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狂战将军 >

第1069部分

三国之狂战将军-第1069部分

小说: 三国之狂战将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仁静静的道:“丞相,你如果今日不杀我,日后也许会追悔莫及……”

    曹操却被张仁的这一句话激出了心底豪气,大笑道:“孤纵横天下,从未怕过谁来!你张仁是才干过人,又能比得过袁本初、吕奉先吗!?若再强逼于你,反到真显得孤胸难容物了!也罢,走!”

    说完曹操掉过马头,带先打马疾驰而去。一众人马急忙随曹操而去,只留下了荀彧与郭嘉。

    荀彧没有说什么,只是向张仁拱了拱手道:“世清,多保重!”

    郭嘉默默的在婉儿身前行了三礼,轻声道:“世清,你日后真的要和主公作对?”

    张仁再次在婉儿身前跪下,轻轻的摇摇头道:“究竟谁是谁非,到底是我负丞相,还是丞相负我,现在已经说不清了……只是婉儿在临终前叮嘱我,万万不可与丞相为敌,而我又拿什么去和丞相斗?如今我心如死灰,再也不想去理世间纷争……老郭,你回去告诉丞相,劝他少行杀戮,多行仁政,如此方能克平天下……我许都宅中尚有书简上千卷,都是我数年来的心血,可以让丞相见时取用。”

    郭嘉叹道:“你去意以决,我也拦不了你……先将婉儿安葬了吧。”

    天色渐明,婉儿被张仁安葬在了河畔,只有一块木制的墓碑立在那里:爱妻婉儿之墓。

    张仁已经不知所踪,郭、荀二人亦长叹离去。

    当郭嘉与荀彧追上曹操时,曹操木然的向郭嘉问道:“奉孝,孤与世清之间可有转还的余地?”

    郭嘉只能摇头轻叹:“主公,世清为人重情,若婉儿未死,强留下他也许还有几分余地,可是现在……”

    曹操亦叹道:“孤竟如此福薄!先是走了云长,现在又去了世清,此二人皆世之良才,痛哉!”忽然暴吼道:“昨夜那一箭是谁放的!?孤何时要你们放过箭来!现在站出来认罪孤尚可饶你不死!”

    郭嘉道:“主公不必如此,世清临行时叮嘱于我,言及许都宅院中尚有书简上千卷,是他数年间的心血,皆政事精要,主公只管取用便是。”

    曹操低下了头道:“这么说来世清临走之时还记得孤吗?是孤有负于他啊……”

    缓缓的回到许昌城中,却见陈群正焦急的在忙些什么。曹操叫过来问道:“长文何故如此惊慌?莫非河北有变?”

    陈群道:“非也!张仁府中昨夜忽起大火,群率众救护不及,宅院几乎焚尽!”

    曹操惊得险些落下马来:“什么!?”

    赶到张仁家中,已经全是些残垣断壁。曹操最担心的是张仁留下的那些书简,急急赶去书房,却见整个书房已经全部焚毁,只有地上残留着一些记载着诗词的竹片……

    “何故失火!速去查明!”

    应该说,婉儿下葬的地方是一处很清静美丽的地方,可惜闻到了血气的几条野狗破坏了这一份宁静。

    张仁安葬婉儿时并没有棺木,只是挖了一个深坑将婉儿葬下,并嘱托郭嘉稍晚一些再起坟重葬。如今这些流浪的野狗闻到血气,纷纷开始刨挖婉儿的坟墓寻食,婉儿的尸身已经渐渐露了出来。如果张仁知道这一切的话,很可能会疯掉吧。

    “孽畜安敢如此!”

    随着一声清脆的女声暴喝,一道俏丽的身影冲入野狗群中。冰冷的剑光闪过,数条野狗被斩为两段,余下的四散逃去。

    那身影仗剑而立,踢开脚边几具野狗的尸体道:“乱世中连死者都难得安宁啊……嗯?”

    拾起墓牌细看,惊道:“爱妻婉儿之墓?难道是婉妹!?”

    急忙轻轻扫去婉儿脸上的泥土,细看之后再次惊呼道:“真是婉妹!”

    一位老者赶到近前道:“确实是婉夫人!好像才下葬没多久……嗯?让我看看!”

    女子赶紧站起身让老者检看。老者检看许久后长长的吁出一口气道:“天幸啊!”

    女子也松下一口气,那绝世的容颜令人心动不已,只是在左边脸上有一道淡淡的刀痕……

    建安六年春三月,荆州襄阳。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中原一带诸候彼此间争战不休,荆州的刘表却是没有加入争天下的诸候之一。也正因此,荆州一带的局势比较稳定,吸引了很多躲避战乱的人来这里居住。没有战乱纷扰的荆州似乎就是乱世中的一方静土……可惜,这只是暂时的。

    襄阳城东北两百里有一处临江的小村庄,村中住户不多,约有三、四十户。因为四周多为丘陵与树林,耕地亦不多,村中百姓多数以捕鱼为生。也许是因为这里地处偏僻、人口稀少,土地又相对比效贫瘠的关系,官府与大族都对这里不感兴趣,就连税吏都不愿意跑到这里来收那么点可怜的税,如此一来这处小渔村到也十分清静。

    一处新建起不久的小院门前,几个村民领着十几个孩童拍门叫道:“鲁先生,我们做活营生去了!村里这些个孩子就拜托您了!”

