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的三国有点猛 >

第41部分

我的三国有点猛-第41部分

小说: 我的三国有点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备笑了笑,“这只是在下浅见,至于如何行动,在下惟主公马首是瞻。”

    郭图冷冷一笑,便没再理会刘备。

    郭图朝袁绍抱拳行了一礼,“主公,咱们此时应暂驻此地,然后派人去质问韩馥,看看韩馥作何反应。同时传令渤海,令高览守渤海并筹集粮草,再令颜良、文丑二位将军率大军即刻西进与我等汇合。等我两支大军汇合,不管是什么情况都能够拿下冀州。”

    袁绍想了想,觉得郭图的计划可行,正要应允。这时,刘备有说话了,“公则先生所言甚高,只是现在粮草被烧,高览将军运粮来之前这段时间,咱们该如何解决粮食问题?”

    这确实是个问题,于是袁绍也看向郭图,眼神中满是希冀之色。

    对此,郭图早有计较,“此去巨鹿不远,明日叫淳于将军率军去借些粮来便是。如果不够再去东边的清河借粮。虽然这两地不如冀州富庶,但只要应付到高览将军来到还是没有问题的。”

    借粮?呵呵。说得好听,其实是抢粮罢了!刘备心头冷笑道,却没有再说什么了。

    听到郭图的筹划,袁绍抑郁的心情好了很多,当即便按照郭图所说的传下了一通号令。

    第二天一大早。淳于琼率领两万人马往巨鹿而去。

    袁绍矩驻扎下来,为了防止再有敌军突袭,这一次特别加强了周围的瞭望警戒力量,山岗上布了三处哨岗,互为犄角,若想再从此处无声无息地潜进来。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了。

    同时,袁绍向冀州派去了使者,他们的任务是试探韩馥的反应。

    冀州。韩馥一没睡好,一大早便起来在大厅来回踱步忧心忡忡。昨天里,南边的那场大伙映红了半边天。韩馥虽然在三十里外的冀州却也看见了。早就收到属下报告,袁绍已经率军到达南边三十里处,难道竟会是袁绍出事了?!

    正当韩馥忧心之时,高干、旬堪及长史耿武、别驾闵纯、治中李历纷纷先后脚赶来了。

    “不知可蝇公的消息?”韩馥急忙高干旬堪,忧虑之溢于言表。

    高干和旬堪互望一眼,荀堪对韩馥道:“韩刺史,难道你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韩馥愣了一下,随即微感诧异地反问道:“你这话是何意?我当然不知道发生了何事。”

    见韩馥的神情不似做假。这让两人不倍感疑惑。昨天那场大火滔天震撼,高干和荀堪都非常震惊,他俩均猜到很可能是袁绍的大军出了问题。如果是这样,那韩馥的嫌疑无疑是最大的。当时高干建议立刻逃出冀州,不过荀堪在略作思忖后却提议留下来,他对高干说:“韩馥确实嫌疑最大,但如果是韩馥的话,我俩就是想跑也是跑不掉的。不如留下来静观其变。”高干想了想。觉得荀堪说得有道理,于是就同意了荀堪的建议。

    荀堪感到事有蹊跷。略作思忖后对韩馥道:“我俩还未接到袁公方面的消息,所以还不知道发生了何事。不过我想刺史大人也猜到了。昨的那场大火极有可能是袁公军营出事了。”

    韩馥点了点头,他也是这么想的,随即焦急地征询道:“是否需要我派兵前去接应?”

    高干和荀堪互望了一眼,两人都犹豫了起来。

    这时,长史耿武说话了,“主公,目前情况不明,我军不宜轻动,否则中了埋伏可就大大不妙了。”。耿武心中焦虑不已,他担心这是袁绍的又一个圈套,如果韩馥不查大意派兵出城中了埋伏,冀州就危险了。

    韩馥顿时犹豫起来,他觉得袁绍在辖内出事,他羽任派兵救援,但耿武说得不是没有道理,城外情况不明,确实不宜轻动。不过和耿武的担心不同,韩馥倒不是怀疑袁绍有什么用心,而是担心其他的不可测因素。

    荀堪看了看耿武,又看了韩馥,心中疑窦丛生,他觉得这两人好像是在演戏。

    半晌,荀堪对韩馥道:“耿长史说祷错,目前城外的情况不明,确实不宜派兵出城。最好先派斥候探明情况再说。”说话间,荀堪不经意地瞟了耿武一眼。

    韩馥见荀堪也这么说,于是就决定暂时按兵不动,先派斥候出城探明情况。

    耿武听到荀堪竟然这么说,不心头疑惑,心有所思之下,不眉头皱起。

    一直注意耿武的荀堪见状,心头不一惊,心中的疑窦越来越重。

    在刺史府呆了大约一个时辰,高干和荀堪找了个借口先离开了。

    看着两人匆匆离开的背影,耿武非常忧虑。“主公,昨的那场大火太过蹊跷。在这冀州地界,除了咱们之外,还有谁有能力做这事?”待高干、荀堪离开后,耿武对韩馥说道。

    韩馥皱了皱眉头,“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主公,这件事只怕是袁绍自己所为。”

    韩馥不一惊,随即笑道:“这怎么可能。哪有自己放火烧自己的!何况就算如此,那他的目的何在呢?”

