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的三国有点猛 >

第121部分

我的三国有点猛-第121部分

小说: 我的三国有点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次,张辽和张飞都没有去扶糜竺,因为他两人此刻是代表陈楚受这一礼。

    随后糜竺归座,此刻糜竺的神情已经完全没有了刚才的疑虑。

    “不知两位将军接下来将如何做呢?”糜竺问道。

    张辽看了张飞一眼,张飞大咧咧地道:“你说吧。”于是张辽便解释道:“曹仁一定已经派了人赶往徐州,将这里的情况禀告曹操!我们现在要做的是严密封锁邺城同外界的联系,以使这里的情况传不到曹操的耳中!只要曹操得不到邺城的消息,就必然惊恐,他一旦惊恐,便必然放弃攻打徐州,回军邺城!”

    糜竺不禁双目一亮,颇为感慨地朝张辽道:“张将军真可谓‘智勇双全之将’啊!”

    张辽张飞相视一眼,随即大笑起来,糜竺也跟着大笑起来。三人之间的气氛显得非常融洽。

    曹仁派出的传讯快马,一路人歇马不歇地朝徐州急赶,两千余里的路程硬是只用了不到三天时间便走完了。

    传讯快马赶到徐州曹军大营时,曹操正在筹划对徐州城新一轮的攻势。

    “子考派你来,有何急事?”曹操坐在帅位上面色阴沉地问道。此刻,在他的左右立着两列数十名谋士武将,堂下跪着一名风尘仆仆的传讯兵,这名传讯兵便是曹仁派来给曹操传讯的。

    “启禀主公,大事不好了!征北军于日前突然南下,此刻正在急攻邺城,曹将军特命在下前来报讯!”传讯兵一脸急迫地禀报道。

    传讯兵的一番话如同重磅炸弹般在大帐之中炸开,众人不禁齐齐变色。

    曹操霍地一下站起来,三步并作两步来到传讯兵面前,脸色极度阴沉地喝道:“你胡说什么!你竟敢散播谣言!”

    “小人绝不敢胡说八道!小人所言句句属实!”传讯兵看见面色骇人的曹操,吓得跪伏在地。

    这时,众将议论纷纷起来,有人认为这个传讯兵是陶谦的诡计,也有人认为传讯兵确实是曹仁派来的。

    听到众将的议论,曹操不禁有些犹豫难决。

    就在这时,谋士郭嘉建议道:“不管是真是假,我军都必须回返!如果是假,我军回返并无多大坏处,而如果是真,要是我军不及时撤回去的话,事情就难以收拾了!”。其实郭嘉已经料定征北军此次绝无席卷兖州的意思,他之所以要这么说,完全是想借机劝曹操退兵,此时攻打徐州实在不是时候。

    曹操犹豫了片刻,然后说道:“就这么撤兵,我实在不甘心!”。曹操的语气中透出浓浓的恨。

    听到这话,郭嘉不禁皱了皱眉头,正要再劝时,曹操继续说道:“不过邺城也不能不管,所议,我决定派快马斥候回去探明情况再说!在此其间,军队继续进攻徐州!我意已决,诸位不必再说了!”

    郭嘉见曹操如此说,知道再劝也没用,于是叹了口气便没再说什么了。

    曹军继续猛攻徐州,徐州在曹军连续不断的进攻下愈加危急,不过曹军在但时间内攻破徐州的可能性并不大,毕竟徐州城池坚厚,兼且陶谦麾下有六万将士誓死守城。

    在曹军急攻徐州的同时,刘备率领的一万将士已经过了黄河。不过刘备并没有往徐州方向开过来,而是转向东去了青州。

    两日后,刘备率军抵达青州,青州刺史田楷亲自领兵出迎。

    未入城,刘备便说明了来意。刘备一脸沉痛地朝田楷抱拳道:“现在曹操正在进攻陶使君,纵兵杀戮百姓,备特领兵前往救援!可恨备势孤力单,恐难以击溃曹贼,所以想请刺史大人与备一道前去救援陶使君!”

    田楷思忖道:若让曹操消灭了陶谦,必定将兵锋转而向东,自己的青州就危险了!

    一念至此,于是田楷朝刘备抱拳慷慨道:“陶使君乃仁人君子,曹操此举实在过分!楷也愿领兵前往救援陶使君!”

    刘备闻言大喜,他最担心的就是没有人愿意同自己一道前去救援陶谦,如果是那样的话,他此行就真的危险了!

    刘备、田楷把臂进了青州城,当天晚上田楷在刺史府后院设宴款待了刘备。

    第二天一大早,田楷点齐三万精锐,亲自领兵与刘备一道离开了青州。

    两人率领四万大军南下,正好经过北海。

    两人原打算邀北海孔融一道前往徐州救援,但却远远望见北海城下,两支军队正在混战。其中一支军队打着孔字旗,身着绿色衣甲,另一支穿着杂乱,头裹黄巾,这分明是黄巾军余孽。

第202章 曹操撤军() 
此刻,孔融军的一员大将一马当先,杀入黄巾军中如入无人之境,孔融军将士紧随这员大将猛攻黄巾军,黄巾军被打得节节败退。

    刘备立马抽出双剑,对旁边的田楷道:“田兄,我们杀下去,助孔兄一臂之力!”

