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民国之钢铁狂潮 >

第593部分

民国之钢铁狂潮-第593部分

小说: 民国之钢铁狂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双边战场,近乎诡异的透明起来!

    朱斌没有刻意隐藏行迹,于是三国联军很容易的发现了远洋舰队的存在,在起飞第三波战机之后。航母编队一分为二的落在后面缓缓跟进,自有反潜、防空的轻巡和驱逐舰以及潜艇保护。

    主力舰队。十二艘战列舰,同等数量的战巡和重巡,同样分成两个编队,其中两艘“大和级”超级战列舰,两艘美国最新的北卡级战列舰,再加上“近江号”和英国佬的“乔治五世号”。组成主攻之阿尔法编队,凭着整体高航速打头正面迎击。

    其余六艘速度缓慢的美军战列舰则组成第二梯队,从侧面包抄拦截,意图在对方被迫转向逃逸的时候迎头痛击!

    将军们相信,以这样的排兵布阵和强大实力。中国人便是有三头六臂,也逃不出去!

    两军舰队相距四百公里,对冲速度达到每小时五十节!天空中第二次战斗告一段落的时候,间距便成了三百公里,第三批联军战机后发先至,首先冲到了远洋舰队的正面,一百多架飞机分散开来,以九架或十二架编组层层叠叠,从不同的高度空域按照自身优势,展开加速俯冲!

    令他们惊喜万分的是,下方舰艇貌似并没有护航机群,所有的战机都被前面出发的总数五百架战机给缠住,他们面对的,是一望无际的海面,和漂浮在上面鲜嫩可口的大餐!

    嗯,英美两国的飞行员几乎都是这么想的。半年以来,他们驾驶两国目前最先进的舰载轰炸机格鲁曼公司出品的tbf复仇者鱼雷轰炸机,先后无数次的在演习作战中击沉“敌舰”,战果辉煌!哪怕是面对空前密集的防空火力,有高速战机俯冲引开其火力,自己可以轻轻松松投弹命中,何其爽快啊!

    唯独日本人不敢有这种念头,甚至在最新的航母上,所有老掉牙的慢速鱼雷机都被取消掉,可以说,在鱼雷攻击距离和飞机速度没有突破之前,日本海军暂时放弃了用那种不靠谱的小鱼雷去攻击战列舰的战术清一色的找死,没见一点成果。

    洋鬼子们不信邪啊!他们死都不肯相信,世界上还有防空无疏漏的战舰存在,蚁多咬死象,我一百多架飞机对付你一个目标,还搞不定你?开玩笑!

    成群的a7m2和f4u从三千米高度急速俯冲,以近乎最大的速度尖啸着冲向四平八稳以26节速度前进的战列舰,那架势,好像发现野味的鹰,威武霸气的很!

    一艘孤零零的开道轻巡舰行进在编队的前方五公里处,全舰队拉响的防空警报蔓延在方圆二十公里的海面上,127mm高平两用炮和36管122mm“铁幕”火箭拦截系统一起开动,轰隆隆一阵爆响中,整条战舰淹没在发射的硝烟之中,不知道的还以为他自爆了呢。

    6座双联高炮打出来的弹幕比较稀疏,却都是在火控雷达牵引下对准了单个目标发射,一片爆响中,十二发炮弹在最靠前的九机编队里纷纷爆炸!

    不过这群一水儿的日军都是吃亏出来的老手,不但彼此分的很开,且上下前后立体空间使用的非常精到,每一架引爆了炮弹的飞机被破片打伤,但得到美国佬技术加强的他们没有直接当空爆炸,要么机身机翼打出窟窿,要么发动机冒烟,或者座舱受损,看看回头跑不掉,直接加速俯冲,撞向目标战舰!

    火箭“铁幕”就比较可观了!两座72发的火箭弹一口气喷出去,组成一道漏斗状的庞大阵势,笼盖直径一公里的锥形空域后轰然齐齐爆炸,被卷在里面的战机根本没有还手之力,就被数以万计的预制破片和钢珠给当空撕碎!即便没有被打中的,光是大量爆炸造成的气流扰动,也足以让他们失去控制!

    六座双管高平两用炮有条不紊的转换方向,开炮射击,每个机群打出两轮就转向,速度已经是超常!

    但有了日军经验的机群上来吃了一棍之后立即学乖了,留下两个小型编队继续吸引火力,其余的分别从两侧冲向两艘并排行进的超级战列舰!<;中心区躲避炮火,就在舰桥指挥室中亲眼目的天上乌压压逼进的杀机,嘴角微翘,信心满满的调侃:“上硬菜,好好招呼我们的客人!”

第828章 接战!巨舰大炮之巅峰(三)!() 
从海面往上看,一百多架飞机分散开来齐齐扑上的场面蔚为壮观,颇有种遮天蔽日的感觉!站在被攻击的立场上去考虑,霎时就有种四面皆敌,无处可逃的压抑!

