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狂战将军 >

第525部分

三国之狂战将军-第525部分

小说: 三国之狂战将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他赌上了一切,在此前,一直游离在黄琬,董承和卫宁之间。甚至挑拨,不惜将河东带入重新战乱的局面……裴氏如果能在其中扮演一个救世主般的角色,将会让他前段时间经营的一切政治优势更加稳固,甚至扩张……

    所以他危言耸听,引诱黄琬和董承爆发那可怕的疯狂,要取卫宁而代之,这两个保皇派自然是不能留下。而当黄琬和董承出手后,自己可以大张旗鼓的扮演一个救驾的英雄,一个想救而无能为力的忠贞之士……

    黄琬,董承能杀了卫宁,裴潜便可趁乱将他们两个除掉。而若杀不了卫宁,裴潜也可领兵趁乱将卫宁除去而将所有责任都推到黄琬和董承身上。

    如此,卫宁一死,他麾下的忠贞义士,自然会将所有怒火都发泄到保皇派的身上,他若趁机拉拢,拉扯大义出来,河东的各大名将未必不能选择投靠于他。

    而同时,保皇派将会成为河东愤怒军人们报复的对象,让他裴潜便省去了多般口舌,届时再出面约束,反而还能够成为救世主一般的可靠栋梁。

    而除去了卫宁,那些深为新政牵扯利益的各大士族,同样也将为他的上位而弹冠相庆,他理所当然会成为这些人拥戴的对象。

    政治,军事,名望,都可唾手可得。

    遍及河东治下,能够与他争锋的不过只有卫凯,以及河内司马家而已,但司马家的影响力,并没有他闻喜裴氏来得紧固,河东这个新大汉皇城,去了河东卫氏,便是他们一家独大。

    至于卫凯,如今远在长安,届时能不能成功的返回安邑也是个问题!

    一石三鸟,裴潜的计划却是做的非常不错。

    但没想到,最关键的地方,却也自然而然的成了他的破绽。

    卫宁能不能杀得掉?

    当三百宿卫将兵器直接指向他所领的上千兵马的时候,这个问题便如同一把巨槌狠狠的在他胸口来了一记。

    而当从街道两旁的民屋中,蓦然杀出了成千养精蓄锐等候多时的精锐甲士时,裴潜已经仿佛雷齑一般愣在了当场。

    有了警戒,甚至是敌意的三百宿卫,是可怕的……那无数小戟飞舞,化身杀人机器,效率高的惊人。

    裴潜自问自己做事异常小心谨慎,决然不可能露出蛛丝马迹被郭嘉所知,甚至知道他参与这件事情的唯有黄琬和董承而已。

    作为最后的杀手锏,没理由黄琬和董承会将他出卖,致使计划功亏一篑,可偏偏现在表明了,他裴潜早已经是瓮中之鳖,人家便等着他入瓮!

    百米外,那辆马车仿佛近在咫尺,只要能冲破面前那百来宿卫的防御,将便能大功告成……可惜,当两道的伏兵冲出来的时候,似乎一切都已经结束了,而他裴潜输掉的不单单是自己的仕途,生命,还有他裴氏的未来,一个可能在日后的岁月里,翻云覆雨的大家族……

    马车噶然而开,卫宁依旧是染血的软甲覆身,眼睛平静的望着远处还握着宝剑的裴潜。

    内心有愤怒,又或是有失落,卫宁从一开始看到裴潜这个名字在郭嘉递上来的密报中,还颇为不敢相信。事实上,他并不认为自己对裴氏太过刻薄,反而裴氏能够有如今这样的声望,已经是他卫宁的恩惠了。放眼天下,能够在他卫宁眼皮子底下蓬勃发展的大士族,便只有他闻喜裴氏和河内司马家而已。即便是新政的颁布,卫宁也尽可能的让裴氏不至于遭受太多的损失……

    可眼前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一个毫无情面可言的事实。

    “裴潜……!还有什么话说吗……?”卫宁的眼睛很平静,平静的异常诡异,张开嘴来,淡淡的盯着裴潜道。

    苦涩,或许是有对未来的恐惧,裴潜勉强张开嘴巴,仿佛认命一般的垂下了手中宝剑,周围的乱民当那彪伏兵杀出来的时候,再也不能造成理想中的混乱,而远处震动的脚步声,显然是京军已经赶来。

    “我自问做事不露痕迹,却不想还是被郭嘉看破……我无话可说!”裴潜眼神渐渐黯然,失去了神采。

    “郭嘉没有看破你……看破的却是另有其人……”卫宁摇了摇头,道。

    “是谁……?”裴潜抬起头来,确是很想知道,到底是谁让他功败垂成……

    “朝歌一战,我将袁绍十数万击溃的当晚,司马朗入了我帅帐,与我谈过一段时间……”卫宁深深吸了口气,蓦然道。

    “司马朗?!”裴潜瞳孔瞪大,不能接受的疯狂摇起头来,怒声道,“不可能!我从未在他面前表露过丝毫迹象,他绝对不会知道我的计划!”

