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民国之钢铁狂潮 >

第872部分

民国之钢铁狂潮-第872部分

小说: 民国之钢铁狂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就是被两头进攻截断的芝加哥以南、密西西比河沿岸的封锁线,作为包围圈中最关键的一环,只要一天中国人不撤出,美国就会继续保持被瓜分的状况。

    德国人认为。他们的存在会严重威胁到东部占领区的安全,双方不可避免要相互拿出至少几十万,乃至上百万的兵力对峙,消耗巨大,非常不划算。中国还罢了,目前没有别的敌人,只支持一条战线比较松快,德国人不行啊!光是苏德战场就需要四五百万兵力,加上其他地方的维持,都给抽空了,这么大消耗扛不住!

    朱斌其实也不希望弄一堆军队在那里当摆设。美国人的内里空虚已经被证实,短时间内翻不了盘,不过他不需要不代表就可以让出去。既然只是单方面对德国有好处,当然得趁火打劫才对。

    于是,他提出,撤走军队可以,但必须将美国东海岸,纽约以南的全部军港向中国开放,允许中国海军舰艇驻扎停泊在那里。

    这等于是把刀子直接顶到了德国人的咽喉,横在了美国人的肚皮上啊!如果真到了那地步,岂不是想打就打,而且一夜之间就能把整个美国东海岸给彻底封锁?那还能有一点安全么?

    德国人绝对不干。杜鲁门政府也深感忧虑,他们表面上投降了,暗地里可都不服气呢!若不是这两家强盗合伙进攻,他们之前准备不充分,何至于弄到今天这个地步!美国,早晚都是要翻盘复仇的,岂能让人封的死死的,一点儿腾挪的空间都不留下啊!

    于是不可避免的,双方就此又爆发一轮争吵。

    不过主动权终究是掌握在朱斌的手里,他不让步,谁也没辙。急于把这事儿赶紧了结的德国人,最终同意了把还防线放宽到朴茨茅次、纽波特纽斯,再进半步都不可能。

    为此,德国不可避免的要动用一支庞大的舰队,驻扎在纽约和南部的切萨皮克湾,拱卫华盛顿,防止被偷袭。这股开销,却也是相当不小。

    不过希特勒对此还算满意,他也知道,就目前的情况下,美国人不配合的话,光靠他们根本扛不住朱斌的进攻,好处能捞一点儿是一点儿。不管怎么说,只要美国中部缓冲区存在,他们牢牢占据北方,主动权还是相当高的嘛!

    要说最高兴的,自然是美国人了。如此两个强大的集团互相顶牛,反而让他们从夹缝中找到了喘息之机。只要不继续消耗美国小伙子们的人命,假以时日,卧薪尝胆,等这两个混蛋斗得两败俱伤,就等着看我们怎么复仇吧!

    此外还有一大堆的协议匆忙谈定。比如允许美国人自由迁徙,美国人才的流动,保持教育现状,恢复交通和电力电信之类的事情,完全是各管各的。缓冲区那些州,既然谁都得不到,也就谁也不想管了。美国人的死活。管我们屁事啊!

    反正,两方面都没什么诚意。希特勒是打定主意要秋后算账的,他也坚信。朱斌之所以没有进攻,不过是要拿出时间来消化收成。等跨越两大洋的海上进攻线路稳固之后,必然就是对方进攻的开始啊!

    至此,朱家军可说是直接拥有了科罗拉多以西的半壁国土,控制了整个南部联邦,扶持起来一个傀儡政府,切割了中部大平原缓冲区,几乎完全的废掉。而把北方德占区给孤立出来。

    曾经强大不可一世,刚刚准备要站上世界领导位置的美国,被搞得四分五裂,一亿多人口和大轰炸\战争之后的庞大工业体系。成了两个疯狂独裁国家的战争资源供应地,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可能爆发一场空前惨烈的战斗。

    一想到可能成为战场中的炮灰,美国人那日子就实在不好过。东部沿海城市的人几乎跑掉了一半,中部大平原的人则分别向东西南三个方向迁徙疏散………谁也不想呆在三不管的地界儿啊!

    如此种种,带来的影响是致命的。但美国人却一点儿办法都没有,只能竭尽所能的去哄骗诱拐人们放下戒心,到他们的地盘上去讨生活。

    很明显的,中国人做得要好很多。准备充足的他们,用最短的时间内。提供大批的基础设施,恢复之前被轰炸烂了的民生设施,让整个社会先运转起来。然后,就是尽快的恢复工农业生产,把庞大的工业人口投入到制造各种必需品的行动中。

    美国人的特殊秉性这时候发挥的淋漓尽致。只要有人给开工资,给面包黄油养家糊口,他们才不在乎为谁打工!

