情进行脑补,随着瑟琳娜在朱斌身边出现的时间越来越长,在其整个事业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甚至传出“未婚妻”这种荒唐的谣言之后,大部分就确信自己没有判断错误,事情就是那个样子!这样才比较合理。

    如果朱斌知道会发生这样的怪诞传闻,只怕会当场惊得下巴脱臼。但是现在,他的全部精神都用在与州长先生的交流当中。

    晚上,小詹姆斯·罗尔夫果然拿出珍藏的红酒表示对朱斌的重视,朱斌自然投桃报李,很痛快的讲出了自己的部分计划。

    “州长先生,您知道我们正在进行一项全新的航运计划,需要制造许多的集装箱货轮,和一些其他的大型钢铁结构制成品,而中国是不具备这些产品的制造能力的,所以我们要寻求美国这种工业发达国家的帮助。”

    造船!大型钢铁制品!好啊!这些东西都是能拉动经济的工业品!

    州长先生压住心头的兴奋,目光闪烁的问:“那么亲爱的朱,你预计的需求规模将会是多大?!可否透露一下?”

    朱斌扳着指头数算道:“一万吨级标准排水量的货轮最终数量可能不少于一百艘,巨型海上浮动平台每座大约需要十万吨钢铁,六座的话,加上相应的机械动力相关配套机构……。”

    他还没说完呢,州长先生已经按捺不住的站起来了,抓着他的手呼呼气喘:“朱先生,请您务必考虑一下加州!这里离着中国最近,有着优秀的港口、造船和钢铁制造能力,比起东海岸,这里更加适合您的计划。”

    天哪,一百艘货轮,平均价格差不多要两百万美元一艘,六座十万吨级的什么平台,听上去就像帝国大厦一般的庞然大物,这种东西一旦开造,整个加州造船业和钢铁业制造业全都能活过来,投资额起码几个亿美元!带来的工作岗位数以万计啊!

    这时代的加州人口还不算太多,所以大萧条中损失并不是最严重,但一场海啸却压垮了最后一根稻草,把经济变得彻底没法收拾,朱斌如果肯投资在这里,一切都可能好转,他这个州长的连任就完全不是问题。

    朱斌露出为难的表情道:“州长先生,这可不是我一个人能决定的事情,您知道,我们这家公司还有英国、德国、法国的董事,他们同样具有制造类似产品的工业实力。”

    “不不不!朱先生,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