    “对,没错……司马朗也没有看破,他之所以会来找我,不过是因为他有一个很出色的兄弟,司马懿,司马仲达,当初能够一言道破你内心矛盾的小家伙,或许还有深刻的印象吧?”卫宁讽刺般的一笑,道。

    “司马懿……那个弱冠少年?”裴潜微微一愣,想起了那双仿佛能够看破天下的深黑眸子,不由得后背一冷,半晌才苦笑道,“原来,最后的赢家却是司马一族,呵呵……我裴潜用整个家族,用我的未来,一生,都只给了他人做了嫁衣!好,好个一个弱冠俊杰……”

    说道此处,裴潜惨然一笑,看了卫宁一眼,道,“那个少年让我想起了一个人……对,没错……他很像你!日后,定然也会是个很了不起的家伙吧!”

    从没人想到,两个人最后的一次见面会是在这样的场合下,一边各兵对谈,一边听从着一声声垂死的惨号从凄厉到绝望,最后细不可闻的呻吟。

    当最后一个叛军被郭嘉埋伏许久的伏兵当街处死之后,所有刀枪盾戟都指向了最后唯一一个生还者,骑着骏马的裴潜。

    或许是想起了当初卫宁初入安邑的时候,裴潜作为第一批投奔他的人,解了他不少燃眉之急,可以说,若当时没有他们这批人,河东将会陷入很长一段时间的混乱,裴潜也可为功不可没。

    卫宁微微挥了挥手,平静道,“念在你故往功劳,裴氏一族,我不会赶尽杀绝……!去吧!”

    裴潜眼睛闪过一丝愣然,嘴角终于浮起了一丝笑意,当手中垂下的利剑再次举起,贴在了脖子上,裴潜出声道,“希望……这个天下能够在你的手中再度得到安定吧!”

    青锋一转,鲜血飚洒,裴潜的身体已经再无法控制,滚落马下。

    “传我军令~!~即刻抓捕裴氏三族,抄其家资,流放裴氏不论老幼于朔方,永不允返回中原之地!若敢逃窜拒捕者……杀!”即便转过身去,也能听到那尸体跌落倒地的声音,卫宁闭上了眼睛,心中有种别样的滋味,沉声令道,“另外……将裴潜尸身收好,好好安葬吧……”

    “喏~!~”卫宁已经下令,当即便有人调拨兵马而去。

    这个时候,有了京军的介入,整个街道的暴乱很快便被镇压了下去,不得不说,经过了一番清点,随同卫宁入城的三千骑士,因为乱局,根本无法展开厮杀,经过第一波五百死士不要命的冲击,赫然是伤亡过半,更有部分人被打落下马,死于乱民的践踏之下。

    卫宁看着这触目惊心的数字,早已经麻木,心中微微叹息了一口气,只能让人将他们家人好好抚恤。可悲,没有死在战场上,却倒在了他们的家园。

    十二月二十九日,再过添了一日,便将会是新年的到来,只是,却不知道有多少人会沉浸在悲痛之中,至少,卫宁的心情便早没了当初返回河东时候的欢快。

    这依旧是一场可耻,可恶,可悲的政治阴谋斗争……而牺牲者,不单单是双方的角力者,承受痛苦的,也依然逃不了最底层百姓来背负。

    死在骚乱中的平民们,赫然达到了三千多到四千的数字……而这还只是保守估计,因为骚乱经过扩散,甚至连本不是事发地点,也引起了暴动……

    与此同时,皇宫的战斗也已经渐渐落下了帷幕。

    以两千各个家族东拼西凑的私兵,面对三千武装到牙齿的宫廷禁卫军,结果几乎是不言而喻。

    作为禁军统领的黄叙,虽然因为年幼得病而困扰了许多年的身体问题,致使他不如老头子黄忠那般生猛,没有继承到黄忠的强横体质和武艺,但好歹也是出自将门,对于行军布阵,也算是有模有样。

    (本章完)

第1014章 继承人(二)() 
纵然董承死战,但在一彪精锐面前,黄叙的指挥虽然笨拙,但已经足够将他们全部拿下。

    几乎是安邑城东的刺杀刚告完结,皇宫的战斗便已经结束,董承,是被一彪悍卒五花大绑生擒了拿下,而那个时候,他正准备举起宝剑向自己脖子抹去……

    安邑城西,黄琬与其余被逼迫着坐上他们贼船的一群士族们已经翘首以盼许久,他们在等待城东刺杀的最终结果,同样也在等待皇宫内,董承将皇帝所劫出……

    不过,显然,两面的结局都并不好看……

    安邑西门当日把守的校尉已经被他们收买,但当城门噶然关闭,那个校尉被五花大绑的从城墙上吊着的时候,黄琬的脸色已经变得铁青。

    同样,那地面震动的声音,几乎让他们脆弱敏感的神经都在也承受不住,两千兵马,四面八方的合围,小树林里,所有人已经成了瓮中之鳖。

    这最后一批人马,也并没有逃出生天的幸运。

    这一场行刺,终于还是让卫宁有惊无险的走了过去,但涉案者之多,赫然达到了上千人,甚至扩散到州郡地方,凉州,雍州,司隶,并州都有地方士族的参与。

    单单是抓捕的黄琬一干人等,包括家眷便有了三百多数,主犯五十余人,涉及到朝廷上下各部司职。

    卫宁被刺的消息,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当着上万百姓亲眼所见,根本就没花费多少时间,便飞速的传遍了整个河东,甚至到了并州,司隶等地。

