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那些年西游的兄弟 >

第15部分

那些年西游的兄弟-第15部分

小说: 那些年西游的兄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禅师把孩子抱回法华寺,两个多嘴的弟子把这事传遍了法华寺。因为他们都看到了孩子身上的血书,一看就不像是好兆头。他们从小在法华寺长大,寺里的师傅们经常教育他们,既已归一便不要理会凡尘俗世。

    这事儿后来被法华寺的监寺知道了,他专程跑去找老禅师商量。希望老禅师可以将孩子送走,即便不能重新放回江中,也可以找户人家把孩子送人。老禅师一口回绝了监寺的提议,坦言要将那孩子抚养长大。

    从那一天起,老禅师精心照料着捡来的孩子。每天都会把他带在身旁诵经,然后背着他一起上山采药。以前的老禅师对银子没有什么概念,只需要粗茶淡饭而已。自从收留了这个孩子,老禅师不得不去山上采药换取银两,然后给孩子买一些适合他吃的东西。

    孩子在一天天长大,慢慢的开始学会了走路,再后来学会了自己穿衣和吃饭。老禅师慢慢变得没有当初那么忙了,他让孩子吃五谷杂粮,然后教他识字诵经。这孩子佛缘不浅,很多经书看一遍就能记下。

    清晨时分,老禅师独自坐在江边。不知不觉他已经在法华寺待了三十多年,迄今为止他从未跟任何人提起过自己的过去。当他第一眼见到这个孩子的时候,他一下子就想到了自己早已不在人世的孩子们。

    老禅师出生在世代经商的商人世家,父母都是乐善好施的商人。每年都会给附近的寺院捐赠一大笔银两,每个季节都会去寺院进香。但凡遇到天灾人祸,他的父母都会第一时间帮助灾民。方圆百里的乡亲们都接受过他们家的帮助。

    在老禅师二十岁那年,迎娶了青梅竹马的姑娘。女孩家世代为官,虽然家中从未出过高官。但是家风甚严,除了老禅师女孩没有接触过任何异性。嫁给老禅师后为其生下两儿两女,一家人其乐融融尽享天伦之乐。

    老禅师在二十二岁那年接管家族生意,每天早出晚归忙着做事。夫人在家中照顾双亲和四个孩子,相夫教子把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条。

    别人都羡慕老禅师有个好媳妇,又遇到了那么好的岳父岳母。老禅师自己也这么认为,家和万事兴,老禅师的生意越做越大遍布周边十几个郡城。

    那年春节,老禅师带着全家人出去游玩。不仅带上了他的父母和老婆孩子,还叫上了岳父岳母一同前往。因为这些年一直在忙生意,所以老禅师给家人安排了一场远游。去一些早就想去却一直没时间去的地方,让一家人好好出去散散心。

    马车在经过山道时坠落悬崖,一家十口人只有老禅师一人幸免。父母和岳父岳母,老婆和两双儿女,他们都在老禅师的眼皮子地下离去。老禅师没能抗住这样的打击,整日里不吃不喝日渐憔悴。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个多月,一位云游僧人突然去了老禅师的家中。在老禅师家中待了一天一夜,离开时老禅师出门相送,脸上再度出现了笑容。然后他在三年内散尽家财,帮助了很多需要帮助的人们。

    变卖了所有家产,然后就那么凭空消失了。后来有不少人去找过老禅师,因为他们年轻时受过老禅师或者他父母的恩惠,飞黄腾达之后想要回来报恩。只可惜早已物是人非,老禅师已经不知去向。

    每年的清明节,总会有很多人去老禅师家的旧院献上一束花。即便是买下老禅师宅子的那户人家,也从来没有让谁住进那间院子。他们同样曾受过老禅师父母的帮助,买下那栋宅子只不过是想替恩人守着而已。

    离开家乡后的老禅师去了很多地方,独自一人用脚丈量了大唐的诸多名山大川。那位云游僧人点化了他,三天后他便剃度出家,做了一位皈依三宝的僧人。他云游四方,寻觅隐世在深山之中的得道高僧。

    他的佛法一天比一天高深,他的修为也一天比一天强大。走的路越多就越能看清,见过的人越多就越能看明。老禅师用了十八年时间走遍了大江南北,最后在依山傍水的法华寺停下,这一停就是三十多年。

    十八年间他曾收过八位徒弟,八位弟子后来都成了大唐有名的高僧。他也曾一度悲痛欲绝,差一点儿就想不开做了傻事。但是自从他皈依佛门以后,先前那种失去家人的痛苦在逐渐变淡。

    并不是他真的放下了,而是在学了诸多佛法之后,他真正看开了尘世。芸芸众生自有天道,生老病死自有命数。他不喜欢有人喊他高僧,因为他每次听到那两个字都会想起一同殒命的家人。

    云游僧当年对他说过的话,便是他这些年始终不曾忘却的深刻回忆。云游僧告诉他,之所以会遭遇如此惨痛的意外,一切都是因为他的命中注定。他需要完成一件注定的使命,所以需要经历一些非常之事来帮其度化。

