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狂战将军 >

第203部分

三国之狂战将军-第203部分

小说: 三国之狂战将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锋没想到曹操为这种小事居然会亲自过问,不过也相信曹操不可能看穿他的打算。

    庞统和张锋居然不约而同的穿了同色的白袍。按官职来说,张锋应该穿黑色或者绛红色,可惜他喜欢白色的原因,只是因为比较帅而已。

    可惜今天有一个又黑又丑的人跟他撞色了……

    这让张锋觉得很尴尬。

    大厅四个角落的落地铜灯都浇上了灯油,丫环们熟练的拨长了灯芯,点上火石,然后各自退到墙边站好,远远的看去,全在阴影之中,偏偏又能看见个人形,就象是一排鬼一样。

    什么时候明电,再明个灯泡好了,这样晚上也不会变成睁眼瞎了。

    张锋坐在曹操下第一位,与之对应的是郭嘉,这家伙穿了一身黑袍,又举着把白色的扇子摇啊摇,弄得象个黑白无常。

    郭嘉依然一付嘻皮笑脸的样子,好象总也长不大的孩子,可是张锋知道,这家伙一肚子坏水。他跟贾诩最大的不同是,他让人觉得坏在表面,而贾诩。那个冷冰冰不言苟笑的老家伙,一看就是个很难对付的人。

    (本章完)

第411章 周瑜中计() 
“大将军,听闻你与承彦公是姻亲?”庞统坐了郭嘉下,这已经是很了不起的地位了。平时这个位置都是程昱或者荀攸的。

    两下隔得近,庞统也极力想与曹操的手下套套交情,或者是想着,说不定哪天被捉了也好留条活路?

    “不错,黄夫人乃家母之姊。”张锋很不想在这个时候跟他打交道,他也知道,自己其实并不喜欢把情绪写在表面上。而现在自己很不喜欢这个人。

    张锋话很少,任谁都看出来他不是很喜欢谈话。庞统偏生象没感觉到一样,继续有礼而恭敬的与他有一茬没一茬的客套着。

    “魏王也请了承彦公,不知道为何未见其人。”庞统一句无心的话,让张锋有些留意起来,这是在试探我么?

    “关羽贼子知本将与姑父的关系,迫其害我,姑父总算逃出生天,但也受了些伤,于是我让表妹照顾他,去濮阳休养。”

    “原来如此。”庞统没有什么意外的表情,可张锋却有种感觉,这个笑的丑人好象看出什么问题了。

    一队持着笛、排箫的男女低着头步入,远远的朝着曹操跪下,曹操挥了挥手,这队人搬了些编钟进来,放在大厅的最角落,敲了几下试试音质。

    “这是?”庞统身为名士,琴棋书画自然都是懂一些的,只不过没有周瑜那么出名罢了。他看见了一种自己从未见过的乐器。似笛而非,止有三孔,两头有角。

    “这是胡茄,先匈奴右贤王所进之器。”刘晔看见这位让人挺有好感的黑人问起,便代为作答道。

    “那么,请问这个又是?”庞统好奇的又指着双管的乐器问道。

    “这是羌笛,”似乎刘晔也挺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偷偷的朝张锋那里一瞥,“那个疯子布‘杀胡令’后,羌人怕了,上贡给魏王的礼物。”

    “哦?有趣有趣。”庞统笑了起来,朝着张锋的位置瞄了几眼,也不知是说张锋有趣,还是羌笛有趣,又或者是刘晔的话有趣。

    “奏乐!”

    先是编钟,这次极为古老的乐器是正式进入各朝各代王室的,张锋不懂乐律,只是觉得叮叮咚咚敲得很好听。

    可是文人们好象听起来很满足似的,闭着眼睛摇头晃脑,仿佛是在慢摇一般。

    待到编钟声慢慢落下,一股亦刚亦弱的乐声响起,众人都仿佛被惊醒一样浑身一振,正是刚才刘晔介绍的胡茄。

    而同时一阵婉转的萧声响起,两股乐器之声如缠似绕,时而高亢,时而低语,就算不懂乐律的张锋,也能明白的听出乐声中所表达的凄怆之意,如泣似诉。

    一股哀怨的情绪慢慢的在众人心里滋生开来,缓慢但坚定的侵蚀着各自的心神,最终汇成强大而极具穿透的震撼力,让不少人红了眼睛,偷偷的用袖遮了擦拭起眼泪来。

    张锋也好象听见远方家中诸女的思念一般,心神也为之所夺,眼前也开始迷蒙起来,却听庞统跳将起来一声大叫:“好曲!敢问何名?”