    在平民眼中,卫宁自然是好人,给了他们安定的生活,也给了他们在汉末普遍缺乏的希望和激情。不提如今大多数人也还是无法吃饱,但赋税的减低,却足够维持生计,而更加卖力的投入到新的一年的耕种当中。

    是的,所有人都认为,在卫宁的治下,在这个新朝庭的治下,他们未来的生活应该会更好,明年的收成,说不定足够让他们存下一点余量,那怕只是一点点,也能够让心里有了寄托和宽慰……

    当河东击败了那个妄图夺走他们希望的河北袁绍,河东数百万的百姓,心底里何尝不是如释重负,何尝不是欢欣鼓舞?

    可正是在他们的英雄回归河东的大好日子,遇上了这样的事,没有人能够接受,更无法平息他们的愤怒。

    在某些人的刻意煽动和纵容下,各地的百姓频频上访,求为卫宁找回公道,求逮捕任何一个参与行刺的人。

    杀!

    当百万的人流发起了请愿的时候,这股舆论的压力,足够引起任何人的重视。

    而面对黄琬,董承这些阶下囚时,卫宁只需要一个字,便能夺走上千人的生死。

    但很可惜,卫宁注定不能将他们斩尽杀绝,这样的后果太严重,他承受不起。百姓的舆论固然是他暗中发动和纵容,只是为了堵住某些人的嘴巴,但不代表世家大族不会有兔死狐悲的念头。

    毕竟涉案者牵扯的关系网太过复杂,复杂到几乎可以动摇河东的根本。

    所以,一部分人终究还是会留下,只是五十来位首犯,是不可能再留下了……

    这个新年,大多数人都过得不愉快,上到公卿,下到百姓。即便是卫府,除了庆贺卫宁的劫后余生,便也是对如今走到风口浪尖的担忧和害怕,卫宁这样一个支柱,在担负起河东如今庞大的势力,从根本上来讲,其实也是卫氏一族的依靠。

    纵然是卫瓘这个小孩,都能够清楚的知道,他那个叔父对于这个家族的重要性,其余人又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没有人能够想象,那新年前的一天,假若卫宁永远的倒在了那冰凉的大道上,后果将会何其可怕!整个卫府,却也一直笼罩着一股不安的氛围,很沉重。

    卫宁觉得这个新年并不愉快的,并不单单是出了这档子事情,自从年后开始,卫府便已经被络绎不绝拜访的人踏破了门槛。

    自然,这些人大多都是和涉案者有了那么一些关系的人,或许是求情,或许是落井下石,或许是请罪求饶,又或者是以为见到了大好机遇碰碰运气。

    卫宁的沉稳,一直没有表过态,无疑是让这些人都心惊胆战的过日子,仿佛等候宣判的囚犯,不知道最后结果是不是让他们一觉起床看不到明天的太阳。

    煎熬,总是需要等到极限的时候,抛出橄榄枝,才会让人感恩戴德,卫宁这样不紧不慢,其实也是为了这样的效果。

    大多数人,卫宁都拒而不见,但却还是有一个人,让卫宁不得不见上一面。

    人人都说如今的这个汉室名存实亡,其实,卫宁也想保留那么一丝幻想,但当他收到了皇帝的召唤,深入皇宫的时候。

    不论是宫女太监,还是侍卫禁军,看他的眼神,远比皇帝还要充满畏惧。刘协请卫宁入皇宫,其实也是为了他的妃子。

    卫宁不知道当初曹操是如何狠下心,如何胆大妄为,但不得不说,当一个身为皇帝的女人,一个天下间最为尊贵的女人哭泣着跪倒在你面前,跪倒在你一个臣子的面前,请求你饶恕她的父亲,卫宁还是觉得,这个汉王朝始终还是走下了落幕的时候。

    他的身份是臣子,在每个朝代,身为皇帝女人的妃嫔地位都应该在他之上,而如今,便连皇帝都需要看他的脸色行事,连他的女人,都只能跪在他的面前请求宽恕。

    一但权利达到了这样的地步,还能剩下什么,若不是独断独行,暴虐荒淫,或许便只剩下空虚迷茫。

    董承被杀已经是注定的事情,卫宁不愿意欺骗这样一个无助,放下尊严的女人,但或许是心中仅存的那点未被至高权利和阴谋诡计所吞没的善心,他也并没有学会曹操那般,斩尽杀绝,将董妃缢死。

    当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