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的三国有点猛 >

第32部分

我的三国有点猛-第32部分

小说: 我的三国有点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貂蝉既憧憬又羞怯地等待着,但一直到深夜,陈楚依旧没有出现。其间只有两个二八少女来过,那是陈楚送给貂蝉做婢女的。

    貂蝉不禁心中忐忑起来,于是问身边的婢女,“将军为何这么晚了还没来?”

    “回小姐的话,主公好像有急事在同众将军们商议。”婢女恭恭敬敬地回答道。

    貂蝉点了点头,微皱的秀眉渐渐舒展开来。

    陈楚同众将商量事情直到很晚才结束。

    众将退下后,陈楚发了一会儿呆,有一件事情让他为难了。天色已经很晚了,该睡觉了,但陈楚他该睡哪呢?是回自己房间还是去貂蝉那?一想到貂蝉正在卧房内等着自己,陈楚就激动得心脏砰砰直跳。貂蝉啊!那可是有闭月之称的绝色美女!虽然陈楚还没见过貂蝉,但光这名头就足以让陈楚激动得难以自持了。

    陈楚很想去貂蝉那,但每当陈楚想要付诸实施的时候,一个娇俏的身影便会出现在脑海之中。那巧笑倩兮并带点刁蛮的美丽少女正是张辽的妹妹张蕊。一想到她,陈楚就不禁感到一丝愧疚。

    犹犹豫豫了好半晌,陈楚最后悻悻然地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在离陈楚房间隔一个跨院的一座小院内,美绝人寰的貂蝉看着已经深沉的夜色微皱眉头。

    ‘看来今晚将军是不会来了!’

    貂蝉不禁感到一些失望,同时又不禁松了口气。

    陈楚将王允的义女貂蝉收入房中的消息很快便在洛阳城中传开了。这本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但却闹得沸沸扬扬。究其原因,主要是貂蝉在洛阳素有绝色之名,暗中爱慕貂蝉的名流士子不知凡几,同时陈楚此时的身份非常敏感。

    有传言说,陈楚垂涎貂蝉的美色,于是派亲信将军带人到王允家将貂蝉给强行带走了,王允因为不屈暴力还被打伤了。这个版本的说法在士族之间很流行。每当说到这个事情之时,这些士子们都会扼腕叹息,并私下里对陈楚声讨一番。由于这件事的影响,陈楚在士族中的名声更差了。

    与这个版本的说法相反,还有一个版本的说法在洛阳流行。在这个版本中,陈楚和貂蝉俨然成为了情投意合的情侣,但王允却从中作梗,陈楚在多次请求无效后,一气之下便不管王允的态度派亲信大将到王允府上提亲。这个版本的说法在平民市井中非常流行,人们都觉得这个征北将军陈楚真是真性情的男子汉。与在士林中的形象受损相反,陈楚在平民心中的形象不仅没有受损,反而提高不少。

    总之,这次关于貂蝉的突发事件反响是极大的。做为主要当事人的陈楚在这件事情上有得有失。

    在洛阳城的东北方有一个不大的湖泊。这湖泊虽然不大,但却风景如画。湖水清澈波光粼粼,一圈杨柳将湖泊环抱。轻风拂来,杨柳随风轻摆,为这美丽的景色更添了许多情趣。

    这是洛阳城有名的一处景致,因为其风光典雅柔和,所以最得士子名媛们的喜爱。

    伴随着这美丽的风光,还有一道人为的风景。在斑驳光影的杨柳下,一对对的才子佳人与与这旖旎风光相得益彰。

    在一对对的才子佳人中,最引人注意的要数河东卫家的公子卫仲道和素有天下第一才女之称的蔡文姬。

    这天,卫仲道和蔡文姬像往常一样在湖边杨柳下漫步。但今天的气氛似乎有些不和谐。

    “哼!那陈楚真是豺狼心性!竟然在洛阳公然强抢朝廷大臣的义女!”卫仲道很有些愤愤不平地说道。

    一旁的蔡琰不禁微微皱了皱眉头,“仲道,凡事未得亲眼相见不要轻易下结论。我怎么听说是陈楚同貂蝉情投意合,反而是王司徒从中作梗呢!”

    一听到蔡琰替陈楚说好话,卫仲道的心头顿时升起一股醋意。卫仲道停下脚步,语气非常不悦地说道:“文姬,你为何要为此等奸佞说话?!陈楚的做为已经在士林中传开了,难道还有假吗?像此种奸佞粗暴之辈,我真不明白文姬你为何还要邀请他参加诗会!”

第68章 鲁肃出现() 
蔡琰是那种外柔内刚有主见的女子,也许是受父亲做学严谨的影响,她最看不得的就是那种没有任何根据就凭空臆测的言行。蔡文姬严肃地看着卫仲道,“仲道,在没有任何根据的情况下,不要说这种有损他人名声的话。关于陈楚和貂蝉这件事,现在洛阳城内的传言很多,究竟何者为真,你凭什么分辩?”

