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狂战将军 >

第614部分

三国之狂战将军-第614部分

小说: 三国之狂战将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轮螅褂泻未δ芨萆恚。

    想到这里,他不仅握紧了拳头,指尖因为用力过猛泛着白色……

    荀攸在侍卫的引领下急急忙忙的走进了内堂,只见曹操失魂落魄的模样,不仅皱起了眉头。

    “主公唤下官,可有要事?”荀攸早前已经从侍卫口中知道是因为那个比自己还小的堂叔荀彧送来一封书函,才有曹操紧急宣召他的事情。

    他来时还以为是兖州那两支河东军又有了什么新的变化,却不曾想到自己的主公竟然会是这般神态,到底是什么样的事情会让他这个在逆境中永远都不会认输的人有这般表情?

    曹操从失魂落魄中回过神来,勉力笑了一下,一摊手示意荀攸坐下,却让人将荀彧的书函递给荀攸过目,“这是文若从东郡传来的书函,你先过目吧!”

    荀攸就等着曹操这句话,他对荀彧到底给曹操说了什么而非常好奇,不过片刻,从字里行间扫过,同样,荀攸的脸上也浮起了惊骇。

    “这……!”荀攸手微微有些颤抖,同样不可置信,同样有点失魂落魄,“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我便觉得有什么蹊跷,我便说河东不可能只是那么几手动作,原来杀招,乃在这里,乃在这里!”

    曹操看自己最倚重的谋士也为这消息所震慑,不由苦笑一声,叹道,“呵呵!我们还是小看了河东啊!是了……河东坐拥七州之地,拥有的能量的的确确太过庞大了……眼下只出动这么点兵力,在我看来,其实都太少了。我们早该想到,在青州迟迟不动的黄忠,并不单单是因为害怕妙才和青州东部的两面夹击……原来,只是等着这一棋啊!”

    荀攸却不似曹操那么悲观,从刚才的震惊过后,再度品味了一下荀彧的字里行间,不由深深吸了口气,平复了一下心情,沉默不过片刻,却抬起头来看向曹操,慎重道,“主公此言有些言之过早了!”

    “哦!?”曹操终于等到了自己想要的安慰,当即抬起头来,小眼睛当即闪过一丝精光,“公达此言何意?”

    “固然,河东能出动的兵马决计不少,但此时此刻,已经动用了接近四十万大军,在我看来,已经是他们的极限了。要知道,这一场战争,河东已经开始伤筋动骨,是万万不会再损耗内力增援前线了,他们想要的是统一天下,但既然要统一天下,就决计不会拼着大伤元气,毕竟还有孙坚坐拥长江天险,还有刘表虎踞荆襄!”说道此处,荀攸又似恢复了往日里指点江山的睿智,继续道,“说到底,河东如果真如我堂叔所言,已经开始请动蛮人出兵了,那么也间接说明,河东本体已经开始虚弱不堪,虽然不如我军,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卫宁还要难受一些……”

    “公达请继续!”曹操听了,耸耸眉头,示意荀攸继续。

    “主公该是知道,卫宁在北方大刀阔斧的改制,已经让许多士族不满,但碍于卫宁强压,这些人只是敢怒不敢言,所以,河东一旦衰弱,这些人的反抗力量就会越来越大,河东必然要留下不少力量控制这些人反弹,所以说……现在河东请用蛮人,便说明了河东似乎已经到了极限……”荀攸点了点头,理清思路继续道,“正是如此,我军与河东的僵持,将会扩大这些矛盾。换个角度来说,想要速战速决,河东的信念怕是要比我军还要急迫……!”

    “哦!?”曹操沉吟了一下,眉宇间显然也浮起了几分喜色,但很快又阴沉了下来,“公达此话所有理,但要知道,关中失败,便正是因为杨氏诈降才使我军损失惨重!”

    “不错,关中失败的确因为杨氏使诈,但仔细一想,何尝不也是卫宁一手导演?假若杨氏不肯听从,此刻便是灭门之祸,其实我等早该知道……”荀攸叹息了一声,显然因为自己没能及时看破这点而愧疚不已,“但事实上,河东士族彼此对卫宁不满,却是事实,若非如此,当初我等又岂会如此容易掉入卫宁设计……”

    曹操点了点头,也是叹息一声,半晌又将心思放到荀彧的信上,“公达之言虽是不错,但是,如今卫宁已经有大军在我军后背,如今不过只得妙才两万兵马防御东阿,这可有退敌良策!?”

    被问及此事,荀攸终于一正身体,肃然道,“我先前所言,正是与此事有关。我那小堂叔心思缜密,做事果断,既在字里行间如此肯定,那便真是看出端倪,事实上,下官早前也觉得其中有诈,只是无人帮助分析,资料太少,如今看来,卫宁图谋兖东恐怕已久……”

    (本章完)

第1221章 谋士() 
“但如此,正可说明了,河东内部纷争已经开始白热化,若非如此,岂会动用蛮人?”说道此处,荀攸又道,“蛮族何人?不过嗜血贪婪禽兽而已,不知教化,不通礼仪,不学兵法,不懂尊卑,不晓忠义,不论纪律,这样豺狼之师,作战固然勇猛,但却最难约束,短时日还好,若长此下去,必成大祸临头!”