    “原因很简单,就是使我军出城,然后聚而歼之。”耿武可谓语出惊人。

    韩馥大吃一惊,随蓟悦道;“你怎可如此妄加猜疑!袁公此阑过是借粮,怎会有歹心!”

    “只怕借粮是假,谋夺冀州是实。”

    韩馥大感不悦,“袁公四世三公,怎会如此不义!你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主公,耿武说的并不是全没道理。我等不存害袁绍之心,但然得不防。如果袁绍起歹心,我等也不会措手不及。”别驾闵纯也上前劝道。

    “下臣也赞同二公所眩”治中李历也道。

    韩馥紧皱眉头犹豫起来,他虽然不相信袁绍会对自己不利,但手下的三位谋臣都如此说,却让他不得不好好考虑考虑。

    最终,在三人焦虑的眼神中,韩馥终于决定下令全军戒备,并且四门戒严。三人不松了一口气。

    时间过去了一天,去巨鹿‘借粮’的淳于琼已经回来了。此行非常顺利,淳于琼弄到了三万多石粮食,足够五万大军消耗一个月。除了粮食,淳于琼还带回许多人,这不让全军上下双眼为之一亮。

    这淳于琼嗜酒好又无谋略,但却能在袁绍的军中混到大将的地位,这是因为他非常会拍袁绍的屁屁。这不,淳于琼从巨鹿掠得许多民,特意从中挑选出四名容貌最佳的处子献给了袁绍。

    袁绍本来因为前日大火的事,心情不大好,但一见到这四名楚楚可人的娇娃之后,心情顿时舒畅了许多。

    “仲简真不愧是我的心腹之将啊!”袁绍很是感慨地夸赞道。

    不过袁绍并没有急着同这四个丽少共赴巫山,他心中有事,没那个心情。

    使者已经离开一天多了,却一点消息也没有,袁绍不有些担心。

    正当袁绍思虑之时,卫士突然前来禀报道:“主公,冀州韩馥有使者送来三只锦盒。”

    袁绍不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道:“让他们进来吧。”

    不想卫士却道:“那使者将锦盒私辕门处便即离开了。”

    袁绍不眉头一皱,旁边的郭图道:“那三只锦盒呢?”

    “就在帐外。”

    “快拿进来。”

    “是。”卫士应诺,随即退了出去。片刻后,进来了四名卫士,其中三人各捧着一只锦盒。

    袁绍端详了片刻。这三只锦盒非常华丽,均是金丝镶边,并雕刻有各种图案。

    想必是韩馥送来的礼物吧。袁绍如此想着。

    “快将锦盒打开。”袁绍对卫士下令道。

    第四名卫士领命,当即将其中一只锦盒打开。然而出现在众人眼前的并不是预想中的珠光宝气,却是一颗血淋淋的人头。

    开盒子的卫士不吓了一跳,倒退了一步。

    心情本儡好的袁绍脸陡然一变,旁边的郭图也跟他一样。

    现场顿时寂静下来,气氛显得有些诡异。

    经过短暂的震惊,已经回过神来的郭图连忙上前查看。这不炕要紧,一看吓一跳,“哎呀!这不是我们派去冀州的使者吗?”

    袁绍闻言,连忙也上前查看,虽然这颗人头鲜血淋漓披头盖面,但袁绍还是一眼就认了出来,这就是一天前被他派去冀州的那个使者。

    袁绍的脸异常难看,青一阵紫一阵的。

    “快,将另外两个盒子打开。”郭图急声道。

    卫士闻言,连忙将另外两个锦盒打开。果不出众人所料,另外者两个锦盒中装的也是鲜血淋漓的人头。

    待看清另外两个人头的身份,众人更拣惊了。原来这两人竟然是早先派到冀州的高干和荀堪。

    三只锦盒之中血浓浆浆,显然是一被杀便被人取下脑袋放入了锦盒之中。三颗人头全都是披头盖面,双目圆睁似乎是死不瞑目。

    袁绍看着三颗人头愣了好一会儿,随即双目秘一睁,其中血红一片,“韩馥小儿怎敢如此!我誓将你碎尸万段!”袁绍狠狠地吼道。

第82章 懦弱韩馥() 
一旁的郭图挥手示意卫士带着锦盒退下。然后对袁绍道:“主公打算如何?”

    袁绍的双目中射出熊熊怒火,咬牙切齿地说道:“这还用问吗!韩馥欺人太甚,我誓杀韩馥!”

