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狂战将军 >

第409部分

三国之狂战将军-第409部分

小说: 三国之狂战将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骑兵先随坐骑上船渡过黄河,赵云当仁不让,便是首批过去。两万兵马,三千骑士,剩余皆为步卒。与典韦五千兵马渡河一般,这三千骑士更显不济,才上船不到渭水中央,便吐得七荤八素,上了岸边,几乎更是面色土黄一片。

    赵云无奈,心中暗恼,早知道便先渡河再等军令下达,此时此刻虽后悔万分,也不得不就地继续挺驻,让这群昏船的士卒好好休息。

    既然要攻长安,便要兵贵神速,赵云出身北方,马战顶尖,实际上渡河时也颇为难受,随同大小诸将,修养了片刻半天,这才勉强恢复了战力。

    经过这场耽搁,赵云心中更加焦躁,既忧心典韦孤军深入,又深恐坏了卫宁大事,当即便让副将李乐,胡才两人继续率领步卒紧随其后,自领三千骑兵先行追赶典韦而去。

    一路向南行了又行了三个时辰,天色早是黑不溜秋,正到典韦杀败李催的战场之中。

    赵云使人点火查看,手下众将皆报死伤大半皆为西凉兵马,心中稍安。而单从满场尸横遍野,赵云便知李催恐怕最少也损伤了不止五千兵马。

    典韦能有此大功,那么长安的防备力量也该大弱才是。想到此处,赵云也便不再急赶,再行了两里路程,寻得一片小溪处,这才安营扎寨,以作休憩。

    时已至二更时分,众军先有渡河窘迫,又后穷凶急赶,不管体力马力都大有衰弱,赵云一声令下,众人欢天喜地,皆取了随身携带面粉,肉干便就着泉水饱餐一翻,然后除去惯例巡视守夜,其余人各自寻了依靠事物,便酣睡过去。

    等到四更之时,外边巡哨忽而见南面有火光疾奔而来,当即吹起战号,惊得赵云翻身跳起。

    众军也是纷纷操拿兵器跃马备战,且等那火光来时,赵云看清,脸色不禁大变。

    (本章完)

第795章 马超的战意() 
北来者稀稀拉拉十数骑,浑身浴血带伤,衣甲残破,而战马更是险些便要脱离累死,分明便是典韦率领南下的那五千骑兵!

    而那十数骑,骤然见有骑兵冲来,更是吓得心惊胆战,还以为是敌军阻挡在前,等看清是赵云麾下大军,浑身一松,便是昏阙过去。

    赵云哪顾得他们体力不堪,且看他们如此伤惨,心中更是急得五内俱焚,当即差人取水硬生生将人淋醒过来。

    “你等为何如此境界?典韦将军呢?大军呢!?”赵云几乎是一把将那溃兵提起,有些歇斯底里。

    典韦是卫宁心腹爱将,与他赵云也颇有交情,眼看他麾下兵马竟然溃逃回来,哪还能忍住?别提那五千兵马皆是河东骁勇,竟然也会战败逃回,那么对手又将是何人!?

    来溃兵生生被淋醒,浑身早没了气力,虚弱不堪,被赵云这般质问大喝,更是吓得六神无主,半晌被赵云那如利剑的眼睛死死盯住,才反应过来,哭丧着脸道,“将军……将军自击溃李催兵马后,便领我等南下,一路追杀残兵,竟然不想长安早被人夺取。我等战于郊野,连日奔走,马力不济,正是疲惫不堪,不知是从何处杀来上万强悍骑兵,我等猝不及防,便被生生冲散,那来军只将将军裹住厮杀,乱军中,不见将军身在何处……”

    赵云眼中闪过一丝凛冽,心中更是大为惊骇,典韦麾下五千兵马在后方两里曾与李催大战,伤亡不过数十人,皆乃河东骁勇精骑,等闲兵马难挡兵锋,而这万人竟能将典韦裹住厮杀……

    “那敌军是否凉州马腾!?”赵云想到此处,当即又喝问道。

    “旗号却是马字,而那领军者两人,一员小将,使长枪,一员中年武者挥大刀,此两人武艺甚是强悍,竟然能挡住典君武勇,反处上风……”那人大口喘吸几下,这才又回道。

    赵云肃然动容,典韦武艺自是名震河东,天下少有,等闲武将,莫说两人,便是三五人也决然不在他的眼中。敌军二将不仅能挡住典韦之猛,反还能将他压下,这般武艺,恐怕也不在他之下了!

