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狂战将军 >

第1051部分

三国之狂战将军-第1051部分

小说: 三国之狂战将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样。”

    马钧道:“不行啊大人,这天可就快黑了。一没光我可就做不了活。这木工活计最忌讳的就是天黑时起火掌灯,一个没留心就会失火。好歹让我多做一点,不然我心里不踏实,晚上睡觉也睡不安稳。”

    张仁无语,这马钧让他想起了那些一搞起研究来就没日没夜的科学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灵寄托或是说为之奋斗的目标,一但扑在了这个寄托与目标之上就会什么都不管,毫无疑问马钧就是这一类的人。

    这边马钧接着道:“唉,要是晚上可以掌灯照明多好!那样地话我也能多做点活计出来。”

    张仁抓着头皮道:“这个嘛……我一时半会儿的还真没办法。”

    汉代的灯主要以脂膏为燃料。一般是动物或植物的油脂。使用时将灯炷缚成束浸在脂里点燃照明。古人称其为“膏烛”。灯炷以剥去麻皮后的麻秸即麻?(音喜)制成,将其置于灯盘中。一般都属于开放式的明火,在堆满各种木料的房间里起灯的确是有点故意纵火地味道。

    张仁心道:“要是有电灯多好啊!我真不知道有多么多么地想念那日光灯来着。以前有想过搞电器出来。可是放在这个时代根本就不实际。发电机的话也许能用磁石搞一个出来,可是想用电还得搞稳压器、电线之类的东西才行,再说电灯泡我怎么做?虽说知道灯丝是钨丝,但记得书上说灯泡里面要充氮气才能持久使用,而且电灯泡要用到地玻璃我也迟迟搞不出来……玻璃?透明……反光?”

    灵光一闪,张仁试探着问道:“马先生,如果我在屋外安全的地方点起火来,再用数个镜子反光入室,你看行不行?”

    马钧先是一楞,继而犹豫着问道:“大人,这铜镜反光我知道,可是用数个铜镜反光……能行吗?再者,铜镜的价值可不菲啊……”

    张仁也歪起头,极力的去回想当初上学时学的那些物理知识:“我所知反光的最好材料是玻璃镜,实际反光体是水银。这年头水银是有,但玻璃我没有啊,也就是说做不出玻璃镜来。现时点的铜镜到也可以反光,好像有在一些书上看到过,在战场上的单挑就有用大铜镜向战场反射火光的……哦,好像是张飞夜战马超来着……不过铜镜反光率不是很好……对了,我试试做几个凹形的铜境出来吧!凹形有一定的聚光作用,也许能解决一些铜镜反光率不足的问题。”

    把想法和马钧一说,马钧立刻就大感兴趣,可惜的是天黑已晚,不然这位巧匠会连蹦带跳的去搞。张仁算算时间,计着凌云也快把饭食取来了,就硬拉着马钧来到二楼住室,点起盏油灯两个人一同检视房间,考虑哪几个地方安装铜镜,哪里开入光孔比较合适,顺便就用煤块在墙上画起图来。

    正忙着,一个女声道:“义兄,马先生的饭食我给送来了。”

    “嗯?”

    张仁微怔,怎么会是贞送饭来了?本来他还想探视完马钧就去贞那里看看,可是和马钧一谈起事就没完了。。:吧?请先用饭。现在天色已经不早,我想请义兄回府休息,另外我与义兄数月未见,也有些家事要和义兄详谈。”

    马钧忙了这么久,现在到还真的饿了。闻到饭盒中隐隐飘出的香气,草草的客气了两句就想伸手去揭开饭盒,张仁叫住道:“马先生,吃饭前记得先洗下手好吗?你可是一手的煤灰。”

    “哦,哈哈哈……”

    ――――――

    天色慢慢的黑了下来,张仁与贞走在回家的路上,二人身后则跟着张兰与凌云。

    张仁偷眼望了下这个莫名其妙得来的义妹,犹豫了好久才道:“义妹,这半年多来……还真是辛苦你了。只是短短半年的时间,我名下的产业都被你搞得有声有色的。”>;。。:你,也同样为了我们家。如果不是义兄大胆的把家中产业交给小妹打理,小妹也不能有现在的成就。”

    张仁回想起当初二人之间订下的约定,点头道:“是啊,我们也算是同舟同济了……对了,昨天有听高大哥提起过,你已经收回了一部分徐州的产业,还从徐州一带出海到了河北一带经商?”:盐、古玩、布匹之类的去北平与三韩一带。真要说起来,海运的话只要选对时节,远比陆路方便且利厚。我们家在徐州的船敢说是徐州最大的,另外就是家手上有到北平、三韩一带详尽的海图。这一点还没有哪个世家比得上。”

    张仁愕然心道:“三韩?不就是后世的高丽王朝了吗?也就是朝鲜、韩国那一块来着……怎么家这么早就在搞海外贸易了啊!难怪有那么雄厚的本钱……”

    三韩?不就是后世的高丽王朝了吗?也就是朝鲜、韩着……怎么家这么早就在搞海外贸易了啊!难怪有那么雄厚的本钱……”

    正在那里发呆,贞忽然很小心的道:“义兄,妹子我有件事要和你说……”

    张仁这边心里也一紧。他和贞打的交道其实并不多,但也知道贞自小就和他老哥竺走南闯北的,心性很爽快。突然这样摆出个小女生的样子肯定是没好事!