    田楷点头道:“理当如此!”

    随即两人便各领麾下将士从黄巾军后面掩杀过去。

    此刻,黄巾军正在苦苦抵挡孔融大军的正面进攻,又被田楷、刘备的大军从后包抄。顿时被杀得全军溃散。

    黄巾军的大将随着乱军向外逃跑,正好撞见了刘备。

    这人见刘备貌不惊人,当即便提刀向刘备杀去。

    也活该这个黄巾大将倒霉,奔到刘备马前仅数步的地方,竟然马失前蹄将他猛地摔落下来。

    见此机会,刘备当即跃马而上,两员亲信部将姜岳、刘严也同时从左右两面包抄而上。

    黄巾大将刚一爬起来便被三柄兵刃架住了脖子。

    双方大军在荒原上追逐奔杀,黄巾军被杀得尸横遍野狼奔豕突。

    战斗只持续了半个时辰便落下了帷幕。

    数万黄巾军基本全灭,其中约一万五千人被俘。

    这时,刘备和田楷朝孔融方面的那员大将策马而去,那员大将也朝两人策马过来。

    片刻后,三人在战场的中央相会。

    “在下刘备(田楷、太史慈)!”三人一起抱拳道。随即三人大笑道:“幸会幸会!”

    “两位大人领军这是要往哪里去?”太史慈问道。

    刘备回答道:“我二人闻听徐州陶使君被曹操围困,特领兵前往救援!”

    太史慈点了点头,却没有说什么。顿了顿,甘宁对两人道:“两位大人不如随我进城去见孔太守!”

    刘备、田楷一起抱拳道:“正有此意!”

    随即两人便跟随太史慈策马进了北海城。一直在城门楼上观战的孔融早已下到城门口等候。

    刘备、田楷一进城门。孔融便上前抱拳道:“两位将军仗义出手,融实在是感激不尽!”语气中充满了感激,说着,还朝两人深深一躬。

    刘备、田楷连忙下马,扶起孔融。自谦道:“我等见此情形,怎能不出手相助!太守实在不必如此多礼!”

    双方拖拖拉拉地说了一番感谢和自谦的话后,便一同往太守府而去。

    孔融当即在太守府中设宴款谢两人。

    席间,刘备趁机邀请孔融一道前往徐州救援陶谦,孔融稍作思忖后便应允了。

    第二天,三方大军八万人马离开了北海。浩浩荡荡地开赴徐州。其中田楷仍是四万人马,孔融麾下太史慈率领着两万精兵,而刘备的人马则变成了两万,部将变成了三员,原来刘备趁机收编了黄巾降卒中较为精悍的万余人。并且收了黄巾降将管亥,这管亥就是之前率领黄巾军进攻北海的那员黄巾大将。

    就在刘备等八万大军南下急进之时,徐州城外的曹操正心神不宁忧虑不安。此时,曹军已经有两天没有攻城了。

    曹操在大帐中来回踱着步,谋士武将静静地站在两旁,目光随着曹操的移动而移动。

    “这么多天了!派了那么多的快马斥候,难道一点消息也没有吗?”曹操突然顿住脚步问道。

    郭嘉咳了两声,然后摇头道:“没有任何消息回来!”

    曹操感到有些心慌。他实在担心邺城会出问题。

    不行!不能再这么耽搁下去!曹操眉头一皱,如此想着。

    随即曹操下令道:“传令下去,全军放弃攻打徐州!即日开拔回返!”

    听到这命令。郭嘉不禁松了一口气。

    其实,曹操决定撤军也是迫不得已,他原本打算等攻下徐州之后再回军,但派往邺城方面的快马斥候竟然如同泥牛入海般毫无音信,并且兖州方面派出的斥候也是如此,这让曹操多日来都未曾睡上一个好觉。再加上徐州久攻不下,曹操终于抵不住心中的忧虑而下令撤军。

    徐州抵挡了曹军近一个月。全城军民疲惫不堪,但援军却迟迟不见踪影。

    “元龙啊。袁公的援军为何还没赶到?”在刺史府内,陶谦满脸都是疲惫和惶恐。此刻,在陶谦身旁的只有陈登一人。

    陈登连忙回答道:“主公不必焦急,算算时间,袁公的军队应该快到了!”。陈登虽如此说着,但心中却是一点底都没有。

    顿了顿,继续道:“就算袁公的军队不能及时赶到,主公也不须担忧!因为大将军的征北均早已在急攻邺城,只要我们再坚持几天,相信曹操就不得不退军了!”

    陶谦叹了口气,点头道:“眼下也只能指望征北军了!”

    这时,大将曹豹突然跑了进来,面有喜色。

    “主公,曹军撤走了!”曹豹连行礼都忘了,急匆匆地说道。

    陶谦霍地站起来,难以置信地惊声问道:“什么?你说什么?”

