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那些年西游的兄弟 >

第207部分

那些年西游的兄弟-第207部分

小说: 那些年西游的兄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这个消息,何进连鞋都没穿,直接跑出了军帐。在那俩那车上,何进的副将静静的躺在那里。眼睛瞪的大大的,一支羽箭刺入口中。

    看到这一幕的何进连连后退数步,一脸惊恐的命人马上把副将安葬。

    (本章完)

第299章 0299,十常侍密杀何进(上)() 
噩梦应验,对何进的打击不亚于一场败仗。三日不曾走出军帐,周围派重兵守卫。可何进还是觉得不妥,军帐内又加派数人。

    时间可以冲淡一切,自然也能淡化何进心中的恐惧。三天过去了,何进啥事儿没有,心里的恐惧也一点点消散了。再加上周围有一帮兄弟陪着,心情大好之后那事儿也就翻篇了。有人告诉何进,或许是因为他以前杀戮太重了。

    何进真信这个,托人去了附近的道馆和寺庙,为自己请了不少诸天神佛。只希望他们可以保佑自己平平安安,以后他每年都会给他们上香进贡。

    深宫之中,汉灵帝脸色灰白,在做最后的陈述。他已经无力回天了,心中存有遗憾却只能祈祷来世了。

    汉灵帝咽气的那一刹那,房内突然刮起一阵大风。卷起卧榻旁边的白绫,吓得宦官们个个跪地不起。一直等到有人出声,这些宦官才算松了口气。

    汉灵帝驾崩了,这等大事本应马上告知皇后。然后召集大臣,商量厚葬之事。但是,现在他们面临着一个难题。那就是汉灵帝死前没有留下遗诏,或者说是没有以书面形式留下遗诏。

    十二岁继位,在位二十一年,汉灵帝刘宏驾崩时年仅三十三岁。他一死,最害怕的是寝宫里的宫女和太监。因为按照律例,每一位皇帝驾崩以后,生前所侍奉他的宫女和太监都会陪葬。不出意外,在场的很多人都会成为陪葬品。

    但是宦官们不怕,因为他们不在这个律例之内。还有一条,那就是现在没有确定谁当皇帝。这个变数太好了,这权利对宦官们而言可是大过天了。

    汉灵帝死前只有他们在场,那么现在他们就要按计划进行了。之前他们商量过那么多次,这回总算是可以实施了。

    差人通知大将军何进,命他前来觐见皇上。就说皇上已经快不行了,希望在临死之前见大将军一面。

    信儿很快就传到了军帐之中,何进捧着那道圣旨,高兴的从椅子上跳了起来。汉灵帝快不行了,这时候叫他进宫,那肯定是为了托孤之事。叫他进宫自然是要立刘辩继位了,这么一想怎么能叫何进不高兴呢。

    那会儿,袁绍和曹操都算是何进的部下。因为何进是大将军,是军职中官衔最高者,而他俩只不过是校尉。

    收到那封信,何进向二人炫耀,希望二人能够认清事实,自然也想让他二人诚信为他效力。只要脑子不太笨,就能猜出此时皇帝召见何进是何用意。

    可曹操和袁绍二人并不买账,非但不买账而且还嘲讽何进。天上不会掉馅饼,如果真被馅饼给砸到了,那不是个坑就是陷阱。

    何进不听,带着几名亲信离开了大营。

    而此时的龙飞正在孙家做客,见过了枭雄孙坚,龙飞便没有返回青州德阳。而是留在了孙家,每天跟孙策一起习武,跟孙权一起研读兵书,跟孙尚香一起玩耍。这种美好时光并不多见,所以龙飞很享受这份难得的时光。

    他曾修书一封寄给远在德阳的诸葛琦,让他不用担心,也可以把他的现状告诉其他人。但是也仅限于林冲他们,并不代表可以让手下的兄弟们知道。

    诸葛琦和司徒阳联合掌管龙家军,这会儿的龙家军在日益壮大。龙飞只担心一件事,所以在心中反复提醒诸葛琦。不管到什么时候,龙家军都要以战斗力为主,招兵则以宁缺毋滥为标准。

    那怕一年招不过几千新兵,也不要滥竽充数招几万人。龙家军的战斗力不是吹出来的,因为五支军团每个月都有六次作战任务。

    一个月六次作战任务,战斗目标由他们自行选择,当然不仅限于大汉境内。青州正东就是别国的地盘,那里也有不少骁勇善战的势力。而且那里的人战斗力异常强悍,刚好是龙家军的磨刀石。

    磨刀石就要起到磨刀的作用,如果刀不够好,那最后可能就变成了磨刀石的试金石。每支军团每个月都有战损指标,只要是在指标之内,死多少人军团的各级指挥官都不会受到处罚。但有一条,绝对不可以做赔本的买卖。

    彪悍的战斗力,训练有素的军队,配合默契的战术,心有灵犀的战法。不管从那个方面来看,龙家军都已经初具规模。而且已经形成了强悍的战斗力,他们用一次次实战来告诉彼此,他们现在就是彼此的袍泽。

