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民国之钢铁狂潮 >

第69部分

民国之钢铁狂潮-第69部分

小说: 民国之钢铁狂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心理不正常。”瑟琳娜看都不看,自顾前行,让他的一番表演全做了无用功。

    朱斌无奈的耸耸肩,回头招呼一声柳半夏和一堆手下,懒洋洋的踱着步慢腾腾朝外面走去。他没忙着直接回公共租界的公馆或者外滩的办公室,却先到了就在造船所内的飞机厂。

    有了充足的资金和人手,得到了大量订单的海装所飞机制造厂两万平米的车间终于建起来,除了大型模锻机没有之外,各种机床和辅助机械全部到位尤其是得到了寇蒂斯和道格拉斯公司的支持后,基本已经完善,能够正式进行定型几款飞机的制造和装配工作。

    朱斌到了后,先站在外面美滋滋的参观一番高大轩敞的全钢结构厂房,才走进里面,荷枪实弹的门卫对他这位大老板兼副所长很熟悉,当即敬礼问候。朱斌冲他点点头,进门就看到一派繁忙景象。

    连续跨度三十米、长近两百米的组装车间,外表看上去像是方方正正的盒子,走进来就会发现,除了粗大的圆形钢支撑柱外,十几米高的空间显得特别宽敞,阳光从顶上窗户投下来,将一架架的全金属战机映照的分外闪亮。

    作为总工程师和负责人的王助,正穿着工作服挽着袖子跟一帮技师往框架上装发动机,四十岁的人了看上去精神头十足,吆喝起来声音响亮,很有雷厉风行的气势。

    听到呼喊,他扭头仔细看看是朱斌,先将手里的螺母拧紧了,嘱咐几个青年几句,才顺着梯子爬下来,满头大汗的笑着问:“朱大老板总算舍得来了啊!你也不多来关心关心,瞧瞧,我们都已经开始生产第二批战机了!”

    能够重新为中国制造战机,王助仿佛有回到了1917年刚开始发奋努力时的状态,指着同时开工的八组人马一脸的满足。

    朱斌笑道:“有你们这些一流专家在,那用我看啊!今天整个造船所的大部分人都去新码头看战舰了,连蒋委员长都在,你们怎么不去?”

    王助一摆手:“两条破船有什么好看被你说的跟垃圾一样,我才没兴趣。要看也得看咱们自造的先进战舰。钱昌祚已经作为代表过去了。”

    说这话,王助随便用抹布擦掉手上油污,领着他转了一圈,意气风发的道:“等那边第二个厂房建好,我们就可以组装更大的飞机,就是你说的四发大型运输机和轰炸机,也没问题。不过现在,只能先用dc1练练手了。”

    道格拉斯。中国公司的dc1大获成功后,马上在上海开工建造第一个组装厂,相关配套工厂也会尽快建起来,但起码还得一个月后,毕竟包括机身骨架、发动机等在内主要零部件凭中国的工业根本无法大规模生产,能实现自主组装就不错了。

    而朱斌没急着给老蒋送飞机,也有这个原因,他想的是完全自己厂出的飞机当礼物,非是献媚,毕竟自己也算中国人,国家元首没有像样的座驾,不太好看不是?到时候老蒋乘坐“空军一号”出行,两边都是自己产的定型02a战斗机护航,那才叫天字一号活广告啊!

    说完了,王助回身问朱斌“你大老板贵人事忙,不会只是顺道来视察工作吧?是不是有什么事情需要我们帮忙?尽管开口。”

    朱斌笑道:“还真有事情。我想拜托王总帮忙组装一架特殊的飞机,多数材料我来提供,整个过程参与的人尽量少。”

    王助点头:“我明白了,总之一句话,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没问题。我亲自挑可靠的人帮你弄,不过先说好,飞机涉及到的技术,你得跟我讲明白,不然我睡不着觉。”

    朱斌道:“放心。我还指望您到时候研究出更多先进的战机呢。那就这么说定了,等码头卸货后有人专门送来配件,到时候我也会参加。”

    “好啊!”王助一脸的热切,“你是多才多艺的大宗师级发明家,拿出来的一定是好东西,那我就赶紧准备场地了。”

    说定一切,王助干脆利索的去忙活了。

    朱斌要找他制造的是一款外形极为奇特的飞机,主要目的是为了方便自己或者瑟琳娜等能够快速便捷的从上海出发,直接飞行到东太平洋上的沉船地点。因为彼此直接距离高达八千公里,这时代的任何一种飞机都做不到,哪怕是四发都不行。

    朱本人不是设计飞机的专家天才,一直以来全是仗着科技能力将偷窃来的各种已有发明和设计升级改造罢了,要让他设计出一款全新的先进飞机不是不行,难度比较高,毕竟这行当是需要天份的,而他生活的时代,上哪找螺旋桨的玩意去?