    荀攸的分析又如同荀彧不谋而合,“正如同我那小堂叔所言,假若以大军放松蛮人,专以大军闻堵黄忠,则彼军必然心急而催促蛮人配合作战,蛮人不懂兵法,不懂军纪,必使两军生出隔阂,届时,分而击之,则两军大势,可除!”

    随着荀攸的分析,曹操脸色稍微有些好看了点,但还是出口问道,“但雎县,尉氏为徐荣攻打甚急,又如你所言,徐晃进攻中路,恐怕也是为了断孙坚北上救援我军的可能,那么我军自然不能坐视不理,这杞县兵马迟早是要与徐晃一战,若如此,可如何还有余力增兵东阿?”

    说道此处,曹操紧锁眉头,“何况兖州虽为文若逮住一支河东匪患,但另外一支不平,兖州不得安宁!”

    “主公不妨劝孙坚放弃豫南,退缩豫东!”荀攸沉沉吸了口气,艰难出口。

    “放弃豫南,固守豫东?”曹操眼神微微一凝,呆了呆。

    脸上阴晴不定连连变换,他终于无可奈何的叹息了一声,“是了,也只有这样才能保护住我军实力了,若徐晃出兵大梁成功,将孙坚与我军从中斩断,后方再来一支兵马,这侧翼其实要来和没要也是一样,还不如省下孙坚的兵马将后方牢牢把手住,只要陈留不失,那么河东军在兖州便无任何作为。反之,有淮河水道,孙坚军要自保也是游刃有余……”

    他并不是没有看到,而不愿意去想。这样一来,中原一带就会失去一大块战略要冲落入河东军的手中,事实上,就算孙坚后撤,但陈留还是陷入了危险之地,只不过让后方给稳固了而已。

    若孙坚再退,也只是退到谯县,现在河东军的攻略重心已经昭然所显,显然就是要先灭掉他的根本兖州,再平定剩余四方,南方如同太史慈,张颌之辈,其实都不过只是为了对孙坚军的牵制而已。

    所以,这场战争的胜负,摆明了就是他曹军的兴衰。

    只是,他不能肯定孙坚会不会和他配合……

    “孙坚一定会退,我闻豫南如今已经难以保持,听说南顿为河东所偷袭,粮草被毁,孙坚坐守陈留,但为张颌所牵制,又有徐晃在北面切断,实际上,已经陷入了三路夹攻,倘若他不退,我看河东舍弃我军攻略许昌也是有可能的。孙坚不应该看不清楚,同样,他也不会不知道我军若被河东所败,会是什么样的后果。唇亡齿寒,孙坚军必不会坐视!”荀攸显然看到了曹操的担心,很快又出口道。

    “那如此,那兖州兵马如何处理?”曹操道。

    “以堂叔手段,想必要不了多久,便能得到兖州两路匪患平息的消息,主公不如敬候佳音便是!”荀攸显然对自己那个小堂叔充满了信心,当即肯定道。

    “兖州已然已是我军最后还有底气的土地,要再抽调兵马整合两三万人并不困难,若文若堂叔真的下定决心,那么北上东阿,必能将兖东守得固若金汤,主公可选信任否?”荀攸想了想,抬起头来看向曹操,炯炯有神道。

    曹操闭上了眼睛,用兖州的最后元气来化解卫宁这最致命的一刀,他到底该不该去赌?

    身体隐隐有些颤抖,河东已经将他逼迫到了这样的惨烈的程度,而自己却没给对方等同的伤害,这不仅是刺伤了他的自尊心,同样也激起了他的怒火。

    是了,许褚,曹仁,一个个倒在河东刀下的麾下勇士,在他的脑海中不停的宣泄着他们的怨念,假若自己不能赢得这场战争,日后又如何有脸面去见他们?

    还有什么情况能够比现在这样还坏的?继续搏吧!

    曹操重新睁开了眼睛,握紧了拳头,恨恨道,“便如公达所言!”

    没有人知道,当他们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其实,战争的天平倾向河东的一角,已经越来越低。

    纵是天纵奇才,也不可能想到,河东埋伏的棋子能够那么深。

    那里不是他们认为的蛮人,却是实打实的汉人精锐啊!