    郭图感到事情似乎没这么简单,但此时袁绍怒火正盛,郭图不想去触袁绍的霉头。

    当天袁绍便传下号令,命令全军整装,即日兵进冀州。

    第二天,五万大军离开营寨,浩浩荡荡地往冀州而来。沿途百姓纷纷走避,躲避不及的全都死在袁绍军将士的刀锋之下。沿途所过村镇尽被焚毁,人口俱被屠尽,袁绍在肆意发泄着自己的怒火。从冀州城往南望去,只见黑烟滚滚,那是数座村镇被焚烧的景象。

    先一步得到消息的韩馥大惊失,连忙命令四门紧闭,严加防范。

    “怎会如此?”冀州刺史府中,韩馥焦虑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高干、荀堪两位先生怎么还没来?”韩馥焦急地问道。

    “此二人从昨天开始就不曾见到人影,只怕是早已逃出冀州了。”耿武回答道。

    韩馥脸异常难看,半晌才喃喃道:“难道袁绍所谓借粮真的是包藏贼心!?”

    “如果我向袁绍投降,是不是可以免去这一场兵灾?”韩馥突然说出这么一句。

    耿武闻言大惊,连忙劝谏道:“主公,万万不可!这袁绍虽出生大家,但却是豺狼心!如若让袁绍进入冀州,只怕全城百姓都将不幸免!就看他前些日子在南边诸镇县的所作所为,难道主公还对袁绍抱有幻想不成?主公即便不为自己考虑,也须为全城百姓的安危考虑啊!”

    闵纯和李历也一起劝谏道。

    韩馥紧皱眉头。心中犹豫不决。韩馥本是袁氏故吏,对袁氏的提携之恩一直心存感激,在他心中,他坐镇冀州其实就是替袁氏管理冀州,现在要他同袁绍兵戎相见。他实在是万分惶恐。但耿武等人所说的也非常在理,袁绍之前在南边诸镇县的行为确实让韩馥心惊胆颤,他虽然有心报袁氏之恩,但然愿看到冀州变为人间地狱。

    犹犹豫豫了好半晌,韩馥终于决定固守冀州对抗袁兵。

    看到韩馥的决定,耿武等人不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我等一定助主公打退袁兵成就霸业!”三人一起拜道。

    韩馥苦笑了一下。“等打退了袁绍再说吧。”

    “主公,可立即传令德州的赵浮、高唐的程涣二位将军,令他俩各领精兵火速驰援。我等与其里应外合,不愁打不退袁绍。”耿武建议道。韩馥略作思忖便采纳了这一建议,立即派快马信使往德州、高唐两地急奔而去。

    袁绍军一路烧杀抢掠往冀州而来。傍晚时分,进抵冀州城下。

    由于赶了一天的路,又加上一路烧杀抢掠消耗了袁绍军的许多精力,此时,袁绍军人困马乏疲惫不堪。

    袁绍下令全军驻扎,修整一,来日再攻城。

    耿武建议,趁袁绍军远来疲惫。半出兵劫营。不过生懦弱的韩馥却没有同意。当天里,郭图特意安排了一路人马专候韩馥来劫营,但一过去了却什么也没发生。韩馥的懦弱却使他躲过了一劫。让人不得不感慨世事的无常。

    第二天,袁绍军营门大开,数万身着绿衣甲的大军如洪流般倾泻而出,在城墙外五百步处排出一个个整齐的军阵。从城墙上往下看,只见旌旗招展刀枪如林,气势恢宏而肃杀。

    站在城门楼上的韩馥见此情景不在心中忐忑不安。

    突然从袁绍军阵中驰出一骑。一直奔到城墙下。城墙上的弓箭手顿时紧张万分,人人弯弓引箭。只等韩馥一声令下便万箭齐发。

    “冀州韩馥可在?”那一骑在城墙下高声叫道。

    韩馥只感到内心咯噔了一下,随即咽了口口水。

    垛墙边的一名小校转头看着韩馥。等韩馥示下。片刻后,韩馥朝小校点了点头。小校立刻探出身子朝城下喊道:“我家主公在此,你有话就说。”语气很不客气,这也难怪,韩馥麾下将士基本上都是本地人,许多人的家就在之前被袁绍毁掉的那些镇县里,可以这么说,袁绍一时冲动的行为已经使自己同冀州军结下了血仇。

    “我家主公命我来问你,你为何背信弃义?!”城下的袁军骑士高声喊道。

    听到这话,韩馥不愣住了。背信弃义!?这从何说起啊!

    “袁公说我背信弃义,这话是何意?我韩馥何曾背信弃义了!?”韩馥来到垛墙边,探出身子朝城下疑惑地说道,语气颇有些示弱。

    “自己做的事,难道你还不知道吗?”城下骑士很不客气地质问道。见对方一个小角竟然敢对自家主公如此嚣张,许多人不怒火中烧,喝骂声顿时在城墙上响起。

    然而韩馥却低声下气地说道:“不知在下有何事惹得袁公怒火?但请明说,若确是在下疏忽了,在下愿负荆请罪!”

    众将士见状都不脸微变。耿武也紧紧地皱起了眉头。‘主公表现得太过软弱,照此下去,只怕军心会受到极大的打击,最后甚至有可能会不战自溃!’

    耿武略一思忖,随即从旁边一名弓弩手的手上抢过弓箭,弯弓搭箭瞄准了城下那个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