    至少一群从来没见过这么凶狠场面的老将们是如此想的。他们打仗那年头,还都是最大140mm的舰炮七零八落的轰,且大半是对陆地目标,欺负人的行径。海上对战的经历,也就只有陈少宽和沈鸿烈经历过,其他的人看到的,不过是和平时期的操演罢了。

    再看朱斌和陈总司令,云淡风轻,面不改色,人比人气死人。老先生们不得不服气,他们的时代彻底的过去了。

    两艘“昆仑级”战列舰上,包括主、副炮塔在内,密如树林子一般的大小长短炮管林立,一座座弧形顶在电动引擎驱动下灵巧的转动,纷纷指向最大仰角的高空!

    三座三联装的420mm主炮首先开火!最大45度仰角下,每炮一发的对空驱散弹轰然爆发!齐射的巨响霎时间将海面上压下锅底一般的凹陷,只不过这锅底,直径足有两三百米那么大!。。

    浓烈的炮口硝烟还未散去,四座三联装的203mm副炮紧跟着开火,一样是对空驱散炮弹,两拨大口径炮弹全力发挥能打出二十公里以外的高空,此时却全部是无线电引爆,在来袭机群的前方轰然炸开!

    壮观的场面赫然呈现!在智能战术指挥系统的协同下,两艘间距三公里并行的战列舰不是为自己防护,而是各自对准两侧,侧面副炮相互交叉,两舰齐发,可以清楚的看到广阔的空域上。各自两条间距巨大的弹流彼此交错,让每一边的炮弹密度都达到了最大!

    从两侧高速冲击吸引火力的高速战机也是有经验的,大口径驱散这种手段,日军自己就经常用,远远的见下方炮口喷出浓烟,日军飞行员二话不说扭动战机横向翻滚躲避。绝不在原地呆着他们实在是被精准到变态的防空火力给吓怕了!

    这一手,真是奏效!初速800900米不等的大小两种炮火,炮弹出膛到奔袭一万米足足需要十几秒,连翻带滚的各自变向狂飙,终于勉强脱出了爆炸区域,就在他们原来直线到达的地方,一连串爆炸烟火顷刻间笼罩直径两公里的区域!

    420mm炮弹的威力有多大?常规榴弹全装药的情况下,爆炸杀伤半径足有二三百米,那是在地面上!

    在空中爆炸的驱散弹。本身因为弹头结构问题不敢弄得跟小口径炮弹那么精巧,大多数是采取铸造的情况下,炸碎的弹头破片巨大,但数量不一,空爆产生的冲击波却影响范围深广,而倒霉蛋一旦被破片碰到,恭喜你,那简直跟拳头大的实心炮弹直接砸中没什么区别!

    日军对此是吃过大亏。自己有相关的火炮装备,所以凭着战机速度应对起来还算勉强。不过一边仍有三四架躲避不及的应声崩碎,那真是炸的跟渣一样!

    203mm口径炮弹爆炸力不足,但破片数量却比大家伙还多,杀伤效果甚至更好,其中击落的功劳多半要靠这玩意。

    但这只是开始!间隔少许后,两艘超级战列舰上的其他火炮纷纷打响!

    每艘“昆仑级”战列舰上。经过调整后仍装有16座双联装76mm高射炮,发射的是无线近炸引信的弹头,另有20座4连装40mm博福斯高炮,70mm身管可以提供高射速和高密度,笼盖五千米以下的空域。一座炮塔一分钟能打出五百发炮弹前提是得有那么大的供弹机!

    这足足是112门高射炮啊!在智能火控操作下,可想而之其打击密度有多么的恐怖!更不要说,还有六座30mm六管近防炮作为最后的杀手锏,任何人以为这只是一个体格庞大而笨拙的钢铁巨人,那绝对是看错了!

    主炮驱散的火力让来袭战机很是吓了一跳!不过作为试探的前锋,他们早有类似心里准备,随即冲过那遥远漫长的15000米外围后,忽然间眼前一片空旷,预料中,或者说曾经经验中,应该密密麻麻的127mm高射炮,居然没见踪影!

    不应该啊!一向以来,中国海军最牛叉的,就是抄袭人家美国人的双联127mm高平两用炮,组成的主力防空炮火,被他们不知道用什么办法白菜化量产后,制造出比美国人都多的数量,几乎装备了每一艘战舰,无论是主炮还是副炮。

    那么按照道理,这最先进的超级战舰,绝不会疏漏了15000米到10000米之间的关键距离,要知道,大多数的俯冲攻击就是从这个尺度发起的,也正是杀伤驱散的最佳机会。

    再往里一些,5000米到1万米,那就是76mm炮的天下,甚至到3000米都可以,不过这个距离对于已经俯冲到位的飞机威胁就不太够,尤其是对战舰威胁最大的机载鱼雷,正是从这个距离上发起的,非常危险!

    打头来试探新舰防空火力性能的,都是几次战斗中磨练出来的老鸟,准确的计算着逼进的距离,眼瞅着几千米一掠而过,预料中的炮弹却没有到来这算怎么回事?!

    但马上他们就亲眼看到了,到底是怎样的变故!