    狭路相逢勇者胜,每一次战斗都会有人受伤。但是他们毫不畏惧,每一支军团都会争相恐后的去别国作战。他们不会欺压百姓,要啃就要啃最硬的骨头,要打就要打最硬的硬仗。谁怂了就直接滚回后方,有无数龙家军在等着冲锋。

    龙飞收到了诸葛琦给他的回信,信上不仅有龙家军的近况,还有一张详细的地图。那些地方现在都是龙家军的地盘,他们在积极的发展农业和经济。实力自然比之前暴增不少,但是诸葛琦没有告诉龙飞具体的数字。

    现在有多少士兵,储存了多少粮草,收获了多少金银。这些诸葛琦只用了颇丰二字来敷衍龙飞,但是以龙飞对诸葛琦的了解,他一定是想给龙飞一个惊喜。先前没有发现,一离开龙飞才发现这个问题。

    实际上,司徒阳跟诸葛琦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司徒阳擅长阴谋,而诸葛琦擅长阳谋。同样一件事,司徒阳的手段有点儿不择手段的意思,而诸葛琦的手段会让人觉得很舒服。同样可以达到目的,只是两个人的主张观点背道而驰。

    这就是两个人最神奇的地方,本质观点不一样的两个人,竟然可以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而且他俩关系一直都挺好,那怕是到了迟暮之年,他俩依然是不离不弃的好兄弟。别说是龙飞这个旁观者,到最后他俩也说不清楚,为何会如此惺惺相惜。

    龙飞把地图给孙权看,孙权看后惊呼不止。又把地图给了孙策,孙策看后也是惊呼不止。最后地图来到了孙坚手里,孙坚看了拍了拍龙飞的肩膀。然后把孙策和孙权叫到跟前,让三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

    孙坚有大志向不假,但是他的大志向只是相对而言。孙坚一心想要除去宦官,让东汉王朝可以重回盛世。但是他有心无力,常言道虎父无犬子。孙坚知道两个儿子的志向,今日有看到龙飞拿出的那张地图。

    一个小小少年,没有任何背景,靠一己之力结交诸多英雄,然后大家聚集在一起共谋大业。对于这样一个少年,孙坚又岂能不为之动心。他当面叮嘱孙策和孙权,以后一定要助龙飞一臂之力。

    龙飞听完甚是汗颜,抱拳躬身道:“孙伯莫要客气,既然我们是兄弟,以后不管他俩谁有需要,我一定助他们一臂之力。莫说是要龙家军,就算是要我上阵也没问题。”

    孙坚听完大喜,命人马上备下酒宴。今日他们父子四人不醉不归,今后龙飞可有两个姓氏。一姓为龙,一姓为孙,孙坚收龙飞为义子。

    …………

    何进带着几名亲信高高兴兴进了洛阳城,然后一路快马加鞭来到皇宫门外。早有人在宫门口等候何进,但是迎接何进只有有三位。其中两位何进并不认识,这二人拦住了何进的亲信。不许他们进入皇宫,声称皇上有旨,只招大将军何进一人进宫觐见。何进也没多想,不让他们进去就别进了,在门口等着就是。

    翻身上马,众人一起走向宫内。那一位何进认识的宦官冲他使眼色,可何进是个大老粗,根本就不知道这哥们在干嘛。

    眼瞅着这哥们一直在眨眼,何进就问:“潘隐,你是眼里进沙子了还是脑子进水了?闲的没事干了是吧,你再敢这样信不信老子抽你?”

    另外两位宦官一听就乐了,操着一副鸭子嗓怪声怪气的劝何进。

    他俩说:“大将军您消消气,不要跟潘隐一般见识,这家伙没一点儿眼力劲,跟他生气您可犯不着呀。”

    何进嗯了一声点了点头,两位宦官先行穿越一道宫门,潘隐更好跟何进齐肩。两匹马并行入宫门,潘隐迅速附在何进耳边小声嘀咕了一句。何进闻言一愣,随后一鞭子抽在潘隐身上。潘隐别抽下马,引来了负责引路的两位宦官的目光。

    一看是大将军发脾气了,俩人一个比一个跑得快,说是在前面那道宫门等着大将军。其余众人也都跟着那俩宦官跑了,只剩下何进和潘隐二人。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潘隐马上想何进禀报。汉灵帝已经驾崩了,让何进进宫是十常侍的主意,目的是在皇宫里把何进做掉。何进万万不可进宫,这一去就绝对是死路一条。

    眼瞅着不远处有两匹马飞奔而来,潘隐推了一把何进,然后一头撞向了旁边的城墙。何进先是一愣,而后大声骂道:“敢惹老子,老子今天就把你砍了。”

