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狂战将军 >

第175部分

三国之狂战将军-第175部分

小说: 三国之狂战将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连程普都是一脸的得色,不管怎么说江东军大胜,虽然关键处是周瑜带的那八百人,如果是自己带领的就更好了。

    (本章完)

第359章 地理历史课() 
值此大胜之际,周瑜却有些愁眉虬结的样子。

    两条斜挑入鬓的眉毛之间形成一个小小沟壑,表示他的主人正在为难什么事情。

    两只有神而明亮的眼睛也死死盯着地面,半晌都没有移开过。直直的如悬胆的鼻,薄薄紧抿的唇线优雅而流线感十足,若是女子见了,个个都要如西施一般的捧心而心疼。

    周瑜的沉闷与众将的豪情满怀形成鲜明对比,黄盖见了,心里难免暗自嘀咕:这小子还在装模作样?功劳他最大,精兵也是他领的,还不知足么?

    程普终于注意到周瑜的不对了。

    “公瑾,我军大胜,为何足下还愁眉不展?”

    周瑜这才醒悟过来,歉意的对着程普笑笑,一时间俊脸上冰雪顿消,云开雾散。

    “程老将军,我只是奇怪,刘备也出兵了,为何却迟迟没有出现?”

    周瑜比程普小了许多,加上表示尊敬之意,一直都是称呼“程老将军”而非他的字德谋。

    作人这方面,周瑜是绝对无可挑剔的,可是就算他一直低调作人,可是由于中国几千年的传统,还是难免被人嫉妒。

    太帅……太年轻……太有才了……

    这在中国是一种罪过,也许,哪里都是。

    这次的两路佯攻之计就是出自周瑜之手,只不过由孙权的口里说出来,别人不会表示反对罢了。

    周瑜这么一说,程普也有些疑惑,只不过转而开始安慰起周瑜来:“许是新野路远,刘备军还未到,听到我军大胜的消息,想必也会折返而去。”

    “若是这样最好。”周瑜又有些担心的问道,“凌将军那里可有消息?”

    就听见门帘被人掀开,一个传令兵走进来单膝跪下道:“不好了!”

    周瑜和程普心里同时一紧。

    “刘备军奇袭邦县,凌将军被刘备三弟张飞所杀,凌将军之子凌统奋勇杀出重围,前来报信!”

    邦县,失守了?

    周瑜只觉得眼前一黑。

    邦县,是连接荆、扬的交通咽喉,周瑜和程普都觉得这个地方很重要,于是派了大将凌操镇守,还留了八千人。

    若是刘备死守邦县,蔡瑁集结败军将自己困在江夏城下,那么不出半月,己军必然因无粮而大乱。

    这个刘备,怎么会不来救江夏,而直接去了邦县?

    “可知刘备军中有甚人辅佐?”

    “不知,但见有一面旗上书‘徐’字。”

    曹操执掌大权后,天下曾大赦两次,因此徐庶也不用再化名单福了。

    徐?

    会是谁呢?周瑜和程普又惊又怒的对视一眼,现彼此之间都是流露着不知道。

    **************************************************

    这次孙、刘两家又是胜不胜、败不败的乱局,得胜的江东军不得不强攻邦县的刘备,惊骇于江东军战力的刘备军,也在徐庶的果然命令下丢了三千多尸体撤退。

    刘表和孙权打得正欢,张锋这边的战局也差不多要结束了。

    袁绍全盛时都打不过曹操,更何况是只剩下小小的半个幽州?加上一时兴起跑去高句丽打国战的蝗军也回来了,大了一笔的他们决定帮张锋一个“义务忙”。

    这次他们去高句丽可是去对了。

    那些穿着长船鞋,头上裹着白布条象是死了人戴孝一样的高句丽人,根本不是蝗军的对手,最后高句丽的国王李存宰(杜撰的)不得不求和,才搞清楚这支把自己人打得哇哇叫的部队居然不是正规军。

    满载而归的蝗军带着大批紫貂皮、高丽参等贵重物品爆发户一般回来了,对于他们来说,这次可是选择对了,并且还带回一个让曹操能开怀大笑的消息——百济知道如今汉朝军力大盛,决定向汉称臣,以取得汉朝的支持并征讨高句丽和新罗。

    在那时,朝鲜是高句丽版图最大,其次就是新罗,而百济最为弱小。百济如此也是逼不得已,称臣总比被别人灭了好吧?

