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狂战将军 >

第266部分

三国之狂战将军-第266部分

小说: 三国之狂战将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入耳朵,卫宁心中又不觉起伏,暗自叹道,“这丫头又是何苦……”

    己吾远处,一抹灯火飞快而来,却又正好吸引了众人视线。

    看清楚时,正是一骑飞马,借助灯火,徐晃可认出是平常信使打扮,但还是高声喝道,“来者何人?”

    他嗓门本来就大,这一喝,远处那骑也听得清楚,只见那人高举文书道,“我乃陈留信使,特送文书,宣告诸县!”

    “陈留来人?”卫宁打了一个眼色,退到一边,徐晃会意,高声道,“我乃虎贲校尉杨奉将军麾下,现屯兵于此,有何要事,却报与我听便是!”

    城下那人微微一愣,不过很快便回道,“大将军举袁绍大人为陈留太守,召告众县,明日于陈留听宣,文书在此,快快放我入城!”

    “袁绍当陈留太守!???”卫宁一听,不由得脸色微变……

    东入大道,一彪军马缓缓而行,为首一人面容俊俏威武,一袭华贵甲胄在身,配上胯下神骏白马,人见之时,任谁心中也会大赞,好一个俊杰儒将。

    袁绍面沉似水,心中却还是颇为喜悦,前番袁术领军南下,汇合孙坚平定荆扬,得家族长者所举,当上了汝南太守,那鼻孔朝天般的得意模样,只看得袁绍越发厌恶。

    袁绍本是庶出,袁术与他虽是同宗兄弟,仗着自己嫡出身份,却向来瞧他不起,在袁氏这样一个大家族中,为了家族辉煌的延续,没有能力的人迟早会被家族所遗弃,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混吃老死过去,而袁绍却是绝对无法容忍这样一个平庸的人生。

    汉末时候,家族门阀观念虽不比后来朝代,但也略显端倪,袁绍虽为长子,但母亲却是没有什么身份,他若不想平淡度过一声,要想实现自己的野心,那最好的途径便是取得家族长辈的支持,而要得到家族的认可,那便要顶着庶出的名头展现出远超嫡系兄弟的才能!

    二十多年奋斗,二十多年的经营,袁绍从家族中一个身份低下,一个没有半点家底的庶出子弟一跃成为当红的俊杰,面对这样一个豪门家族的压力,内中心酸多少人知道?

    袁绍摇了摇头,右手松开马缰,不知不觉间,已经摸到了腰间,那柄华贵的宝剑。

    自古宝剑配英雄,现在的袁绍当得这个称谓!

    年二十为濮阳令,母丧辞官,守孝六年,锋芒暗藏,隐结天下豪杰名士,多少次,袁术那讥诮的嘴脸都让他动怒,他却还是忍了下来,他知道树大招风,木秀于林的道理。

    而,现在黄巾四起,天下大乱,皇权受到了极大的挑战,趁着这乱世纷飞,正是他袁绍重新出现在所有人视线当中的时候了!

    张角为祸,天下大赦党人,六年时间,袁绍为了结交这些清流花费了多少心力,也凝聚了多少实力……从这些名士重新出现在政治舞台的时候,他袁绍身后便已经用了足够庞大的能量!

    从他的父亲,叔父那惊讶的眼光中便可知道,如今他袁绍已然拥有争夺袁氏大族继承权的资本,而在当大将军何进将他那柄随身佩剑当中相赠的时候,袁绍成为未来袁氏家族的掌权人,已经是砧板上的事实!至少,看袁术那铁青的脸,袁绍心中越发解气……

    “锵……”利锋出鞘,一抹寒光,锋芒虽藏而隐没,但真正的宝剑,却只需出鞘的那一刹那,便可夺人眼球,取人性命!

    “藏锋太久……终于到饮血的时候了!听说孟德随左右中郎将平定商丘梁国,长社一战,风头却是不小啊!呵呵……这乱世烽火,文勋武功,又怎么能给你独享?”袁绍抹了抹剑锋,不由得微微一笑,自语道。

    “主公!再过十里,便是陈留城了!我等是不是该放缓速度,等众县主官来迎?”还在袁绍自斟的时候,左右心腹之人一策马来到他的身边,小声出询道。

    “不必!我现为一郡之长,何忍劳师动众?传令下去,加快行军!”袁绍重新将宝剑插入剑鞘,别在腰间,双手擒过缰绳,轻踢马腹,陡然向前而走。

    众人见袁绍陡然提速,也不得不硬着头皮跟了上去。

    三千人马,其中一千人皆是袁氏私兵,衣甲鲜明,武器锋锐,人人皆肃容有度,可堪精锐一词。以此观之,袁氏家族的潜在力量,实在不小。

    一军急走,行不过半柱香的时间,远远处,已然可以看见陈留宽阔高大的城池,袁绍本来沉静的脸也终于开始兴奋,一扬马鞭,对身侧一名紧随武官豪气干云道,“陈留!这里该是我袁绍另一个起点!”

