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狂战将军 >

第619部分

三国之狂战将军-第619部分

小说: 三国之狂战将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陈留那边,主公曹操所受到的压力,也丝毫不会比他小多少,要知道,单单就是徐荣五万兵马对尉氏,雎县的激烈拼抢,就消耗了很大一部分心力,更别提一直在努力拼抢切割孙坚和曹操之间联系的徐晃,还有虽不动,但大气如山的卫宁中军……

    (本章完)

第1232章 刘表的动向() 
曹军已经被逼入了背水一战的窘境,而现在唯一能够指望的,只能是孙坚了。

    当荀彧领兵向着兖东增援的时候,孙坚也收到了来自曹操的请求。

    是的,这是请求了。已经完全落入了绝境的曹操,也无法保持住平等的架势,放低姿态,让孙坚能够放弃目前的局势,全面帮助他作战。

    曹操的要求很简单,只是让孙坚放弃豫州所有土地,将力量退缩到商丘一带,对陈留和兖东全力支援!

    倘若只是个豫南放弃,孙坚还能忍住放弃,毕竟豫南是曹操所有,但是,要将豫州东部也一块放弃,那就已经触犯到了孙坚得底线。

    豫州放弃的后果,没有人比他更清楚,事实上,曹操也明白孙坚的难处,才会如此放低姿态。

    一旦豫州丢弃给河东,那么孙坚一直秉持将战火延伸到外地的想法,就不告而亡。豫州东南过去,就紧紧挨着孙坚所控制的扬州,而且是扬州最精华的寿春一带,这是当初袁术雄据淮南的根本之地。

    当河东军占据了豫州后,他这个帮凶,又岂会不受到河东军的照顾。倘若,河东军出兵寿春,将战火蔓延到扬州去,那么,造成的损失就已经不是曹操一家来承受了。

    并且,寿春的存在意义也并非只是单纯的繁荣而已,寿春是淮河和颍水的汇合口,也是江东军军粮通过水路运送的必经之地,倘若河东军将寿春夺取,那么来自江东的军粮,不得不面临被封锁的危险。

    所以,孙坚是万万不愿意退出豫州的。

    可是,他许昌似乎也没有什么作为了,不提一直将他牢牢钳制住的张颌,就是豫南太史慈在那搅风搅雨也让他疲惫不堪。凌操迟迟没有建树,反而是徐盛损兵折将,又让他大损实力,这无疑不又将他推入到了进退两难的地方。

    何况,徐晃活蹦乱跳,即便是自己和曹操两家千方百计的阻挠,让徐晃迟迟无法将大梁攻破,恐怕现在两家的联系已经陷入了短暂的失信了。

    但明眼人都能够看出,在同时被河东钳制住的时候,自保都嫌不太足够,徐晃攻破大梁,也不过只是时间问题。倘若大梁被破,两家各自为政,到时候,曹操那边出了问题,自己再要救援,延误的时日就不是一般的多了。

    所以说,孙坚不想退去豫州,可是,现在的情况已经摆明了告诉他,留在豫州已经没有任何作为了!

    而一旦曹操被对方集中力量所灭掉,那么自己就算将豫州守住,也于事无补。唇亡齿寒的道理谁都懂,可真到了取舍之间,却又的的确确让人左右为难。

    这无疑,让他从当初单纯的援救者,一下子变成了受害者。从当初希望曹操和卫宁都大伤元气,自己来拣去最大果实,变成了,自己也不得不面临大火上身的窘境。

    偏偏,江东此起彼落的山越逆贼,还猖狂不停,就算祖茂几番镇压效果都不太明显!这又牵扯了大半江东的力量!

    就在孙坚犹豫不决的时候,一个让他暴怒无比的消息传来,在苦涩之下,终于还是做出了决定。

    凌操和徐盛败了,派去豫南的三万兵马,竟然最后只得区区五千人返回,大半人不是被擒,就是被杀,损失惨重!

    在与太史慈之间的争斗中,马超和卫瓘分别从两翼袭击,在决定性的一战中,配合太史慈一直不肯动用的另外一半凉州铁骑,彻底将徐盛和凌操的两万多大军所击溃!

    当凌操和徐盛一身伤痕的跪倒在孙坚面前,捧起佩剑满脸羞愧的时候,正值最暴怒烦闷的孙坚,成全了两人求死之心!

    凌操,徐盛被孙坚斩首处死!

    但事后,孙坚却又后悔莫及,在几次大战下来,人才凋零不少的时候,损失了两员江东大将,无疑又是自折羽翼……可是这两人的兵败也的的确确让江东又大损元气,三万子弟兵的性命,是江东为数不多能用于征战的力量啊!

