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狂战将军 >

第606部分

三国之狂战将军-第606部分

小说: 三国之狂战将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比较起一直一来的小股摩擦,推进反推进,这一次大兵压境,一改往常的克制,显然,河东军的决断也激起了曹营上下同仇敌忾。

    曹操连忙召集全军上下,早前因为一直处于防守地位。尉氏,雎县两两相靠,结成防御,分别守护陈留西,南两大战略纵深。

    而徐荣大军的推进,显然就是要抢占这两处要地,曹操自然不可能就这样拱手相让。

    曹操当下便任命曹洪,乐进分别领兵两万紧急屯扎了进去,而后自领大军,扼守杞县观望待援。

    显然,以四万人形成的战线,就算徐荣再强大,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攻破。更何况,曹操屯扎在陈留的兵马达到了十万的数量,是以倍数于敌,只所以采取守势,乃是因为如今还不明动静的中牟卫宁中军的动静,亲自固守在杞县将会有效的观察卫宁的动静从而尽快的反应过来。

    五日后,徐荣前锋大军两万兵马已经逼近了尉氏,曹洪胆略过人,趁着河东军初到,连夜领兵出战,河东军小败一场退后十里安营扎寨。而后,大战复起,尉氏展开了激烈的攻防战,但在曹洪的守护下,尉氏得不保不失,河东军无法推进,只能等候徐荣中军到来。

    曹洪见城外河东军防备严密也终于熄了再度偷袭的想法,从而召集全县百姓加固修理城池,随时监视河东军的动向。

    随后,曹洪在河东军中埋伏的细作得知徐荣中军正在赶来,吃于压力,曹洪又急忙派遣人马向后方曹操中军处请求援兵,以为后援。

    但是,就在曹洪等待援军的时候,本应该是向尉氏出击的徐荣中军,却陡然出现在了南方的雎县外。

    一直观察西北尉氏作战的乐进,在徐荣突然杀到城下的时候也显得有些措手不及,都不知道徐荣是怎样绕过曹洪的耳目抵达这里。

    乐进在曹军中也算是一个统兵严谨的大将,但毕竟是突然袭击,在三万河东军强攻下,立刻陷入了下风。

    就在这个时候,后方突然杀出一彪兵马,赫然是本应该去援救曹洪的曹操大军。

    里应外合之下,徐荣中军功亏一篑,终于退兵返回。

    当曹洪请求援兵的时候,曹操本来也是要出兵西进,但是却是荀攸看到其中的破绽之处,并且直指徐荣的真正的目的地并非尉氏,而是雎县。

    荀攸献计,以瞒乐进,稳曹洪为饵,诈以援军增援,中途转道南下直扑雎县。

    这才有徐荣一败。

    徐荣大军两番为曹军所阻,大军锐气尽丧,不得已只能以兵马围堵两城,开始了攻城大战。

    但是两城互为犄角,防御带是早前和卫宁对峙的时候就布置下来的。经过大小两场失败,兵马折损不少,徐荣可用之兵也不过只得四万人而已,勉强和对方持平。

    而且对方分作两城,互相支援,距离不大。攻打城池如果没有一倍以上的军力想要强行破城无疑是不可能的,而假若要集中力量突破一点,另外一座城池就会在后面发动致命的攻击。

    徐荣因为一开始的奇袭失败,反而落入了窘境,从他坐稳河东军第一主帅的位子开始,似乎已经很久没有尝到这样的失败了吧。

    不过,徐荣并没有灰心丧气,他真正的目标也并非是要攻破雎县,尉氏,不过是为了牵制住曹操的注意力,完成徐晃的中间切入而已。

    现在既然将乐进和曹洪四万大军,还有一万曹操的增援兵马拖在了这条战线上,任务已经完成了相当大的部分了。

    (本章完)

第1202章 失落的曹操() 
一旦徐晃完成战略上的突破,斩断了孙曹之间的联系,那么在中牟的卫宁中军,就将会以雷霆万钧之势大军压上,强行破掉曹操的防御。

    事实上,当初曹操和卫宁对峙的地方也并非只是陈留而已,大军和卫宁对峙一度推进到了官渡。可是因为关中之败,使得他不得不收缩兵力退回到了雎县和尉氏一带,这样的好处就是让军力可以更加凝聚集中。

    显然,这样的效果是卓著的,假若还是保持将战线蔓延到官渡,漫长的战线以十万人马完全不能顾及过来。而一旦战线薄弱,以徐荣的攻势,将会很容易的撕开一条伤口而将锋利的刀刃刺向心脏。也正是如此,本来徐荣强横的攻势,硬生生就被挡在了两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外,一时成就了曹洪,乐进的大名。