    况且,朱斌给出的条件一向优厚,并不怎么苛责,反而在一切条件上制定的比美国本土的资本家更加人性化,无形之中,也收拢了不少民心。

    比较歹毒的是,他还不忘了充分发挥自己的宣传手段,几乎把每一步的变化都尽情的扩散到缓冲区和北方各州,吸引着百万计的美国人走出废墟,南下求存。

    德国人着急啊!但他们抗议也没用,大家说好了允许美国人自行选择去处,人家搞得好开工资高,你有本事也弄啊!

    希特勒拿不出那么好的条件!他占领那么多的国家,可不就是为了获得廉价工人和资源来支持战争消耗的么!哪有中国人那么干的,分明是胡来嘛!

    他却是不知道,朱斌需要的,只是让美国人供应在这里的近两百万海陆空三军的消耗而已,没有第二个战场和其他的军队需要支援。国内那四五亿人口的潜能还没挖掘出来呢。

    玩手段搞不过朱斌,希特勒只能忍一时之气,不过返回头,也加快了战争准备。陆军对苏俄的进攻不说,关键是加大了海军的建设投入,之前一些摇摆不定、三心二意的项目计划,被他亲自下手抓,进入到全面开工、紧锣密鼓建设的阶段!

    说起来,希特勒也曾经有过极其宏伟的海军重建计划的,1939年制定的著名之“z计划”,总规模就庞大的吓人,并在当年付诸实施,很是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成绩。

    比如说,两艘“俾斯麦级”战列舰,两条“齐柏林伯爵”级航母,两条“沙恩霍斯特级”重巡,三条“德意志级”袖珍战列舰,以及一堆的辅助舰艇,效率之高,质量之好,都算一时之选。

    此外,更加庞大的h级战列舰,两艘铺设龙骨开始建设,若不是希特勒中途变来变去的不断改主意,现在都能建成了。结果就是,到现在,才勉强完成了主体,炮塔到底用多大口径的主炮,都还没有确定下来!

    另有o级重巡舰、p级袭击舰,还有轻巡等等数十艘舰艇也都弄了半拉子工程,随着英国投降、对苏战争的进展顺利,一度完全停工。

    但今天,情况又出现新的变化,德国必须面对一个迅速崛起、空前强大,牛叉到无人可及的中国海军,目前拥有的一些舰艇完全不够看了。德国要想取得胜利,甚至保住美国战果,就必须拥有一支足够强大的海军!

    在北美分蛋糕的事情进入扯皮阶段时,希特勒攒足了精神,把海军部门的统帅们召集起来,郑重其事的分派任务,整合计划。

    雷德尔元帅是个极端保守、古板的老式军人,不知变通,也不知道主动争取权利,以往被戈林欺负的一点脾气都没有,随着希特勒的乱指挥不断的瞎忙,现在希特勒后悔了,黑锅还是扣到他头上!

    希特勒对于自己乱插手的毛病一点也不觉得脸红,疾言厉色的批评:“海军的进展非常令人失望!原本我认为,现在至少要有四条战列舰,六条重巡舰,十条袭击舰服役!可现在瞧瞧,连一半都没有!简直是耻辱!你们严重的拖了帝国的后腿!对此,必须做出严格的检讨!”

第1094章 超级凶猛的Z计划2() 
伟大的元首,毫不客气的把他的怒火发泄到无辜的海军将领头上,为首的雷德尔元帅闷声不吭,甘受批评,不过邓尼茨可是个耿直的家伙,毫不畏惧的反诘:“尊敬的元首!我们海军重建的时间太短了!并且得到的支持力度明显不够!”

    嗯?竟然有人敢犟嘴?希特勒凶狠的目光一扫,看到邓尼茨这个爱将,向来敢对着自己喷唾沫的混账家伙,登时发作不起来,不爽的呵斥道:“不要找借口!你难道想说,帝国的工业基础还赶不上中国人?!看看他们,自己造了多少战舰出来?!”

    邓尼茨语塞。是啊,朱斌当初从德国买军舰,买造船厂设备,一共也就是两三年的功夫,可仅仅到了37年,他们就自己造出了强大的“泰山级”战列舰,和“英雄级”航空母舰,实战证明,其战斗力、质量绝对不比德国的俾斯麦和齐柏林航母差!

    而从那之后仅仅四五年的时间,就折腾出来足足四支强大的海军力量,舰队总数超过200万吨,主力舰至少8条战列舰,航母近十条,辅助舰艇数不清感情他们家的生产线,跟造汽车一样的灵便啊!

    作为不止一次去过中国,亲自调查过这个关系还算不错的老朋友的军事力量,整个的发展过程他敢说是最了解者之一。所以知道到去年为止,中国造船能力发展到世界第二,是何等的凶猛和吓人,仿佛一眨眼的功夫,从北方到南方,一万多公里的海岸线上,以及从长江中游到入海口,数百家造船厂塞满了每一个港口。每一处沙滩!