    卫仲道的脸青一阵白一阵,不过他并没有在这件事情上继续较劲下去。

    “好了好了,咱们不要说这些不开心的事情。好不容易出来一趟,咱们应该好好的享受这里的风光。”

    可是蔡文姬已经没心情再逛下去了,她面色冷淡地对卫仲道道:“我累了,想回去休息了,你自个逛吧。”说着,便不再理会卫仲道转身离开了。正在不远处跟着的贴身婢女玉儿连忙迎了上来。

    看着蔡文姬骄傲离开的背影,卫仲道的脸色非常难看。

    卫仲道打小就跟蔡文姬认识。随着蔡文姬一天天长大,出落得越来越美丽,卫仲道渐渐地对蔡文姬生出爱慕之情。令卫仲道开心的是,蔡文姬对任何青年男子都不假辞色,唯独对他时常有说有笑。

    卫仲道不放过任何机会对蔡文姬献殷勤,并凭借自己的才学,蔡文姬和他越来越亲近了。对此,卫仲道看在眼里乐在心里,他对两人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然而这一切在蔡邕一家被征北军救回后似乎出现了变化。敏感的卫仲道感觉到,蔡文姬似乎同自己疏远了很多,而且不经意间时常拿自己同那个征北将军陈楚比较。这让卫仲道非常不爽。卫仲道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卫仲道时常说陈楚的坏话。那副表现就像一个吃醋的女子一般,毫无男子气概。每当蔡文姬看到卫仲道这副言行就非常恼火,她希望卫仲道能够大气豪迈一些,说得更通俗一点就是她希望卫仲道表现的像一个真正的男人,就像征北将军那样。

    每当两人谈起征北将军陈楚。就会大吵一架不欢而散。每次过后,卫仲道对陈楚的恨意便增加一分,时至今日,卫仲道对陈楚已经可以用恨之入骨来形容了。

    蔡文姬坐在回家的马车上,脸色有些难看。一旁的玉儿小心翼翼地问道:“小姐,又和卫公子吵架了?”

    一听到卫仲道的名字。蔡文姬不禁皱起秀眉,“小玉,你说仲道他为什么就没有征北将军那样一种气概?”语气之中很有些恨铁不成钢的味道。

    玉儿歪着脑袋想了一会儿,然后道:“卫公子打小就锦衣玉食,做什么都有下人服侍。而且卫公子只喜欢诗词歌赋。想来就是因为这些原因,让卫公子的性格比较柔弱吧。”

    蔡文姬点了点头,然后叹了口气,“唉!仲道虽然文章锦绣,但却少了一份男子气概。而征北将军可谓豪气冲天,但却不知道他的文才如何!”

    看到蔡文姬流露出一副苦恼的神色,玉儿不禁抿嘴一笑道;“咱们小姐是天下第一才女,可谓才色双绝。所以呢能配上咱们小姐的也不必须是文武双全才行!卫公子虽然样貌俊俏文采风流,可是大柔弱了!征北将军虽然豪气万丈,但其他方面却不得而知。真是好难选择哦!”

    蔡文姬顿时俏脸一红。瞪了小雨一眼,轻叱道:“臭丫头,乱说什么!”

    玉吐了吐舌头,连忙做温顺状。

    蔡文姬虽然如此说,但内心的真实想法却和小玉说的差不多。

    蔡文姬虽然对卫仲道不错,但还谈不上喜欢。对陈楚。她则是非常好奇。就目前来说,卫仲道和陈楚在蔡文姬的心中。分量差不多,而卫仲道的分量其实还要稍重一些。

    本来蔡文姬对武人是不屑一顾的。但这些天的经历使她的这种看法改变了。她突然发现,这些她过去鄙视的武人有一种让人心颤的气概。

    蔡文姬对未来是有憧憬的,她希望她的未来夫婿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物。

    十九路诸侯进入洛阳,对于洛阳这一大块肥肉该如何处置是一个大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诸侯们决定召开诸侯大会,时间定在十天之后,地点在城外。

    在诸侯大会召开之前,由蔡文姬一手促成的洛阳诗会先一步在蔡家后院开始了。

    蔡文姬凭借自己和父亲的名头邀请四海才子前来赴会。虽然时局还不是很稳定,但著名的才子仍来了超过一半。一时间,蔡府门外人来如织,纶巾云集。这许多才子聚集一堂,真可谓难得的盛事。

    卫仲道以主人的身份接待来自各方的才子,每一个人对卫仲道很可气。毕竟卫大才子的名气可不是做假的。

    时间将近中午,可有一个人居然还没来,这个人就是被蔡文姬特别邀请的惟一一个非才子的人物……征北将军陈楚。

    蔡文姬不禁有些心焦,他担心陈楚因为忙于事务而不能来了。如果是那样,蔡文姬将非常失望,因为蔡文姬非常希望能亲眼看一看陈楚的才学如何。

    正当蔡文姬翘首期盼之时,卫仲道则和一帮交好的朋友在一处角落里嘀咕着什么。

    “仲道兄放心!一个武夫竟然敢来参加诗会,咱们一定会让这个家伙羞愧得无地自容!”一个身着白衣儒衫,面目英俊但却一脸傲气的年轻人狠狠地说道。

    卫仲道闻言一喜,立刻朝那个年轻人抱拳道:“张兄大才,定能好好教训那武夫!”

