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那些年西游的兄弟 >

第646部分

那些年西游的兄弟-第646部分

小说: 那些年西游的兄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并不知道为何接引道人要这么做,但师父跟师伯都没有反对,他们这些做晚辈的更不应该在这个时候多嘴。

    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没有阻拦,是因为他俩知道原因。

    接引道人不过才跟通天教主打了两三次交道,就已经看透了通天教主那个人的性格。

    如果让长耳定仙留在阐教,以后通天教主难免会来找他的麻烦。当然了,来找他麻烦的不仅是通天教主,幸存下来的截教弟子都会把长耳定仙当做叛徒。

    有洪锦和龙吉公主的前车之鉴,这个教训难道还不够深刻么。

    不管是姜子牙还是燃灯道人,就连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算上,他们都没想过截教弟子会对龙吉公主下手。

    毕竟,龙吉公主来自瑶池,她的身份可不是普通的炼气士。就算是如疯狗一般的通天教主,想要动龙吉公主也要掂量掂量。

    可现在呢,他们竟然把龙吉公主给杀了。而且还把龙吉公主困死在了万仙阵内,丝毫没想过事情传出之后会带来什么后果。

    夜深人静,姜子牙独立城头,看着从万仙阵的方向不断飞出的阴魂。他们一个个飞向了封神台的方向,今晚清福神柏鉴可有的忙了。

    打赢了这场声势浩大的两教之战,可姜子牙这会儿心里一点儿都不高兴。他甚至似乎有些明白,为何文王当年一直不肯出西岐了。

    打赢了又如何,还不是有那么多人因此丧命。丧命之人终究是不得复生,不管他们之前做过多少错事,死了就真的连改过自新的机会都没有了。

    更何况,这一次死的大多数都是修道之人。修道之人寿命比普通人长很多,有的甚至能够活几千岁。

    在这场万仙阵大战之中,死的最年轻的截教弟子也有百十岁了。他们辛苦修炼只为延年益寿,说白了就是想多活几年。

    姜子牙仰望星空,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一个人的身影。若不是今天情绪低落,或许他根本就不会想起那个人。

    想当年,他下山去朝歌投奔结义兄弟,然后在大哥的张罗下娶了一房媳妇。早已经过了知天命的年纪,能够娶上一方媳妇也算是烧高香了。

    回想起那几年的遭遇,到现在姜子牙都口中泛苦。若不是当初做什么都挣不到钱,最后也不会在朝歌城内开那家算命铺子。

    后来他去了宫里当官,而后被媳妇嫌弃不会溜须拍马,最后放着好好的差使不干,非要跟着流民一起逃出朝歌。

    (本章完)

第1146章 0044,取临潼关(二)() 
    对于那封休书,姜子牙如今还历历在目,就好像是昨天才发生过的一样。他虽然跟那妇人没有太多感情,但他们毕竟是夫妻一场。

    常言说得好,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况且妇人对姜子牙一直不错,即便有些抱怨可从未慢待过姜子牙。

    所以,他希望妇人可以跟他一起离开朝歌,跟他一起到西岐去闯出一番事业。都说神算子不能算己,但姜子牙下山之时便有师命在身。他知道自己将来一定会出人头地,只不过他出人头地之前必须要吃些苦头罢了。

    妇人觉得跟他去西岐没有希望,甚至还不如留在朝歌过得好。所以,妇人逼着姜子牙写了那封休书,让他休了她这个不愿跟他一起离开朝歌的媳妇。

    当时的姜子牙对夫人有愧,跟了他这么多年没能享福。所以他承诺妇人,将来一定会证明给妇人看。

    到现在呢,他率领西岐六十万大军东征,与天下诸侯在孟津会师。若不是今天死了那么多人,姜子牙还不曾想过这个问题。

    如果他这样进了朝歌城,见到妇人又该说些什么呢。

    当初的他一心想要证明自己,证明自己有能力让妇人过上好日子。他的确做到了,现在他已经是西岐丞相了,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

    那妇人呢,早就不是他夫人的妇人,若是再见到他会有什么反应呢。

    最重要的是,不管妇人是惊是喜,对他而言还有什么意义么。

    万仙阵被破,通天教主身边只剩下二三百名散仙,其他人死的死跑的跑。

    他这一仗输的很是憋屈,看似是截教跟阐教的对决,实则元始天尊找来那么多外援高手。这使的通天教主连回碧游宫的想法都打消了。

    这灰头土脸的回碧游宫,以后他还怎么掌管截教,还怎么当这个截教教主。

    这会儿越想越生气,最后通天教主做了一个决定。

    他打算先去找师父诉苦,然后让师父替他做主。两个师兄联合两个外人欺负他一个人,他认为这事儿师父一定会替他做主的。

    还没等通天教主找他师父,鸿钧道人已经来找通天教主了。

    “师父,大师兄和二师兄联起手来欺负我,而且他们还招来了西方佛教的准提道人和接引道人,跟两个外人合起伙来欺负我。不仅差点儿把徒儿打死,还抢了徒儿不少门人。”一见到鸿钧道人,通天教主立马开始诉苦。