    孙坚最后还是让人好生将二将的尸首收敛,并且让人将他们的家人安顿妥当,这才回到了一颗寂寥的心上。

    豫州最后让他留下的坚持也被葬送,他最终还是做出了退兵的打算。

    当江东军开始有条不紊的向着后方撤退的时候,张颌并没有追击,事实上,将豫州占领已经出乎了计划之外,而卫宁也没有最新的指示下来,不管如何,他却也知道,当务之急,河东军的主要力量,将会是集中在于对曹操的攻势。

    先灭曹,后灭吴,这才是计划中最直接的部分体现,对孙坚的压制,只是让北面的战线可以更加顺利的进行。

    当然,张颌的另外一个责任自然也没有忘记,虽然不曾对孙坚进行追击,但是,当对方退到商丘后便停止撤军,张颌还是敏锐的发现了商丘对于孙曹联军的战略价值。

    在短暂的分析后,张颌并没有就地固守稳固豫州的战果,而是又一次将战线推进到颍水主干之西,和商丘的孙坚军又对峙了上来。

    当然,现在这个对峙的形势,就不如同在许昌了。本就擅长水战的江东军,有颍水主干来当天然的屏障,张颌对孙坚军的牵制作用将下降到最低点,这其实也是曹操让孙坚军退守商丘的根本意义。

    张颌如果不能最大程度的牵扯住孙坚大军,那么孙坚自然而然就有更多的力量形成对兖东和陈留的增援。

    不过,孙坚军退缩的后果,也显现了出来。

    徐晃成功的将大梁所攻破,但是当初的切割计划,因为孙坚的退缩并没有达成预想中的效果,但是对于陈留的包围也还算勉强达到了目标。

    而其次,豫南的全盘失陷,河东军接手后,将会将扬州和徐州都纳入攻击范围,太史慈再度领兵东进,两万兵马屯扎在汝阴,再往东南,便可直入扬州,攻略寿春。

    孙坚在退兵的时候,显然就已经预料到了这样的情况,寿春是他的根本,不容有失。

    (本章完)

第1233章 张松来了() 
孙坚紧急调集扬州驻军屯扎寿春两万,由蒋钦统领水陆,将整个寿春防御得滴水不漏,太史慈见无望夺取,也就在汝阴休整大军等候中牟卫宁中军的军令。

    孙坚的退兵,是一个非常清晰的信号。

    从当初三家对峙,僵持大半年,到了孙坚现在退缩商丘,丢掉了整个豫州,大战真正揭开后,便开始了破冰!

    这算是这场河南大战第二阶段第一次意义上的胜负,显然,是孙曹败了!

    于是,河东的势力现,已经从当初单纯的四点三线,推进到了豫州,环绕兖州开始形成一个针对陈留的强大包围网。

    中牟,官渡,长社三大兵团,分别从西,西南,南,三个方向形成箭头,而汇聚方向,便是陈留。三支主力大军合起来的兵马已经有接近二十万人,曹操的压力,空前大增。

    但是,当孙坚退缩到商丘之后,还有至少六余人的兵力,这六万人虽然有张颌的牵制,但因为颍水的阻隔,却可以抽调很大一部分人手对陈留形成增援。

    所以河东军的打击固然强猛,但曹操已经咬着牙齿挺了下来。

    他在寻找一次机会,一个能够彻底改变战局的机会!

    但不管如何,现在的曹操以放弃豫州为代价从而换取孙坚的自由作战增援,从而能够继续扛住河东二十万人的压力,但是,也从另外个方面说明了他此时此刻,已经无暇再帮助兖东作战了。而兖东的压力,只能完全的让荀彧一人扛在肩膀上。

    另一方面,相比较起孙曹联军一次战略上的失败,河东军上下,却发起了欢天喜地的庆贺。

    是的,虽然不是原本计划中的占领,是一次意外事件的衍生,但并不妨碍那些不知情的中下层将官们的喜悦,他们理所当然的认为这是一次卫宁又一手高明的领导下的胜利。

    而这样的胜利对于对峙了大半年的战争来说,对河东军无疑是一剂强心剂。不仅仅是对未来胜利的坚定不移,也是如今士气的极端攀升。

    事实上,对峙了那么久的时间,在让孙曹疲惫不堪的时候,也让河东军上下充满了茫然和乏力。而现在好了,将僵局打破,就注入了新鲜的活力,河东军三十万大军,仿佛又回想起他们当年破鲜卑,灭袁绍,杀李郭,平马韩,战无不胜,势如破竹的荣耀!

    而在这场豫州战争胜利的最大功臣,也理所当然成了所有人敬仰的对象。

    太史慈,在此前成为一方封疆大吏,却是不如徐晃,徐荣,黄忠,赵云这样在河东军中战功赫赫,他坐镇阳翟也有多少人在背地里不服,可这一次胜利,他获得了足够的功勋,让人闭上了嘴巴,虽然心里知道,他只是为了救援卫瓘,但将徐盛,凌操数万大军毁灭,也的的确确功不可没,如此,太史慈也真正的迈进了河东一流大将的行列。