    而因为雎县和尉氏两处据点都没有被拔除,后方的陈留安稳如山,在杞县总领大局的曹操也能有更多的精力去注意别的事情。

    可以说,徐荣的任务虽然完成了大半,但是剩下的一部分却还是会给河东军造成不少麻烦。

    而另外一路同样是配合徐晃攻势的大军也开始了展开他的攻势。

    以马超为首的一万西凉铁骑星夜奔驰,通过长社,阳翟很快切入到了叶县。

    而太史慈早前得知卫瓘陷入敌军包围后,已经领兵一万赶往了蔡县的两军交战之地,接管了大军的指挥权。

    阳翟的陡然增兵,显然也在对方的预料之中,一万五千的孙坚军面对太史慈增兵后达到两万人的军力。压力固然增加了不少,但也只是劣势而已。

    从早前的强攻拖住对方后撤,到现在的固守挡住敌人的攻击,孙坚军表现出了绝好的军事素质。

    一万五千人几乎将整个阵地经营如同铁桶一般,依靠汝河作战,后方虽然因为南顿粮草被毁,但终究不会让他们有太大的士气跌落。

    而孙坚的反应显然也落到了这支兵马的主将耳朵中,而凌操的三万大军已经正在赶来,一旦两军合流,就算对面的太史慈有通天力量,想要将他们击败,也决计不会那么轻松。

    现在最重要的,便是拦住对方,万万不能放过对方攻入豫南。只要给后方兵马剪除掉南顿那只河东偷袭兵马,豫南始终还是在他们的手上!

    不过,相比较起他们的沉稳,太史慈焦躁的心情随着一次次攻打对方战线的失败而越来越烈,从一日强攻三四个时辰,渐渐到了八九个时辰,甚至到了现在每营轮换休息,上阵,彻夜不休的攻势,让江东军的压力空前巨大了起来。

    作为攻击方,在对于自己一方营造得这般坚固的营寨,江东军主将实在不明白到底有什么理由拼着元气大伤也要突破他们的封锁?

    要知道,南顿的重要性对于他们自己更加远于河东军,那么对于豫南的增援是肯定不会少的,那个能成为一方大帅的太史慈肯定不会不知道这一点。

    如此拼命,不惜血本也要突破他们的防线,就算能够过去,一支伤残疲惫的部队又如何有效的控制住豫南从而抵挡住南下的江东援军呢!?

    阳翟本来是为了牵制许昌,压制豫南而设立的,太史慈只带领一万兵马显然也是为了阳翟根本不动摇,显然,太史慈并没有昏了脑袋,但是眼下如此反常的表现,却又不得不让人升起了一丝疑惑。

    事实上,不管在孙坚还是在其余人眼中,那支突袭南顿烧毁豫南军粮的兵马都是一支敢死队,而这一场突袭都是恰到好处又一针见血的。但是,能够烧毁南顿的兵马,对于这支敢死队来说,任务都已经算是完成了,也并不需要再计较他们的生死了。

    起到扰乱豫南,打击豫南的补给,为了换取突破豫南的时机,对于太史慈来说,争取保全实力,徐徐图之才是上策。可是这样轻敌强攻,折损的反而是自己一方的实力,如果阳翟防线的力量大损,反而给了许昌可趁之机,太史慈如果连这点都没有看清楚,卫宁又如何敢将他放到这样一个重要的位子上来。

    可是,孙坚军绝对没有想到,太史慈能够做这样大的决心,可不是为了能够将豫南并入河东的控制范围,而只是单单因为一个人而已。

    卫瓘南下磨砺的事情,事实上知道的人并不多,甚至只有那么三两人而已。正是如此,孙坚没有想到,那支被他认为应该被放弃了的敢死队却是太史慈发疯的根本,也绝对没有想到,那里面有个小家伙的含金量,足够胜过了千军万马。

    卫宁可不如他们,随随便便就是一堆子嗣,整个卫氏家族也远远不如他们,经过杨奉当初的一次屠杀,人丁单薄到让人可悲。

    假若曹昂,曹丕落入了这个地步,曹操会毫不犹豫的利用这次危机换取更大战略上的胜利,假如孙策遇见了这个地步,孙坚会豪放无比的说这是上天给他的考验。

    可卫宁不行,他的身体支撑不到他再去培养一个继承人了。如果没有一个核心的继承者,这个庞大的河东帝国,将会分崩离析。他的堂兄卫凯,掌握不了这样的场面!而卫瓘这个实际上在河东上下都已经认定为等于是过继给他的侄子,在正统性上已经超过了他的生父卫凯,而他年幼展现出来聪颖也一直得到了文臣武将们的认可……这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卫瓘已经要保住,也是太史慈无论如何也要突破蔡县防御救援南顿的理由。

    可是,在付出了惨烈的伤亡下,蔡县的防御却依然不破,不退半步!这已经将太史慈这头猛虎逼迫到了疯狂的地步!

    他不知道还有多久来自许昌的大军就会向南顿发动攻势,也不知道在南顿的卫瓘能够支撑多久,也不知道有多少兵马将会源源不断的派来阻拦他的救援!