    喷气式和更先进的脉冲震爆都少见了,清一色都是高能离子推进器,可那玩意不要说制造技术,光制造材料都没地方找---很多元素地球上没有。

    所以朱斌只能从现有的条件想办法了。短时间内能做的,就是最大程度推高活塞发动机的功率和数量,采用更好气动布局的机体,尽可能能轻和坚固的材料,最大限度增加航程等等。

    费事巴拉的在航行期间耗干了脑细胞,朱斌总算弄出一款来,经过飞船智脑模拟风动吹过后多次修改,终于定型了。鉴于模样太过另类,他不打算让太多人知道,容易惊世骇俗啊!

    从飞机厂出来,又溜达到造船厂新船台区,看了一圈正在制造中的一艘两千吨级武装登陆艇,与主持制造的工程师聊了几句发现没什么问题,即刻上了前来接他的汽车,返回了租界区老窝。

    饶是他身体强悍超过常人十倍,在船上慢腾腾的晃悠这么久骨头都生锈了,洗个澡好好睡了一觉,第二天一大早多日不见的王屏南亲自登门寻他,将几个月来整个商业建设的成果略作讨论。

    离开义勇军之后,王屏南除了继续主持自己拿个已经全面升级为gd集团全权代理的律师行外,也身兼全球通公司的法务部经理一职。近几个月来,随着公司各部门的健全和启动,他的工作日渐繁忙,单是来自国内各方面数以百计的加盟和投资公司认证、授权等等就让他忙的脚不沾地,几乎成了大管家一个。

    而今过手的资金越来越多,拉起来的工厂和下游企业已经将整个宝山工业区挤得满满当当,足有十几平方公里,塞进去十好几万人,他有点吃不住劲了。

    重要小*说*网

    “汉臣,你放任如此多的老板扩大生产建立新厂,是不是有点太过激进了?若全面开工,生产出来的成品,单是一个航运公司,可吃不下多少啊!你想过怎么处理了么?”

    翻开密密麻麻的统计表格,王屏南觉得嘴巴都有点干。

第120章 全面启动2() 
一秒记住【阅读。

    朱斌没有马上回答,先认真看了一遍下游产业名单。

    最多的是钢铁加工行业,足有二三十家,基本涵盖了除炼钢之外所有下游加工项目,小五金一大堆,钢管、钣金、机器、铸件、钢带、钢筋等等花样繁多,无不齐备,规模也比之高了许多,总加工能力从原来的几万吨猛增到将近二十万吨规模,看样子还有进一步扩大的可能---一些大户的工厂还没建起来!重要小*说*网

    不说别人,中兴公司包办的新和兴钢铁厂,从原来的12万吨规模增加到5万吨,这还是试水,新民机器厂投资一座10万吨炼钢厂,富商任友三和洋行买办鲍和卿等集资合股的中华制铁厂,赫赫有名的荣锡九斥资数百万将原来的大通钢管厂扩充,新购进数座20吨级的炼钢炉,留美回国的工程技术人员余铭钰与方文年合股创办了生产铸钢件的民营企业——大鑫钢铁工厂,原计划设置化铁炉3麽,1吨转炉1座,1吨电炉2麽等炼钢装备。后得到风险投资加大规模,总冶炼生产能力初期为5万吨,后期将达到10万吨以上,为机械、造船等工业以及公共汽车公司、铁道部门提供铸钢件、铸铁件

    而国内机械行业赫赫有名的大陆机器,不但涉足轧钢炼铁,更将原来仿造柴油机的业务放大,直接在上海设厂投资建立柴油机厂,鉴于需要前期投资实在太大,还没有批下来。

    除此之外·原来著名的启新洋灰、白象水泥等等建材企业,以及化工、火柴、发电等一堆的公司也都蜂拥而上,纷纷兴建新厂,不少人的心思一眼就能看透-既然有人肯出钱让他们白用,不用的就是傻子啊!

    这种心理普遍存在·即便是已经家资千万的大老板们也趋之若鹜,不能说他们错,实在没见过朱斌这种貌似冤大头的投资商。当然另一方面,他们也是对前途有信心。

    王屏南最头疼的就是这批人,因为这些人都不是混子骗子,论财富和实力、影响力都全国数得着,不少都加入了下游产业链,甚至合股成了“全球通”公司的小股东·不让他们参与是不可能的·可问题是·一则他们要求贷款的规模都太大,二则,他们开的厂子也巨大,一旦生产出来,东西往那里卖啊!

    翻看完了,朱斌不但没有发愁的表情,反而一脸的失望,晃悠着本子问王屏南:“王大哥,你就为这点东西发愁?不至于吧·要我看,反而有点瞧不起这帮子实业界的前辈,怎么一个个胆子都这么小啊!”

    “你你······胡说!”王屏南嗔怪的拍着腿,有点吹胡子瞪眼的意思,“你还嫌不够吓人么?你看看这些大厂,加起来需要的投资都要三四亿元了,还嫌少?!我看你是在海上晃悠时间长了,脑袋发晕吧?”