    而远远处,却也有一支队伍缓缓而来,等看清楚袁绍大军身影时,显然有不少骚动。袁绍骑着高头骏马,衣饰打扮,形容仪度不凡,那支队伍又怎么会没注意到他?

    当即,在袁绍眼中,那群人一窝蜂急跑而来,却正是陈留一郡各县主官,看他们气喘吁吁,却争先恐后的模样,袁绍心里颇为得意,这就是权势,这就是地位!

    当然,他还需隐藏,所谓成大事者喜怒不形于色,善于伪装,是必不可少的基本,袁绍脸色一副受宠若惊,当即跳下马来,高声抱拳道,“绍何德何能,劳众位如此辛苦!”

    历史上的袁绍本就是善于收买人心,至少,在他还未掌握河北之地的时候是善于结纳别人的,否则一个庶出子弟,如何能得那么多的贤才辅佐,又如何能将袁术挤下继承人的宝座?

    陈留众官看他慷慨激昂的模样,人人感激不已,当下,陈留治中快步上前,慌忙回礼道,“唉!何须如此,大人得天子授命,下官不曾远到而迎,实在有失礼数,还请大人勿怪!下官已在陈留摆好酒宴,为大人接风洗尘……”

    “大人乃袁氏名门之后,如今身负皇命,怎能折礼与我等,真是折杀我等了!”陈留治中身后又转出一人,高声对袁绍道。

    (本章完)

第528章 伤寒!() 
袁绍看了一眼,此人颇觉眼熟,想了想,这才认出他来。这人正是李永叔父,若论起年岁来,甚至比他父亲还要年长几岁,但却反拜袁逢为师,不过为了求一些功名进身,事实上,古人虽有达者为先之说,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人,何况,如此赤裸裸的攀结没有丝毫高尚情操,至少,在袁绍眼中便觉颇为不耻。

    袁绍微微颔首,当即拱了拱手对众人道,“有劳各位大人了!”

    末了,又对那陈留从事拱手道,“绍来陈留之时,还曾得家父提点,若有事不决,当要向李大人赐教,还请不吝相助呀!”

    那李永叔父脸色微喜,连连道,“不敢,不敢!”

    袁绍这才注意到他双眼微红,气色衰竭,满脸掩盖不住的疲惫和伤感,不由的出声道,“绍观李大人,似有不愉之事?”

    李永叔父听袁绍出声,显然又触及自己心口之伤,一想起,昨日那细作回报,心里当即大痛,不禁悲声道,“下官膝下无子,本有兄长遗下一孤儿,自小收养,奈何,前日被己吾刁民所害,英年早逝,可恨,我李家就这一条血脉,下官如今……如今……”

    一时间,说话哽咽起来,袁绍听了,面色一寒,喝道,“何处刁民如此不尊王法!己吾县令何在!速速与我将那凶徒抓捕归案!”

    喝令半晌,却无人应声,袁绍脸色越发铁青,那陈留从事要的便是这个效果,这才低声道,“前日有北上平叛之军,驻于陈留,下官得人回报,凶徒隐于军中,那主将自称虎贲校尉杨奉将军麾下,竟然公然包庇凶犯,更将己吾县令囚困,我等不过一郡小吏,又如何敢差人去捉拿……”

    说完,眼角瞥了一眼袁绍脸色,只见他微微一愣,摸了摸下颚短须,半晌道,“虎贲校尉杨奉?可是弘农杨氏之人?”

    “正是!那彪兵马乃是杨奉将军部曲,我等又如何敢冲撞与他……可怜我侄儿尸骨未寒,那凶徒却依旧逍遥法外……还请大人为下官做主!”李永叔父抹了抹眼角,悲声道。

    袁绍只在连连点头,心思却放到了李永叔父所说案情之上,“弘农杨氏……莫非也想插手陈留全力?不对……”

    蓦然间,袁绍又出口询左右众吏道,“可知那盘踞己吾有多少人马?带军主将又是何人?”

    众人一时间又被袁绍的跳跃性思维给弄得晕头转向,还是那陈留治中慌忙开口道,“盘踞己吾之军,有五百之众,带军唤作徐晃,不过听人回报,似乎主事者另有一人,唤作卫宁,乃河东卫家子弟……”

    此言一出,袁绍脸色当即大变,不禁失声道,“什么?河东卫宁,卫仲道?!”

    卫宁献策,多是隐于暗处,就连长社一议,皇甫嵩,朱隽也不曾举荐他,本来他们做的心思便是让卫宁随军磨砺。

    所以一路行来,卫宁帮助杨奉一路征伐,反倒成全了杨奉无往不利,武功赫赫的名声,事实上,杨奉也无意宣扬卫宁的功绩,其实在他心中也害怕,害怕卫宁一但名声赫赫,被他人招揽而去。

    但,卫宁根本无意去在乎这些虚名,甚至还有些庆幸……倘若让别人知道他混吃等死的心愿,恐怕人人都会吓一大跳……

    可是,这些东西或许普通人不知道,而一些消息灵通的大家族,或者一些精明,机灵人物都可以很容易从各种消息推断出来杨奉背后必定有人辅佐,从而卫宁那些事情也是无法藏着掖着。

    陈留众官或许因为杨奉这段时间的威名,和背后庞大的家族势力所震慑,而卫宁,徐晃却不一样,毕竟河东卫家在河东确实非同凡响,不过这里却是陈留!