    “师父,您可要给我做主啊,那西方来的两个贼人,已经抢了我不少门人了。说什么那些人都跟西方佛教有缘,我看他们这就是明抢。而且两位师兄还帮他们抢人,这天底下还有没有说理的地儿了。”通天教主说。

    不管通天教主怎么哭诉,鸿钧道人都是笑而不语。一直看着通天教主在这儿哭诉。足足过去了一炷香的时间,通天教主终于不再说话了。

    鸿钧道人抬手在通天教主的后脑勺上扇了一巴掌,然后冷着脸说道:“说了那么多废话,你怎么不告诉我你两个师兄为什么要联手?是谁逼着他们联手的呢?是谁逼着他们不得不请外人来帮忙的呢?你还有脸在我跟前哭,难道这一切不是你自己活该么?”

    常言道,知子莫若父,师父师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在鸿钧道人眼里,通天就是个长不大的孩子。小孩子的脾气和小孩子的秉性,做什么事儿都由着自己的性子。

    以前三人在跟他学艺的时候,鸿钧道人就发现了这个问题。那会儿的通天很聪明,知道跟两个师兄搞好关系,还知道要离间两个师兄之间的关系。

    他那点儿小心思莫说是鸿钧道人,就连他那两个徒弟也都心知肚明。但他是小师弟,两个师兄都不跟他一般见识,即便是他说的再完美的谎言,二人一见面就会拆穿。

    但那会儿他们都保持一个默契,那就是看透不说透。

    后来他们三人成为了三教教主,各自创立了属于自己的一派。这本来就是好事儿,毕竟人与人之间是不一样的。不一样的想法会成就不一样的人生,不一样的修行也机会成就不一样的境界。

    今儿个鸿钧道人亲自前来,就是为了好好教训教训这个小徒弟。当然了,这事儿他也必须亲自出面去找那两个徒弟,让这场闹剧早点儿收场。

    鸿钧道人带通天教主去了潼关,众人早早便等在潼关外恭候鸿钧道人。元始天尊跟太上老君站在一旁,接引道人和准提道人站在另一边。

    众人一同走进莲蓬,鸿钧道人居坐首位,三徒弟立在右手边,接引道人和准提道人坐在左手边。

    先跟接引道人和准提道人寒暄几句,而后鸿钧道人开始说三个徒弟之间的问题。

    实际上,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并未做错,但他们身为通天教主的师兄,把事情闹到这个地步当师父的自然要批评两句。

    不管鸿钧道人说什么,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都欣然接受。而一旁的通天教主捂嘴偷笑,还以为师父鸿钧道人是在替他出气。

    其实他想错了,鸿钧道人之所以会如此生气,是在责怪两个徒弟对通天这个小师弟太心慈手软了。

    如果他们能早些请人过来帮忙的话,恐怕早就平息此事了,也就不会出现死伤那么多人的事情发生了。

    听到这话从鸿钧道人口中说出,通天教主僵在了当场。他甚至还想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溜走,然后找机会再来跟两位师兄一较高下。

    连他师父都在这儿呢,这会儿又怎么会让他钻了空子呢。鸿钧道人早就防着通天教主这招呢,他想跑也要先问问鸿钧道人带来的法宝答不答应。

    “行了,一千五百年一次的天劫已经过了,你们也改回哪儿回哪儿去吧。通天我会带回去好好教育的,以后你们可要管好自己的门人,别给我捅什么篓子。”鸿钧道人对三个徒弟说道。

    太上老君说:“师父放心,弟子这就回去闭关修炼。”

    (本章完)

第1147章 0045,取临潼关(三)() 
    元始天尊说:“师父放心,弟子一定对门下弟子严加管教,绝不会让他们做半点儿出格之事。”

    鸿钧道人笑着冲二人点了点头。然后看向苦着脸被困在原地的通天教主,道:“老三,你怎么说?”

    通天教主说:“师父,我让您来帮我出口恶气,可您说了半天全都是在说我的不是。既然这样,你喜欢怎么着就怎么着吧,反正也没人替我做主。”

    鸿钧道人一听这话就气笑了,说道:“听你这话里的意思,是说为师偏袒你的两位师兄了?”

    通天教主说:“那可不,这不是明摆的事儿嘛。”

    鸿钧道人说:“那好,既然你都这么说了,那你能不能回答为师几个问题?”

