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狂战将军 >

第143部分

三国之狂战将军-第143部分

小说: 三国之狂战将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鲁肃只带了五十人上路,买了一批厚厚的毛皮,雇了辆马车,否则他是受不了凉州能冻到人骨子里的寒气而要病倒了。

    马腾和韩遂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

    当年韩遂在凉州掀起一浪腥风血雨,先杀了少数民族领北宫伯玉和李文侯,之后韩遂又用计杀死了凉州刺史耿鄙和汉阳太守傅燮,而当时身为傅燮手下的马腾,就率兵投靠了韩遂,并结为兄弟,称霸一方。

    (本章完)

第300章 兄弟萧墙() 
马腾是个没太大野心的人,跟韩遂这点不一样。

    历史上的马腾为人不错,羌人都喜欢他。当他受封槐里候时,更是“北备胡寇,东备白骑,待贤进士,衿救民命”。

    而韩遂……当马腾在讨董之后跟韩遂部下生摩擦时,身为凉州黑社会老大的韩遂,为了老大的面子跟马腾翻了脸,两家开始火拼,先是马腾打败了韩遂,而后又败于他手,马腾的妻子也身死。

    后来还多亏了钟繇的调解,两家这才重归于好。

    虽然只是表面上的,这么多年了,韩遂是个什么样的人,马腾心里清楚的很。

    鲁肃想着两家的关系,安慰的笑一笑。

    要是凉州作主的是马腾,这事肯定就黄了。而幸好是韩遂,这种人,有利就行,朋友家国什么的,不重要。

    官道很宽,但是一层厚厚如棉被般没膝的大地,让所有的行人车辆的度都快不起来,马车上优哉游哉的晃悠,鲁肃都快睡着了。

    一个脸黄眼睛红的大汉轻轻叩响马车壁:“太守大人,金城到了(鲁肃此为宣城太守)。”

    金城里没人不知道韩遂的,陈武随便问了两个人,把路指得详详细细,要不是陈武拼命拦着,恨不得要把他抬到韩府门口。

    “看来韩遂很得民心啊。”鲁肃在车里听着外面的对话,随口说道。

    陈武的黄脸跟这里杂居的异族人很相近,闻言不屑的说道:“太守大人也未免太过赞扬了,看刚才那二人满脸谄媚之样,倒是畏多于敬。”

    鲁肃没有接腔,随手掀开车帘一角往外看,顿时一阵冷风就在见缝插针的灌了进来。

    街边全都是小贩,各族人都有,怪模怪样的奇装异服,打扮也是各不相同,不一而同。

    这些人多半是贩些兽皮、马匹、药材、肉食,操着各族口间的大汉们吵架似的在讨价还价,虽然也是一番热闹景象,却跟江东那种和和气气,轻声细语的气氛完全不一样。

    莫非人的习俗跟天气有关?鲁肃呵呵一笑。

    马车猛的一停,就听有人操着西北人所特有的彪悍之气喝道:“站住,将军府前不得停留,你等小民还不滚开!”

    陈武忍住了要操刀砍人的冲动,不理这人,而是掀开厚厚的帘。

    鲁肃裹了裹身上厚厚的羊皮袄,白色的毛翻在外面,一付土里土气的生意人打扮,倒象是智取威虎山里的坐山雕。

    脸上带着谦和的笑容,从怀里取出一张金灿灿的名刺,又摸出一把铜子塞到韩府门卫手里:“烦请小哥通报一声,就说有朋自江东来。”

    虽然鲁肃的打扮不起眼,但是一米八的身材高大,眼睛炯炯有神,说的又是豫州口音,加上出手大方,门卫见过些世面,收起原先的悍气,生硬的行了一礼:“请先生稍等!”

    鲁、陈二人就生生的站在飘着雪的街上,来来往往的人都象是没脖子,四肢缩成一团,远远用奇怪的眼神盯了二人一眼,又赶紧走开。

    陈武隔一小就会往两扇闭得紧紧的漆黑大门内看一眼,然后原地转上一小圈,也不知道看了多少眼,转了多少圈,只等得鲁肃的嘴唇都有些乌了,这才听得大门吱呀一声,渗着令人牙酸的声音开了小半,一个阔口方脸的汉子大步出得门来。

    想来就是韩遂身边的人了,鲁、陈二人整整衣冠,满身的雪花簌簌往下落。

    “敢问这位可是鲁先生?”那汉子步履沉重,大冷天就只穿着件薄薄的坎肩,显然功夫不弱。

    鲁肃回了一礼:“在下正是鲁肃。”

    那汉子往道边一让,粗壮的胳膊一伸,做了个请的姿势:“岳父有请!”

    原来他就是韩遂的女婿阎行!