    众人都有些懊丧的样子,又不便作出来,一致将头转向正在闭目缅怀的曹操身上。

    曹操也是一付有所思的样子,却没有被人打断的负面情绪,骄傲的说道:“是孤的爱妾所作。正是故蔡中郎之女,少年失母,流离失所,又曾为匈奴所掳,幸得为知机所救。”

    张锋适时的站了起来,向着四方领导般的点点头,又坐下了。

    “极善乐曲,颇有蔡中郎当年之风,又以其悲苦的经历为基调,谱此曲以示富贵不忘忧患。”

    “真奇女子也,当敬一大浮!”庞统也不言苟笑了起来,恭恭敬敬向曹操举杯,自己先饮了。

    “曲虽美,却有些萧瑟悲凉之意。不合适在此时行乐。”曹操回了酒,示意换别的曲子。

    庞统放下酒杯回到座位,不自觉的又朝张锋看去,“怎么什么事都跟他有关?”

    如果知道导演一词,庞统此时的感觉好象一切都象是这位将军导演的一部戏一般,什么都有他参与其中的影子。

    庞统忽然有一种自己都好笑的想法,他该不会知道自己的计划吧?

    那怎么可能!

    除了自己和周瑜、鲁肃,却孙权都不知道!

    (声明一下,鉴于现在都不能确定古赤壁到底是在哪,暂将决战地点安排在江夏左近。只是这里江面并不宽阔到足以放下一个水寨。)

    庞统酒酣之际,故意试探道:“都言魏王欲渡江一统江东,然孙氏据之已数年,历三世,水师熟练,战船极多,不知魏王有几分把握?”

    曹操也喝高了,顺口道:“兵不在多,贵乎精,想当初孤王起兵之时,止有知机、元让、妙才相随,兵不过万,哪次不是以少胜多,而今董卓、袁绍、袁术均已成枯骨久矣,唯孤是步步高升,待到水军大成之时,便是孙氏授之日。”

    庞统见曹操已酒醉骄狂,便不再多说,只是马屁连连,迎逢不已,曹操自是满意之极。

    宾主尽兴而归。

    第二日,曹操左右将前夜之话再提,却觉得有些不妥,庞统所言似乎有所指,自己当时喝高了却没听出来,难道庞统有计教我?

    正令人去请,却有人报庞统已来求见,曹操忙令稍等,待更衣后再见。

    “先生少罪,孤昨日酒醉失态,言语间有得罪之处,还望先生海涵一二。”曹操倒是少见的主动承认起错误。

    庞统忙做出受宠若惊的样子道:“岂敢!诗经有云: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乐。非魏王,且某也深堕其中,何罪之有?”

    曹操大笑。只觉得此人真是口才伶俐,当收入帐下才好。

    便道:“孤观先生博学大才,胸有万千沟壑,不如随孤去邺,当封妻荫子,不在话下。”

    庞统再一次“受宠若惊”道:“统有此心久矣,故不惧鄙薄,自献于魏王阶下,尤畏魏王不收录耳!”

    “孤岂是有眼无珠之人?若他日得立大功,当列三公!昨日士元似有进言?”

    “某无妄议之意,只是居江东数年,对其虚实略有所知。周瑜此人乃魏王心腹之患,并对孙氏极为忠心。此人不除,怕是江东难平。且练兵于柴桑,军容甚威。兼以鲁肃为辅,更不可挡。魏王虽无敌于天下,但恐北人难与南人争水上之功!”

    这话正说到曹操心里去了。

    水寨刚起之时,以大船、浮桥为干,小舟、艨舸为枝,调度有方,进退有矩。但是北人毕竟很少接触过水战,数日间便有数百人因不习水上颠簸而吐得尽失战力,甚有人吐死,并且人越来越多,荆州降军或无事,多为北人。

    曹操为此日夜忧心,水军没练好,怕是都吐死了。而曹军军规甚严,就是吐死,没得到命令之前,将士们也不敢下船。

    曹操将这告诉庞统,后者虽表面上不喜不欢,心里却是乐开了花,果然如都督所言,北人此番怕是要尽覆于此!

    “统有一计,或可解魏王之忧。大江之中,潮生潮落,风浪不息;北兵不惯乘舟,受此颠播,便生疾病。若以大船小船各皆配搭,或三十为一排,或五十为一排,尾用铁环连锁,上铺阔板,休言人可渡,马亦可走矣,乘此而行,任他风浪潮水上下,复何惧哉。”

    曹操整冠,肃容而拜道:“非先生良策,安能破孙吴耶?事成之后,孤并奏与圣上,于士元请功!”

    庞统忙道:“某非为名爵,实不忍无辜百姓受池鱼之灾。自黄巾乱起,天下生灵荼毒大祸。恨不得此生以慰天下,恨无力耳,今见魏王,愿早日一统天下,造福万民。”

    心里却在想,我自回请功,不过不是献帝,而是孙权那里,曹操啊曹操,只可惜先事周郎了,只有对不住你了。

    曹操叹息道:“如此义士,相见恨晚矣!”

    待张锋宿醉而醒,已是日上三竿了,早有左右报:“魏王差人来请,已一个时辰多了。”

    张锋慌忙洗漱完毕,飞奔去太守府,只见郭嘉、夏侯渊等人俱在,只有庞统那黑人不在。

    告了声罪,曹操也不在意,只道:“士元离去前,有一良策与我,将战船连作一起,并无风浪之忧,交待于蔡、张二位将军,不可迟误。”

    “庞统跑了?”张锋还没反应过来,这么快?罗忽悠不是说要还参观水军营寨么?