    通天教主说:“没问题,师父尽管问就是了。”

    鸿钧道人说:“当初封神榜之事,是不是你跟你的两位师兄一起商量过后做下的决定?”

    通天教主:“是!”

    鸿钧道人:“那你知不知道成汤气数已尽,西周乃大势所趋,武王乃应运而生?”

    通天教主:“知道!”

    鸿钧道人:“拦住西岐大军出岐山,阻碍姜尚助武王伐纣,那些人中有多少出自你截教门下?”

    通天教主:“十之八九。”

    鸿钧道人说:“最后一个问题,当初定下封神榜之事,是否有过约束门人不得下山的约定?”

    通天教主:“有!”

    鸿钧道人叹了口气,说道:“既然如此,你还觉得为师偏袒你的两个师兄么?”

    通天教主:“……”

    让通天教主无话可说,而后鸿钧道人先行告辞,并把通天教主给一并带走了。

    鸿钧道人和通天教主一走,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也离开了。接着是接引道人和准提道人,这会儿他们西方佛教可热闹了,还有很多事儿需要他们回去忙活呢。

    接下来要走的便是阐教门下的十二代弟子,这一路上他们可没少帮姜子牙的忙。虽然他们帮忙都是奉了师命,但姜子牙不能不记他们这份人情。

    离别总是个让人伤感的事情,尤其是在这种情况下,离别总会让人的情绪在不经意间变得低落。

    姜子牙为众位师兄送行,站在潼关城外看着众位师兄渐渐远去。

    此一别大家便再也不知道会何时相见了,所以他们都很舍不得。有人在转身之时红了眼,有人在离开之时千叮万嘱。

    虽然他们跟姜子牙相处的时间不长,但他们每一个人都很认可姜子牙的为人。有这样一个人来主持封神榜之事,他们都很信服。

    陆压道人是最后一个离开潼关的十二代弟子,他把随身带着的一个葫芦塞给了姜子牙。然后叮嘱姜子牙一定要带在身边,说不定啥时候就派上用场了。

    姜子牙自然听出了话里的意思,既然陆压道人不能明说,姜子牙自然不能刨根问底。目送着陆压道人离开,姜子牙抱拳弯腰冲着众人离去的方向深深作揖。

    白鹤童子跟随元始天尊返回玉虚宫,半路上看到一个熟悉的人影。

    白鹤童子对元始天尊说:“师父,好像是申公豹。”

    元始天尊笑着点了点头,然后取出三宝玉如意交给白鹤童子。让白鹤童子用三宝玉如意擒住申公豹,而后将申公豹带到他的面前。

    看到元始天尊,申公豹的脸色变得特别难看。他跪在地上仰望元始天尊,说道:“不知师父唤弟子前来所为何事?”

    元始天尊说:“申公豹,你可记得但年在玉虚宫是如何向为师保证的?”

    申公豹一脸疑惑的问道:“请师父明示,弟子不记得曾经在玉虚宫向师父保证过什么。”

    白鹤童子闻言冷哼一声,随即跟元始天尊的一声轻咳所制止,故而把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一千五百年一次的天劫已经圆满度过,封神榜之事眼看就要尘埃落定。这会儿元始天尊心里的大石头已经落下大半,心情不错的他才会有这等闲情雅致跟申公豹在这儿浪费时间。

    “你的记性不好没关系,为师的记性一向不错。当初你发誓再不插手姜尚助周伐纣之事,如今既然你失言在先,那就不要怪为师不讲情面了。来人呐,把申公豹给我带去北海!”元始天尊说道。

    白鹤童子当下应声,拉着申公豹就要朝北海而去。申公豹拼命挣脱白鹤童子,跪在元始天尊面前苦苦求饶。

    “师父,弟子知道错了,您就再给弟子最后一次机会吧。弟子以后再也不敢了,以后师父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申公豹说。

    元始天尊重重叹了口气,说道:“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为师不是没有给过你机会,姜尚也不是没有给过你机会。如果不是姜尚给你机会,你早就死多少回了。天作孽有可违,自作孽不可活,你懂么?”

    申公豹还想再说什么,元始天尊已经用道术让他禁声了。机会不是每个人都有的,申公豹已经错过了再多再来一次的机会。

    这一点他心里比谁都清楚,若不是多给了他一次机会,先前那场万仙阵大战也不会如此惨烈。虽说他们没有在万仙阵内见到申公豹的影子,若是没有申公豹在暗中唆使通天教主,通天教主也不会倾其所有跟阐教决一死战。

    所以,这一次元始天尊不会再给申公豹机会。按照当初申公豹自己发下的毒誓,元始天尊让白鹤童子带他去北海,用他来塞北海之眼。

    破了万仙阵,姜子牙率众直取临潼关。

    临潼关守将欧阳淳收到消息,说是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