    在得到后方的军情的时候,他却还是压不下心里的烦闷。

    (本章完)

第1203章 荀攸的分析() 
马超的一万西凉铁骑,还有十日才能抵达这里,而接替他掌握阳翟的张颌军,要对许昌发动牵制性的攻势也必须要这么多时间,更别提,假如突破对方的攻势,援救南顿,也必须要五天的时间!

    半个月,足够改变太多的事情了!

    事实上,现在他能依靠的力量也就是几天来减员耗损异常严重的一万四千来人,以及即将到来的马超一万西凉兵马。

    唯一值得他安慰的是,马场那一万西凉铁骑可是以除了名的猛烈,勇敢著称。曾经,天下都在那强横的马蹄声下战栗,不得不抱在一起抵挡那种恐怖……

    而在平原作战,马超的骑兵能够发挥的作用就很大了,至少,在救援中,这种机动性可以减少不少时间。

    前提是……南顿的卫瓘能够等住半个月,十五天的时间,不管怎样,只要能够保护住自己十五天,一切都还有希望!

    可是,凌操会给这个愣头小子半个月的时间么?

    三万江东军在孙坚的命令下,早在太史慈反应过来的同时就已经从许昌开拨了。

    孙坚给他的军令是,在太史慈抢入豫南之前,控制住豫南的局势,剿灭残存在豫南的所有河东兵马。

    要做到这几个要求并不难,拥有三万兵马的他,也可以通过数个方式完成。

    凌操生性谨慎,当他南下的时候,也在考虑豫南局势,而南顿的情报也早就汇报了上了。

    出乎他意料的是,主持偷袭计划的南顿主将竟然是一个十四岁左右的少年,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

    就是这样一个毛头小子竟然夺取了豫南的根基,竟然让他们江东军颜面扫地,也让豫南陷入了被动的窘境。

    不过转念一想,恐怕也就只有这种毛头小子才会傻愣愣的干着这种注定只是一场搏命牺牲的事情吧。

    假若是某个河东军颇为有名气的大将领兵,或许凌操还会重视,可是卫瓘这样一个很容易让人轻视的年纪,却让凌操无论如何都提不起重视的心来。

    三千愣头青,一个毛头小子,孤城一座,四面受敌,不值得投放多少兵力!

    或许是上天也眷顾这个胆大包天的小子,卫瓘最不希望得到的轻视,却偏偏成了他救命的护符!

    凌操更大的注意力却是放到了如何去阻止太史慈侵入豫南的动作,而忽视了卫瓘本身具有的价值!

    三万兵马,凌操只出动了不过八千兵马前去南顿平定,而亲自带领了剩余的两万余人直向蔡县增援而去!

    在他看来,以八千兵马打击南顿那三千人,已经足矣!他们的成功只是建立在自己一方的失误,只是建立在太史慈狡猾的布置罢了!

    最重要的挡住太史慈,让他无论如何也不能侵占豫南的寸土。

    显然,凌操的决断是对的,卫瓘也的确是他所想的愣头青,毛头小子,太史慈才是他应该重视的对手,当然,这要除去前线太史慈不要命的突破,也要除去卫瓘作为河东唯一的继承人的事实。

    当然,凌操也不知道,为了救援卫瓘,卫宁舍得动用马超那一万的西凉骑兵,这样上规模的精锐骑兵部队,在河东的编制中也并不多,放在大战场上就是一柄尖刀。

    前提是他是否能够当得住太史慈和马超的合流冲击。不过就算他知道了,恐怕也会信心饱满,以自己两万人合璧蔡县一万五千人,还挡不下对方的攻势?

    也就是时候,在南顿的卫瓘必须要做到保护自己最少半个月的时间,也必须要直面江东如狼似虎的八千反扑兵马!

    这或许是幸运,也或许是上天对他的考验。

    当然,这个他并不知道自己偷袭南顿到底以为着什么,也不知道即将到来的灾难很快就会到来。

    他只是美滋滋的巡视着那堆满了仓库的粮草,并且亲自点燃了火把,丢上了那代表豫南生命线的辎重中。

    这的确是他的一场成功,也是他收取的第二个荣耀,但比起先前帮助叶县击败江东军的偷袭,这份荣耀的含金量高了不知道多少!

    熊熊的烈火滚滚燃烧,仿佛黑龙升天一样,烟雾笼罩着整个城池。就算是普通的士兵,也知道没有粮食代表什么,他们能够干下这场大买卖,也代表着他们在河东的功勋记上了重重的一笔,等他们返回自己的驻地,他们就会得到一大笔让他们也会心跳的奖励!

    更重要的是荣耀,在河东上下皆视荣誉为第一的情况下,能够让自己身上披上那么一层金光闪闪的外衣,无疑是所有人都希望的。

    而主持这一切,亲自带领他们获得这样平时都不敢想到的胜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