    院门开启,一个三十岁上下的男子走出院来道:“我知道了,你们去忙吧……孩子们,都进院来。”

    村民向这位鲁先生道别后各自忙自己的事去,而鲁先生将孩童们领进小院,不久院中就传出了孩童们稚嫩的背书声:“人之初,如玉璞;性与情,俱可塑……”

    傍晚时分,小院中的孩童们嬉笑着散学回家。鲁先生站在院门前挥手送别,正想回去院中却被两个领到孩子的百姓叫住。

    “鲁先生,这是我们兄弟今天打到地鱼。请您收下。”

    鲁先生道:“你们这是干什么?快点拿回去给王大娘补补身体。”

    “先生,自您三月前在这里定居下来就一直在教村里的孩子们读书认字,哪家有点什么困难都是您仗义相助,却又从来不收村里人一分一毫,我们都过意不去啊!这鱼算是我们的一点心意,请您收下吧!”

    (本章完)

第1827章 内外() 
鲁先生又想推辞,房中走出一位美妇人道:“夫君,大家盛情难却。你就收下吧。不然会让大家心有不安的。”

    鲁先生望了眼美妇。轻叹道:“好吧,我收下。天色不早了,你们也早点回去吧……嗯?”

    一眼瞥过去,却见这二位男子全都直楞楞的望着美妇发呆,口中的“哈拉子”流下来老长也浑然不知。鲁先生哑然,用力的干咳了一声才把二人拉回神来。二人自知失礼,赶紧放下鱼后慌忙离去。

    鲁先生微微的摇摇头。向房中唤道:“兰儿,出来把鱼收进去,晚饭一锅鱼汤也不错……记得鱼头专门留下来炖豆腐,那三个家伙可最喜欢吃了。”

    “哎!”

    房中又奔出一个十五、六岁地美丽少女,从鲁先生手中接过鱼后奔回房去忙着准备晚饭去了。

    鲁先生在院中地小凳上坐下向美妇道:“你啊……还是少露点面地好。”

    美妇道:“为何?”

    鲁先生道:“你才智过人,会不明白我的意思?”

    美妇轻叹道:“明白,女子的美丽有时反而会是一种累赘。”

    鲁先生道:“荆襄一带并未遭受战乱,因此为求避乱而集结于此的文人极多。其中也不乏那一类自命风流的人。要是他们知道这么偏僻的小渔村却有你这样一个姿色才艺冠绝天下的国色美女。好奇之下纷纷跑来想一睹芳容,那我们就没清静日子过了……若是心存不轨地人起了歪念,我们只怕会……算了。不说了。”

    美妇道:“是啊,匹夫无过,怀壁其罪……不过相比之下我可能还不是什么大事,最多也就是引来些狂蜂浪蝶而已,如果让人知道你这个名不见经传的鲁先生就是隐姓埋名的张仁张世清,那又会是什么样的情景?”

    被说出了真名的张仁摇头苦笑道:“说了多少次了,没有必要的话不要把我的名子说出来,哪怕身旁并无他人也不行,天晓得会不会隔墙有耳呢?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曹操当日虽说放过了我,但能保他日后不会反悔?一但得知我的行踪很可能会派人来寻我,那时就不见得能再逃得掉了。”

    不用说了,这美妇就是蔡琰道:“可是你打算在这里躲到什么时候?你也和我说过,曹操一但克平河北就会挥师南下,这荆州会是他一心要夺取地地方。”

    张仁道:“绝没有这么快,曹操是用兵如神,可是想完全扫除袁绍在河北的根基至少还要三到四年,而且其中的变数也多……我现在唯一担心地就是老郭他有没有将婉儿起坟重葬,可我们又不能回去探看……文姬,千万记住我的话,不要再轻易露面引来事端。我已经失去了婉儿,不想再失去你和张兰,你们是我最亲近的人了。”

    蔡琰l婉妹了……”

    张仁轻抚蔡琰=

    原来那一晚曹操放过张仁后,张仁担心曹操会是在张氏镇时就派出两路人马追赶,那么就很有可能会从另一队的张信那里得知他会去柴桑落脚,一但曹操事后后悔派人再度追杀,那他就没什么机会逃得掉。就算是逃到柴桑,孙权一方目前与曹操的关系不错,像名士华在张仁出逃之前也被孙权向曹操示好的送去了许昌,那么再把他绑起来送去许昌也不是什么奇怪事。所以张仁选择了向西日夜兼程,经宛城、樊城后赶到了襄阳落脚。

    襄阳有家的部分产业,且自贞与张仁结义合作之后张仁也可以算是这些产业的主人之一。张仁在赶到襄阳后先找到负责人,在没有暴露行踪的情况下寻到这个偏僻地小渔村先隐居下来。同时派人前往柴桑打听消息。按他的打算,是想等过了一阵子风声不紧后再悄悄前往柴桑备船出海。

    现在派去打听消息的人未回,张仁也只能在这里等……

    怀中蔡琰

    你有想过……为婉妹报仇吗?”