    “主公,曹军已经撤走了!我派出斥候去查探,曹军已经往北面撤走了!”曹豹又禀报了一遍。

    陶谦大喜击掌道:“太好了!”随即快步走到大门口,噗通跪下,仰面苍天,双手高举,慨然高声道:“苍天有眼啊!”

    一旁的陈登也非常激动,此刻正在不停地抹着眼泪。

    陈登、曹豹将陶谦扶起,陶谦大声道:“走!到城门楼上去看看!”说着,便当先朝外走去,显得兴冲冲的模样。

    三人往城门楼去的路上,看到许多百姓正在欢呼着。陶谦感同身受。

    片刻后,三人来到城门楼上,看到原本疲惫不堪的将士们全都流露出如释重负的神情。士兵们看到陶谦来到,纷纷朝陶谦行礼。

    陶谦倚着墙垛眺望,看见不远处的曹军营寨似乎真的已经人去寨空了。

    “曹军为何撤退?难道是袁公的大军到了吗?”陶谦突然问道。

    曹豹摇了摇头,“不是!并未有袁公大军的踪迹!”

    这时,一旁的陈登猜测道:“莫不是征北军已经攻破邺城,迫使曹操不得不退军!”

    陶谦露出恍然之色,欣然点头道:“恐怕正是这个原因!”

    与此同时,在徐州以北数百里的费县,刘备等八万大军正在星夜兼程往南急赶。但是曹军已经退了,他们赶到徐州该干什么呢?

    曹操退军后第三日,踌躇满志的刘备终于赶到了徐州,然而入目的却并不是意料中惨烈厮杀的场面,攻城战似乎已经结束了。

    难道徐州竟然已经被曹操攻下?!刘备不禁如此想着,心中焦虑不已。

    连忙往城头上望去,随即心下稍安。原来城头上飘扬的旗帜仍然是陶谦的旗帜。

    接着,新的问题又来了,曹操的大军去哪了呢?如说是撤走了,那么他为什么要撤走呢?此刻刘备还不知道征北军南下进攻邺城的事。

    “两位大人,看来曹操已经走了!既然如此,我们就不必去打扰陶谦了!”说话的是太史慈,听他的语气,他似乎想立刻转道回返。

    这时,刘备说道:“我等既然来了,怎能不跟主人打个招呼就离开呢?我们还是同陶使君见个面吧,然后离开也不迟!”

    一旁的田楷附和道:“正是如此!”

    太史慈微微皱了皱眉头,然后点了点头。

    就在这时,城门突然打开,一员大将领着数千军士冲了出来。不过看他们的架势,他们并不是来打仗的。

    这数千军士来到大军前十余步停了下来,领头大将朝三人抱拳道:“在下是刺史麾下大将曹豹,不知三位如何称呼?”

    刘备当先抱拳道:“在下刘备,这两位分别是青州刺史田楷、孔融太守麾下大将太史慈,我三人特领兵来救徐州!”

    刘备声音刚落,田楷和太史慈就一起朝曹豹抱拳回礼。

    曹豹立刻露出欣喜的容色,“果然就是三位,快随我入城,我家主公已经等候多时了!”

    三人正有此意,于是在吩咐副将一番后,便各领亲兵随曹豹进了徐州城,此刻陶谦已经在刺史府设宴等候多时了。

    原来,斥候早已探得三人军马来到,所以陶谦一早便做了准备工作。

    席上,陶谦表达了对各方援军的谢意,并许诺三方的粮草开销将由徐州负担。

    于是乎,皆大欢喜。

    第二天,田楷和太史慈便率领麾下军马离开了徐州,而刘备则留了下来。

    接下来数天,刘备同陶谦秉烛夜谈,刘备的谈吐气质雄心抱负让陶谦心折不已,陶谦不禁生出相见恨晚的感觉。

    在接下来两人的谈话中,陶谦盛意拳拳地希望刘备留在徐州。陶谦之所以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徐州是一块人人眼红的富饶之地,但令陶谦颇为尴尬的是,徐州没有什么将才,而刘备恰恰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将帅之才。

    陶谦的想法正中刘备下怀,于是刘备在假意推脱一番后,便应承了下来。陶谦不禁大喜,当即便决定让刘备屯军小沛,小沛及其周边数县的一切均由刘备管理。对于陶谦的这个决定,刘备心中暗喜,不过面上却没有表露出一丝一毫。刘备恭恭敬敬地承诺,一定会守好徐州北面的门户。

    看着刘备恭谨的表现,陶谦不禁甚感安慰。

    两人又说了一阵子话,然后刘备便躬身告退了。

    临出刺史府之时,一名样貌非常美丽,体态婀娜,神情端庄的年轻女子迎面从外面走进来。

    刘备连忙让到一旁,抱拳垂首道:“糜小姐。”刘备对这个年轻女子显得非常恭敬。

第203章 酒意() 
这个年轻女子是糜竺的妹妹,年方二八,生得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