    二人礼让了半天,鲁肃这才落后阎行半步跟着。亦步亦趋的随着他走了这凉州土皇帝的老巢,感觉却是到了乡下某土地主的家里。

    进门的照墙旁站着八个赤着半边身子的青衣大汉,象是表示自己不怕冷一般,叉着腰、挺着胸,装成很牛很逼的样子,恶狠狠的盯着每一个经过身边的人,除了阎行。

    虽然地方大,但是每处的柱子上必然贴着一付字什么的,或者是向来人炫耀自己的才学。

    陈武都看出来了,扑哧一笑,被阎行冷得象石头一般的眼神给咽了回去。

    在西凉这种尚武之地卖弄文才,就好比在外国卖弄中国话一样可笑。

    这地方常年动乱,各个大大小小的诸候老是打打杀杀,虽然目前就只剩下马、韩两个最大的,也仍是汉朝最乱的地方之一。

    而在西凉境内,除了军阀外,还有多如牛毛的羌、鲜卑等异族马贼,所以这里的民风想软一点都不行,有条件学点文化的,还真不是一般人所能做的奢侈事。

    不过好歹这韩遂也是“名士”出身,不知道跟祢衡之间有什么相同之处。

    院里也种了些四季常青的植物,不过就一般的文士来看,只会养那些会开花凋谢的花草,才有伤春悲秋的灵感来源,也没见蔡邕、卢植那批人养些狗尾巴草什么的。

    鲁肃一双犀利的眼睛四下打量,装成漫不经心的样子,心里根据来到金城所看到的一点一滴,慢慢在琢磨韩遂是个什么样的人,吃透了他的性格,也有了说服他的把握。

    虽然阎行在前面领路,一步三回头的不停说着请之类的客气话,但是他冰冷的眼神里,鲁肃觉得他看自己跟看一堆屎似乎没什么两样。

    这是一个嗜杀之人,鲁肃觉得。

    拐过几条曲径,来到一个院里,门口又是两个膀大腰圆,满脸横肉的家伙把守着,轻蔑的象看着路过的蚂蚁一样打量了鲁肃二人,只对着阎行恭恭敬敬叫了声:“姑爷!”

    院里有三座修筑得古色古香的竹屋,多少有了点文人的味道。

    只不过冬天……好象更冷一些。

    阎行对着正中那间屋恭恭敬敬上前叩了门,“岳父大人,鲁先生到了。”

    里面响起一人欢快的声音,但是听上去却让人有着很刺耳的感觉:“哦哦,贵客远来,老夫未能远迎,失礼失礼,快快有请。”

    一个矮小的老头佝偻着背,站在门边笑吟吟的望着二人,须发斑白,除了两眼有些捉摸不透的深邃,很难相信这个干瘦的小老头,就是一步步踩着自己结义兄弟的尸体爬起来的韩遂!

    鲁肃脱下鞋子,光着脚踩在冰冷冷没有铺任何垫子毛毯的竹地上,恭恭敬敬行了一礼:“末学后进,江东孙破虏校尉、领吴郡太守麾下鲁肃,见过韩将军!”

    (本章完)

第301章 如此教训() 
二人叙完礼,分宾主跪坐下。韩遂自己屁股底下有一块厚厚的熊皮褥子,而鲁肃只能坐在光溜溜的竹板地上。

    整间屋子布置得相当简单,两幅山水画,似乎正是西北风景,凸显的全是大风大沙的恶劣环境。

    两个并排的书架,共有四层,装得都是满满的,看得出来韩遂还是很在意自己的文士身份。拿着这么多的书在这装点吓唬人,没点文化的估计都被唬得一愣一愣的。

    鲁肃一坐下,从脚到屁股都传来一阵彻骨的凉意,强忍着浑身颤抖,上半身立得直挺挺的一动不动。

    韩遂看在眼里,还是一脸很是真诚的笑意,浑然对鲁肃的“冷遇”视而不见。

    “鲁先生自江东远当而来,有何事赐教老夫?”

    韩遂手里有一杯滚烫的茶杯捧着,坐下刚一小会,屁股底下的黑毛褥子居然升起阵阵白色的雾气,鲁肃一愣,方才悟道他坐的地方下面定然有炉子之类的东西,难怪在这么冷的天里还在竹屋呆着。

    “我家主公对韩将军推崇倍至,道天下英雄莫过有如将军者。在下这次来,除了表示对将军的敬慕之意,还想与将军结盟,共同进退。”

    “嘿嘿,敬慕?怕是说老夫心狠手辣,拿自己兄弟的命当前程吧!”韩遂眼中精光一闪,坐直了身子。

    鲁肃一愣。

    但凡不熟悉的人见面,开场来来去去都是久仰、幸会之类的。

    没想到这韩遂的名头这么响亮,居然是个相当直率的人。想想韩遂在这西北苦寒之地的家,也有几分释然了。

    鲁肃还想解释几句,韩遂却自顾自的说下去,“韩某当年只是一介文士,无权无势,李文候、北宫伯玉劫了我,以我身家老小性命为条件,推了我为领造反。哼哼,有了好处是他们得,如果失败就把我这个贼交上朝庭表示弃暗投明?”

    “我韩文约虽然不是聪明人,但也不愿意做这背黑锅的傻子!你不仁就休怪我不义,既然被逼走上这条路,老夫也索性豁了出去,收买人心,培养自己的势力,时机成熟便一口吞了他们的部曲,还有他们的小命……”

    韩遂矮小的身子象雪中的一棵苍松一样挺拔,哪有先前半分佝偻的样子?

