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那些年西游的兄弟 >

第527部分

那些年西游的兄弟-第527部分

小说: 那些年西游的兄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姬昌拦住崇侯虎,示意他不要这么着急。可崇侯虎那肯听姬昌的话,他恨不得现在就带兵杀向冀州。

    姬昌赶忙去找二位丞相,询问丞相商容和亚相比干。冀州侯在殿外朝贺,纣王怎会说他包藏祸心呢?

    商容和比干一同摇头,旁边有人说了一句。可能是因为送礼之时得罪了费尤二人,八百诸侯只有苏护一人未曾送礼。

    姬昌又问宫中侍卫,如此这般方才搞清楚是何原因。费尤二人一直陪在纣王身边,纣王突然宣召苏护觐见。而后苏护离开朝歌题下反诗,最后纣王大怒兴兵讨伐苏护。

    姬昌叮嘱二位丞相,冀州侯苏护乃贤良之人。自他成为冀州侯后,冀州百姓安居乐业,再无出现一桩冤假错案。而且,苏护此人刚正不阿,从未与人送过礼物。虽此人不善官场经营,但此人绝无反商之心。

    这些话就是机场不说,商容和比干也都清楚。苏护来朝又不是第一次,商容跟他还有过几面之缘呢。苏护的脾气跟商容很像,所以商容也很看好苏护。当初有人曾经提议更换冀州侯时,就是商容极力保举的苏护。

    闻听姬昌跟两位丞相的谈话,崇侯虎突然说道:“大王让咱们去讨伐苏护,咱们就只管点兵讨伐便是。你在这儿又是推测又是怀疑的,难不成你在质疑大王的决定?”

    姬昌说:“大王有令,我等自然照办。但是兵戎相见并非消失,若真要讨伐苏护必定会有死伤。咱们连什么原因都不清楚,万一是个误会让你我有何脸面向冀州百姓交代?”

    崇侯虎说:“交代个屁,既然大王说让讨伐苏护,那他苏护就是大商的敌人。若是冀州百姓跟他一样,那就该全部杀掉。”

    姬昌还想再劝说崇侯虎几句,后者已经甩袖而去,说他要去校场点兵,即刻出兵讨伐苏护。

    劝不住崇侯虎,姬昌便向两位丞相告辞。他来朝商之时并未带兵,如今要讨伐苏护,他必须返回西岐之后方能出兵冀州。

    不过在临走之前,姬昌再次恳请两位丞相。一定要把苏护之事问个明白,兵戎相见倒霉的还是百姓。如果这中间有什么误会,还请二人及时告知于他。如今太师不在朝歌,凡是就有劳二位丞相了。

    为君效命本是作为臣子的份内之事,听姬昌这一番话,到时让商容和比干有些无地自容了。此时他二人没有得到任何消息,想必也是有人故意为之。

    按照当前形势分析,比干和商容已经猜出了根源所在。想到此处商容便有些自责,若不是他请纣王去女娲宫进香,或许就不会引发接下来的这些事。

    姬昌向两位丞相告辞,然后离开朝歌返回西岐。

    等诸侯和文武百官散去,商容和比干直接去了纣王寝宫。出兵之事不可耽误,所以他俩希望尽快搞清楚事苏护之事。

    纣王避而不见,让人把商容和比干给打发走了。商容乃三朝元老,觐见纣王无需禀报。奈何纣王故意躲他,根本就没在自己寝宫歇息。

    见不到纣王,商容和比干也要搞清楚是怎么回事。此时知情之人甚少,最后两位丞相直接去了费尤二人的府上。

    当商容走进费仲府上之时,费仲正在盯着下人们往屋里搬东西呢。那些可都是别人送给他的礼物,那一件都不便宜。随便拿出一件东西卖掉,都够一户普通百姓吃上好几年的。

    商容皱着眉头坐在大厅,费仲站在他的面前。饶是他现在已经是纣王面前的大红人,费仲照样不敢在商容面前放肆。

    这本就是商容跟比干商量好的,一个去找费仲,一个去找尤浑。怕的就是他俩不说实话,给他俩来一个突然袭击,好让他俩没办法串供。

    费仲没有隐瞒,把苏护之事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当然了,他是绝对不会说自己的坏话。不会说是因为苏护没有给他送礼而怀恨在心,只说是纣王听说苏护之女美若天仙,希望可以纳为妃子。

    尤浑跟比干也是这么说的,这事儿他俩根本就不用商量。谁也不会把屎盆子往自己头上扣,所以他俩把责任全都推到了纣王身上。

    这也是他俩最聪明的地方,虽然商容和比干贵为丞相,可他们也是大商臣子,再大也大不过纣王。

    这事儿是纣王定下的,他们要找就让他们找纣王去。反正这事儿跟他俩无关,这些礼物也不是他俩主动要的,而是那些诸侯死乞白赖非要给的。

    当商容和比干再碰面时,两人都从彼此眼中看到了无奈和愤怒。无奈是因为纣王竟然逼着苏护献女,愤怒是因为纣王竟然会听信费尤二人的话。若不是鲁雄提议让西伯侯姬昌一同讨伐苏护,残暴的北伯侯崇侯虎一定会把冀州给变成一座空城的。