    “会是出了什么事吗?对了,这才半年的时候我名下的产业就大到这模样,又是扩大酒坊又是挖地窖的,眼下又要开办纺织厂,她肯定是只顾着发展,手头的钱粮不够用了。用句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发展过快,资金没能及时回流,周转不灵……真要是那样到不算什么大问题,只要让她放慢一些发展速度也就行了。实在不行还有荀彧和老郭呢,找他们整点钱粮来用就行了。”

    想通这点张仁笑道:“怎么了妹子,有什么事只管和义兄说。”'=。有的一些产业的时候,徐州几个大家族处处阻挠。出于不得已,我把义兄的名号给打了出来,这才把他们给压下去……对不起啊义兄,我也是复家心切……”

    “哦……啊!?”

    先是漫不经心的应了下,等听清楚贞地话张仁当场吓一跳!贞说得似乎很轻巧。“只是”把他的名号打出来?张仁再怎么样随曹操征讨吕布时还在徐州呆过一段时间,也处理过徐州的政务,知道徐州的门阀可不是闹着玩的,贞肯定是用了什么见不得光的手段这才让他们放手。

    当初他接手徐州政务想回复徐州一带的基本行政,却连一个能用的人都招纳不到,急得有如热锅上地蚂蚁一般,若不是陈群适时出现帮他摆平诸事,那会是什么样地结果都不知道。当时他还以为是曹操初定徐州。民间不怎么信服曹操才会这样。可后来接触到地事一多也才明白。根本原因其实是那些门阀看不起他,不愿他在徐州时出仕帮他而已。再细想想陈群之所以会来,最初还是抱着一种高傲的态度来指责他的军管与宵禁令,只是陈群被张仁那不着调的做法给硬赶上了架。而家在徐州虽说属于半官半商的性质,但总归是一个大家族,可是身为宗主的竺一朝逃逸,徐州的其他几个大家族就敢明目张胆地瓜分家产业。那么这背后的实力会有多大?

    张仁有些不确定,支开张兰与凌云后向贞轻声问道:“义妹,你说你是打着我的名号才复的家业?徐州的那些大族肯放手到嘴的肥肉把产业归还给你们家?”|>;||现在家回到徐州恢复产业他们又如何肯答应?所以……我对外是说家已经把产业全部变卖给你,现在只不过是带人收取相关的产业……”

    “你、你、你……唉!”

    张仁指着贞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最后长叹了一声道:“你还真是我地宝贝妹子啊,你这下给我惹地麻烦绝对不小……告诉我,瓜分你们家产业的大家族当中。有没有徐州陈家?”=

    张仁无可奈何的捂起脸,心道:“怕什么来什么!徐州陈家是好得罪的吗?陈家在徐州家大业大,陈登接任徐州太守之后陈家便是徐州的头号实力派,而这陈群更是马上就要调到许昌来接替我这个尚书仆射的位子。我一门心思的向曹操推荐陈群来许昌任职,除去本身是想借陈群脱离官场之外,也有想和陈家搞好关系的意思,以后我还想在徐州一带进行与三韩外海贸易的,特别是某个岛国,我还想像《商业三国》里那样去那里杀光男人抢光女人再搬空他们的金银矿产。得,这下搞不好全毁了!”。。的气吗?妹子我知道错了,我不该借你的名号与权势强行压迫陈家的……”

    (本章完)

第1806章 再逃() 
张仁低头叹道:“当初我不是和你说过不要借用我手中的权势去行事吗?如今……罢了罢了,现在木已成舟,再说这些也没什么用,我就当是一报还一报吧。”

    张仁道:“你们家会失去家业,也与我逼走刘备有关啊……现在你给我捅出这么大的子,让我头痛无比,不是一报还一报吗?”。。。个做错了事的小女生一般。

    张仁来回的转了几个圈,心道:“现在该怎么办?按我今后的打算,是慢慢的与这些大家族搞好关系,再多推荐一些这些大家族中的人,慢慢的抽身而出去经营自家的商贸与产业。特别是这个陈群,他可是我预定着接手我位子的人,将来的一些民政措施我是得交给他来做的。现在贞这么一搞,我与徐州一带大家族的关系不就彻底的恶化了吗?