    首先是从两艘超级大舰上腾起少量的烟气,把之前主副炮打出来的浓烟一下子撕开几个浑圆的空洞驱散到周围,然后就见已经从前头受到攻击重伤,艰难维持速度和方向,朝着战列舰合身撞击来的两架a7m被一簇密集的炮弹直接命中,“轰轰”炸开灿烂的火球后当空消散,稀稀拉拉的变成碎片洒向海面,精准的令人绝望!

    随后就是他们亲身验证了!刚刚接近一万米的斜向距离,高度大约能有三千米的样子,两艘战列舰上再次腾起浓烈的烟雾。这一次,却是两舰各自的16座双联装自动高射炮一齐开火,仍旧是两侧交叉,相互协防,弹道计算的精确令人发指,每一边。都形成了至少三十多发、前后错开的密集弹雨!

    76mm全自动高射炮,采用电动旋转装弹机,每个大“弹鼓”装有20发炮弹,而每座炮塔可以轻松的一分钟打出去6080发炮弹那么快的射速!

    庞大的舰体根本不在乎连续的后坐力影响,在大多数高射炮还处在每分钟25发最高的速度下时,这种拥有60倍身管、最远射程17500米、最大射高14500米、对空杀伤12800米的家伙简直就是金属风暴一半的可怕存在!

    于是一群日军老鸟们马上就理解,为什么人家不安装127mm双联炮塔了既然可以用小一小半的口径就能完成任务,占据面积却小至少一倍,炮塔吨位更低一大截。发射速度和密度更高,发射距离也不差,当然要用更合适的!

    这么想也可以,但中国人不会给他们解释,其实是因为127mm火炮的生产跟不上,且小型化近炸引信和高爆破片杀伤弹头的性能大大增强,基本取代了前者等等多种复杂原因造成。

    一波一波的76。2mm炮弹在空中打出来整齐的弹道,从高空看去十分壮观。但需要面对这玩意的联军飞行员们却内心冰冷,纷纷破口大骂:“该死的!下边的都是怪物吗?为什么会有这样密集的炮火?他们船上装了多少火炮?一百门?!”

    猜错了!一百门不止!加上主副炮。那就是135根炮管,再加上六门近防炮,那就是141门炮,一艘战舰!这还不算导弹呢!

    要知道,全部使用高强度太空合金装甲后,标准排水量都有5。5万吨的庞然大物。空间之大足够容纳一座小城市,几千人的生活起居,完全上岸那就是一座小山,装这些炮管真的很多吗?朱斌都嫌不够!

    冲击在前的战机左躲右闪上下翻飞,跟穿花蝴蝶似的使出浑身解数。别提什么阵型了,分散的好似天上胡乱落下来的冰雹一样,仍旧有三分之一被连续两拨炮弹给轰的当空爆碎!

    剩下的飞机惊魂未定的拼命稳住阵脚,继续向前逼进,然后眼睁睁看着两艘隐没在滚滚浓烟中的超级战舰上,不断破开的炮口烟雾喷出一条条整齐划一的弹流,简直跟超大口径航炮一样的变态搞法,跟着机群行动的轨迹,有条不紊的拦截,那炮弹射速,让人极度怀疑是不是有条弹链跟机枪似的在供应!

    还是猜错!不是弹链,而是装弹机!但这些他们永远都不会知道了!

    趁着前面先锋机群吸引炮火的空档,跟在后面的轰炸机纷纷降低高度贴到海平面上,因为一开始就选择侧面进攻的策略,全部清一色格鲁曼tbf复仇者鱼雷机基本安全的冲到了数百米低空,然后开足马力朝着如山一般巍然耸立的目标狂奔!

    。。。。。。其实就算他们使出吃奶的力气,把发动机功率开到最大,越不过是450公里的时速而已,相对于动辄六七百公里的战斗机慢的相当可以,不过只能这样,再快一些,那鱼雷就受不了投放碰撞力量了!

    三千米!至少要到三千米之内,才能施放鱼雷!只要一直贴着海面飞行,其实是最安全的!

    令人欣喜的,貌似整个舰队编成非常的匆忙,驱逐舰们都没有开到位,两侧危险距离上居然没有护航的,难道说这两艘超级巨舰对自己的能力十分放心?还是有其他的手段?

    那都顾不上去想!总之要快速接近,发起猛力的攻击,就是最好的选择!

    接近!接近!每一秒钟都能看到大片的海域,腾起的浪花,在身下一掠而过,转眼杀到六千米,目标越发的清晰!

    **架或者十几架tbf一组,分散成宽达两公里的平行阵列,前后错开的向前狂奔,最大化的拉开间距分散对方可能的阻拦炮火,一切都事先试验过无数次,行之有效!

    但限于高度和角度。加上炮火发射的滚滚浓烟,视野不清,他们却没有看到,就在炮弹齐射的空档里,两艘战列舰的后方,那一片本来还能再装上一座炮塔的平甲板上。悄无声息的滑开一片突起的厚重复合装甲,黑洞洞的四方窟窿里,各自先后喷出两条粗壮的大家伙,更加浓密的烟火推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