    赵云眼中寒气逼人,当即放开那溃卒,叫人取了面粉兑水喂食送下修养,这才脸色青寒握紧长枪。

    拍了拍骕骦马鬃,赵云环顾南方,心中暗道,“敌军上万,又得长安,我现不过三千兵马……可如今典韦生死未卜,迟上以分,便多上一分危险,以老典武艺并上那数千骁骑,敌军纵然是突袭冲散,也断然不可能轻易吃下,就算不胜战败,老典也该有余力突围而出才是!”

    看了看天色,依旧星空无际,皓月依旧未落,天色有些朦胧微白,赵云想到此处,当即回转身来高声令道,“来人,可速速将那十来溃兵取伤势较轻者速速送往冯翊卫侯处!”

    “喏!”亲兵得令,当即便转身去挑选那些溃兵。

    “再令李乐,胡才,加紧赶路,务必在正午时分,抵达长安以北二十里处安营扎寨!”赵云皱了皱眉头,又道。

    “尊令!”又有亲信见赵云脸色沉肃,不敢怠慢抱拳得令,告罪一声,便跨上战马,先行北返。

    军令下完,赵云一咬牙,紧了紧手中长枪,当即跳上骕骦马背,厉声大喝,“众将士听令,即刻备鞍上马,随我南下!贼军当前,当扬我河东军威!”

    “喏~!~”众将听令,纷纷上马回应。

    “驾!”一夹马腹,众军齐奔,夹着滔滔怒火,直扑长安。

    “在下郭嘉,见过太傅!”却说渭水以东二十里处,献帝车架,郭嘉一身青衫,当先到达,便来参拜蔡邕。

    时入深夜,郭嘉领后军一万到达,自然是早惊动了蔡邕。

    这个老儒生却是有些惊弓之鸟了,闻得有兵马之声,浑身经络便是忍不住绷紧一片,等知道是河东援军又到,方才心安。

    蔡邕自然是知道郭嘉名字,作为他女婿最为重要的臂膀,更兼名声自雁门,晋阳一战便显赫天下的青年俊杰,蔡邕也居然不会小觑。

    “贤侄不须如此多礼!不须如此多礼……倘若不是贤侄使黄忠将军前来救驾,我命早便休矣!”郭嘉行的是晚辈见长辈的大礼,蔡邕慌忙将他扶起。

    “太傅乃兄长泰山,小侄岂能失礼!?”郭嘉微微一笑,也便顺势站起身来,“却不知圣上如今可好?”

    蔡邕皱了皱眉头,“军中医官道陛下受惊过度,如今除了老夫,却是不愿见他人……”

    郭嘉心中一片惊喜,献帝受惊过度,不愿见别人,那正到好处。只要这个人没事便行了……

    郭嘉是深夜领兵到达,事实上蔡邕也是从床榻上爬起身来,加上早前有急怒攻心,军中医官本是开了宁神补气让他服下,一身疲惫是昏昏欲睡。

    郭嘉看了看蔡邕疲倦的脸色,知道也不该再过打扰,当即道,“如今长安叛逆横行,而今逆贼难容国法,兄长既奉旨讨贼,正当一鼓作气,将李郭等辈绳之于法!太傅还且等天明,可随同派遣精兵护送陛下先行返回安邑……小侄军务在身,不能相送,还请太傅见谅!”