    而另外一人,便是马超。

    马超自从投降河东后,一直都励志复兴马家的荣光,并且以此奋斗不息,弟弟马岱的失败给家族蒙上了一层阴影,而在关中的表现差强人意又成了他的心病。

    不过,在豫州战场上的活跃表现,却为他迎来了人生第一次高峰的荣誉。若不是他在最关键的时候,给予凌操和徐盛在后背致命一刀,战果也不会那么轻易改写。

    不过,马超现在毕竟还只是充当一个打手的身份,虽然武力已经是所有人认可可以与其余猛将并立河东顶峰的人,不过一场主导整个大战的帅位还迟迟没有轮到他表现。

    虽然是翻身了,但还是没有成功进入最高端的河东大将行列。

    还有另外一个在幕后默默支撑起马超和太史慈行动的人,也没有被人们遗忘。张颌,如果没有张颌恰到好处的钳制,孙坚每一次反击都被他牢牢的控制住,豫南也不会只有凌操,徐盛一支孤军苦苦奋斗,从而为太史慈,马超所破。

    当然,张颌早前在关中一战,灭杀曹营第一猛将许褚,以及曹营大将曹仁,一万余关中偷袭曹军被他平灭,这样的功勋也足够让他成功跻身河东一流大将里面,这一次钳制责任大,辛苦,功劳却隐晦偏小,倒也并不觉得有什么怨言。

    而比起这三个人来说,一个年轻人在宣传下,风头更盛。

    这便是卫瓘。

    在此前,或许有人听说,有个年轻小将,孤军深入一举烧毁了豫南江东军的粮草,瘫痪了豫南的补给线,但并不知道这个小将的身份,也并不知道那次自作主张的偷袭,让多少人愁坏了头发。

    可是,当豫南战场的胜负揭晓的时候,这个年轻小将却俨然成了临机应变,不畏艰难,孤军深入改写战局的孤单英雄!

    而这个英雄还很年轻,赫然不过十四岁而已,这更尤其让人吃惊。随着这个年轻小将从襄城出兵开始,在千钧一发之际,援护叶县将江东军击退,破坏了对方的计划,一直到机智绕过对方封锁,攻破南顿,更到守住南顿以三千兵马将江东八千兵马所攻破,一道道事迹引起了河东军上下不少人的赞美!

    这个年轻人的名字和身份,成了不少希望了解的东西。在崇尚英雄的河东军中,如果是赵云,典韦这样赫赫有名的大将做出了这样的功绩那是毫不稀奇,可是一个年轻不到十四岁的小将有这样的作为,便足够让所有人充满了敬服。

    谜底揭晓,卫瓘。

    弱冠举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一人之智灭掉黄巾数十万。击破鲜卑十万入寇,打败袁绍,统一北方,将河东带入最辉煌时刻,这一个人,是他们的英雄,是他们所有人的骄傲,他就是卫宁。

    而卫瓘,便是他的侄子!也是他们河东未来的主人!

    短暂的震惊之后,无数人发出惊叹无比的欢呼,是的,欢呼。

    卫氏一门,无弱者!

    不得不说,卫瓘至少在这一刻,赢得了所有人尊敬,十四岁的年纪已经阻挡不了他前进的脚步,在某股暗中的宣扬下,他已经有了接近当年卫宁举事的高度,已经理所当然的得到了数十万大军的拥护!

    (本章完)

第1234章 张松来了(二)() 
当然,那股暗中的势力,其实并不能猜到,机敏的人都能闻到那股风吹草动,虽然卫瓘在这场战争中表现出来的不成熟和鲁莽还是告诉了他们,这个年轻的小子还需要磨练,但是,并不妨碍,他在这几次偷袭中展现出来的才干和统治魅力。

    也没有人会傻到去将那股暗风给揪出来,更多的人也的的确确因为卫瓘展露的才华而感到欣慰。他毕竟才十四岁而已,肯定是无法做到曹操,孙坚,卫宁这样的老辣,但是这几个人,哪个不是从风霜中摸爬滚打闯出来的,就算是卫宁所谓的常胜,又有多少次被人逼入到了危险的地方,也有多少次,真正的一帆风顺,别提,卫氏一门当年被杨奉屠尽,他不也是没能保护得了?

    十四岁就代表未来无限成长的可能,假如能够保持这样积极的上进心,将骄躁,鲁莽给去掉,一个不逊色任何人的优秀继承者就将会成长为这个世界上又一个霸主。

    而一个睿智的上位者,也是这些谋臣武将希望看到的,跟随在他的身边,便不用担心失败,也不必担心天下在他们苦心经营后飞速的分崩离析……

    当然,此刻的卫瓘却不知道,自己在某人的帮助下早已经提前完成了目标,而就算他知道了全军对他的赞扬和敬服,他恐怕此时此刻也没有任何心情去欢悦了。

    因为此刻他正遭受着毫不留情的惩罚。

    中牟只是个小县城,当地的县衙也不会如同豪门大院那般奢华,没有青翠的草坪,树荫,只是碎石满地,烈日当空,卫瓘就这样笔直着腰杆,熬着毒日的暴晒,跪倒在坎坷的石子地上……

    一滴滴汗水顺着他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