    “什么跑了,士元说周瑜恃宠而骄,江东之人多有不满,他去为孤游说去了。”曹操有些不满,张锋看人眼光一向很准,这次终于看走眼了一次吧?想到这里曹操又为自己的眼光有些沾沾自喜了起来。

    张锋还没说话,铁杆酒肉兄弟郭嘉先力挺他起来了:“敢问魏王,庞统家眷现在何处?”

    曹操一怔,也觉得有些不妥了,难道庞统还会带着家眷一起去当说客么?不怕满门遭祸?

    “士元言先前随之隐于江南,此去便也会接来,数日内便有消息。”

    (本章完)

第412章 反击() 
郭嘉还要再说,张锋上前一步止住了他,惹怒了曹操,恐怕是郭嘉也会让现在刚愎自用的曹操心生间隙,反而不美。

    “魏王,某却有办法可知其底细。”

    “哦?知机总有出人意料之时,快快道来。”

    “那个,昔日某去江东,迎孙尚香之时,尝结二位年少英才,一吾桀,已献于魏王,二陆逊,乃陆骏之子,陆康之侄。孙策从于袁术时,尝攻庐江,康死,逊由是以恨之。二人为友,昔年尝愿随锋回许昌,吾桀单身一人,遂行;而逊有家业均在江东,是以不得不投鼠忌器。与之约定,魏王过江时,逊将以庐江为礼,助魏王攻吴,以报先祖之仇。不如使使以探之。或可明庞统明暗。”

    曹操听了大喜道:“孤亦尝闻陆康之名,不料知机居然能结识其后人!天以知机赐孤!哈哈,此事你马上着手去办!告诉陆逊,孤平江东之时就是陆氏大贵之日!”

    “此事某深思,当以亲去以防万一,陆逊在江东,久无联系,恐无法取信于他。再者,陆逊从兄陆绩现事于孙权,恐有异心。不得不防!”

    曹操捋着颔下长须道:“有理,只是你亲去怕是太过危险。孤遣三百人马助你可好?”

    张锋摇头道:“人多反而容易走漏消息。某只带孙将军一人即可。”

    曹操奇道:“哪位孙将军?想是武艺高强,心思细腻之人。”

    张锋听了也有些脸红:“武艺稀松。却能使某平安于江东不陷于难。乃是孙权之妹,孙尚香孙将军也。”

    众人大笑。

    离了大厅,张锋将郭嘉和司马懿叫住,一同返回自己的住处。

    “叫我们做什么啊?难道走之间还要大醉一场?不怕魏王责罚?”郭嘉虽然嘴上说得无比轻松,却不时的用嘴角去瞟身后落后半步,显得无比恭敬的司马懿。

    郭嘉虽然面上总是嘻嘻哈哈没个正经,心里却一直都亮堂着。

    这家伙什么时候连司马家的小子也结好了?他不象是个喜欢这么阴沉的个性的人啊?

    郭嘉还在猜疑两人之间的关系,神色上却没有半点流露出异样的表情。

    “好了,废话我不多说,你二人都是我信得过的。仲达虽然年轻于你我,但我信其谋略当不在我与你之下。”

    后半句话是对郭嘉说的。

    郭嘉和张锋的感情却是那种勿需置疑的,他说什么,张锋从不怀疑,而同样的,他也不怀疑张锋的话。

    他现在可以重新用“同伙”的心态去对司马懿了。

    二女见张锋回来,正觉得无聊的准备去拉他说些体己话儿,又见郭嘉和司马懿也来了,知道他有正经事要办,也不如无知少女那般痴缠,答了礼便退下了,又吩咐亲兵上了茶水果子。

    “两个小辣椒,竟然能被知机调教如斯!颇有大妇之风!啧啧啧!”郭嘉知道司马懿与张锋的关系,就不再心怀什么芥蒂,说话也开始又肆无忌惮起来。

    “什么调教,说得这么难听呢?”张锋笑骂了一句,又正色道,“我相信你们都是聪明人。这庞统,看出什么来没?”

    “想叫我五十万大军有去无回呗!”郭嘉很轻蔑的嗤了一声。

    “在下是觉得这庞统利用魏王急于训练水军的心理,教这大小船只缠作一团,分开不得,行动不便。嗯,大概是准备用火攻。此人九成九是孙权的人。”司马懿说得极为详细,分析得也合情合理,简直就是八。九不离十。

    然后得到郭嘉一个赞赏的眼神。

    “现在,你们可能知道,我说话在魏王面前不那么有用了,关键时候,你二人想办法也要提醒下魏王。”

    “不过这也是个练水军的办法。暂时先不去识破它,免得江那边又有新的诡计令人防不胜防。”

    其他二人都点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谁也不知道他会有些什么新的点子,不如就让他以为他的计成了。

    司马懿突然头一抬:“不过,即将是冬至,届时止有西北风,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