    “……安邑?!既然贼军已不成威胁,而潼关已在河东兵马控制手中,却为何不若护驾重归洛阳……?”蔡邕皱了皱眉头,看了郭嘉一眼道。

    “洛阳曾受董贼肆虐,宫廷皆被焚毁,万里一片残垣,荒废已久,难以修葺……再者董贼肆虐百姓尽数迁于长安,陛下东归也不曾一并带返,东都少有人烟无气象,如何能在使天子停留?更何况,东都如今四面皆有虎狼,更兼运粮多有不便,不如先护驾先驻于安邑……”郭嘉脸色颇为“为难”道。

    蔡邕听郭嘉的话,眉头皱了皱,显然开始偏向于郭嘉的言辞了,“贤侄所言虽是……但可是安邑不过区区郡县,如何能安陛下圣驾?”

    “呵呵,太傅十数载不曾再到过安邑,却是谬言了!如今安邑经过兄长经营许久,繁华却是不落昔日洛阳长安,河北之地,无城敢与比肩!安邑钱粮丰足,百姓数十万人丁,足可备用,更且兄长早命人修建行宫,可供陛下行宿!”郭嘉微微一笑,道。

    蔡邕微微有些动容,能有数十万百姓,也不比昔日长安洛阳逊色了。正如郭嘉所言,想想自己二十年前才有安邑一行,那时候的安邑虽是一郡郡治,却不过普通中等城郭,大汉天下,与安邑相等者不计其数,而后飘零半生又陷入了乱贼横行,即便嫁出女儿也不曾再到过安邑,这些年来的变化,恐怕当真是翻天覆地。

    何况提到此处,蔡邕眼中不禁泛起一丝思念,“确是有许久不曾见过昭姬了……”

    郭嘉打蛇上棍,笑眯眯道,“家嫂曾托兄长言,务必要请太傅前往安邑走上一遭,以解思念之苦呢……”

    “既如此,那便先行安邑……有劳贤侄了!”话说到这里了,蔡邕也根本就没能思考郭嘉真正的意图,天平已经完全倾斜,当即决定道。

    “太傅何出此言?兄长奉召护驾讨贼,上为国家社稷,下为孝悌恩义,小侄受命,自然不敢有半点马虎怠慢……”郭嘉眯了眯眼睛,闪过一丝喜色。

    只要将献帝移架送往安邑,那么这一趟便已经算是完美成功了,除了……有贾诩横空插手那点瑕疵以外。

    “哦……小侄险些忘了,昨日那群叛臣已经尽数拿下,不知道圣意以为如何?”郭嘉猛然一拍额头,蓦然“惊醒”过来,道。

    蔡邕那文质彬彬的脸色霎时一变,煞气腾腾,怒声一哼,道,“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老夫本就打算禀明圣上,将其夷平九族,既然贤侄此刻提到,自可便宜行事!”

    “呃……还请太傅求一道诏书,小侄方敢行事,擅杀大臣,即便是叛臣,没有陛下亲笔诏书,其名也不是不正……”郭嘉又道。

    “唔……!贤侄所言甚是,且等天明,老夫便求圣上下诏!”蔡邕一愣点了点头,当即道。

    “如此甚好……”郭嘉脸色摆正,肃然道,“此等不忠不义之辈,正当凌迟以儆效尤!”

    郭嘉想得到的都得到了,望了望四周,看着烛光暗淡,蔡邕脸色也越发疲惫,终于是拱了拱手道,“如今离天色黎明还有些许时日,小侄便不再打扰太傅歇息,先去处理军务了……”

    蔡邕微微一笑,脸上充满赞赏,“贤侄如此谨慎勤劳,我婿有你相辅却是幸事!”