    换而言之,就是他家人的死全都因为他。因为他有很重要的使命需要完成,所以才会导致他的家人一同殒命。

    听完这些话时,老禅师马上就想赴死。当场被云游僧拦住,告知他另一个道理。如果他现在死了,怎能对得起为了他付出生命的家人呢。如果他现在死了,那么他们一家人不就白死了么。

    后来老禅师顿悟了,接受了失去家人的事实。当然了,从那一刻起他也恨上了需要他去完成的那件事。几十年来风平浪静,老禅师从未遇到一件意外之事。这件事便逐渐淡去,没有再想起过云游僧说过的话。

    直到那天,一个孩子的突然出现,让老禅师马上就想到了当初云游僧人的话。如果这一切就是他命中注定的使命,他现在只想赶紧完成这项使命。这件事压在他心头数十年,早就让他有些喘不过气了。

    看到了孩子身上的血书,老禅师更加确定了云游僧说过的话。所以不管别人怎么劝他,他都不可能将这个孩子送人。尤其是他每天陪着孩子一起长大,仿佛一下子回到了自家孩子刚出生的那段时光。

    那时候的他很忙,每天都要出去很长时间。早晨天不亮就要出门,晚上很晚才能回家。每天他见到孩子的时间屈指可数,基本上他在家时孩子都在睡觉。从出生到发生意外,八年里老禅师从未好好陪过孩子们一天。

    他把所有对自家孩子的亏欠都用在了这个孩子身上,血书上说他叫江流儿。老禅师没有这样喊过他,因为他怕给孩子招来杀身之祸。而且他有一种清晰的感受,这孩子有着跟他相似的命运。

    父亲金榜题名上任路上被害,娘亲被歹人霸占不得自由,而他刚出生就要被放入江中。这一切看上去就像因果循环,跟他当初的经历如出一辙。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话说的太有道理了,老禅师真想给写这首诗的人点个赞。

    “师傅师傅,你在想什么呢?”

    在老禅师陷入回忆之时,江流儿不知什么时候跑来了江边。三岁半的他特别可爱,也很招前来寺里上香的香客喜欢。有不少女香客想要抱回家领养,最后都被老禅师婉言拒绝了。不是他小气不肯将江流儿送人,而是他怕收养他的人命不够硬。

    法华寺的监寺是第一个不喜欢江流儿的人,他也是第一个提议将江流儿送人的。在他提出这个建议不久,一向做事雷厉风行的监寺突然就变得木讷呆滞了。每天坐在院子里晒太阳,谁跟他说话都只是嘿嘿傻笑。

    一直持续到江流儿学会说话,变得痴傻的监寺才恢复正常。他就像是做了一场奇怪的梦,梦中的他从一个精明人变成了傻子。只是他不曾知道,那些天他的确很像个傻子。坐在院子里晒太阳,不管谁跟他说话,最后都会迎来他流着口水的嘿嘿傻笑。

    “徒儿,师傅想起了自己小时候,也想起了我的孩子。”老禅师面带微笑说道。

    江流儿问道:“师傅你也有孩子?你的孩子现在多大了?”

    老禅师闻言一愣,苦笑道:“如果他们还活着的话,现在应该也有孩子了。”

    江流儿一本正经的说道:“没关系的师傅,生老病死乃天道轮回,他们这辈子没能陪你一起走,下辈子肯定能再遇上。”

    老禅师闻言又是一愣,怎么看这都不像三岁半的孩子能说出的话。然后笑着点了点头,果然是有志不在年高,开窍没有早晚啊。

    (本章完)

第22章 0022,慈悲为怀金蝉子() 
大雷音寺内,一位身着白袍的僧人立于院中。

    他是佛祖最得意的弟子,也是这大雷音寺中说话最有份量的弟子。平日里佛祖出门讲经时,大雷音寺内的一切事务由他主持。

    白衣如雪,白眉飘飘,即便他早已皈依佛门。却始终不曾忘却凡尘俗世,他总会在不经意间想起人界的种种过往。大雷音寺戒律森严,未经允许有人私自离开便会被逐出佛门。被逐出佛门之人,三界内便不会有人敢收留他。

    他是金蝉子,生来慈悲怜悯世人。

    他走向了迎面而来的几位同门,他们都是刚从外面执行任务回来。风尘仆仆甚是劳累,按理说应该早点儿吃些斋饭休息休息才是。但是金蝉子在院中站了半天,就是在等他们几个回来。

    这次下界的任务不重,佛祖去了峨眉山跟老朋友叙旧,让几位弟子下界巡查一番。看一看各大寺院的情况,顺便也看一看如今的香客是如何对待佛门中人的。

    胖和尚一边往嘴里塞吃的,一边对金蝉子说道:“我说老金,你不在禅房好好打坐,跑这儿干什么?这么大的日头,你也不怕把你晒黑了。”

    胖和尚说话间被人推了一把,扭头瞥了一眼瘦的跟麻杆似得瘦和尚。回来这一路他心里都憋着气呢,要不是瘦和尚肆意妄为,他们怎么会这么快就返回西天。不过看在瘦和尚给他买这么多好吃的份上,胖和尚也没有打小报告的打算。

    瘦和尚示意胖和尚和两位师兄先走,拉着金蝉子去了一旁说话。他不是十七八岁的小伙,第一眼看到金蝉子站在院中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胖和尚让他用几个素包子就给打发了,但是面前这位就不太好对付了。

    金蝉子问道:“我之所以没有当着他们的面指责你,就已经很给你面子了。难道你还想继续隐瞒么?”

