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狂战将军 >

第1055部分

三国之狂战将军-第1055部分

小说: 三国之狂战将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嘉用力的点点头。

    张仁道:“你开玩笑的吧?郭弈他今年才十二岁,正是读书的年纪,你让他跟着我干嘛?再说让他学你的那些兵书战策与纵横之道不好吗?”

    郭嘉沉默了许久,忽然撩起帐门向外望了几眼,见只在帐门那里有张仁的两个亲兵守卫这才转回来轻声道:“我其实也是在做两手的打算。”

    张仁道:“怎么说?”

    郭嘉道:“主要得看这一战的结果如何……若袁绍胜,我定然是会与主公同生共死的,那时我希望你能投降袁绍,顺带着保全我的骨血……袁绍想得到你为他效力这已是人尽皆知的事,所以你是有机会保全性命的。纵然会不得其重用,但留个虚职挂名应该不难。”

    张仁道:“你这是什么话?仗还没打自己就先泄了气不成?那‘十胜十败’可出自你的手笔,何等豪气!可你现在……”

    郭嘉摆手道:“我那也不是在帮主公为幕僚们鼓气吗?说的都是些空话而已!袁绍可是十五万大军啊!主公只有稍有所失则必败无疑。”

    张仁无言以对,只能摇头叹息道:“好吧好吧……”

    郭嘉接着道:“好,不说那么丧气的话。主公若胜,那平定天下也是指日可待的事,到那时我这种只会坑人的谋士就多半没太大的用处了,到是你这种擅长民政精于治国的人材更吃香一些……而且我也不想弈儿像我这样,一天到晚的只会去想着如何算计别人。若心术良正到也罢了,但若心术不正的话……”

    张仁迟疑道:“这就是你想把弈儿放到我身边来的原因?”

    郭嘉道:“还有,我是早就已经浪荡惯了,只怕会教不好弈儿……相比之下你为人平时很稳重,弈儿在你身边能学好些。再者你的民政诸策也得找个合适的传人吧?”

    张仁道:“敢情你是想安排个小细作到我身边来啊……”

    郭嘉顺手捶了张仁一拳道:“去你的!”

    张仁也想笑,忽然脑中灵光一闪:“等等!老郭刚才是说‘到那时我这种只会坑人的谋士就多半没太大的用处了’,难道说他怕曹操成事后会鸟尽弓藏?”

    试探着问道:“老郭,这里也没外人,你老实告诉我,你是不是有点担心……”说着用手指指天,意比曹操。

    郭嘉眼中精光闪过,微微点头道:“也只有你才最了解我了……他是少有的一代奸雄,不可否认他很让人从心底敬服,但太重的权势很容易改变一个人。自从迁都许昌时起,我渐渐发觉他暗地里变了不少。在一些事情上,他比我初投时更加心狠手辣了……不过也是,心如果不够狠是成不了大事的。我最担心的就是他会成事后学高祖刘帮除韩信……或许他顾着颜面与情义是不好下手,但他的下一代会如何我也不得而知,我也总得为我的下一代考虑一下。如果弈儿他也像我一样,又有哪个得天下的人能放心得下?只怕会想方设法的除之而后快吧……但如果只像你一样精于民政,帮他们治理得国泰民安,这些人到是会能容得下一些。”

    张仁这回可是从心底感到震惊!不管是以前看书,还是这六年来与老郭的相处,都觉得郭嘉对曹操是绝对的忠心不二,可是没想到郭嘉竟然能看一个人看到这么透彻!据他所知曹操后期势大之后野心膨胀,强行自立为公为王,甚至直接逼死了阻挠他称公的大功臣荀彧,这里面确实有一点为了个人野心不择手段的味道。但那是近二十年之后的事,郭嘉就能隐约的感觉到,这是什么样的能力啊!

    二人沉默许久,直到灯芯几乎燃尽时郭嘉才轻声道:“今晚之话,出我口入你耳,千万不要说出去,不然会有什么样的后果你也清楚。”

    张仁道:“我明白……”

    郭嘉道:“那弈儿我就交给你了……你不是一直在想方设法的脱身吗?现在绝不是你脱身的时候,此战若胜那就晚上几年,等主公完全平定北方时再求为北方一地的太守避开权职中心,安安心心的搞好一地民政既可。主公那里我也会缓缓的旁敲侧击,让他把你放出去。那时你一定要好好的教导弈儿,让他成为有用之才。”

    张仁轻轻的点点头。

    郭嘉猛然站起身,浪子的嬉笑嘴脸又回到他脸上:“行了!眼下最大的事情还是如何击败袁绍,不然说什么都是多的……你要不要来两口?”