    “报仇?”

    张仁面色一黯,摇头道:“我不知道……婉儿之死,我的骨血也随之而没,这样看来曹操是与我有不共戴天之仇,若说我没想过为婉儿报仇那是骗人。可是……曹操与我是私仇。但他为国家除暴安良却是谁也抹不掉的事实。也许他是有狼子野心。但至少他能让那么多的人安居乐业,这一点天下诸候没几个比得上。我如果为了私仇去与他作对,又始终觉得不太合适……最重要的,我拿什么去和他斗?”

    张仁道:“没有,不然我哪里会在此隐居?其实以我的身世,除了曹操之外没有哪方诸候容得下我,又何必去自找麻烦。罢了。等晚一些柴桑那边有了消息,我们还是去海处寻一片静土。婉儿那里……等将来有机会我再回许都去拜祭,如若可行取移葬到我们容身地地方吧。”

    蔡琰他出力,于公你又不与他为敌,也算是权宜之举。只希望我们将来真地能找到一片静土,就这样平平静静地生活下去。也算是了了婉妹临终时对你的嘱托。”

    张仁微微点头。心道:“曹操,你位高权重势力庞大,我是没什么机会动你;不过如果我投身哪个诸候与你为敌的话。也许会让你统一的进程大大受阻……说到底我并不应该出现在这个时代,离开中原自我消失或许是我最好的选择。我已经为你留下了那么多不该在这时出现的东西,你自己好自为之,能不能早日统一天下进而扫平五胡就看你自己的了。我不可能再帮你,反过来你也容不下我,我们两不相干。只希望你能少杀点人,多保留一点元气……”

    “老爷,夫人,开饭了!”

    “哦!”

    ――――――

    平静地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张仁躲在这个小村里白天教孩子们读书认字,晚上一般也都早早的休息,仿佛世间的事已经与他无关了一般。而小村里的人也都认为他只不过是一个外地躲避战乱至此的寒门士子,全都没有在意什么,必竟那年头的荆州他这样的人多了去了,也没什么好奇怪地。

    不过张仁还是很小心地,时不时的就把黄信派出去打听一下附近消息。他在曹营六年积下来的名望可不是开玩笑地,后来又有过高顺借商人之口传他之名的事,使他在荆襄一带都非常有名,就连这个小渔村都知道许昌有一个“三年境内丰”的张仆射。

    也许刘表是不会看重他,但张仁知道不久刘备就会到襄阳投奔刘表安身。算起来他与刘备有仇,虽说之后与关羽的关系稍有改善,与赵云又有了那么点关系,但刘备容不容得下他谁又能说得清?万事小心为妙好一点。

    还好,黄信带回来的消息总算让他稍稍心安。刘备现在还没有到襄阳,据传闻还在汝南与曹仁作战,可能没几个月的时间不会想起到襄阳来。这段时间的话,计柴桑那边的人也该赶回来了。

    此外黄信还带回来几个令张仁哭笑不得的消息。

    一是张仁出逃前贞毁去了张氏镇上的酒业与纺织业,竟然使烈火、寒冰、琥珀液这三种酒完全断货!现在在襄阳城中,一坛五斤重的烈火价值五十金,比以前翻了整整五倍,就这样还有价无市!纺织业因为刚刚起步,没有太大的影响,不过最初试织时留下的一部分布匹在许昌价格高得吓人,就连一向节俭曹操的曹操也厚下脸皮向荀彧、郭嘉要了几匹回去收藏。至于郭嘉更是在临出征前大呼过“世清一去,吾再无美酒可饮矣”这种话出来。

    “这个老郭……”

    其二,许昌传出消息,说是张仁以疾辞官,在张氏镇休养时小镇突发大火,以致小镇几乎尽毁,张仁亦在火中丧生。对此张仁到不说什么,他这一走曹操总要想个说得过去的借口来唐塞。如果向世人说他已死,说不定他还能更安定一些。

    剩下那些乱七八糟的张仁就懒得再去理会了。这小村离襄阳主官道很远,刘备如果是逃难的话也没理由会从这里经过,想碰上他多半没什么机会。

    可惜的是,人算不如天算。亦或是说,老天爷根本就没打算放过张仁。

    ――――――

    这一日天降小雨,张仁这个露天的小学堂没有开课,凌风、凌云、黄信这三卫也没有出去狩猎。张仁吩咐蔡琰:着,留下二凌保护后自己披上蓑衣,带着黄信去江边小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