    尤其是长江钢铁走廊,从重庆重工基地制造舰船分段,基本零部件。沿着水道一路下行,不断的拼装填充。直至一条完整的船舶出海,那浩浩荡荡数千公里的世界级大河,两岸一亿多人口和庞大的城市,数以万计的工厂,犹如一条绝世的超大型流水线,用造汽车的方式,制造动辄上万吨的各式船舶。仅仅是想象一下,就令人目眩神驰啊!

    这是何等宏伟的手笔,何等狂妄的野心,才能造就出如此的人间奇迹!

    还有那沿海的大型造船厂。连六万吨级别的超级战列舰都分段制造,真不知道中国人到底从哪里弄来如此可怕的技术,如此天才的创想!

    工业基础方面的事情,邓尼茨回答不了,这也不归他管。反过来。尊敬的元首阁下才应该认真回答,在过去那些年的秘密交易中,德国到底付出了怎样的代价,扶植起来一个多么可怕的对手啊!

    不得不说,德国为了完成中国天量的工业订单。在长达五六年的时间里,全国的工业设备制造企业,都在玩命的扩大规模,加班加点的开工,直接牵动着国家走出经济困局,并在交易完成后,让国家的工业制造能力飙升到世界第二,比预想中扩大了一倍!

    其中的造船业,几乎达到了德国沿海承受能力的极限!如果全力开工的话,速度应该够吓人的。

    只奈何,他们的z计划展开的的太晚了啊!1939年,到现在才三年时间,太短,太急促,连一代海军士兵都培育不出来啊!

    朱斌用超级机器人生产线作弊,用未来式培训手段打造海军官兵梯队,这种秘密是绝不可能让人知道的。邓尼茨对此也无可奈何,他甚至都不清楚,中国人到底把潜艇制造成了怎样的怪物,只是大约猜到,他们可以远航到大西洋、印度洋,巡航太平洋,且能够以高速度跟着航母编队出战。

    航母编队,战斗速度可是超过30节的,德国最快的潜艇,也不过才20节出头,这个差距,真是。

    唯一的刺头不吭声了,希特勒压住火气,继续咆哮:“现在不是强调困难的时候!我们唯一要正视的情况,就是在不久的将来,必定要发生一场空前的海战!无论是在大西洋,还是在印度洋,它都必定要发生,并且,直接关系到帝国能否真正成为世界最伟大的国家,我们雅利安人,能否真正统帅整个人类!看看中国人做得,你们应该清楚怎样干!”

    中国,可不就是一次又一次,通过海军的战胜,把国土活生生的从四分五裂的本土,一直扩张到了北美,触角遍及四大洋,论地盘和统治范围,似乎已经比德国大了都。

    海军,归根到底还是一个强大国家必须拥有的战略力量,这方面,德国真的差太多了!

    希特勒竖起右手,脑袋用力的一点一晃,把小分头甩的节奏分明,铿锵有力的指示:“航空母舰!我们必须要有四艘,六艘,甚至八艘!越多越好!它们的排水量要大,舰载机要多!要能够完全控制大西洋!战列舰要大!十艘的任务必须完成!主炮的口径必须要粗,决不能比中国人的更小,比日本人的要更大!就按照我的要求做!看看中国人,他们每次都用战列舰的大炮干掉了敌人,德国必须拥有更强的力量!”

    雷德尔元帅低着头,无奈的苦笑。元首,和其他的海军将领们,似乎都没有意识到,海军的未来,必定是航母。中国人用战列舰做决胜攻击,那是因为他们已经用飞机控制了战场,而不是说航母战斗力不足。可问题是,这事儿有几个能听他的啊!

    小克虏伯却表情沉静的端坐在前排,在希特勒把目光投射过来时,稳健的做出保证:“请元首放心,我们会竭尽全力的提供海军所需要的各种口径主炮!只要舰艇设计达到要求,一切都不是问题!”

    他算是想通了,别指望能够劝住元首阁下,不说这位是不是已经疯了,反正的多拉大炮都造了出来,口径神马的都不是问题,就看能不能造出那么大的炮塔和战舰来承托貌似这事儿也不归他管。

    希特勒对他的态度非常满意,点点头:“嗯!就应该是这个样子!我们雅利安人的工业能力,是世界最强的!没有人可以超过我们!好好干。拿出你们的水准,把该死的中国人,狠狠的压下去!”

    海军方面的几个设计专家登时脑门子发蒙。无声的咧嘴,暗自埋怨小克虏伯。你小子那么着急表态干嘛啊!不错,你家是能造大炮,可该死的知道这会导致什么麻烦吗?主炮口径每大一寸,我们的战舰排水量就可能增加一万吨甚至更高,当真把多拉大炮装上战列舰,那么造出来的舰艇得多大?20万吨?还是30万吨?那绝对是工程制造史上空前的灾难!

    不过这时候,谁也没有胆子站出来触希特勒的霉头。元首阁下正是意气风发的人生事业巅峰,同时又是最愤怒的气头上,谁碰谁倒霉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