    张仁道:“不了,你拿去吧……突然想起一首诗来: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我觉得挺适合你的。”

    郭嘉念道:“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哈哈哈,好诗!我喜欢!臭小子,你记得做好公达要的诱饵,这头一战一定要胜得漂亮,我真想看看总是把名门望族挂在嘴边的袁绍跳起来骂人的样!哈哈哈……”

    张仁目送郭嘉离去,再次查看地图心道:“荀攸这一计能成吗?现在已经和历史有了很大的偏差了……不管,尽力去做吧……”

    张仁道:“你又来?居然还这么正正经经的!拜托你有话就说,这个样子对着我我可不习惯。”

    郭嘉放下竹筒,沉思了一会儿道:“我是说认真的……这一战打完后,我想让弈儿跟随在你身边学艺。”

    “嗯——?”

    张仁愕然道:“老郭你说什么?弈儿……你是说想让你儿子跟在我身边?”

    郭嘉用力的点点头。

    张仁道:“你开玩笑的吧?郭弈他今年才十二岁,正是读书的年纪,你让他跟着我干嘛?再说让他学你的那些兵书战策与纵横之道不好吗?”

    郭嘉沉默了许久,忽然撩起帐门向外望了几眼,见只在帐门那里有张仁的两个亲兵守卫这才转回来轻声道:“我其实也是在做两手的打算。”

    张仁道:“怎么说?”

    郭嘉道:“主要得看这一战的结果如何……若袁绍胜,我定然是会与主公同生共死的,那时我希望你能投降袁绍,顺带着保全我的骨血……袁绍想得到你为他效力这已是人尽皆知的事,所以你是有机会保全性命的。纵然会不得其重用,但留个虚职挂名应该不难。”

    张仁道:“你这是什么话?仗还没打自己就先泄了气不成?那‘十胜十败’可出自你的手笔,何等豪气!可你现在……”

    郭嘉摆手道:“我那也不是在帮主公为幕僚们鼓气吗?说的都是些空话而已!袁绍可是十五万大军啊!主公只有稍有所失则必败无疑。”

    张仁无言以对,只能摇头叹息道:“好吧好吧……”

    郭嘉接着道:“好,不说那么丧气的话。主公若胜,那平定天下也是指日可待的事,到那时我这种只会坑人的谋士就多半没太大的用处了,到是你这种擅长民政精于治国的人材更吃香一些……而且我也不想弈儿像我这样,一天到晚的只会去想着如何算计别人。若心术良正到也罢了,但若心术不正的话……”

    张仁迟疑道:“这就是你想把弈儿放到我身边来的原因?”

    郭嘉道:“还有,我是早就已经浪荡惯了,只怕会教不好弈儿……相比之下你为人平时很稳重,弈儿在你身边能学好些。再者你的民政诸策也得找个合适的传人吧?”

    张仁道:“敢情你是想安排个小细作到我身边来啊……”

    郭嘉顺手捶了张仁一拳道:“去你的!”

    张仁也想笑,忽然脑中灵光一闪:“等等!老郭刚才是说‘到那时我这种只会坑人的谋士就多半没太大的用处了’,难道说他怕曹操成事后会鸟尽弓藏?”

    试探着问道:“老郭,这里也没外人,你老实告诉我,你是不是有点担心……”说着用手指指天,意比曹操。

    郭嘉眼中精光闪过,微微点头道:“也只有你才最了解我了……他是少有的一代奸雄,不可否认他很让人从心底敬服,但太重的权势很容易改变一个人。自从迁都许昌时起,我渐渐发觉他暗地里变了不少。在一些事情上,他比我初投时更加心狠手辣了……不过也是,心如果不够狠是成不了大事的。我最担心的就是他会成事后学高祖刘帮除韩信……或许他顾着颜面与情义是不好下手,但他的下一代会如何我也不得而知,我也总得为我的下一代考虑一下。如果弈儿他也像我一样,又有哪个得天下的人能放心得下?只怕会想方设法的除之而后快吧……但如果只像你一样精于民政,帮他们治理得国泰民安,这些人到是会能容得下一些。”

    张仁这回可是从心底感到震惊!不管是以前看书,还是这六年来与老郭的相处,都觉得郭嘉对曹操是绝对的忠心不二,可是没想到郭嘉竟然能看一个人看到这么透彻!据他所知曹操后期势大之后野心膨胀,强行自立为公为王,甚至直接逼死了阻挠他称公的大功臣荀彧,这里面确实有一点为了个人野心不择手段的味道。但那是近二十年之后的事,郭嘉就能隐约的感觉到,这是什么样的能力啊!