    朱斌将本子轻轻丢在桌上,呵呵笑道:“王大哥别忙着生气·先听我跟你说啊。你觉得三四个亿元投资对咱们整个国家来说,能起多大作用?”

    王屏南摇摇头:“有多大作用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今年实业部公布出来的数字中,截止去年全国工业总资本,只有13亿元上下,不足英国投资的三分之一。pu,加上其他小厂差不多,已经与之前数十年积累的总数之半了。你还想怎地?!”

    朱斌给这数据一惊,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什么什么?全国工业总资本才这么点?!还不到pu美元啊!这也实在太少了点吧?就是13亿美元都不多啊,光一家百万吨级钢铁厂搞齐整了,没个几千万美元都办不成……这也太穷了点啊!”

    王屏南嘿嘿冷笑道:“站着说话不腰疼是吧?你以为都跟你似的天上掉黄金?如不是这数额巨大,‘全球航运,如何会吸引那么多的人来?”

    “不对不对。”朱斌连连摇头,“这数字少的太惊人。我不说别的,你看这火柴吧,刘鸿生老板的‘鸿生火柴公司,想要兼并长江沿岸,成立‘大中华火柴公司,将生产规模扩大到5万箱。看起来挺大,可王大哥你算算,分摊到全国,才多少?”

    每箱火柴一千盒,5万箱,分摊到全国人身上才不过5箱,每26人一年才能用一盒火柴,可问题是,目前的鸿生火柴已经占据了全国的销量,其他还有上百家小火柴厂,剩下的都是进口,可想而之光火柴产业,缺口多大!

    王屏南扒着指头一算就明白了,的确不算多啊!哪怕一个人一个月用一盒火柴,当前的市场规模起码要扩大30倍才能满足!

    其他各项更不用说,去年全国进口钢铁总数是近几年来最低的,也有47万吨,自己生产的占不到零头,今年经济缓和后,再加上朱斌引来的亿计投资,可以预料明年钢铁需求量肯定超过50万吨,这都不及欧洲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甚至没有美国的百分之一啊!可中国,有415亿人口,一平均……没了。

    朱斌弹着厚厚的报告道:“所以我说,对他们很失望。他们胆子实在太小了些。现在的规模再扩大十倍,还差不多。”

    王屏南差点给自己口水呛死,使劲咳嗽几声,喘着粗气问:“你就胡扯吧!扩大十倍,五十亿元投资,全都你来掏啊!去年全国总生产值才两百多亿元,占最大头的纺织、面粉、火柴、洋灰开工的尚不足三成,今年更加悲观,能保住200亿就很好了……你要真有50亿拿来,去争一争委员长或者政务院长都可以!”

    朱斌很谦虚的摆摆手:“过了,过了啊!我这点本事·当委员长有点力不从心,一个省长还凑合……。”

    “我呸!”王屏南手脚都哆嗦了,气咻咻的道,“少说没用的!你先告诉我,这从哪里来?你的投资公司只有5千万元·全球通方面只能提供1千万美元限额,绝大多数没着落。”

    朱斌赶紧按着他的肩膀安慰:“大哥稍安勿躁,听我说完嘛。”

    王屏南哼一声扒拉开他的手臂,整整衣襟道:“你最好有办法。这些天来,众位老板可都沉不住气了,倘若你不拿出办法来,不但前功尽弃,全国实业界的人都不会跟你算完。

    朱斌笑嘻嘻的为他倒上水王屏南说得嘴巴干了吵起来一口喝掉朱斌又给他倒上,落座后道:“我这么给你交底吧。现金的话,目前我手里加起来也不足一亿元,还得留着支付今年美国方面来的工人工资和安家费,所以暂时不会继续放开投资供应。”

    “那你······。”王屏南又要急起来,他本就是练拳的人,直爽大气,最受不得这种虚头花脑。

    朱斌一把按住他:“淡定!我还没说完呢。等12月,最迟下年一月资金会大量到位,不耽误各大主要投资人开工,此其一。其二,你知道我这次去德国,谈成了一系列的经济和商业合作吧?”

    王屏南力气没他大,扛不动,只好坐着,勉强点头:“知道,德国代表团已经到了上海十多天了礼和洋行的刘礼士总经理放出风来,说合作规模空前庞大。具体怎么个**,他也不清楚。只是看他的模样,大概做完这一把,下辈子都够吃的。”

    朱斌哈哈大笑起来,拍着王屏南肩膀道:“大哥,你也挺有幽默感的嘛。不错,这次真的很大,大到你无法想象。具体的我现在还不能说,我现在可以告诉你的是,你所看到这所有要求投资扩厂的,他们需要的生产设备和机器,我们包了。除去这些,你看还需要花很多钱吗?”

    王屏南瞪圆了眼:“当真?!”

    朱斌肯定的点点头。王屏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