    等到两位宦官赶到时,潘隐已经撞死了,而何进也借口脏了衣服要回去换一件新的。调转马头离开皇宫,匆匆赶回中军大帐。

    两名宦官没搞清楚什么情况,只好回去把此事禀报给了十常侍。而潘隐也得到了厚葬,只是他们并不知道,潘隐其实是个卧底。

    潘隐虽是宦官,却是何进的心腹。若不是潘隐告知何进有诈,恐怕何进早就被十常侍给干掉了。为了不引起那两位宦官的猜忌,潘隐当机立断选择一死。其实也不全是为了何进,他也怕事情败露被十常侍得知。

    那会儿的宫中,可是有不少酷刑的。莫说是潘隐一个宦官,那怕是一名武将也未必能挺过一种酷刑的折磨。

    (本章完)

第300章 0300,十常侍密杀何进(下)() 
密杀何进的计划失败了,把十常侍给吓坏了。既然他们敢对何进动手,那就已经掌握了何进的全部信息。知道何进是个什么样的人,也知道当他有机会反击时,会对他们这帮人做出怎样的回击。

    十常侍推出来一个人,声称这个人就是密杀何进的主谋。不仅把这个人给杀了,而且还把他的九族也给杀了。这么做自然是为了保命,但是只这么做还远远不够。

    十常侍去找何皇后,这会儿应该已经变成了何太后,因为她的男人已经驾崩了。接下来就该是皇子继位了,虽然还不确定谁继承皇位。但是何皇后已经成为了历史,从皇后变成了太后,这就叫更新。

    张让和赵忠带头,去求何太后。因为他们知道,大将军何进只听何太后的话。虽然他们是同父异母的兄妹,但是何进能发达靠的就是何太后。这帮宦官们平日打交道最多的也是何太后,不去求她还能求谁呢。

    见到何太后,宦官们齐齐跪下,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诉着。说他们都是受了别人的威逼利诱,不得已才会跟那人一起同流合污。他们根本没想过要害大将军,希望何太后能够救他们一命。

    单纯这样去求效果肯定不好,宦官们把持朝政这么多年,口袋里都存了不少银子。这会儿想要保命自然是少不了用钱说话的,给何太后钱就太笨了。人家归为太后,岂会因为一点儿钱财而动心呢。

    打蛇打七寸,宦官们把目标锁定在了何太后的妈妈和弟弟身上。何太后的妈妈是出了名的见利忘义,只要你给她钱啥事都敢帮你。有其母必有其子,何太后的弟弟跟他妈一个德行,只要看到钱就走不动道。

    虽说自己的闺女贵为太后,可她这个当妈的也没捞到多少好处。平日里没人会注意到她,这回终于有人来走她的后门了,何太后的老妈可算是逮到机会了。

    娘俩一人收了一笔金银,然后就开始在何太后面前吹嘘那些宦官。夸他们有多好,夸他们对何太后有多忠心。

    当然了,宦官们也不忘继续去求何太后。双管齐下效果甚佳,不出三天,何太后就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并且召见大将军何进,直截了当的告诉何进。密杀事件的主谋已经处死了,这事儿就翻篇吧。

    何进不想翻篇,因为他因为这事儿差点儿没命。可他不翻篇又能怎么样呢,难道真要听袁绍和曹操的话,把那帮宦官全部干掉么。何进本也不是什么好人,做事也都先考虑自己的利益。那么做太不值了,所以他不会听那俩货的话。

    而且,宦官们已经击中了何太后的软肋,不是一处而是两处。何太后一共就两处软肋,这一下全被宦官们给击中了,促使她不得不慎重对待这些宦官们。

    第一,他们用钱财打动何太后的老妈和弟弟,让他们也变成宦官们的说客,不断的去说服何太后。

    第二,宦官们在求何太后的时候,信誓旦旦的承诺何太后。他们一定会极力辅佐大皇子刘辩,也就是何太后的儿子登上皇位。

    这一下何太后不动心才是怪事儿呢,而且皇宫一直都是这样发展的。汉灵帝刘宏在位二十一年,日常朝政也都是由宦官们代为处理。这些年何太后都看在眼里,东汉王朝发展的还是挺不错的嘛。

    而且,当初她也曾受过宦官们的帮助。穷困潦倒时可以不谈回报,可现在她是太后,岂能让人笑话她不懂得知恩图报呢。即便是她的儿子刘辩当了皇帝,身边也需要有人辅佐不是。她哥是个粗人,而自己又是个妇人,这帮宦官正是她儿子刘辩最需要的辅佐之人。

    大将军何进进宫,这次是下了很大的决心,要直接把十常侍给宰掉。但是,他心里还有有点儿犹豫,动手之前还是想得到妹妹何太后的允许。

    何进见到何太后,这事儿自然又被何太后给否决了。就在他们俩谈话的时候,一个小太监偷听了整个谈话过程。然后把话传给了张让和赵忠他们,这下宦官们炸了锅咯。每个人都提心吊胆的,甚至有人已经开始选择逃跑了。

    那三天何进可没闲着,整天在军帐里讨论如何收拾那帮宦官。袁绍提议全部杀掉,曹操提议干掉十常侍。何进谁的话也不听,因为他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