    脸上绽出一种嗜血和暴虐的红光来,倒是对自己的经历颇为得意一般。

    眼中的决然锐利的目光,象把小刀一样在鲁肃眼前划来划去,让他心里隐隐被一层淡淡的不安所笼罩。

    这韩遂从李文候等人的尸体堆里独自一人走出来,果然不是什么泛泛之辈,怕是这次的行程不会太容易。

    韩遂絮絮叨叨说了半天家史,这才觉悟有些激动了,掩饰般又捧起手中的茶:“老夫失态了,贵客莫怪。”

    贵客?要是贵的话你就不会让我冷天冷地的让我跪在这里了。

    鲁肃释然的笑笑:“韩公倒也不容易,在下这才有得几分体会,换作是在下,恐怕早就尸骨无存了。乱世之中,又是处于此种艰难困境,只有韩公有如此能耐才打下这份基业。”

    称呼从将军变成了韩公,表现足了亲近之意。

    这话让韩遂很是受用,老脸上的皱纹挤出爽心的微笑出来:“鲁先生过誉了,只不过是不得已而为之也。”

    鲁肃只觉得这老头若是再黑一点,壮一点,简直看上去就跟曹操有着某种不得不说的关系。

    “老夫这么多年,有些事也见得多了,看得开了,鲁先生有什么话,尽可直说便是。”

    鲁肃这么一来也多多少少了解了点韩遂,虽然手狠手辣,但也算是个敢作敢当的老男人,西北这地,孕育出的文人都是血性方刚。

    加上他多年都钻在阴谋与背叛中,来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倒不如实话实说罢了。

    “便恕在下唐突之罪了。我家主公愿与韩公结盟,共同对付曹操。曹操托名汉相,实是汉贼,挟天子以令诸侯,欺世……”

    鲁肃难得有机会展示下自己的口才,却被韩遂一句话干干脆脆给顶了回来:“这些与我何干?曹操自作他的丞相,我自作我的土……财主,河水不犯井水,他只要不来惹我,我也不会动他。”

    鲁肃丝毫不在意,仿佛料到他的反应一般:“可是曹操眼下正要吞并冀州,幽州不远矣。放眼天下,除我家主公外,只有韩公有能力与之抗衡。况曹操贪得无厌之人,届时坐拥六州尚不满足,一定会将战火燃到西北与江东。”

    “有何为证?”韩遂依然一付不关我事的样子,但是曾经当过商人的鲁肃深知,对方这个买主其实已经心动了。

    “曹操派钟繇与曹仁一文一武坐镇长守所谓何事?莫非以韩公之能,看不出名为护胡,实为要染指西北之地?此地虽然苦寒,但民风彪悍,而且汉胡杂居,如不能分而化之,漫说钟繇曹仁,就算曹操身在许昌,也必定寝食难安。”

    这句话实实在在说进了韩遂的心里,自己偏安一隅,手中有着凉州大军数十万,要是换作自己是曹操,也定会不放心。

    而且钟繇此人极有手段,他到长安之后,忙着跟各部胡人打交道,现在他在胡人心中的印象不错,而且曹仁又在加紧练兵,安民,看来是准备一手大棒,一手胡萝卜了。

    这也成了韩遂心中的一根刺,加上年纪又大了,难免没了当年那鼓狠劲与冲动,更多的是想着怎么保着自己一家,在这里长久的扎下根来。

    儿子没什么出息,而一个比较厉害的女婿却不是太有头脑的人,如果一旦自己哪天撒手去了,相信凭曹操的本事,要吞下自己的家业不是难事。

    想到这里,韩遂依然装成漫不经心的样子,但是他明白,眼前这个看惟老实的人不是那么简单,几句话就让自己不得不表态了。

    “江东之士,果然不负盛名。孙破虏有子敬先生这种人才相助,想必也能成就一番大业。还请先生回去回复,就说我韩文约同意结盟之事!”

    韩遂又是朝门外唤道:“彦明(阎行的字),与子敬一杯热茶、一席坐垫。”

    鲁肃苦笑,这茶和垫子来得可不容易啊。

    “韩公之恩,肃……唯有……”

    鲁肃见韩遂点了头,自怀里掏出一卷羊皮帛,“当今之卒,以曹操虎豹骑最利,皆赖以此重甲之故,如今将此物造法献于韩公,以期他日疆场之上,韩公铁骑将力并曹操之师!”

    虎豹骑的重甲制造之法啊!

    韩遂又了一股从心底处起的激动之感,颤抖着双手接过了,浑浊的两眼射出精光如铁,贪婪的把羊皮卷捧在手里,看得爱不释手。

    当天,开始连热茶都不给一杯的韩遂,一反常态的将鲁肃留宿于自己府中,好酒好肉的招待,要知道韩遂是绝对不会在对自己无用之人身上浪费时间和精力的。

    这鲁肃到底给韩遂带来了什么好处,外人不得而知。

    阎行私下问韩遂,为什么不投靠曹操的朝庭,倒是与江东一个毛头小子结盟?韩遂斥责了他几句,不欢而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