    “驾!~”

    “驾~!~”

    一声声呼喝,随着马蹄轰隆如雷,扬沙起尘,飞驰电掣。

    自从从蔡县南下绕道顶城后,马超领着这五千骑兵一直都不曾有过好好休息,这般奔跑,事实上,战马也疲劳不堪,掉膘是肯定的,但是比起这个来说,他的目标才更为重要。

    风沙扑面,一路上走过,并没有遇见什么阻碍,事实上,孙坚军似乎真的已经决定背水一战,豫南几乎所有的部队都送往了前线,而后方空虚,让他的行动速度快了不少。

    按照这样来看,恐怕太史慈那边的压力绝对不会小。

    只是,现在也没有时间去考虑太史慈那边是胜是负了,攻夺豫南本来并不在计划之中,随着时机的变化,现在出兵一是为了救援卫瓘,二则也上升到了牵制孙坚的目的。

    马超这五千骑兵,若在往常孤军深入,或许能有所斩获,但如现在一般势如破竹纵横驰骋,却不大可能,显然,也是承托了太史慈的光。既然太史慈将所有压力都往自己肩膀上放,那自己总不可能去辜负他的期望便是了。

    要说起卫瓘来,马超其实心里充满了赞赏。区区十四岁,就能搅出这样大的风雨,旁人只言是胆大包天,在马超看来,这才是勇士精神。要知道,就单单是一把火烧掉了整个豫南的孙曹辎重,这笔大功劳,就算抵了大过错,剩余下来,其实还有盈利,而自己当年这个岁数虽能杀得羌笛落荒而逃,可却也做不到这般豪爽。

    (本章完)

第1222章 谋士(二)() 
既是对卫瓘的行为保持了肯定态度,马超对于这个未来的主公也充满了兴趣,他便是少年扬名,自然也不会因为对方年纪轻轻而又所轻视。事实上也是如此,这个天下,天才屡见不鲜,十三四岁就干出一番大事的,也不在少数。

    所以,这次救援,马超也是卯足了全力,将速度拉开到了最大。

    从蔡县潜出后,一直到抵达顶城,其间除去必要的避开孙坚军耳目的一些措施和停顿外,不过也只花了五日的时间就已经深入了腹地。

    这比起当初十日预计,可足足提高了一半的速度。

    但是相对应的是,经过五日的高强度奔袭,纵然是以骁勇善战著称的西凉骑士们,也显得疲惫不堪,战斗力起码降低了三层以上。

    不过,损失这点战斗力比起争取到的时间来说,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当马超从抵达顶城后,就听到了一个让他惊喜交加的消息。

    六天前,孙坚军八千兵马,围困南顿,卫瓘当夜趁敌人远来,掉以轻心果断以两千人趁夜偷营,杀敌上千,并逼得对方连退二十里。

    马超早已经不是当年的愣头青了,在河东的时候,不单单勤练武艺,闲暇时候也常常学习兵法韬略。显然,他的眼光已经从这一场战争的胜果看到了内在的东西。

    锐气,士气。

    他没想到,一支人数不过三千人的二流军团,在深入敌军腹地,被团团包围后,居然没有恐慌低迷,反而还能保持旺盛的斗志。。不单单如此,当数倍于己的敌人兵临城下的时候,并不是选择龟缩城内,竟然还敢做出偷营的举动。

    似乎在南顿的战争,因为这场成功的偷袭,而又让南顿的士气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这么说起来,事实上,他就算没有千里奔袭,就算是十天后才抵达这里,恐怕南顿也绝对不会失守。

    到底卫瓘是如何做到的?马超不知道,现在也容不得他好奇了。

    通过细作所说,显然那江东军的主将因为卫瓘的羞辱而义愤填膺,在三天的休整后,再度将兵马向着南顿压来。

    显然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这次的江东军是全力以赴了。

    在丢掉了骄傲和轻视后,江东军终于展示出了应该有的水平,毕竟是二流水准的杂牌部队,就算是有宿卫们这群老虎带领,绵羊在面对饿狼的时候,先天的劣势终于还是暴露了出来。

    事实上,第一天的厮杀,陈武并没有攻破南顿的城池,但给河东军造成的震撼是异常巨大的。

    整整六百人的伤亡,惨烈得让人发指!而对方竟然也不过付出了等量的伤害而已!

    要知道,攻城战时,守城方占据的优势远比攻城方多得多,而越是激烈的攻防,攻击方付出的伤亡就越是惨重。

    守城方的优势就将体现在伤亡上面,一般情况来说,是绝对不会出现对等折损的情况。而唯一会出现这样情况的,只可能是,士兵的战斗力,太悬殊了!

    孙坚军大概有三百人是在还没靠近城墙的时候,就永远倒在南顿的城楼下的,而另外三百人才是在攻夺城墙上的战斗产生伤亡。而占据了地利优势,对方就算能够登上城墙,也立刻会处于人数上的劣势。

    可就是如此,自己一方竟然还要付出了六百人才将江东军赶下城去!

    这不就说明了,对方起码是以一敌二,甚至以一敌三的战斗力了!

    陈武终于如愿以偿,就算第一天自己一方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当看到南顿守军开始恐慌和混乱的时候,满意的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