    瘦和尚双手合十,接连向金蝉子弯腰作揖,嘴里不停重复着同一句话。“金师兄我错了,我下次一定不敢了。”

    金蝉子面无表情的走向大殿方向,瘦和尚急忙拉住他的衣角。那里可是监寺师叔的禅房,如果把那事禀告了监寺师叔,瘦和尚不死也要脱层皮。

    金蝉子根本不理会他的话,甩开袖子朝监寺师叔的禅房走去。刚巧碰上闻声走出禅房的监寺师叔,一个和蔼可亲的大光头。一边走出门一边摆弄着大光头,笑起来跟弥勒老佛是一模一样。

    金蝉子不等瘦和尚开口,便把他所看到的事情说了一遍。按照大雷音寺的寺律,瘦和尚要抄写经文一百部,背诵经文八百部。务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否则惩罚双倍。第二次仍未按照规定完成,逐出佛门永不录用。

    不管是三界的任何学院或者寺院,他们的规定都没有佛门这一条寺律苛刻。因为佛门是三界的一个风向标,更是三界之中唯一通达三界的存在。如果有人被赶出了佛门,就不会有第二个地方会收留他。

    监寺大和尚笑着给瘦和尚打圆场,希望金蝉子可以看在他的面子上绕过他这一回。毕竟瘦和尚是监寺大和尚收的弟子,而且还是大和尚的众位弟子中最孝顺他的一个。

    人有缺点必有优点,当然佛门中也是如此。大和尚不是不清楚瘦和尚的缺点,但是他一向乐善好施,从不与人计较一时之得失。只要是他能做到了,不管徒弟们犯了多大的错他都可以担着。

    金蝉子苦笑道:“师叔,难道连你也认为是我在咄咄逼人吗?”

    “难道不是么。”瘦和尚躲在大和尚身后小声嘀咕道。

    大和尚瞪了他一眼,笑着对金蝉子说道:“小金呐,师叔知道你是个好孩子,也是个极富正义感的佛门弟子。但是寺律是人定的,更何况法外不外呼人情。念在你师弟年纪还小,就绕过他这一次吧。”

    金蝉子看了看监寺大和尚,又看了看躲在他身后的瘦和尚。有大和尚在前面挡着,瘦和尚此时倒有了几份胆气。不像刚才跟金蝉子又是作揖又是拍马屁了,现在他对金蝉子是怎么看怎么不顺眼。

    这样僵持下去也不是办法,院中此时已经有不少僧人来回走动。金蝉子无奈的叹息一声,双手合十向大和尚微微作揖。转身朝寺外走去,没人能体会他此时的心情。每当他不开心的时候,就会在寺院门外坐上一会儿。

    胖和尚回到禅房,看到了一桌子的点心,还有一封金蝉子留给他的字条。看完之后胖和尚愧疚难当,硬是坐在那里看着一桌点心一个没动。别人都说他笨的要死,只有金蝉子对他比别人好。

    他不笨不傻,只是不喜欢动脑子。能简单的事儿就简单着来,再复杂的事儿也可以简单着来。胖和尚在禅房坐了一个时辰,最后拿起一块点心丢进嘴里,然后把字条装进口袋走出禅房。有几个字他不认识,必须找金蝉子问个明白,不然他憋得难受。

    路过大殿时,胖和尚碰到了正在骂骂咧咧的瘦和尚。这哥们一脸幸灾乐祸的看着胖和尚,眉飞色舞的讲述着刚才金蝉子吃瘪的样子。

    “你是没看到他刚才的样子,他是佛祖最得意的弟子又能怎么样?佛祖又不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在寺里,绝大多数时间不还是我师傅说了算。寺里的一切事务由我师傅全权代理,他金蝉子也得乖乖听话。”

    胖和尚懒得理会小人得志的瘦和尚,一步一个脚印的朝寺外走去。刚才他还不确定金蝉子在哪儿,听完瘦和尚的话他马上就猜出来了。既然金蝉子没能教训的了瘦和尚,那他肯定就在寺院门外的大树底下。

    走了一半突然感到肚子不舒服,胖和尚在瘦和尚的嘲笑声中跑去了茅房。没成想隔壁还有人跟他作伴,询问之后才知道是监寺师叔。胖和尚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