    二人一心想要补救,最终却没能想出一个补救的办法。第二天上朝为此事向纣王启奏,希望纣王不要降罪与苏护。可纣王的回答让他俩颇感无奈,苏护敢在朝歌城门刻下反诗,若不杀他何以服众。

    (本章完)

第876章 0009,苏护反商(四)() 
    冀州侯苏护返回冀州,长子苏全忠在城门恭候。在一同回府的路上,苏护便已将纣王逼他献女之事告诉了苏全忠。

    苏护随后召集众将,命他们准备粮草军械,用以备战。

    苏全忠跟苏护商议,此事是否有回旋的余地。苏护说的很清楚,若纣王派人前来讨伐与他,便要看是何人领兵。

    其实苏护心里清楚,就凭他在朝歌城门刻下的那首诗,纣王就绝对不会放过他。更何况他走之前也曾有人提醒,费尤二人在纣王面前说一不二。莫看纣王脾气不小,可他实际上还是任人摆布。

    若非如此,费尤二人怎么会随心所欲,能够借纣王之力来报复苏护呢。想到这里,苏护便下令众将增强冀州城的防守。

    与此同时,派出探子驻扎在离城二十里的地方。若是纣王真派人来讨伐于他,他自然不会坐以待毙。

    北伯侯崇侯虎和西伯侯姬昌同时离开朝歌,一人回了西岐,一人领兵五万向冀州进发。崇侯虎本就没把姬昌放在眼里,所以他就没想过要等姬昌一起讨伐冀州侯苏护。

    数日后,探子向苏护禀报,五万大军以到距城不足三十里处。苏护让探子前去查探乃何人领兵,最后得来的消息让苏护大为失望。

    看到父亲留露出失望的神色,苏全忠问:“父亲,您这是怎么了?是何人带兵前来?”

    苏护说:“北伯侯崇侯虎,看来是天要亡我冀州了。”

    苏全忠问:“父亲为何有此一说?”

    苏护说:“四大镇诸侯之中,唯有北伯侯崇侯虎生性残暴。若是换做其余三位诸侯,此事应当还有回旋的余地。若是遇上崇侯虎,恐怕咱们只能做好鱼死网破的准备了。”

    苏全忠一边安慰父亲,一边在哪里暗做决定。他不管那崇侯虎是何许人也,只要敢对他冀州不利,他便一定要让此人知道冀州苏家的厉害。

    三日后,崇侯虎率领来到冀州城下。他本可在两日之前便赶赴此地,是有人向他提议,应该放慢行军速度等一等西伯侯的兵马。

    崇侯虎耐心的等了两天,最后没见一点动静,这才带兵围住了冀州城。

    崇侯虎城下叫阵,苏全忠主动请缨出城迎敌,对上了崇侯虎帐下偏将梅武。

    苏全忠的兵器是一杆方天画戟,他三岁开始习武,六岁便可负重登山。十岁时甄选兵器,他一眼就看重了手中这把方天画戟。有道是虎父无犬子,苏全忠可是练就了一身好武艺。

    梅武使一杆银枪,虽说他的速度比苏全忠快了不少,只可惜他的功夫没练到家。几次刺中苏全忠铠甲,最后却被苏全忠斩于马下。

    梅武的死给了崇侯虎迎头一击,而苏全忠的初战告捷让冀州守军士气大涨。

    苏全忠大胜而归,苏护为子大摆庆功宴。席上苏全忠向苏护提议,应当趁士气大盛之时做点儿什么。

    冀州城乃无根之树,而崇侯虎则是有取之不尽的兵源补给。所以,若想让崇侯虎再无威胁,就必须趁他病要他命。打他个措手不及,兴许还能生擒崇侯虎。

    苏护和众将士都赞同苏全忠提议,于是他们在第二天夜里偷袭了崇侯虎的大营。本就士气低落的崇侯虎一部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他们根本就没有反抗之力,被偷袭后全都选择了逃命。

    这场偷袭到最后演变成了一场追杀,崇侯虎和将卒们跑的一个比一个快。谁跑得慢就会活该倒霉,到最后五万人被冀州兵冲的七零八落。

    崇侯虎一路逃命,狼狈不堪又不敢停下。这可算是他这位大镇诸侯头一次如此狼狈,也是第一次吃这么大的亏。

    不过天无绝人之路,就在崇侯虎无计可施之时,遇上了前来支援的后军。由崇侯虎帐下两位副将统领的援军及时赶到,黄元济和孙子羽的到来让崇侯虎喜极而泣。虽然依然如此狼狈,但至少又有了底气。