    一个身着青衣儒衫的年轻人正好从旁经过,听到了卫仲道等人的言语,不禁眉头一皱露出厌恶的神情。

    “我等是读书人,怎可背地里商量这种事情?!”青衣年轻人一脸严肃地喝道。

    卫仲道众人闻言面色一变,那白衣儒士上前拱手道:“这位兄台如何称呼?”

    青衣儒士立刻回礼道:“在下临淮鲁肃。”

    听到这名字,白衣儒士立刻露出轻视的神情,“原来是临淮鲁公子,久仰久仰。刚才听到鲁公子所言,不知何出此言?”

    了一番不淡不咸的客套话,但白衣儒生却并未介绍自己,这是明显轻视对方的表现。

    鲁肃当然能看出了对方的轻视之意,但他并不在意。鲁肃不卑不亢地朝那白衣儒生抱拳一礼,然后道:“以己之长欺人之短乃小人所为。诸位都是饱读诗书才学过人之辈,怎可做出如此有失风度的行为?如果征北将军要同诸位比试武艺,诸位将作何感想?”

    到口才,在场的众人都不比鲁肃差,但鲁肃这番话切中要害合情合理,包括那白衣儒生和卫仲道在内的这些个士族儒生一时间都无言以对。

    还是那白衣儒生最先反应过来,“哼!鲁肃你这么为陈楚说好话,陈楚究竟给了你什么好处!”这白衣儒生没有在鲁肃说的问题上继续下去,而是枪口一转质疑起鲁肃的品格来。用污蔑他人的手段来转移视线,白衣儒生这一招用的相当卑劣。

    白衣儒生的话一出口,他身后的一帮子跟着起哄。人人都指着鲁肃的鼻子骂他陈楚的走狗。

    鲁肃微皱眉头,他完全没有想到这些素有才子之名的士族子弟怎么一个个表现得如此卑鄙。

    面对众人的叫骂,鲁肃一个人根本无法招架。现场全都是这些士族才子的声讨声。

    这里混乱喧嚣的情况立刻引起了周围人的注意。人们纷纷围观过来。

    在场面上鲁肃虽然处于绝对劣势,但鲁肃夷然不惧,依旧条理分明地反驳着以白衣儒生为首的这十几个士族儒生。

    周围的人静静地看着,很快明白了前因后果。于是现场顿时分作两派,一派支持白衣儒生,另一派则支持鲁肃。支持白衣儒生的基本上是士族子弟,而站在鲁肃一方的则几乎全是寒门才子。

    本来只是鲁肃同白衣儒生等少数几个人的争论,现在已经升级为所有儒生都参与的大论战。

    争论的问题终于从相互人身攻击中摆脱出来,上升到国家大事的高层次。不过争论的话题却仍然围绕着陈楚这个焦点人物。

    “陈楚身为朝廷大将,手握数十万精锐,进入洛阳后便不思进取,置陛下安危于不顾。请问这是为臣之道吗?”白衣儒生咄咄逼人地质问道。

    如果这话问其他的人,或者对方会无话可说。但他问的是鲁肃,鲁肃这个人其实并不把此时的汉庭放在心上,而且他还拥有这个时代少有的战略智慧。白衣儒生问鲁肃这番话,无异于班门弄斧自取其辱。

    鲁肃轻轻一笑道:“征北将军是朝廷大将不假,目前在洛阳的军队有二十万也不假,但这二十万大军中却有十万是不久前归附征北将军的原董卓军。先不论这支军队的实力如何,单就这支军队的成分来说,短时间内攻击董卓是不合适的,而且是非常冒险的。你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吗?”

    白衣儒生哪里懂得这些。他学的是诗词歌赋,擅长的是花前月下吟诗作对。让他思考军事方面的问题真是太难为他了。

    白衣儒生虽然不懂军事问题,但气势依旧不减。只见他依旧高昂着头用非常理所当然的口吻说道;“董卓新败,麾下军队损失惨重,此时乘势出击岂有不胜的道理!”

    “你知道董卓在陕西的实力吗?你知道函谷之险吗?你知道羌人同董卓的关系吗?”鲁肃一连问了三个个问题。

第69章 群起而攻() 
白衣儒生根本就不知道这些,但他却道:“这些根本就不重要!只要陈楚有心,就一定能攻克函谷关!到时陕西忠义之士必将群起响应!大汉一定会像光武之时一样获得中兴!”

    白衣儒生这番空浮但却激昂的言语顿时赢得满堂喝彩。不仅是士族儒生,就连寒门才子中也有很多在为他喝彩。

    鲁肃不禁在心中叹了口气,他感到非常辛苦,同这些不懂军事战略的人讨论军事战略问题真是累人!

    鲁肃真不想同这些白痴再讨论下去了,但此时的情况却使他不得不继续,“董卓在陕西根基很深,随便就能在短时间内组织起二十万大军,再加上他同羌人的关系,董卓至少可以有三十万军队守陕西。而函谷关乃天下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