    “呵呵……兄长能有提携之恩,小侄才是感激涕零呢!如今黄忠将军追敌未回,长安动荡,也不能不谨慎行事……小侄拜辞了!”郭嘉微微一笑,这才缓缓退出蔡邕营帐。

    看了看天色,月明如洗,漫天星斗璀璨,正是一个撩人夜晚。

    拥立献帝在手,便已经是河东跨出最重要的一步,饶是郭嘉,也不禁心中大为欣喜。

    看了看远处献帝行帐,把守得滴水不漏,火光熊熊,明亮异常,郭嘉抖了抖袖口,微笑着便向自己大帐返回。

    (本章完)

第796章 紧追不舍() 
却说咸阳之后官道上,一彪兵马缓缓而行,狭长的官道上密密麻麻,不见尽头,那高举的韩字,赫然便是韩遂援军即将抵挡咸阳。

    “什么!?”一骑快马绝尘而来,将长安马腾消息带给韩遂,后者只瞥过那书告文字,便是惊得脸色大变失色,“河东卫宁竟然提大军杀奔雍州?渭水以北尽入卫宁之手……?!”

    而更让韩遂脸色铁青的却是那信笺末处,轻描淡写的文字。

    马腾竟然不等他后军到来,便与卫宁开战了!

    马腾令其子马超,领兵八千铁骑东进攻打长安,正恰逢李催郭汜各自东,北追赶寻找献帝,城中兵马不过区区两万,又是疲兵,而两家才经过一场生死相搏,更是貌合神离,正待是马超兵临城下,没了李催郭汜压制,却是一片散沙各自不服。

    更有李催之侄李质见来犯敌军主将竟然不过是个十八小将,欺马超年幼,又兵少,不顾郭汜之军,兀自开了西门亲提数千杀将城下。

    两军交阵,同出西凉军系,但长安李郭这方兵将明显因为自董卓开始带来的奢华,而早失去了西凉军悍勇的底蕴,对比马超麾下数千骑兵来说,更是差距明显。

    李质提兵搦战,更是正中马超心意。

    而后者见敌军赫然是那年轻主将亲自出阵迎战,更是欢喜非常,自恃能够一举擒下马超,既能退敌军,更能为李催扬眉吐气。

    两将兜开圈子,李质挺枪跃马而出,跳将出战,却让长安守军大惊失色,那李质不过三合,便被对方生擒!

    后阵有李质偏将崔颔,裨将杨孟见李质被马超生擒,早吓得六神无主,怒极上前抢救。马超只将李质丢回后阵叫众卒捆缚,复挺枪杀回战阵之中,那寒枪舞起刚猛,却又柔韧不凡,二将不过粗鄙角色,战不过十合,便双双被马超挑落马下。

    正是三将同亡,出城迎战兵马早是士气低落不堪,庞德在后军掠阵,看对方骚乱不已,慌忙擂动军鼓,挥军掩杀上前。

    恰是长安守军没有有效统领,那出城败军,见后者凶神恶煞杀奔上前,哭天喊地,撒开脚丫便向长安城内逃窜。而城中守军更是没能来得及关上城门,竟是生生便被马超数千骑兵冲进了城内!

    一番厮杀,而后又有马腾亲自领兵增援到来,长安陷落!

    不得不说,能如此轻易便拿下长安这座坚雄城池,不仅让马超扬眉神采飞扬,便连马腾也大出意外。

    等从降军口中问出各种缘由,才使马腾大喜。李催郭汜不过长安根本,竟率军各自分拆去追献帝,不正是天赐良机还是什么?

    当即马腾便又差马超庞德二将,领军一万向北追杀李催,意图分而歼之。

    马超有了夺长安大功,更是显得自信满满,锐气逼人。有其父再与他建功立业的机会,自然是笑吟吟拍胸接下,当即点齐一万兵马,便出了长安,向北杀去。

    却不知道行不过十里路程,便见远处有大军向南溃逃而回。马超看清,那中军逃窜分明便是李催兵马。

    根本没来得及去看为什么李催向北追逐献帝,反而会成溃败逃窜,心中只想着李催既然撞上枪口,便是天赐良机。

    马超意气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