    二人沉默许久,直到灯芯几乎燃尽时郭嘉才轻声道:“今晚之话,出我口入你耳,千万不要说出去,不然会有什么样的后果你也清楚。”

    张仁道:“我明白……”

    郭嘉道:“那弈儿我就交给你了……你不是一直在想方设法的脱身吗?现在绝不是你脱身的时候,此战若胜那就晚上几年,等主公完全平定北方时再求为北方一地的太守避开权职中心,安安心心的搞好一地民政既可。主公那里我也会缓缓的旁敲侧击,让他把你放出去。那时你一定要好好的教导弈儿,让他成为有用之才。”

    张仁轻轻的点点头。

    郭嘉猛然站起身,浪子的嬉笑嘴脸又回到他脸上:“行了!眼下最大的事情还是如何击败袁绍,不然说什么都是多的……你要不要来两口?”

    张仁道:“不了,你拿去吧……突然想起一首诗来: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我觉得挺适合你的。”

    郭嘉念道:“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哈哈哈,好诗!我喜欢!臭小子,你记得做好公达要的诱饵,这头一战一定要胜得漂亮,我真想看看总是把名门望族挂在嘴边的袁绍跳起来骂人的样!哈哈哈……”

    张仁目送郭嘉离去,再次查看地图心道:“荀攸这一计能成吗?现在已经和历史有了很大的偏差了……不管,尽力去做吧……”

    数日之后,张仁送走了诸葛亮与赵云,心中的一块大石落地,接下来的就是要着手去恢复与曹操之间的友好关系了。此时此刻,张仁安排在曹操境内的细作还没有传消息回来,张仁也不知道曹操在知道救献帝出许昌一事中张仁也有份会如何应对。万一曹操真的在一怒之下下令断交,对张仁的计划的影响绝不是一般的大,先前与荀准备的应对方案会不会有用张仁心里也没底。要是真的不行,张仁的希望就只能寄托在曹植的身上。

    又等了数日,细作终于传回了消息,说曹操自合肥退兵之后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调动,特别是在西南部的宛城、东部的合肥这些紧要之处添加了不少兵力,原驻邺城的主力机动部队也分出了一部分常驻到许昌与徐州,很显然曹操这是在加强自身的防卫。另外曹操虽然失去了献帝这张天子牌,但依旧称了魏公,并遣使到襄阳向献帝上表。

    (本章完)

第1811章 大公子() 
曹操与刘备之间势成水火,属于打死不相往来的主。不过在曹操称公一事上,刘备与献帝似乎还是选择了退让,让曹操顺利的称了公。借此亦不难看出刘备现在正在作入川的准备,暂时不愿和曹操发生什么军事冲突。

    而在对张仁这边的关系处理上,曹操的阵营中原先是分成了两派,一派是主张与张仁断交,另一派则主张利用商贸来加快军备地发展。但是这一回两派人马竟然不再争执。一致认为不宜与张仁断交,甚至还有人提出要再次加大与张仁的通商力度,并借此尽可能的多拉拢一下张仁,理由便是曹张一但断交,张仁肯定会全力支持孙刘联盟。万一孙刘联盟得到了张仁雄厚的经济实力的支援,曹操再想讨灭这两家就会难上加难。而这也很明显是曹操方面看出了诸葛亮的险恶用心,采取了不闻不问。保持眼下这种暂保和局来静观事态的策略。至于曹操会不会在暗中玩些什么“二虎竞食”之类地策略现在还不得而知。

    最后就是有关曹植地了。根据曹操方面最后见过曹植一面的曹仁的说法。曹植可能已经死于乱军之中,曹操是“痛失爱子、伤心欲绝,数日不出府议事,欲为植于平原立冢(建安十六年,曹植被封为平原候)。又传檄荆襄,若能寻得植之尸身棺置。愿以万金为酬”。

    张仁觉得时机已经差不多了。曹操那边没有对自己怎么样,自己这边也该示点好才说得过去。于是一边让夷泉准备一只给曹操送礼的船队,另一头自己还得去和曹植套近乎。

    这一日张仁把曹植请到府中来小宴一番,而且还向曹植说是“自家人饮宴,无需多心”,等到曹植应约赴宴,刚刚就席安坐,张仁便着人去把蔡琰、婉儿给请了来和曹植见个面。别误会,张仁可舍不得自己的宝贝老婆去施什么美人计,把蔡琰、婉儿叫出来纯粹就是和曹植拉关系套磁。

    为什么这么说?其实真要论及那些乱七八糟的关系。曹操早年可以算是蔡琰之父蔡邕地好友兼学生,而蔡琰自北方归汉时是直接管曹操叫叔父的,论起来蔡琰可以说就是曹植的老大姐;至于婉儿那就更好说了。当初曹操为了拉拢张仁,直接就把婉儿给认作记名的义女名正言顺的许配给张仁,算起来婉儿就是曹植的姐姐,张仁还是曹植的干姐夫。

    家宴上一番怪力乱弹之后,曹植还好说。恭敬的向婉儿叫了声义姐。着实让婉儿有些受宠若惊。可张仁自己却在那里为这些乱七八糟、昏综复杂的关系而头痛。等到几杯过后,蔡琰与婉儿先行离去。张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