    袁谭和袁尚最后不得已降了,把自己捆得象木乃伊一样到曹昂军前,结果被解往许昌,张锋觉得这二人是活不了了。

    曹操早年也许还会放他们一马,现在这个时候恐怕是有杀错没放过。

    一场大胜就象三月里的春日,能让整个大地都从冰雪初融的寒冷中苏醒过来。整个许昌也是喜气洋洋一片,除掉了袁家残余势力,整个北方已经全部为曹操所统治。

    对真心拥护曹操的人来说,这不外乎是一个莫大的好消息。连受到曹操恩惠的普通百姓都象过节一样欢欣鼓舞,对他们来说,跟曹操为敌,肯定就是坏人。

    张锋觉得许昌城的气氛都有些不对,郭嘉这些曹操的心腹一个个都神神秘秘的,说话也是东扯西拉完全没有逻辑,可是脸上笑的贱样却象是从垃圾堆里掏出了财宝一样。

    被张锋逼得没有办法,郭嘉这才不得不透露了一点口风:“华歆几个准备着让献帝下诏,请主公晋为魏王!”

    末了还特别叮嘱:“这件事关系重大,你小子嘴风一向不紧,千万可别说出去!”

    张锋还在震惊中没清醒过来,郭嘉想了想不放心,又说了句:“就算说出去了也别说是我告诉你的!”

    看来曹操是真的要有所动作了。

    不过想想也是,虽然比历史中的称王要提前了,可是历史的方向却是无法改变的。

    从幽州回了许久,曹操的面一直没见到,倒是每天都可以见到现在的御史大夫华歆等几人的轿子,常常在许昌城的大街上来来回回的穿梭,一付风风火火的样子,也不知瞎忙些什么。

    也许曹操也有那个心吧,居然连张锋等功臣的面没见。

    怀着一肚子的疑惑,张锋总觉得自己有些很重要的事情忘记了,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历史改变的太多,自己都记不太清楚了,再说那些东西已经是几十年前看过的,自己又不是张松杨修那种过目不忘的奇人。

    带着曹洪、难得来许昌一次的太史慈、以及军院放假的郝昭等人一起去酒楼买醉,却不是张锋的产业,许昌城最赚钱的行业,基本上都姓曹。

    绮红楼。

    听名字象是勾栏之地,实际上却是一间相当于现在娱乐城的性质,普通大众也可进去吃饭喝酒,不过更是一些身份显赫的人常常聚会喝酒的地方。

    也只是聚会喝酒而已。

    曹操现在很多地方的规定都很严格,不象刚开始起家时那么松松散散。拉帮结派是曹操最忌讳的事情之一,特别是自己的几个儿子、还有一些心里怀着汉朝的臣子。

    而最好的办法,就是干脆去曹操自己开的酒楼里聚会,来来往往的小厮、歌女,都是曹操的眼线,自己也不用担心曹操会怀疑自己这些人有什么别样心思。

    绮红楼的大门似乎比一些普通的清水衙门还大,门槛也高得象是姚明才能轻松跨过的程度,两只巨大的红灯笼在门檐上轻轻如女子柔腰一样摇摆,而下方一左一右站着两个只是含着浅浅羞涩淡笑,略施粉黛的年轻女子。

    张锋说,见惯了浓妆艳抹的女子,相反的男人更喜欢那些素面朝天的自然面孔。曹操把这句话听到了心中,果然也是这样安排的,而效果也是出奇的好。

    进门便有八个相貌清秀的小厮,均是一身喜庆红衣打扮,见到有客来,也不管是二大爷还是二楞子,通通都是一个躬身,便有最后一个小厮将客人带至属于他们的位置。

    若是普通客人,便会带他们到酒楼大堂内,这里的装修极为豪华,地上铺得是切割得整整齐齐的白色巨石,不少人疑心是汉白玉。

    左手边是一排排放满了各种各样来自各地的佳酿,呈现金字塔状摆放,最下面是最普通,也是最便宜的酒,数量最多,最上面则是最贵的,由曹操的酒厂产的“英雄醉”,孤零零的占着一整格的位置,张锋的那两种白酒放在第二格的位置,也算是很有身份了。

    张锋一行人的身份自然不会挤在这里跟普通人一起吃喝,这里人从下到下都是清楚哪个是贵客,哪个是普通人。

    领路的小厮带着一行人绕过大堂,走到后院,仿佛古代人都喜欢这个调调,一个人工挖成的小湖,湖中心有一座三层的竹楼,似乎是悬空而建,立于波光粼粼的湖水之中,别有一番然于世外的风情。

    相比于大堂的豪华气派起来,这里显得清静而娴雅,而根根紧为珍贵的紫竹所建成的小楼,却是为这一份淡然中平添了一股贵气。

    无数根修剪得极为平整的竹条连成一条路,连接着小楼和后院,湖边却有四个婢女、四个小厮,均是常年侍候这些达官贵人的,“一对一VIp服务”,每个人都只专门侍候一个人,更加彰显这些客人尊贵的身份。

    虽然这座小楼平时总是冷冷清清的,可要是有人了,也是件了不得的大事。

    张锋等人登至顶楼而座,胖胖的掌柜马上屁颠屁颠的抹着头上的汗水跑来招呼,都说丞相门口七品官,不知丞相的掌柜是几品?