    倘若那李永叔父硬是不顾,要为侄子报仇雪恨,实际上,卫宁也没有办法,而陈留诸官最为顾忌的实际上却是那五百精锐兵马,这些是杨奉部曲,如果强行夺走典韦,势必引起伤亡,便是等于间接得罪了杨奉,这也是所有人不愿看到的情况。

    袁绍的出现,却正是时候。袁氏与杨氏虽然同殿为臣,实际是几代人来,暗中也互有较量,如今不过宦官当道,这才勉强合力抵抗,但终究还是有些嫌隙。

    至少,在所有陈留官员心中,只要轻易挑拨,那袁绍肯为他们出头也是定然,尤其在徐晃卫宁不尊郡令,强占己吾之后,袁绍是说什么也要有些表示才对。

    但,所有人几乎都不知道前段时间,一手导演的南方布局,两个月内平定黄巾而几乎没有多少伤亡,使得杨奉得到赫赫名声的根本所在。

    而所有人似乎都忽略了,袁绍曾经不过是个庶出子弟,而这个庶出子弟现在已经爬到了第一豪门继承人的位置!所有人更不知道,现在的袁绍是多么迫切需要有人才的投靠!

    陈留众官不明所以的看着脸色大变的袁绍,河东卫家名气不小,但也不知道这汝阳袁氏的继承人如此惊讶吧?

    袁绍察觉道失态,用了的咳嗽了一声,环顾众人,淡笑一声道,“呵呵……此人乃河东名门之后,但,众位却不知那卫宁可是陈留蔡邕蔡大家的学生,更是他未来女婿否?”

    陈留蔡邕,一代名儒,以学识而闻达天下。自从蔡邕成名,登堂入室,立于大殿之上,即便他获罪流放,天下任何一个士子却依然对他万分推崇,事实上,蔡邕敢于与宦官相抗,更给他换来了莫大名声!

    没有任何一个陈留人不对他保持足够的敬意,至少在场众官,对陈留蔡家之人也是尊敬有加。

    众人神色微变,面面相觑,卫宁与蔡琰的订婚不过只是蔡邕与卫宁父亲私下的提议,直到蔡邕得赦,通过一些好友相传,其余人这才知道……卫宁能够走入那些名士眼球,一部分因为自己的家世,另外一部分实际上正是因为蔡邕的缘故。

    “不过……此人强护凶犯,又不经廷议,擅自扣押一县之长,当真不知体统!”就在众人越发失望的时候,袁绍忽而眼含笑意,话风斗转,肃然道。

    (本章完)

第529章 名医的老爸() 
“颜良何在?!”还未等众人反应过来,袁绍向身后挥了挥手,高声道。

    “末将在!主公有何吩咐?!”话音刚落,身后一列蓦然出来一将,大刀金甲,虬髯阔背,提刀抱拳嗡声迎道。

    声如洪钟,肃杀昂然,猛将气势一展无疑!

    袁绍最满意的就是颜良这浑身掩盖不了的锋芒气势,当即喝令道,“你且引五百兵马前往己吾,将那卫宁公子请来!”

    “末将尊令!”颜良陡然转身,便去点齐兵马,袁家一千私兵确实训练有素,只半晌,尘土飞扬,颜良便分了五百人马领军而走,毫不拖泥带水。

    陈留众官何曾见过如此纪律严明的军队,人人心中多为赞叹。平日里陈留驻军那懒散模样早是深入人心,便是追捕典韦之时,也硬是集结了半天才赴命而去,事实上,数百人马,加上李家门客却依然捉不下典韦,反被他数次杀出重围,虽然目标凶悍强横,但这战斗力着实有些低下了……

    袁绍看了那渐渐远去的尘土飞扬,忽而想起什么,脸色微变,蓦然一拍额头懊恼的自语低声道,“该死!颜良性格火烈而急促,倘若语言相触,恐激怒于卫宁,使其不愿前来,倘若相拒,颜良这暴躁性格必定坏事!”

    “来人!”袁绍这时又慌忙唤来一人,附耳低声仔细吩咐起来。

    处理完毕,袁绍这才回过头来,对众人颔首笑道,“有我大将前去,定能将那卫宁请来,如今天色不早,何不早些请我入城?”

    从颜良出场到领军而走的时候,那威势气度早震慑住众人之心,从而人人面带喜色,连连迎合道。但瞥眼一看,袁绍身后还有一片密密麻麻的精锐甲军,心里却又活络起心思起来。

    新官入主,必定有一定的权力更替,而能从中谋取什么利益,便该是众人的手段如何了。而身后那支精锐之军,显然便是为袁绍这个新任太守作势,能使他用最短的时间内掌控陈留一郡!

    “公子!如今我等驻兵于此,扣拿己吾县令,本是与礼不合,不尊政令,如今那袁氏子弟为陈留太守,公子却依旧不曾有所动,这是为何?”从卫宁收到陈留来信之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