    二位副将希望杀一个回马枪,教训一下苏全忠好让他长点儿记性。可崇侯虎底气不足,始终不肯作出决定。

    而后,崇侯虎之子崇应彪提议,派人去催促西伯侯马上出兵,而他们这会儿应当按兵不动。

    逃命之时,崇应彪曾跟苏全忠交过手,所以他知道苏全忠有多大本事。黄元济跟孙子羽都是其父的副将,他们有几斤几两崇应彪一清二楚。

    崇侯虎采纳了崇应彪的提议,命人带上书信赶赴西岐,催促西伯侯姬昌即刻出兵讨伐苏护。不过这话虽然是这么说,但他自己心里也很清楚,姬昌是不会那他的话当回事的。

    他是北伯侯,姬昌是西伯侯,二人同级。但是在论到人脉关系和口碑等这些问题上,一百个崇侯虎也比不过一个姬昌。这话可不是凭空想出来,而是很多人百姓都在流传。

    崇侯虎一行人在途中安营扎寨,只等西伯侯姬昌带兵赶来,然后便一同杀向冀州。

    崇侯虎这边刚开始生火做饭,一队人马却已经悄无声息的来到他们附近。那队人马发现了崇侯虎等人,而崇侯虎他们没人发现异常。

    就连苏全忠自己都没想到,竟然真给他找到崇侯虎了。追兵从四面八方涌出,直接把崇侯虎吓了一跳。苏全忠只不过带三千多人,崇侯虎如今还有一万。即便是偷袭,苏全忠想要生擒崇侯虎也并非易事。

    更何况,崇侯虎身边还有两员大将。第一个跟苏全忠交手的是黄元济,虽然己方占据绝对优势,但是己方士气低迷,此时根本就发挥不出一半的战斗力。如此僵持下去吃亏的只能是北伯侯的兵马,所以黄元济想要拖住苏全忠,给大军争取脱身的时间。

    苏全忠不仅从小习武,而且他还曾通读过不少兵书。像这种雕虫小技如何能瞒得过他,更何况黄元济的本事跟他比相差甚远。

    眼看黄元济要败下阵来,孙子羽赶忙冲了上去。二对一,这次他俩顺利拖住的苏全忠,给崇侯虎父子争取到了逃命的时间。

    (本章完)

第877章 0010,苏护反商(五)() 
    一看崇侯虎要跑,生猛的苏全忠加重了几分力道,直接打断了孙子羽手中的三尖两刃刀。孙子羽被苏全忠斩于马下,黄元济身负重伤。与此同时,苏全忠已经追上了崇侯虎,抬手刺中了崇侯虎的小腿。

    崇侯虎惨叫一声,顾不得疼痛依然爬上战马。然而就在此时,苏全忠抬手向崇侯虎胸口刺去。却见一人挡住了苏全忠的兵器,然后伺候着让崇侯虎赶紧离开。

    拦下苏全忠的不是别人,正是崇侯虎的儿子崇应彪。苏全忠想要生擒崇侯虎,所以他根本没把崇应彪放在眼里。但是在他追赶崇侯虎的时候,崇应彪总会跳出来挡路。苏全忠已经伤了崇应彪,可后者依然挡在他的面前。

    苏全忠快马加鞭追赶崇侯虎,最后却没能追上跑的比兔子还快的崇侯虎。等他回过头来准备收拾崇应彪的时候,人家却早已经跑没影了。

    崇家父子落荒而逃,苏全忠率兵大胜而归。得知苏全忠大胜而归,苏护率众将出城迎接,而后命人设宴为苏全忠庆功。

    冀州军士气正盛,每个人都在传大公子苏全忠何等英勇过人。可就在此时,把自己关在房间的苏全忠却一筹莫展。

    如今的冀州是无源之水,若是长此持续下去,恐怕冀州终究是抵不过商纣王的。他们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冀州而已,怎么能敌得过坐拥八百诸侯的商纣王呢。

    苏全忠在回冀州的路上就一直考虑这个问题,不过他琢磨来琢磨去,到现在也没琢磨出了主意。

    第二天吃早饭时,苏全忠把自己的想法跟苏护说了一遍。后者无奈的点点头,认可了苏全忠的想法。

    但是,苏护已经没退路了。纣王把那首诗称为反诗,而且还逼着他献出自己的女儿。这种事苏护是玩玩都办不到的,既然他不会这么做,那就必将受到商纣王的讨伐。

    太师闻仲一直未在朝歌,就是因为北海七十二路诸侯造反。北海之地属北伯侯管辖,崇侯虎也曾派人去平乱,只不过他派去的人都没机会回来了。

    ……………

    姜尚问师傅,如今我已将平心静气之法倒背如流了,什么时候才能学习下一个道法。

    游历归来的元始天尊笑着点了点头,然后又摇了摇头。他岂会不知姜尚早已修成了平心静气之法,不过对他而言这还不够。因为以后会有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姜尚去完成,也只有他有那个资格完成。

    所以,元始天尊才会对姜尚如此严厉。而且,他早早就在为姜尚储备了一位队友。等到姜尚要去做那件事的时候,他这个队友便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今的姜尚已经能够洞察一切,时常会看到某个方向妖气冲天,有时也会看到有的地方紫光刺眼。元始天尊从未跟他解释过原因,而姜尚全都在书中找到了答案。

    这些天申公豹的进步同样值得赞赏,他不再跟姜尚对着干了,而是知道该帮助姜尚共同进步了。

    没人教他这么做,也没人叫他这么做,他自己悟出来的,虽然时间有点儿长。

    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