    (本章完)

第360章 放过司马懿() 
竹楼很宽敞,装饰得很典雅、淡素,整个室内就只有一张八仙桌,几张竹椅,墙上挂着曹操亲笔写的《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萍。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不知几位贵客驾临,有失远迎,还忘多多恕罪!”

    胖胖的掌柜姓周,好象有个很聪明的侄子叫不疑的,跟曹操颇为疼爱的仓舒是读伴。曹操见仓舒跟他谈得来,爱屋及乌,把他这个舅舅弄来当个虽然无权,却是天天能跟达官贵人的掌柜。

    “都不是外人,这几位均是主公的爱将,子廉就不用介绍了,好了,弄些好酒好菜来便是了。”

    张锋来过几次,跟周掌柜也认识,多的也不必说,胖掌柜离开,片刻就有一队打扮得风姿绰约的歌女翩缱而来,也就是“高级三陪”……

    更有一队小厮轻手轻脚的上楼,把一盆盆旁人见了都会咋舌的精致菜肴摆上来:红烧鹦舌、清蒸熊掌、红油猴脑等等。

    张锋等人还好,太史慈等人却是常年在外地,哪见过如此昂贵而稀奇的菜?一个个眼睛都快瞪出来了。

    那一队穿得几乎手臂、背部全部露在外面的歌女载歌载舞,又是数人口水几乎流了出来。

    一对一服务的那些小厮、婢女,手持一个小巧的菜碟,自己服侍的客人眼光扫到哪盘菜,他们便会心领神会的将箸夹上一块,然后喂进客人嘴里。

    他们不知道训练了多久,反正几乎个个是善于察颜观色的高手,连家底颇为殷实的曹洪都连连赞叹不已。

    虽然心中高呼着“腐败啊”,张锋却颇为喜欢这种调调,那身后的婢女也认识他,巧笑嫣然,“来来来,你我兄弟难得一聚,今日便要不醉不归!”

    几个人正喝到酒酣面红,频频推杯换盏之际,却听见了一阵锣鼓敲打之声,在小楼空旷的四周,这声音传得极为清晰。

    许昌城虽然繁华,但管制得极为严格,马车禁驰,行人禁喧哗,而锣鼓之声更是除了婚丧嫁娶或者大军出征之时不得启用。

    而今天这个日子,按中国传统的农历算法看来是忌“婚丧嫁娶”的,难道……

    出了什么事?

    就见刚才的胖掌柜一路呼哧呼哧的小跑,一手提着袍角,一张肥脸跟脚下不堪重负的竹桥出同步的震颤,张大嘴呼呼的喘气。

    几人都停止了喝酒,歌女也知趣的停止了歌舞,众人只觉得整个小楼都在那胖子沉重的脚步下痛苦的轻轻颤抖,出咯吱咯吱的响声。

    天啊,不会被他一个人给震塌了吧。

    周掌柜跑得脸色苍白,一上楼来看见众人都以诧异的眼神看着他,忙苦笑的作揖说道:“打扰诸位将军的雅兴,周某也是无奈。只是丞相差人来请诸位将军,说是百……什么国的来了使节,丞相请众位将军归!”

    张锋眉毛一掀:“可是百济?”

    “正是,正是!”

    张锋等人互相看了一眼,只有他才隐约了解百济派人来的目的。

    “不巧,那小国来人了,既是如此,众位兄弟且随我一行就是。”张锋朝周掌柜说道,“帐记在我头上。”

    虽然是曹操开的酒楼,却不是可以吃白食的。价格不是很贵,也可以记帐,但是在自己主公开的行当里付钱,总觉得是一件极为难受的事情。

    虽然曹操是急差人来唤,但是接见使节是一件非常隆重的事情,凡参加之人必着朝服,全身上下不能出一丝差错,否则就有“失我泱泱大国体统”之嫌。

    各人各自回府,太史慈却是住在官驿,在许昌没有自己的“房地产”。待张锋回家梳洗打扮完毕,已经是两个时辰后的事了。

    整个宣德殿一片人头攒动,众文武分成两边侍立两厢,献帝端坐上九龙椅,除了两个打扇的宫娥,一个宣旨传达圣意的小黄门,就是曹操离皇帝最近。

    再往下右边就是最近风传要升为大将军的张锋,左边第一位乃是荀彧,或是历史有些地方真的无法改变,他与献帝的关系越来越近,虽然名义上是曹操的人,却常常帮着献帝做事。

    郭嘉只能排进前十,虽然在曹操的谋士中排名第一的位置非他莫属,可是在朝上,他的官职却很低,连荀攸都不如。

    郭嘉一脸高深莫测的贱笑看着张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