    “动他们一时半会儿是不敢动我。我自己也许是没什么实力,但眼下我是曹操最为器重的人,换句话说他们现在如果敢动我就是在惹曹操。曹操驻扎在徐州一带几近三万大军可不是他们惹得起地,而且随着陈登与张群的出仕,曹操就是他们进入政坛的依靠,自然不会去惹曹操。而我前一段时间的流言可能对他们也有一些影响,怕我来个栽赃陷害除掉徐家这才放的手。

    “可是以后呢?曹操这个人多变,指不定什么时候我就会不小心触怒他,有老郭和荀彧在,我这条小命是能保住。但是我肯定会

    曹操的重视。那时陈家不给我来个不落井下石才怪了上是把陈群、陈登说得相当好。可实际上他们有没有那么好的心肠谁能说得到那?”。'么?”

    张仁道:“妹子,你刚才好像说是把你们家地产业全部记在我地名下了是吧?”:+

    张仁又盘算了好一阵子,问道:“那些个家族都要的什么?”):没他们不要的……就连大哥他以前收集的珠宝玉器都不肯放过。”

    张仁道:“你们家的海运呢?有没有哪个家族向这海运下过手?”。。运在他们看来成本太高。三韩、北平、辽东在他们眼中又是蛮荒之地,贩运货物也赚不到什么钱粮……这海运也是妹子唯一没有花费什么气力就收回来的产业。”

    “海运赚不到钱?这些人还真是典型的小农经济加大国至上思想!不过貌似这年头海地那头是不怎么样……好,他们不要海运是吗?我要!”

    张仁心中拿定主意后向贞道:“妹子,家的船主要在什么地方?”

    “琅琊?还真是巧啊!我自编的‘身世’就说我是琅琊人!”

    张仁道:“妹子,你能不能听义兄一句劝。”

    张仁道:“我希望你能再跑一趟徐州。陈家他们不是想要家原有的田宅与青壮劳力吗?你这次去就再用我的名义全部给他们!”

    “啊!?”贞俏脸失色,继而愤恨不平地道:“为什么要给他们?那些本来就是我们家几代打拼来地,现在虽说记在义兄你的名下。但终归还是要还给我们家不是吗?义兄你当日可是向我承诺过的。男儿丈夫岂能失信?”

    张仁劝道:“妹子,眼光放长远一点。如今你这样做虽说能将家原有地产业一时收回,但别忘了义兄我除去这尚书仆射一职外就再没有什么能稳住家世的实力。如果一朝有变不但不能守住这些产业,这些世家再趁机落井下石的话我们就会连翻身的机会都没有,那时家原有的产业可就真的收不回来了。”

    “你的意思是?”

    张仁道:“田宅与青壮劳力给他们没关系,但与海运相关的船只、熟练船工一定要全力保下来!特别是那些精于造船的工匠,一个都不能放掉!好在这些大家族对海运并不怎么关心……你去了就说义兄我本是琅琊人,只想要琅琊那里的地面来光宗耀祖,其余的并不在意,若事有可为就用现在手上的田产帮义兄换到琅琊一带足够的地界。我想那些家族一则轻视于我,二则这一举看似有利可图,做到这一点应该不难吧?”“沿海一带的百姓也都以捕鱼为生,生活很贫困。义兄想要来琅琊沿海一带的地界不过是举手之劳。”

    张仁道:“这就好!只要保住了海运就行,义兄我有更长远的打算,一般的田宅劳力他们想要给他们就是!再者以商复家,一路上与这些世家良好的关系是一定要保持下去的。你大哥也应该教过你‘和气生财’的道理吧?”

    也许是不久前才在诚信二人面前硬充过长辈,这会儿张仁又犯了这毛病,伸手拍拍贞的头道:“傻丫头,恢复家业就一定要在徐州吗?如今哪里不是地广人稀,赚够了钱粮再盘下更大更好的地界不是一样的吗?若是你们家的祖宗祀堂还在徐州,不妨拉下点面子来向那些大家服个软,留下些打理宗祀的人丁便是。我想那些世家就算再小心眼,对这样的小要求也不会计较什么吧?要知道坏人宗祀可是大罪,他们也没必要去为了一点小地界去惹这一身腥是不是?反过来我们又何必为了一些田产和他们斗个你死我活?实在不行就干脆向先人请罪,再将宗祀迁到别处。”

    “何处呢?”

    张仁道:“天下之大,哪里不能去?你自己也说过家的生意几乎遍步中原,襄阳、柴桑不就有你们的产业吗?要是那些地方你都不愿去,那你看看我这张氏镇如何?哦,忘了告诉你了,我被主公封为张亭候,食邑可在镇中自选五百户。助你复兴家业怎么样也够了吧?而且这里离徐州也不算太远,照应徐州尚存的部分产业也方便不少。还是那句话,义兄我只要你保住海运,你再好好的替我打理好镇上我现有的产业,迟上几年也许家的家业会更胜往日!”

    “你的话,晚几天就动身去徐州打理这些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